关于出差的诗词
1.形容“出差”的诗句有哪些
1.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译文: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2.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魏晋)曹操《苦寒行》
译文:抬头远望长声叹息,长途跋涉思绪如潮。
3.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唐)李白《长干行·其一》
译文:十六岁时你离家远行,要去瞿塘峡滟滪堆。
4.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先秦)宋玉《九辩》
译文:憭栗兮,若在远行。冷落啊好像一人独自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又像登山临水送人踏归程。
5.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二首》
译文:社会秩序安定,天下太平没有寇盗横行,路无豺虎,旅途平安,随时可以出门远行,自然不必选什么好日子。
6.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唐)李白《估客行》
译文:海客乘着海船汤帆乘风,到远处经商。就像飞入云中的鸟儿一样,一去就没有影迹了。
7. 鸿雁不来,之子远行。所思不远,若为平生。——(唐)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沈著》
译文:书信不来,亲人远行。我想念的游子并不遥远,好象依然相处互慰平生。
8.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唐)李白《独不见》
译文:天山如今天寒地冻,积雪厚有三丈,这个时候怎么适合远行呢?
9.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唐)杜甫《送远》
译文:天地间仿佛充满着身着战甲的将士,这兵荒马乱之际我为何要远行!亲人和朋友都失声痛哭,我骑着马离开秦州这座孤城。
10.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唐)李白《古风·其一》
译文:所征的士卒懦怯而不能战斗,再加上南方炎热,难以远行。
2.形容“出差”的词语有哪些
精疲力竭、千辛万苦、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历尽艰辛、不辞辛劳、人困马乏、风尘仆仆
1.精疲力竭
【发 音】: jīnɡ pí lì jié
【出 处】:宋·司马光《司马温公文集·卷二·道傍田家》诗:“筋疲力弊不入腹,未议县官租税促。”
【释义】:竭:尽。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非常疲劳
【近义词】:筋疲力尽、精疲力尽
【用法】:褒义 谓语
【结构】:联合式
【例句】:示 例 巴金《秋》十四:“他~地倒在沙发靠背上,一口一口地喘着气。”
2.披星戴月
【拼音】:pī xīng dài yuè
【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一的:“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释义】: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近义词】:近义词 早出晚归 起早贪黑
【用法】:褒义 谓语
【结构】:联合式
【例句】:示 例 经过二十多天~的风尘奔波,到襄阳后一定要休息几天。(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章)
3.不辞辛劳
【拼音】bù cí xīn láo
【解释】辞:推托。辛劳,劳苦。
【示例】不逃避劳累辛苦。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形容工作勤奋努力。
【近义词】不辞辛苦,不辞劳苦
【反义词】拈轻怕重、好逸恶劳
4.人困马乏
【拼音】:人困马乏 (rén kùn mǎ fá)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七回:“马步三军没了气力,人困马乏。”
【释义】:困:劳倦。人马疲倦困乏。形容体力疲劳不堪
【用法】:褒义 谓语 结构:联合式
【语法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人的疲劳
【举例造句]: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二卷:“土匪叫我军追击一天,人困马乏。”
【近义词】:精疲力竭风尘仆仆
【反义词】:生龙活虎
5.风尘仆仆
【拼音】:fēng chén pú pú
【出处】:元·尚仲贤《柳毅传书》
【释义】: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近义词】:栉风沐雨
【反义词】: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用法】:褒义 谓语 结构:联合式
【例句】:“三人拣了一家客店住下,一路上风尘仆仆,到了此时,不免早些歇息。”
3.出差在外想儿子的诗词
思念儿子的诗句
1、望驿台(唐)白居易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2、没有了你,我就像失去盔甲和武器的士兵,不知怎样活下去,不怕不能和你天长地久,更不怕你退而求其次!
3、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4、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6、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8、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雨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9、酒入愁肠,化做相思泪
10、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2、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13、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
1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4.出差想爱的人的古诗
夜雨寄北朝代:唐代 | 作者: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译文及注释译文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注释1.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
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2.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3.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4.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5.秋池:秋天的池塘。6.何当:什么时候。
7.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8.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9.却话:回头说,追述。
参考资料:1、《夜雨寄北》解析鉴赏 .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4-04-9] 译文三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还没有确定的日子。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河池。
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说说,今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我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念你! 译文二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齐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参考资料:1、王一川.文学理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19 赏析三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
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
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
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
首句流露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
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
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
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
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
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
“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赏析 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
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理解,似乎更确切一些。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时间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
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
“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
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
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
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