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世界2016年第1期目录与作品
1.诗歌作者刘敏之简介
刘敏,笔名:岩松,男,汉族,1958年2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宝清县,中文专业毕业,曾在北京大学进修一年。
历任宝清县工业品贸易中心副总经理、驻大连贸易公司总经理、县委组织部党建组组长、物价局副局长、七星泡镇党委书记、农业副县长;饶河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双鸭山四方台区区委副书记。现任双鸭山市商务局党委副书记等职。
业余爱好古诗词创作与研究,现任世界华人文艺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当代文学学会会员,诗词世界杂志社签约诗人,雪松诗社顾问。作品先后荣获第八届天籁杯中华诗词大赛、全球华人诗文大赛、等十二种赛事大奖。
诗词作品100余首分别收录在《天籁杯中华诗词大赛优秀作品集》、《中华诗人大辞典》等15部专辑中。数百作品散见各大报刊杂志。
曾先后被授予中华当代杰出诗词著作家、新中国杰出诗人等荣誉称号。
2.泰戈尔诗集目录
泰戈尔的创作 1.主要作品 在长达近70年的创作活动中,泰戈尔共写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0余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大量关于文学、哲学、政治方面的论著,还创作了1500余幅画和2000余首歌曲,其中1首为印度国歌。
13岁以后 ,泰戈尔发表了长诗《野花》、《诗人的故事》等,1881~1885年,出版抒情诗集《暮歌》、《晨歌》、《画与歌》,还有戏剧和长篇小说。戏剧和小说多取材于史诗和往世书,诗歌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1886年,诗集《刚与柔》出版,标志着他在创作道路上进入面向人生与现实生活的时期。诗集《心中的向往》是他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他的独特风格开始形成。
这一时期还写了剧本《国王与王后》和《牺牲》,反对恢复婆罗门祭司的特权和落后习俗。19世纪90年代是泰戈尔创作的旺盛时期。
从1891年起,在他主编的《萨塔纳》杂志上,发表《摩诃摩耶》等60多篇短篇小说,主要是反对封建压迫,揭露现实生活中不合理现象。他发表了《金帆船》、《缤纷集》、《收获集》、《梦幻集》、《刹那集》5 部抒情诗集,1部哲理短诗《微思集》和1部《故事诗集》。
收入《缤纷集》的叙事诗《两亩地》是作者民主主义思想的最高表现。从《刹那集》起,他开始用孟加拉口语写诗。
他的第二部英译诗集《园丁集》里的诗大多选自这一时期作品。 20世纪初泰戈尔遭遇到个人生活的不幸,丧偶、丧女、丧父的悲痛与伤感在诗集《回忆》、《儿童》和《渡船》中有真实记录。
他另有两部长篇小说《小沙子》和《沉船》。1910年,长篇小说《戈拉》发表,它反映了印度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现象,塑造了争取民族自由解放的战士形象;歌颂了新印度教徒爱国主义热情和对祖国必获自由的信心,同时也批判他们维护旧传统的思想;对梵社某些人的教条主义、崇洋媚外也予以鞭挞 。
这期间还写了象征剧《国王》和《邮局》及讽刺剧《顽固堡垒》。1910年,孟加拉文诗集《吉檀迦利》出版 ,后泰戈尔旅居伦敦时把《吉檀迦利》、《渡船》和《奉献集》里的部分诗作译成英文,1913年《吉檀迦利》英译本出版,泰戈尔成为亚洲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他进入另一创作高潮,发表诗歌《歌之花环》、《颂歌》、《白鹤》、《逃避》,中长篇小说《四个人》与《家庭与世界》。20世纪20 年代泰戈尔仍坚持写作,发表剧本《摩克多塔拉》、《红夹竹桃》,长篇小说《纠纷》、《最后的诗篇》及一些诗作。
30年代他又陆续出版长篇小说《两姐妹》、《花圃》、《四章》;戏剧《时代的车轮》、《纸牌王国》 ;诗集《再一次》、《边缘集》和政治抒情诗《礼佛》等。1941年4月 ,他写下最后遗言、有名的《文明的危机》,对英国殖民统治进行控诉,表达了对民族独立的坚定信念。
2.思想发展与艺术成就 泰戈尔生逢急剧变革的时代,受到印度传统哲学思想和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但他世界观最基本最核心部分还是印度传统的泛神论思想 ,即“梵我合一”。
在《缤纷集》中,他第一次提出“生命之神”观念。他对神的虔诚是和对生活、国家与人民的爱融合在一起的。
但这使他的诗歌也蒙上了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另外,他提倡东方的精神文明,但又不抹煞西方的物质文明。
这些都使他的思想中充满了矛盾而表现在创作上。综观泰戈尔一生思想和创作发展 ,可大体分3个阶段:①幼年直至1910年前后,他积极参加反英政治活动,歌颂民族英雄,宣扬爱国主义,提倡印度民族大团结。
②隐居生活直至1919年再次积极参加民族运动,爱国主义激情稍有消退,政治内容强的诗歌被带有神秘意味的诗歌所取代,也受了西方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诗歌的影响,宣扬的是爱与和谐。③从1919年阿姆利则惨案开始直至逝世,他又开始关心政治,积极投入民族解放斗争,作品的内容又充满了政治激情,视野也开阔了,对世界和人类都十分关心 。
可以说 ,泰戈尔一生的创作既有“菩萨慈眉”,也有“金刚怒目”。他的诗歌受印度古典文学、西方诗歌和孟加拉民间抒情诗歌的影响,多为不押韵、不雕琢的自由诗和散文诗;他的小说受西方小说的影响,又有创新,特别是把诗情画意融入其中,形成独特风格。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印度孟加拉语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生于加尔各答市一个具有深厚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是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和社会活动家,六个哥哥也均献身于社会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
泰戈尔自幼厌恶正规学校的教育,靠家庭教育和刻苦自学度过少年时代,1878年去英国学法律,后转入伦敦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研究西方音乐。 泰戈尔童年时代即崭露诗才,他的爱国诗篇《给印度教徒庙会》(1875)发表时,年仅14岁。
1880年,19岁的泰戈尔便成为职业作家。1881至1885年,他出版了抒情诗集《暮歌》(1882)、《晨歌》(1883),还有戏剧和小说等作品。
这些早期伤品的特点是梦幻多于现实,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90年代是泰戈尔创作的旺盛期,诗集《心中的向往》(1890)是他的第一部成熟作品,著名诗篇《两亩地》(1894)的发表,标志着泰戈尔从宗教神秘主义走向深刻的人道主义。
这一时期的。
3.漫漫古典情系列所有书目及对应作者
最佳答案 一、人生若只如初见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不甘于淹没在浩瀚书海中的书。
她似在谈诗词,又似在谈风月。她不拘泥于对古典诗词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
她用清丽、感性的笔调,配以优雅、飘逸的插图,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引领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诗人,词人,凸现其旷世奇才与至真性情。
才子,佳人,似笑非笑的嫣然,执迷不悔的凛然,心照不宣的释然,让我们在悲喜交加中恍然…… 导语 邂逅一首好词,如同在春之暮野,邂逅一个人,眼波流转,微笑蔓延,黯然心动。 若,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
他仍是他的旷世名主,她仍做她的绝代佳人,江山美人两不相侵。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
二、当时只道是寻常 内容提要 细读纳兰词会发现,豪放是外放的风骨,忧伤才是内敛的精魂。 一个生活在三百多年前的男子,在他的词章中不倦不悔地倾诉对感情的执著,对友请的坚定,像一道道疗伤的温泉汤药,温暖了,唤醒了,我们冰封的情感。
作者简介 安意如,从什么时候起,看很多事都像行在吴越小城里巷的长廊,偶尔转过脸去看廊下细细的水滴工低头看廊地上折转的光阴——发现自己成了一个不太容易激动的人。也许是因为懂得了可台循借着文字,慢慢找到内心需索的光亮,那么很多事情就可以从容地接听和理解,不必急迫。
这样的心态,拿来解读诗词也是有益的,情雅成诗,爱淡成词,如果没有潋滟坦白的心思,是无法走进古人留在书册中的幻境的。凡心所向,皆是虚妄。
——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弹琴,自己对话谈心。自我收敛,内心沉静,是我希望获得的心境,而我亦渐渐成为这样的女子。
三、思无邪 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 其实它只是民歌,没有想象中那么疏远不可亲近。
只是,在渡河的时候,被我们无声的遗落在另一个时代,当你返身去找时,它已经没入河流之中。 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 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
诗三百,不过是前生无邪的记忆。 四、陌上花开缓缓归 安意如品读唯美爱情的旷世韵味。
南北朝的历史光怪陆离,大一统之前的年代荒诞华美不可尽言。那些简单的歌章,在历史的游历中一如绽放的花般鲜艳,一如明日的花般凋零,或喜或悲,本书注定要以史来绎情。
用猛虎细嗅蔷薇的姿态,小心将它们从心中释放出来,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引领我们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 让我们回到汉魏,两晋,六朝,盛唐。
去观望彼时的风月无限,向那些古人讨一些情爱暖暖身。 五、长安月下红袖香 如果说后世女子往往更像瘦梅、幽兰,脆弱易伤、多愁善感,那么唐代女子恰似国色天香的盛世牡丹,雍容华贵中带着自信、激情与张扬。
“少女情怀总是诗”,唐朝女子的情丝,就织在这浩瀚的《全唐诗》诗页中,跟随江湖夜雨的叙述,重温千年前她们的喜怒哀乐,重回那梦一般的唐朝。醉心于《全唐诗》以及唐代历史的江湖夜雨不仅在诗词上见解独到,配以各时期的历史,让诗词表现得更加鲜活而亲近。
江湖夜雨评点文字的妙处,在于触机成趣,妙绪纷披,庄谐杂出,剔肤见骨。他即事见义,如地涌泉,信手拈来,如数家珍,幽默中透着深刻,让人笑过后却又汗潸潸脊背生凉。
作者简介 江湖夜雨,本名石继航。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现在一中学任教。
自幼酷爱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尤其喜爱唐诗宋词。近年来沉迷网络,以上网敲文字为乐。
天涯煮酒论坛著名写手,“2005年度网易文学区优秀写手”。出版有《印象盛唐——唐才子评传》、《煮酒论道》、《馥香记》等作品。
六、美人如诗,草木如织 在东门,我初见你,你夹在人群里,像飘絮,像鸟鸣,像春风; 在黄昏的溪边,我又见你,你在汲水的女孩子中间,如倒影,如水声,似烟霞; 三月三的上巳节,众人注目的舞台上,我看着你,你是烈火,是妖魅,是飞霜。 你,是我的惊雷。
本书作者独辟蹊径,将《诗经》中的美学与植物世界完美的相结合,这是一次对植物美学与古典诗词的审视,在古典诗词中感受万物鲜活灵动,在美、性灵与感动中寄放现实之外的人生。 荇菜、飞蓬、艾蒿、荠菜、旱柳、桑陌、白杨、芍药、桃花……这些在《诗经》里面目或清明或朦胧的植物,融入中华文明的血脉中,在作者的笔下便产生了一段诗性和植物性灵的对话。
作者简介 深圳一石,本名韩育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生于甘肃小城秦安,从小熟悉山野田间的花草树木。渐长后出游深圳,在古典诗词中感受万物鲜活灵动,在美、性灵与感动中寄放现实之外的人生。
喜欢在网络中写字、交游,为天涯社区“闲闲书话”版主。其发表的《<诗经>里的植物》长期在天津首页被推荐阅读。
本书中的上百幅植物图片均为爱好摄影的网友热心帮助挑选。 七、不如不遇倾城色 中国的文字是有颜色的。
中国的文字,满目唯见色彩斑斓——先秦的紫,未花时采;秦的黑,是夜;汉代。
4.求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第一单元目录、、
你要的是“山东人民出版社”的吗?如下
第一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1、李白诗二首
将进酒--------------------------------------------------------- 3
梦游天姥吟留别-----------------------------------------------4
2、杜甫诗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
兵车行----------------------------------------------------------8
旅夜书怀-------------------------------------------------------10
3、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11
学习活动
一 吟诵涵泳
二 鉴赏园地
三 读诗入门:意象与意境
四 成立诗社
相关资料
意象·意境
课外自读
杨炯 《从军行》……………………………………………16
王湾 《次北固山下》………………………………………16
孟浩然诗二首 ………………………………………………17
《过故人庄》
《与诸子登岘山》
王维诗三首 …………………………………………………18
《使至塞上》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汉江临泛》
李白诗二首 …………………………………………………20
《行路难》
《听蜀僧濬弹琴》
杜甫诗二首 …………………………………………………21
《月夜》
《房兵曹胡马》
高适 《燕歌行》(并序)……………………………………22
5.古代诗歌界中谁被称为诗鬼
诗鬼李贺
宋人钱易曾在《南部新书》中说过这样一番话:“李白为天才绝,白居易为人才绝,李贺为鬼才绝。”与钱易同时代的宋祁也有过“太白仙才,长吉鬼才”的评论。
被称为诗鬼还有个原因是因为他生于790年,死于816年,死时年仅27岁。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他的《苏小小墓》诗写到:“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把楚辞《山鬼》的意境和南齐妓女苏小小的传说结合起来,创造了荒诞迷离、艳丽凄清的幽灵世界。李贺的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甚至到了呕心沥血的程度。传说他每次出门,跟随的书僮身上总背一只锦囊,他边走边吟诗,每得佳句就写下来放进囊中,归来时再补足成篇。他的诗歌继承《楚辞》和乐府民歌的传统而有所创新,在诗歌的形式、意境、比喻、语言等方面不落前人窠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优秀作品有《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老夫采玉歌》等。名句有“天若有情天亦老”、“黑云压城城欲摧”、“桃花乱落如红雨”等,为后世所传颂。
6.古代写诗最多的是谁
谁是中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人?人们的回答大多是“陆游”,因为陆游活了85岁,留下诗作近万首,平均3天写一首诗。可是,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记载,清朝的乾隆皇帝当时已写诗39340首,这还不包括甲辰以后写的诗。另据郑鹤声著《中国文献学概要》载,乾隆“御制诗至十余万首,所作之多,为陆放翁(即陆游)所不及。”乾隆活了88岁,以其寿计算,平均每天写诗3首多。看来乾隆可算中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人了。
然而,乾隆的“高产”背后有一套鲜为人知的秘诀,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乾隆作诗“初无定稿”,或即兴口授,或朱笔作草,称为"诗片",由廷臣学士退下“抄录”后恭进,遂成御诗。说穿了,就是他在诗兴大发之际,故作含糊难辨之音,写乱草费解之字,令人揣摸代笔,当时,能否为他“录”出佳作,竟成了大臣得宠升迁的一项标准。有一次,大学士于敏中与另一大臣梁瑶峰同时被召见,乾隆诗兴突发,口诵一诗,梁听后茫然不知所云,而于听了则“退默处斗室,刻余录出,所误但一二字。”梁不解其中奥妙,自叹弗如,于是“大服焉”。由这类马屁大臣炮制出的诗作,充其量不过韵平字正而已。正因为如此,乾隆的几万首“御诗”,流传至今能为人传诵者寥寥无几。
7.手抄报写走进诗歌的世界的内容
1:诗歌的简介: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
是诗歌。
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2:诗歌起源:
诗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欧洲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3:诗歌特点: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4:诗歌
天涯
你说的天涯
火一样炽烈
玫瑰朱色
流星坠落
你写的情歌
柳色亦风雪
归人过客
独悲秋瑟
任乌飞兔走
不再去回首
记忆中不变的颜容
续写成诗里的雨虹
在临江高楼
看一水东流
黄鹰飞过了夕阳
天涯尽处是吾乡
满意请采纳!
8.在古诗词世界中漫步
在古诗词世界中漫步
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难以计数的文化遗产。其中就有宝贵的古诗词文化。
纵观每一个王朝的文化史,诗词都会在其中占一席之地。时至今天,当我们在吟哦那些散发着历史书香的诗词时,仍然能感觉到那精致短小的句子后面隐藏的诗人的浪漫和忧愁,词人的豪放与婉约。
唐人的诗最脍炙人口,如李太白的《静夜思》《玉阶怨》等五言,杜甫的《三吏》《三别》等长篇,还有白居易,李商隐,杜牧,李贺等人的作品,不一而足。或吟诵祖国的大好河山,或细数心中的苦闷忧愁,或浪漫风流,或慷慨沉重。唐人用词精炼,恰到好处,有“推敲”之典故流传千古。
------太晚了,写到这儿吧,写得不好,见笑
9.泰戈尔的一首诗"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站在你的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爱到痴迷 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 却装作丝毫不在意 没把你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把你放在心里
而是用一颗冷漠的心 在你和爱你的人之间 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相互了解的星星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纵然轨迹交汇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一个在天 一个却在 深潜海底
-------------------------------------------------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考By后太史生
最遥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而是用自己冷默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第一次看到这诗的时候,很有感觉,具体多有感觉,说出来酸掉牙,不说了。
后来问作者是谁,开始说张小娴,因为在她在1997年中出版的【荷包里的单人床】这本小说的封底就是这一首诗,引自其中的一个作品。
经典作品流传开之后,有此一问的人呢也多了起来。后来网上便有争论,说此诗作者是张小娴的一律被打成火星人小p孩,有人引经据典,称作者为泰戈尔,诗出自他的《飞鸟集》(台译《飘鸟集》?),一边嘲笑别人无知,一边大骂张女士无耻剽窃。
我不看飞鸟集已久,而且看的时候根本没看这诗的印象,但又疑心我在地摊上买的盗版不是全集,所以不敢贸然质问,更怕被人指我为小p孩火星人,于是老老实实接受了“泰戈尔说”。
事实证明这种态度是完全要不得的,事情自己没有亲自去查证的话,那是绝对不要乱相信人家。古人说的“绝知此事要躬行”(是“躬行”,亲自去做的意思,不是“宫刑”),一点都不错的。
之前我一直都没有在泰老的那一部诗集中找到过这首,但是也谬很怀疑。因为以他的实力和风格,写出这样柔情似水而又感伤的爱的诗句一点都不奇怪。也许谁写的不再重要了,曾体会过它带给我们的感动就好。可是有时候还是不忍放弃自己小小的好奇,对那样的细节。于是就再去寻找,对作者,想必也是尊重。
查阅了不少帖子,首先列出结论,第一、此诗作者绝非泰戈尔,各个版本的他的诗集中均无此诗;第二,张小娴不能算完全的作者,除了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不是天各一方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这一段是她的创作外,后续部分是网友的接龙创作,其过程类似与猫扑走召弓虽巾占《我的床上功夫非同寻常》、《手机掉进马桶怎么办》,不同的是张先生是yy文学,猫们在bt生活。
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