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古诗词描写手法

    1.古代诗歌鉴赏中的描写手法有哪些

    1、正与侧的结合 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2、动与静的结合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

    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 3、声与色的结合(绘形绘色) 古诗写景常涉及到声音与颜色,这是诗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让读者如临其境,收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

    4、虚与实的结合 虚”与“实”是两个极大的概念,具体点说就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现实。如“愁”是虚的,因为它是无形的、抽象的。

    5、点与面的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诗人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2.诗歌的描写手法有哪些

    诗歌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庞杂的概念,为便于大家区分、识记、判断,我把它分为五大版块: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方式、除描写手法和抒情方式外的其它表现手法、结构艺术。

    以下是诗歌中常见的几种描写手法。一、细节描写 常言道: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片枯叶能显现出肃杀的清秋。

    大多具有生命力的作品都有精到的细节描写,从某种意义上说,细节是文学写作的出发点,或者说是文学写作的触发点。,因细节描写具有见微知著的效果,鲜明的艺术形象和它总是分不开的,长篇大论的小说 二、白描手法(与工笔相对)1、概念:白描也是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它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诗歌中的白描多为人物白描和景物白描。

    人物白描又以描写外貌和描写动作为主。于直白平淡中寄寓含蓄深情,这正是白描的魅力所在。

    2、“白描”在古诗中的运用:A、刻画人物,不绘背景,只突出主体。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此处纯用白描,直陈三儿形象,此三子呼之欲出,情状非常生动。

    农家以劳作为根本,故常人如以此为标准,小儿实是"无赖",但辛弃疾又坦言"最喜"小儿"无赖",迥异常人。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B、叙写事件,不求细致,只求传神。(白描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而须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进行朴素、单纯的描写,做到既省俭,又传神。)

    如聂夷中的《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属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这首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没有大肆铺张,用语简炼,诗人冷静地叙述田家的生活与遭际:父亲在原田上耕种,儿子在山边开垦荒地,他们不惜流血流汗,想尽办法扩大耕种,增加收获,以维持生计,图个日子过得好一点。

    然而,在青黄不接的六月,田地里的庄稼还没有成熟,“官家”早已迫不及待地修缮粮仓,张开血盆大口,只等着禾苗成熟,便如数搜刮进自己的仓里。全诗没有半句议论与抒情,却深刻地提示了农民深受苦难的根源。

    用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C、描写景物,不尚华丽,务求朴实。

    (所用语言要省俭、概括、传神。)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诗人连用九个名词,分别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尽管作者不著一个哀字,但是悠悠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暮景中尽露无遗。

    用白描手法写景,可让人快速抓住景物的特征,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感情。白描,有别于细描。

    细描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刻画。这种描写,文字绚丽,色彩斑斓,有如镂金错彩,绚丽华美。

    常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白描则是强调简单质朴,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总之,白描手法就是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也不精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炼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鲁迅先生曾把这种手法概括成十二个字,即“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高考怎么考?——还没找到资料 三、动静结合 王安石曾集诗两句,组成对联,上联是“风定花犹落”,下联是“鸟鸣山更幽”。风息声静,然而花儿还在悄然落下;鸟鸣有声,深山却更显幽静。

    王安石深谙前辈诗句中动静结合手法的意趣。动静结合是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表现手法。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对事物特征做动态或静态的描写,两者互相映衬,形成一种情趣。在运用时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为声,“动”为动),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动静手法大致有下列具体情形:四、虚实结合(另一资料见黄皮书18页,更好。)

    1、导入 有一首《军港之夜》的歌是这么唱的: “年轻的水兵,睡梦中露出甜蜜的微笑” ,有人对此提出责难――“都睡觉却了,那谁来守卫军港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艺术不可也不可能太“实”,否则就呆板了。 还有一个故事,据说宋徽宗出了《深山藏古寺》一题来考画师,令他满意的只有一幅。

    画中画了跳珠溅玉的泉水,旁边有一位老态龙钟的和尚在打水。这个故事说明:只有虚实结合,才会有美感。

    2、什么是虚和实 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

    诗画同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

    3.诗歌的描写手法有哪些

    表达技巧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从诗歌鉴赏的角度说,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注意:这三者的顺序可以按需要倒换,但答题时不可缺漏。)

    诗歌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集要(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1.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例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2.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例如: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诗歌从水中月景写起,生动地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3.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如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具体的抒情手法有:①借景或借物抒情。

    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

    ②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比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比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借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另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等等,都是情景交融的典范。以上两种抒情方式均属间接抒情。

    ③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再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④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比如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这首诗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

    前四句闻蝉而兴,重在咏蝉;写蝉餐风饮露,居高清雅,然而声嘶力竭地鸣叫,却难求一饱。后四句直抒己意,他乡薄宦,梗枝漂流,故园荒芜,何不归去。

    因而闻蝉以自警,同病相怜。⑤托物寓理。

    一般是哲理诗,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⑥用典抒情达意。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比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谦颇。

    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⑦叙事抒情。

    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⑧借古讽今。

    如戎昱《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唐代自安史乱后,朝政混乱,国力削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边境各族人民倍受祸害。

    因此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以为国耻,痛心疾首。这首讽喻诗,写得激愤痛切,直截了当,一针见血。

    (二)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

    4.【诗歌表现手法有哪些】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 编辑本段【不同文体的表现手法】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编辑本段【具体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以乐衬哀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欲扬先抑 编辑本段【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 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中的《关睢》《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 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迭、跳跃等等,难以尽述.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用现代的观点来说,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种: 1、比拟.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这些在我们前面列举的诗词中,便有许多例证.比拟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前者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里荡漾.把“云彩”“金柳”都当作人来看待.以人拟物的,如,洛夫的《因为风的缘故》:……我的心意/则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烛光/稍有暧昧之处/势所难免/因为风的缘故/……以整生的爱/点燃一盏灯/我是火/随时可能熄灭/因为风的缘故.把“我的心”比拟为烛光,把我比作灯火.当然,归根结底,实质还是“拟人”. 2、夸张.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好像电影里的“大写”“特写”镜头,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其中说到“深千尺”“三千尺”,虽然并非事实真相,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却生动地显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诗人的激情,读者不但能够接受,而且能信服,很惊喜.然而这种夸张,必须是艺术的、美的,不能过于荒诞,或太实、太俗.如,有一首描写棉花丰收的诗:“一朵棉花打个包/压得卡车头儿翘/头儿翘,三尺高/好像一门高射炮.”读后却反而使人觉得不真实,产生不出美的感觉. 3、借代.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与比拟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一方较为抽象,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以引发读者的联想.这也就是艾青所说的“给思想以翅膀,给感情以衣裳,给声音以彩色,使流逝变幻者凝形.” 塑造诗歌形象,不仅可以运用视角所摄取的素材去描绘画面,还可以运用听觉、触觉等感官所获得的素材,从多方面去体现形象,做到有声有色,生动新颖.唐代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吟出“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又觉得用“僧敲月下门”亦可.究竟是“推”还是“敲”,他拿不定主意,便用手作推敲状,不料毛驴挡住一位大官的去路,此人乃大文豪韩愈,当侍卫将贾岛带到他的马前,贾据实相告,韩沉吟良久,说还是用敲字较好.因为“敲”有声音,在深。

    5.古诗的描写方法

    古诗的描写方法: 1、正面,也叫直接描写:白描、渲染、细节描写、动静结合。

    2、侧面,也叫间接描写:烘托、衬托、虚实结合。 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

    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描就是描绘,写就是摹写。

    描写就是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人物描写: 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

    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2.社会环境描写,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

    6.【古诗词中的表现手法有哪些RT】

    古诗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主要有: 一、烘托.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说不谈本体,只谈与此相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体的目的.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句诗没有正面描写琵琶声和琵琶女的演奏技艺,而是通过描写东船西舫的人以及江心秋月的反应,从侧面烘托了琵琶女演奏技巧的高超,琵琶声的美妙和引人入胜.又如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中的“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也用了烘托手法,不管是首联的萧瑟凄凉景象,还是颔联的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都是为了烘托出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郁不平之情.再如《陌上桑》中写罗敷的美丽时,作者巧妙地用了诗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稍头”来从侧面烘托,让人们对罗敷的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渲染.中国画技法中的渲染是指国画中,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的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这是一种加浓形象的手法.诗歌中则是指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渲染刚好和烘托相反,烘托是从侧面着意描写,渲染则是从正面着意描写.如杜甫的《登高》中诗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连用了“风急”,“猿啸”,“落木”等意象对秋景进行渲染,写出景物的萧条,凄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悲凉感伤之情.再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曹》:“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借“微雨”“暮钟”“帆来重”“鸟去还”“浦树含滋”等景物对送别的情景作正面描写,把昏暗、迷蒙、压抑之景写出来,渲染一种离别时的伤感气氛. 三、对比、反衬.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如梅尧臣的《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诗歌通过陶者与富家贵族的强烈对比,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公,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类似的手法有杜甫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再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描写昔日的繁华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的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反衬是衬托的一种,是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衬托主体的一种手法.常见的有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等.前者如王维名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月出”“鸟鸣”来反衬山中的宁静.后者如欧阳修的词《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以散发芳香的春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类似的手法如《诗经》中的名句“若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光明媚,杨柳依依的乐景反衬出征时内心的悲苦. 四、虚实结合.“实”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实像,实事,实境;“虚”是指眼前未见的,或是回忆,或是想象之景.诗歌中的“虚实结合”是指虚与实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了诗中的意象,开拓了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审美空间.虚景与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高适的《赛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一、二句写实:胡天北地,冰雪消融,胡地已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时分,战士们赶着马群回来,明月洒下一片清辉.而三、四句虚写,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洒满关山.这梅花是家乡的梅,是想象之景,诗歌虚实结合,抒写了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浓浓的思乡之情.再如柳永的《雨霖铃》,从眼前之景写到别后情形,也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五、抑扬结合.“抑扬结合”是指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褒扬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其中的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的目的.有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之分.不管是哪种表现形式,都是为了突出后者,强调后者.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歌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曾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出少妇因触景而生出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这一主题.赵希璐的《次萧冰崖梅花韵》:“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家.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诗中三、四句突发奇想:如果牡丹花开早于梅花,谁会迎风踏雪顾及梅花呢。

    7.【古诗词的表现手法】

    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其间有一个绝句叫:“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 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中的《关雎》《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 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用现代的观点来说,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种:。

    8.高中古诗方赏析中的描写手法和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总弄不清描写手法

    描写手法: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它分为细描与白描、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虚写与实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物体描写、细节描写、渲染与烘托、欲扬先抑、联想和想象等.高考常见的描写鉴赏角度主要有以下六种:(1)侧面描写———衬托 (2)各种修辞手法 (3)正面描写———动静结合 (4)正面描写———虚实结合 (5)正面描写———色彩的渲染 (6)正面描写———观察角度的变化表现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 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用现代的观点来说,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种:比拟夸张借代双关。

    9.古诗鉴赏中修辞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都有什么求答案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古诗鉴赏表述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注意: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必须结合原诗内容、词语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 方法点拨: 艺术技巧的鉴赏一般包括三个方面:表达方式的评析、艺术手法的赏析、修辞手法的体味. (一)表达方式的评析 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所谓表达方式的评析就是指能辨析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以及所起到的作用. 1、记叙. 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的交代和介绍.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古人庄》),“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越王勾践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李白《越中览古》)等. 2、描写. 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环境等的形态、特征作具体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等. 3、抒情. 在作品中抒发主观感受,表露自我感情.如“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同是天涯沧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等. 4、议论. 在作品中直接阐述观点、表明态度.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等. 这四种表达方式在具体运用时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经常交融在一起,我们需要注意这一点,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一句,融合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表达方式. (二)艺术手法的赏析 1、有关描写的艺术手法: 从描写角度看,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从描写用笔看,有工笔和白描;从描写的内容看,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 2、有关抒情的艺术手法: 抒情的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古诗词大多借助景物来抒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的关系通常有四种: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3、衬托手法:涉及到正衬和反衬. 4、对比手法. 5、赋比兴手法. 6、用典. 7、虚写与实写. 8、象征手法. (三)修辞手法的体味 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等.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能辨别这些修辞手法,并能分析他们的艺术效果.古诗鉴赏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借代,对偶,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借代,对偶, 双关,顶真,设问,反问, 双关,顶真,设问,反问,互文 描写技巧: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描写技巧: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 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 物言志,用典抒情, 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 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象征,比兴, 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象征,比兴, 渲染, 渲染,烘托 行文结构:欲扬先抑,卒章显志, 行文结构:欲扬先抑,卒章显志,以 景结情,开门见山,首尾呼应, 景结情,开门见山,首尾呼应,画龙 点睛,过渡,铺垫, 点睛,过渡,铺垫,伏笔 语言特色:清新淡雅,质朴,绮丽, 语言特色:清新淡雅,质朴,绮丽, 隽永,简练,含蓄蕴藉,浅近明快, 隽永,简练,含蓄蕴藉,浅近明快, 晦涩 刻画人物特点:粗笔勾勒,白描, 刻画人物特点:粗笔勾勒,白描,浓 墨重彩,体物入微 墨重彩, 写了怎样的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体现的画面 写了怎样的景:以上+评价点评 怎样写景的: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怎样由景及情:什么景+写景手法+景怎样+怎样的情 形象:相关语句+概括形象特征+结合主旨指出作用效果 炼字:看法+该字在诗句中含义+该字描述景象+营造出的意境或表达情感 诗眼:表达主旨上起的作用+诗围绕字写的内容+在结构上的作用 语言风格:语言特色+结合诗句分析如何体现特色+情感 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表现的内容+选用的原因+情感 诗句意义:诗句表面意思+深层含义描写作用 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答题方式,老师阅卷都是看得分点给分,按步骤答。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