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曲直诗词

    1.词与曲在语言上最主要的不同点.可参考一下这个:(1)词婉而曲直,

    曲包括散曲和戏曲.我们谈曲和词的区别,主要是谈散曲.词和曲都是长短句,都是按歌唱的需要做出的,它们性质相同的,都属于音乐文学,所以它们之间是比较不容易区别的.词中通行的词调大都只分为平、仄,而曲中的南曲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北曲的四声则分为阴平、阳平、上、去,没有入声,入声字己经分别派入平、上、去三声.曲韵和词韵也是不同的,词韵比曲韵的规定来的严格,曲中的北曲以元人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为依据,分为十九个韵部,凡入声字都派入平、上、去三声之中,这是和词韵最大不同的地方.曲不忌重韵,而词忌重韵,但是在写曲是最好还是不要重韵.词和曲在语言方面各有不同的特色,譬如;曲的语言比较通俗、浅显自然,接近我们平常的生活用语.虽然都是反应社会生活,但是词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层面比较窄,而曲却比较宽广.写曲要根据曲牌的规定来写,这个跟写词很像,写词时也要根据词牌的规定来写;但是写词和写曲有一个很不同的地方,就是曲可以有衬字,(衬字:曲牌对每句的字数都有规定,但如果作者认为有需要的地方,可以在规定的字数之外,增加字数.)。

    2.诗句里有曲直两个字的

    杜甫《写怀二首》:曲直我不知,负暄候樵牧。

    刘禹锡《令狐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曲直既了然,孤高何卓尔。

    刘禹锡《早夏郡中书事》:言下辨曲直,笔端破交争。

    孟郊《听蓝溪僧为元居士说维摩经》:山木自曲直,道人无是非。

    孟郊《湘弦怨》:狂飙怒秋林,曲直同一枯。

    元稹《赛神》:岁深树成就,曲直可轮辕。

    元稹《和乐天赠樊著作》:由心书曲直,不使当世观。

    元稹《献荥阳公诗五十韵》:轮辕呈曲直,凿枘取方圆。

    陈子昂《万州晓发放舟乘涨,还寄蜀中亲朋》:曲直多今古,经过失是非。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四)》曲直何所为。龙蛇为我邻。

    屈原《九章.抽思》: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蔡戡《水调歌头(南徐秋阅宴诸将,代老人作)》:忽变横斜曲直,妙在指麾中。

    齐己《咏影》:曲直宁相隐,洪纤必自呈。

    李世民《春池柳》:年柳变池台,隋堤曲直回。

    3.关于情愁的诗词

    1、《寄人》

    年代: 唐 作者: 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2、《四愁诗》

    年代: 作者: 张衡

    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

    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赠我琴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

    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

    我所思兮在汉阳。

    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

    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3、《春雨》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4、《沈园》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梦断香销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

    5、《浣溪沙》

    年代: 清 作者: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4.形容是非之地的诗句

    睡狗醒来是非多。

    英国诗人 乔叟 是是非非,号为信史。 是非名言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

    是是:肯定正确的。非非:指责错误的.倍史:真实可信的史书。

    这两句大意是:一部史书,必须作到肯定正确的,批评错误的,才能号称“信史”。这两句从正面强诵修史者不能简单地、机械地复述历史,而要对各种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作出判断,表明见解。

    可供论述修史的原则及评判史书的成就高下时引用。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事在是非,公无远近。

    唐代开元尚书丞相,诗人 张九龄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明代明臣 于谦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

    明代文学家 王守仁 是非明而后可以施赏罚。 关于是非的名言 宋·王安石《九变而赏罚可言》。

    本句大意是:明辩是非后,方可以给予奖赏或惩罚。刑赏的依据是什么?是个人的喜怒好恶?是领导、上司的旨意?是远近亲疏的关系?还是下级报来的材料?在作者看来,都不是,奖惩的唯一依据是事实。

    只有澄清事实,明辨是非,方可依法给予相应的刑赏。离开了调查研究,凭个人的主观意志去作,不仅述不到奖罚的目的,反而会生变乱。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九变而赏罚可言》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战国·庄周《庄子·齐物论》。

    是非:正确和错误。这两句大意是:它有它的正确和错误,这也有这的正确和错误。

    战国·庄周《庄子》在这里将世界上的事物看成“彼”和“此”,彼方是出于此方对待而来的,此方也是因着彼方对待而成的。一切理论系统相依而相生,又互为消长,所“彼系统与此系统之间各有是非。

    也可以认为:彼概念下的系统有一套内在的肯定与否定,那么,此概念下的系统也有一套内在的肯定与否定。可用于说明事物之间、理论系统之间的相对性。

    庄周,战国哲学家 庄子 《庄子·齐物论》心出是非外,迹辞荣辱中。晚唐诗人 许浑 智慧首先教人们辨别是非。

    古罗马诗人 玉外纳 天下之是非,自当听之天下。 是非名言明代思想家 顾宪成 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干赏罚。

    战国·韩非《韩非子·大体》。寄:寄托。

    托:依靠。这两句大意是:依靠法令来治理混乱,依靠赏罚来处理是非。

    人治还是法治,古来争论已久。韩非认为:治乱必须用挂,用推行法治的手段(术)才能奏效。

    所谓治乱国必须用重刑,就是这个道理。对于是非问题,也必须赏罚分明,决不能马马虎虎。

    “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唐·元结《辩惑》)。此二句说明治国安邦必须推行法制,刑赏必须分明。

    战国末期哲学家 韩非 《韩非子·大体》君子不待囊而劝,不待贬而惩。宋·苏洵《史论上》。

    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待:等到。

    褒:表扬,褒奖。劝:努力,自勉。

    贬:批评.指责。惩:警戒。

    这两句大意是:君子不等别人表扬就会自勉.不等别人批评就会自警。本名句可供论述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自觉地劝善惩恶时引用。

    北宋散文家 苏洵 《史论上》利害之心生,而是非之心昏矣。南宋诗人 杨万里 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关于是非的名言希腊诗人 米南德 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

    元·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这两句大意是:不与人争名逐利,不与人争辩是非曲直,尘世的纷扰和烦恼就不会找上门来。

    在“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攮攘蝇争血”(马致远与本条曲句同套散曲语),争名逐利无休止的现实中,作者深感社会的污浊,尘世的险恶,因此产生了这种消极避世的情绪和超然物外的思想,其中也含有他对现实的激愤,对封建社会功名富贵的鄙视。现多用来表现消极避世,当老好人的思想。

    元代戏剧家 马致远 《双调夜行船·秋思》目前之耳且可涂,身后之是非难罔。清·张廷玉《明史·钱一本传》。

    涂:涂抹,粉饰。罔:欺骗。

    这两句大意是:活着,可利用权势地位遮掩人们的耳目视听;死后,一生的是非功过就无法骗人了。明代万历年间,“东林八君子”之一的钱一本曾向皇帝上《论相疏》,严厉指出当时大臣的十条罪状。

    这些大臣害怕别人揭露、弹劾自己,就甩强制手段,“欲钳天下之口”。殊不知这样虽能得逞子一时,却不能从根本上抹掉自己的恶行劣迹。

    ~说明一手掩人耳目的事是无法永远得逞的,是毁是誉总会由时间老人作出最终判决。清代大臣 张廷玉 《明史·钱一本传》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

    是非名言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这两句大意是:诋毁﹑赞美从来都不可以随便接受,谁是谁非终究会一清二楚的。

    为人应胸怀开阔,选观旷放,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气度。是是非非,褒贬毁誉,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

    为人不能成为舆论的奴隶,别八怎么说。自己便怎幺干,而应有自己的主见。

    ~二句便表现出一种超脱旷达,对未来坚信不移,对自己充满信心的精神状态。也表现出不在小是小非上斤斤计较的潇洒态度。

    可以此劝慰处在逆境中的友人或进行自励,不去计较一时的毁誉,相信历史会对自己作出公允的评价。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明·冯。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