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古代诗词四首教案

    1.古代诗歌四首的所有答案是什么

    观沧海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提示:观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提示:写了三层.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第二层是写现实的,第三层是想像.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精神? 提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次北固山下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开头两句点题.“青山”当指北固山,在镇江之北,面临长江,三面环水.诗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驿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见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中“江春”一语作铺垫.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何况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旅食他乡,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提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风正一帆悬”一句中的“风正”是否可以改用风顺?为什么? 提示:不能.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只有既是风顺,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并且通过“风正一帆悬”,能够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都生动地表现出来. 钱塘湖春行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提示:首联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这就勾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中间两联是分写.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这样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郁的感觉.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唐时人们有骑马游春的习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人在马背上自然感到舒适,但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给,也会产生迷乱的感觉.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引导学生注意诗中的细节描写.如“水面初平”(见注释);“争暖树”,“暖树”者,向阳之树也,春寒未退,故莺争集其上;“啄春泥”,燕初来也;“没马蹄”,草初生也——这些都是初春的景象. 2、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提示: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提示:“几处”、“谁家”用得极有分寸,准确地反映了初春季节景物的特点,说明诗人观察细致,描写入微.用“处处”“家家”描写显然不合适. 西江月 1、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提示:上片写的大约是前半夜的景象: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吹拂,把它们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鸣叫;一路上都可以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在谈论着今年的丰收.词人在夜行中见到、听到这一切,他内心的喜悦是可想而知的.这些描写在艺术上也是很动人的.从一方面看,词人正是用农村夏夜里特有的声音——蝉鸣、鹊啼、蛙叫、人声来渲染欢乐的气氛;从另一方面看,这些声音又全都是从夜行人的听觉中反映出来的,他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这正是寓静于动的写法,能够引起读者丰富的想像. 下片写的是后半夜的景象: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当词人走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地方避雨.说来也巧,当他急忙忙转过溪头时,一眼就看到了他过去曾经见过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旁边.不用说,词人这时的心情是何等欣慰呀! 2、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提示:表达了闲适的心情和对农村生活的眷恋. 3、“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提示: 把诗人由焦急到喜悦的心情贴切地传达出来了.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提示:前两句表现欣慰欢快之情;后两句表现惊喜之情——这些都可以说成是闲适之情. 天净沙秋思 1、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九种景物?你认为这样做有何好处? 提示:这首小令共写了藤、书、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骨、玺、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

    2.古代诗歌四首阅读答案

    精锐教育提醒你:一、《观沧海》第一部分:1、曹操是 末年接触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在文学史上,曹操以四言诗著称,是继《诗经》以后四言诗的又一高峰.曹操与其子曹丕、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三曹”.2、《观沧海》的题目是后人加的,原是《 》的第一章,选自《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3、给下面的加横线字注音.⑴东临碣石( ) ⑵山岛竦峙( )4、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⑴水何澹澹 ⑵秋风萧瑟 5、《观沧海》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歌,开头以“ ”字统领以下的十句写景句,其中前六句写 ,后四句写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6、有人说诗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7、《观沧海》诗中描写沧海镜像的诗句中,写动景诗句是 ,写静景的诗句是 .8、对《观沧海》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绵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C、诗人先写实景,再写虚景,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D、诗人先全景式地展开大海景象,在描绘山岛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怀.9、在《三国演义》中和在民间故事中,曹操是一个反面人物,是一个奸雄.显然那是一种误解,是文学形象.请你结合《观沧海》一诗和自己对曹操的了解,说说历史上的曹操是什么样的? 《观沧海》第二部分:1、对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沧海”是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皆为观海所见.B、“水何⑵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D、最后两句是合乐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2、试对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做简要赏析.二、《次北固山下》第一部分:1、王湾是 时代的诗人,本诗是律诗中的 ,从内容上看它属于 诗.2、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⑴次北固山下 ⑵客路青山外 ⑶风正一帆悬 ⑷乡书何处达 1、简要回答《次北固山下》一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4、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的北边,三面临将.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即顺,风力又不猛.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5、诗中运用记叙这种表达方式的诗句是 6、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的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7、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牧羊,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故国,后来人们用“鸿雁传书”或“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诗人的家书是从哪里寄向哪里?是向哪个方向寄? 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这些出怎样的生活哲理? 《次北固山下》第二部分:1、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2、请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三、《钱塘湖春行》第一部分: 1、本诗选自《白氏长庆集》,也是一首写西湖颇具盛名的 . 2、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⑴浅草才能没马蹄 ⑵绿杨阴历白沙堤 3、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以“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4、本诗最具色彩美的诗句是 , . 5、从远景总写西湖春景的诗句是 . 6、本诗以 为线索,描写了西湖 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第 句和第 句组成颔联,颈联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7、下面对本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象色,书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把马蹄。

    3.初一语文15课《古代诗四首》全面解释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编辑本段注释jié碣石:山名。碣石山有二,这时指的大碣石山。

    一说即指今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公元207年秋,曹操经过与此。

    何:多么dàn澹 澹:水波摇荡。sǒng zhì竦 峙:峙:耸立。

    高高耸立。竦通“耸”,高。

    星汉:银河。幸:庆幸。

    至:极。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

    咏志:即表达心志。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即魏武帝。

    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

    建安文学代表人物。译文观赏深色的大海从东面登上碣石山,来观赏深色的大海。

    海水起伏动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碣石山上树木丛生,草长得非常茂密。

    秋风瑟瑟吹来,海上涌起波涛万顷。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中的志向和想法吧!《观沧海》写作背景《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

    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是在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的,而在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应当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

    这首诗选自《白氏长庆集》卷二十。写于长庆三年(823),是一首七言律诗。

    注解·诗意【注 解】选自《白氏长庆集》。钱塘湖,及杭州西湖。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太原(现属山西)人。

    唐代大诗人。注有《白氏长庆集》。

    1、孤山寺:南朝陈文帝天嘉(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孤山:位于西湖的北部,坐落在后湖与外湖之间,孤峰耸立,景色秀丽,为湖山登临胜地。

    2、贾亭:即贾公亭。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潮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

    该亭至唐代末年。3、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

    初:副词,刚刚。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

    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4、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莺。

    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

    暖树:指向阳的树木。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

    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5、乱花:各种颜色的野花。渐:副词,渐渐的。

    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浅草: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草。才能:刚够上。

    没: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

    侧重花草。6、行不足:百游不厌。

    阴:同“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

    自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诗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

    【诗 意】行走在西湖边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生动的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次①北固山②下王湾客路③青山④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⑤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⑥,江春入旧年⑦。

    乡书⑧何处达?归雁⑨洛阳边⑩。①:住宿,此指停泊;②:在近江苏省;③:旅途;④:指北固山;⑤:潮水涨满时。

    ⑥: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⑦: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旧年:未尽的一年;⑧:家书;⑨:春天北归的大雁;⑩:唐代口语,意同“处”泛指某处[作者简介]王湾 唐代诗人,公元693年~751年,字号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

    玄宗先天年间(712~713)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开元五年(717)唐朝政府编次官府所藏图书,9年书成,共200卷,名为《群书四部录》。

    王湾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约在开元十七年,他曾作诗赠当时宰相萧嵩和裴光庭,其后行迹不详。

    王湾"词翰早著"。现存诗10首。

    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河岳英灵集》题作《江南意》,字句颇有不同。

    这首诗是王湾在先天年间或开元初年游历江南时所作,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

    4.初一上册语文15课《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jie二声)石,以观沧海。

    水何(dandan四声)澹澹,山岛竦(song三声)峙(zhi四声)。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se四声),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里。

    星汉灿烂,若出其中。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如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di一声)

    天净沙

    秋思(si四声)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5.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碧绿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的春天早在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在一个明丽的春日,我信马来到钱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绕到贾公亭西。

    一场春雨刚过。云气同湖面上的微波连成一片,像贴在水面似的。

    而湖水涨得满满的,快要跟岸齐平了。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

    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沿途繁花东一簇,西一丛,快要让人眼花缭乱了。

    而路上的春草刚从土里钻出来,刚够遮住马蹄。春神把花挂在树上,把草铺在地上,供人们尽情赏玩,而我最迷恋的却是湖东一带,这里绿杨成荫,白堤静静的躺在湖边,安闲,自在,真要让人留连忘返了。

    望秋野之悲凉气氛、“枯藤老树 昏鸦”,荒凉凋谢的蒿草,孤枯败落 的藤枝,蔓缠在饱经沧桑的老树上, 时不交运的“昏鸦”,呱呱呱,声声催 人心魄,把秋日黄昏的氛围一下子 卷入落魄流浪人的心里。 试试看/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5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