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巳和晏殊的诗词比较
1.晏殊、冯延巳、欧阳修三个人的词,风格异同,说说自己的看法
晏殊善长诗词尤工小令,他的词,承袭南唐风格,追宗“西 昆体”,以情致胜。文词典丽,雍容华贵,妙语天成,韵味独特, 又不失清新雅淡,含蓄委婉,温润圆融,意趣横生的艺术风格。 有“导宋词之先路”,“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美誉。
冯延巳词的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因循出新。所谓“因循”,是说他的词继承花间词的传统,创作目的还是“娱宾遣兴”,题材内容上也没有超越“花间词”的相思恨别、男欢女爱、伤春悲秋的范围。所谓“出新”,是说他的词在继承花间词传统的基础上,又有突破和创新。
欧阳修对词作的革新表现在:一是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二是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而与柳永词相互呼应。欧阳修词朝着通俗化方向开拓的表现为:一是写作了一些带“世俗之气”的艳词;二是借鉴吸收民歌的“定格联章”等表现手法,创作了两套分咏十二月节气的《渔家傲》“鼓子词”。在宋代词史上,欧阳修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
2.晏殊和晏几道的词比较
踏莎行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清平乐
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总把千山眉黛扫。未抵别愁多少。
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
清平乐
春来秋去。往事知何处。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
酒阑人散忡忡。闲阶独倚梧桐。记得去年今日,依前黄叶西风。
3.晏殊和晏几道父子词风的差异
晏殊,官至宰相,政治家,同时在诗词上也比较有造诣。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中的第一境界就出自他的《蝶恋花》“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个人觉得视野较为开阔,格局敞亮,官场生涯、岁月打磨让他对人生的看法可能更加深刻,当然这些东西也会渗透到他的诗词里面,相较于晏几道,内容要深刻许多。晏几道,晏殊的儿子,由于父亲牛逼,从小就过着跃去金骢马,绣被春寒夜的生活,写的诗词往往跟爱情,女人有关,由于晏殊死去之后,家道中落,豪门贵公子一下子失去了锦衣玉食,后面的诗词较伤感,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都是比较著名的 ,由于仕途不顺,隐遁生活。
4.冯延巳和温庭筠词的比较
温庭筠、冯延巳是著名的词人,其中温庭筠是花间派词人的典型代表,而冯延巳是一位介于花间派的词人。温庭筠的词总体上呈现出的特点是设色艳丽,组织绵密,其风格多为客观,虽有抒情但是比较含蓄,冯延巳的词风温婉含蓄,清新流畅。
温庭筠是晚唐文人词的开山祖,词之大家,其词作较好地吸收和借鉴了民间俗曲的创作枝巧和民间语言,其词在构思上包括联章、比兴、绘画、时空跳跃等手法;语言上浓艳纤细,又由于受到民间传统的白描手法的影响而清新可感。温庭筠被称为“花间鼻祖”,他的词多写思妇、青楼女子的感情,从其日常的梳妆打扮,容貌等进行肖像描写,将其内心的情感非常细腻非常流畅的表达出来,其词妩媚香艳。例如作品《菩萨蛮》,“鬓运欲度香腮雪”一句从女子的日常打扮以及容貌将其的相思之情表达出来,表现很细腻,是追求一种细节的描写,细节的表现,将女子的香艳的打扮融入到词的风格来,表现得很香艳,华贵。再如他的词《更漏子》中“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一句,也是采用细节的描写,很美地将妇人的相思情感刻
5.请说明冯延巳、晏殊、欧阳修三人对情感处理方式,并引作品为证请各
(一) 冯延巳【鹊踏枝】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其作品特点一是空间境界比较阔大,常以大境写柔情,如“将远恨,上高楼。
寒江天外流”(《更漏子》);“楼上春寒山四面”(《鹊踏枝》)等。阔大无限的空间境界,表现出愁思的深重。
二是善于用层层递进的抒情手法,把苦闷相思表现得一层深似一层。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层深”之法,最典型的是“泪眼问花花不语。
隔墙飞过秋千去”。其他词作也屡用此法。
三是在情景的配置上,善于用逆向配置法。词中写情,最常见的是情与景交融互写,但情与景交融配置的方式有同向配置和逆向配置两种。
所渭同向配置,是客观景物蕴含的情感指向与主观情感的性质相同,逆向配置是客观景物的情感指向与主观情感性质正好相反。冯延巳词中,常常喜欢用明媚灿烂的春景来写悲哀的情绪。
情景的逆向配置,加倍写出了主人公的愁情。面对欢乐之景,尚且苦闷,如果是悲哀之景,其忧愁苦闷更可想而知。
(二)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宋史》本传说他「文章赡丽,应用不穷。
尤工诗,闲雅有情思」。词作受冯延巳的影响较深,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题材比较狭窄,对南唐词因袭成分较大。由于一生显贵,词作主要反映富贵闲适的生活,以及在这种生活环境中产生的感触和闲愁。
《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是其代表作,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传诵之名句。 间或流露出旷达的情怀,概括出对人们有启迪的人生哲理。
艺术风格和婉明丽,清新含蓄。所作皆为小令,善于即景抒情,以鲜明生动的形象,构成形神兼备的意境,写景重其精神,前人评为「更自神到」。
语言精炼浑成。这是他的词作内容虽一般却能万口流传的主要原因。
在小令的写作技巧上,晏殊有所发展,且使之日臻纯熟。 (三) 欧阳修 除了惯常见到的风格外,他在宋初的词坛上也占了一席重要的位置。
他创作了很多词,内容大都与“花间”相近,主要内容仍是恋情相思、离情别绪、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并善于以清新疏淡的笔触写景。 《采桑子》十三首,描绘颍州西湖的自然之美,写得恬静、澄澈,富有情韵,宛如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
另一些词的“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玉楼春》),“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浣溪沙》),“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朝中措》)等,也都是写景的佳句。
由于作者对事物体察入微,看似随意写出,却是无限传神,没有炉火纯青的工夫,是不能达到这种艺术境界的。而他偏重抒情的词,写得婉曲缠绵,情深语近,例如《踏莎行》中上下阕的最后两句“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通过春水春山,从思妇眼中写征人,情意深远,含蓄蕴藉,给人以新颖别致的感觉,感情亦非常深挚。
他还有一些词,虽然颓唐叹老、牢骚不平,却直抒胸臆,表现出襟怀豪逸和乐观的一面。还有一些艳词,虽写男女约会,也朴实生动;当然,其中也不免有浅薄庸俗的作品。
6.晏殊和晏几道的词比较
晏几道的词风浓挚深婉,工于言情,与其父齐名,世称“二晏”。但当时及后世作者都对他评价很高,认为造诣在殊之上。“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晏殊)、文忠(欧阳修)之右……措辞婉妙,一时独步。”(《白雨斋词话》)词风逼近其父。既有晏殊词风的清丽婉曲,语多浑成;又比晏殊词沉挚、悲凉。特别是在言情词上,更优于其父。由于社会地位和人生遭遇的不同,词作的思想内容比晏殊词深刻得多。其中有不少同情歌妓舞女命运、歌颂她们美好心灵的篇章。也有关于个人情事的回忆和描写。通过个人遭遇的昨梦前尘,抒写人世的悲欢离合,笔调感伤,凄婉动人。在有些作品中,表现出不合世俗、傲视权贵的态度和性格。
《小山词》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抒情诗。工于言情,但很少尽情直抒,多出之以婉曲之笔,较之晏殊的词沉郁顿挫。在小令的技法上也有所发展,日臻纯熟。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说:“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实罕其匹。”
《小山词》从《珠玉词》出,而成就不同,虽是走其父婉约传统,固守小令的阵地,却创造出新的艺术世界。可以说晏几道的词艳而不俗,浅处皆深,将艳词小令,从语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与两个层面上发展到极致。
小山词多怀往事,抒写哀愁,笔调饱含感伤,伤情深沉真挚,情景融合,造语工丽,秀气胜韵,吐属天成,“能动摇人心”。他的《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都是历来传诵的名篇,通过几个生动感人的画面,抒写离别之愁,相思之苦和重逢时的喜悦,情真意切,九曲回肠。其中新辞丽句,深为论者所叹赏。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临江仙》),《复堂词话》赞它是“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鹧鸪天》),《苕溪渔隐丛话》评它为“词情婉丽”;至于“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鹧鸪天》),连认为“作文害道”的理学家程颐听了,都得笑着说:“鬼语也!”(《邵氏闻见后录》)
7.谒金门 冯延巳 这首宋词的赏析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样清新明丽的词句,令人心神摇荡,让人仿佛置身春风绿水之间,这词句就出自宰相词人冯延巳手笔。
冯延巳,一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南唐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官至宰相。工诗,尤喜乐府词,其词思深辞丽,韵逸调新,风格衰美。在他之前,“花间派”统治着词坛。他们的词,大都写男欢女爱、妇女容貌,题材狭窄,词风香艳,充满浓重的脂粉气。冯延巳的词逐渐摆脱了花间派词人对妇女容貌、服饰的描绘,而转向抒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语言也不象花间词人那样雕琢堆砌,比较清新流畅。他和李煜为首的南唐词人群,被后人称为“婉约派”。以区别于温庭筠为首的“花间派”。
冯延巳《阳春集》中名气最大的要数[谒金门]这首词。它一问世,就得到南唐中主李璟的赏识。请看他的[谒金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suī)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这是一首女子怀春词。首二句写景。一个“皱”字形象地再现一池春水因微风拂过而在瞬间泛起层层涟漪的生动景象,可称为“词眼”。景中又寓有人情。唐诗中有“妾心古井水,波澜誓不起”的妙喻,此则大异其趣,以池水被春风吹皱的自然景象,写出独处深闺的女子春心萌动的微妙情态。人非草木,岂能无情?在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的季节,焉能不心生波澜、春情荡漾?这完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
起调两句景中见情,以下便推出了景中之人。一位怀春的女子漫步池畔溪边。她在芳香四溢的幽僻小径里,手中揉搓着红艳的杏花,逗引那双双对对的鸳鸯。一个“闲”字透露出她面对春光、百无聊赖的心理情状。逗引鸳鸯之后,她又来到养鸭的栏杆边,却无心观看鸭斗之戏,而低头沉思默想。心却不知飞向何处。以至连插发的碧玉簪歪斜着将要坠地也毫无知觉。这一系列的动作和细节,把人物心有所思、神情迷离的状况表现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看似平静,实则躁动不安。
那么她的心病究竟是什么呢?“终日望君君不至”,一语道破天机。原来上述的一切活动,都是假象,词到此才揭出真情,布局立意十分巧妙。更妙的是结句“举头闻鹊喜”,失望中又陡然生出新的希望,而它来得又似乎过于突然和虚渺,笔意一波三折,有如神助。
全词以人物的动作、细节揭示内心世界,这是冯延巳词的特色,也是这首闺情词历久传诵不衰的原因。
冯延巳的词对后世影响较大,北宋词作的大家晏殊、欧阳修等都学过他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