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减字木兰诗词牌

    1.词牌名:减字木兰花,双调44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每句不同

    减字木兰花 朱敦儒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

    —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

    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朱敦儒词作鉴赏 这首小令是作者少有的用典佳作。

    化他人之典,自然贴切,如同己出,实为妙笔。 词的开头两句用了两个典故。

    首句用唐诗人刘禹锡《重游玄都观》诗中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刘郎”自谓。当年刘禹锡写这首诗,是两次被贬南方之后,已经步入老年,有许多感慨。

    而朱敦儒写这首词也是南渡之后,也老了,同有刘郎已老、暗伤怀抱之意。次句是用唐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中的:“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个典故,词里多次出现过,例如晏几道《御街行》的:“落花犹,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这是改用。袁去华《瑞鹤仙》的:“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否?”这是实用。

    而朱敦儒此处则是活用,他截去崔护诗句末尾的“春风”两字,和词的前一句“刘郎已老”紧密相连,语意有如一气呵成。 这两句是说,自己老了,“不管桃花依旧笑”,当然更不管“人去楼空”,大有“万事不关心”之慨。

    接着两句说自己没有歌儿舞女,要听琵琶,就只有到歌妓家去。 下片开头一句“曲终人醉”。

    接着上片的“听琵琶”而来,说琵琶弹奏完了,人也醉了。我们从上片表达的词人的思想感情来看,下面接着出现类似“醉向花间倒”(《点绛唇》)、“我自阖门睡,高枕笑浮生”(《水调歌头》)的内容,是顺理成章的。

    但是,词至此却笔锋急转,突然出现了又一个典故:“多似浔阳江上泪”。老词人哭了,而且是哭得那么伤心,和当年唐代诗人白居易浔阳江上听琵琶后有感于天涯沦落而掉的泪一样多。

    当我们还来不及思考为什么时,词又以直下之势告诉我们:“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词人面对东风万里,落日映照的河山,想到中原失地,恢复无望。

    这对于身遭国破家亡之难、辗转流离南方的朱敦儒来说,心中悲慨又胜别个。 这首词风格明快,感情浓烈。

    是一首动人的小令。 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蒋兴祖女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

    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

    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蒋兴祖女词作鉴赏 陈寅恪论明末女爱国者柳如是时曾说:披寻其篇什,“往往窥见其孤怀遗恨,有可以令人感泣不能自己者焉。

    夫三户亡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辞,即发自当日之士大夫,犹应珍惜引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何况出于婉娈倚门之少女,绸缪鼓瑟之小妇”(《柳如是别传·缘起》)。 然而早在宋代,在靖康之变及南宋灭亡那个时局动乱的时代里,便曾涌现出一批爱国女词人,如李清照、蒋兴祖女、淮上女、徐君宝妻、王清惠、金德淑等。

    她们的词作,虽不一定是高唱三户亡秦之志,却无愧列为《九章》哀郢之辞,自有其令人感泣之思想情感价值。这是宋代历史上所出现一大重要文化现象。

    《宋史》卷四五二《忠义传》载:蒋兴祖,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知开封阳武县(今河南原阳)。 靖康初,金兵侵犯京师,取道武县,有人劝他避走,兴祖曰:“吾世受国恩,当死于是。”

    他与妻子留不去。金数百骑来攻,不胜,败走。

    第二日,金兵又至破城。 兴祖战死,年四十二。

    妻及长子相继死去。元韦居安《梅涧诗话》卷下云:“靖康间,金人犯阙,阳武蒋令兴祖死之。

    其女为贼虏去,题字于雄州(今河北雄县)驿中,叙其本末,乃作《减字木兰花》词云云。蒋令,浙西人,其女方笄,美颜色,能诗词,乡人皆能道之。”

    蒋兴祖女此词所写回首乡关之悲痛,实为爱国精神之体现。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

    长空中,寒风翻卷朝云滚滚而去。大地上,金兵驱载妇女迢迢而去。

    辘辘车声,作者将之比喻为水声,足见其灵心。车马北驰,无休无止,正如水流没有停留之时。

    一路车声,如幽咽、如泣诉,是水声?还是行人的悲泣声?恍惚不能辨清。 起笔二句,呈现出女主人公俯地仰天哀哀无告之形象,亦暗示出“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蔡琰《悲愤诗》);尘埃干云,一路悲声之惨景。

    多少被掳掠的妇女,“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机微间,辄言毙降虏”。(《悲愤诗》)这种种情状,可以想见。

    “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此二句,女词人从关注被掳妇女之惨景,转向没途北国之惨象。 雄州一带,已被金人占。

    上言朝云横度,此言月照孤村,表现出朝行暮宿,千里途程,至此唯见莽莽黄沙,一片白草。在过去昔黍麻蔽野之地,今为女真牧马之区。

    月子弯弯,大地苍苍凉凉。 大平原上,残存三两人家之孤村,愈见荒寂。

    意境开廓悲沉如此,已写出女词人命运与共人家国悲剧,而用含蓄委婉之至。 上片既写词人被掳北去及北方惨象,下片遂转为抒发内心情感,写其一己之悲怆心灵,机杼井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上句犹写天空之星。

    大雁南飞,却不能为词人寄书信倍加女主人公失去自由和国家之创痛。下句,词境即呈为描写内心世界。

    愁肠万结,何可解脱。女词人之全部心态,全概况于此四字。

    “境界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人间词语》)加之以日日夜夜之时绵延,词人的内心境界遂愈加深。

    2.《减字木兰花》是词牌名吗

    木兰花令是木兰花的”学名”或”雅号”,木兰花令与木兰花的字数完全一样,令就是词的形式,相当于”引”、“子”、“慢”、“八声”、“歌头近”等等,而其中令是最多的几乎可以在所有次有词牌名后加上“令”,如”“浣溪沙令”、“洞仙歌令”、“夜游宫令”等等。

    木兰花(木兰花令)的字数: 上片:7,7,7,7 下片:7,7,7,7 而减字木兰花则是从木兰花(木兰花令)的基础上按词人需要酌情删减少则1,2字,多则5,6,字,但是不与其他词牌名重合,这样一来便构成新的木兰花,减字木兰花的字数上没有一定的规定。

    3.减词木兰花赞美了什么

    《减字木兰花》李清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这首词妙趣横生地描写了一个青年女子天真美好的心愿。

    上片写买花、赞花。词人用拟人的手法,刻画了含苞欲放的春花形象──轻施素粉,腮染红霞,面挂晓露。

    人们惯用鲜花来比喻少女,词人此处却用少女来比拟鲜花,别开生面,绝妙传神。 下片首句便直吐痴情:怕情郎看了会觉得娇艳的春花比自己的面容美丽,但又不肯甘拜下风,于是便把鲜花簪在鬓边,同春花比美,要让情郎品评一下,自己与鲜花到底哪一个漂亮。

    “徒要教郎比并看”一句,写少女的心理活动,做到了率真与含蓄的和谐统一──口中说要与春花比美,心下又暗暗欲以春花添丽。 这样,花衬人,人扶花,少女与春花的形象交相增辉。

    整个下片四句中,无一句是直接描绘少女的容貌,但通过间接描写,却出神入化地表现了她那羞花闭月的美貌和娇憨纯真的情态。统观全篇,笔法虚实相映,直接写花处即间 另:减字木兰花是词牌名,不止一首词。

    4.减字木兰花的格律

    减字木兰花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欧阳修

    歌檀敛袂 缭绕雕梁尘暗起 柔润清圆 百琲明珠一线穿 中平中仄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樱唇玉齿 天上仙音心下事 留住行云 满座迷魂酒半醺 中平中仄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