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巧言令色诗词

    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整句诗

    论语: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巧言令色 鲜仁矣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虽然短,字不多,但是也很值得好好地分析一下。

    巧字大部份是指高妙、聪慧、灵巧、美好之意。如诗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甚至和言在一起时,诗经:巧言如簧。亦是指言辞巧妙动听,犹如笙中之簧。这些都是指好的事物。

    令字亦是指好的、善的。诗经:如圭如璋,令闻令望。郑玄:令,善也。所以令色亦当指美好、和善的神色态度。

    因此巧言、令色这两个字面上都是好的辞,为何在此180度大转弯,弃明投暗了呢?合理的推论是这里应该隐藏了一点言外之意。

    先看看这句话的白话译文,小弟以为以下这句最好:话说得很动听,脸色装得很和善,可是一点也不诚恳。这样的话就不是仁的表现了!现在看出来巧言令色四字所隐藏的言外之意了吗?对了!就是“一点也不诚恳”。所以孔子之意应为有目的、不诚恳、不合宜的巧言令色是不好的。

    巧言一辞在论语中一共还另外出现过两次,则除此处及公冶长篇之外未出现于论语其它篇章。公冶长篇: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卫灵公篇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此二处应亦是与本章的巧言令色相同的,是指有目的、不诚恳、不合宜的巧言。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