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词出处的女子表字
1.表字的女性的字
女性自然也有表字,《礼记·内则》中言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
东汉末年大儒郑玄有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不过因为史书上写女子甚少,写了也大多写某某氏,名字记载甚少,因此例子较少,现列出一些。王嫱,字昭君。
吕雉,字娥姁。蔡琰,字昭姬。
班昭,又名姬,字惠班。孙鲁班,字大虎。
杨艳,字琼芝。谢道韫,字令姜。
苏蕙,字若兰。薛涛,字洪度。
鱼玄机,初名幼薇,表字蕙兰。李冶,字季兰,《太平广记》中作秀兰。
王朝云,字子霞,严蕊,原姓周,字幼芳。唐婉,字惠仙。
管道升,字仲姬,一字瑶姬。顾横波,原名顾媚,又名眉,字眉生,别字后生。
董小宛,名白,字小宛。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
卞玉京,又名卞赛,字云装秦良玉,字贞素纪映淮,字冒绿。吴琪,字蕊仙,一字叶仙。
顾太清,名春,字梅仙。徐灿,字湘苹,又字明深、明霞。
方维仪,字仲贤。 。
2.中国古代女子有表字吗
古代女子也是有表字的,古代女子十五岁及笄,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不过因为史书上写女子甚少,写了也大多写某某氏,名字记载甚少,因此例子较少,比如王嫱,字昭君;吕雉,字娥姁;蔡琰,字昭姬;董小宛,名白,字小宛,等等。 扩展资料: 古代女子称呼: 中国古代,正史中很少出现中国古代女性的名字。
重要的只有她们的姓氏、父亲的姓和夫家的姓,显赫一些的还有封号、谥号,等等。只有少数殊异的女性,才能以独立的“人”的姿态将其姓名流传于世。
汉代文献和私印中留存下来的女名,多以千计。甚至在公开场合都可以使用,如东方朔对汉武帝说“归遗细君”,在皇帝面前直呼妻子“细君”的名字,与后世迥然不同。
但两周时期的一些传统依旧存在,比如父姓加“氏”字,如曹氏、赵氏,也是后来两千年间对妇女最普遍的称呼方式。 汉代,尤其东汉,“男尊女卑”的社会伦理逐步加深,女子对夫家的依附进一步加强,于是冠夫姓的现象也经常出现。
如汉元帝王皇后妹,名司马君力,其实她姓王,嫁司马氏。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女名与汉代并无显著差别,留名青史的大部分贵族女性的名字和男性依旧十分相似,如梁武帝皇后郗徽、谢安的侄女谢道韫、晋惠帝皇后羊献容、北魏公主元蒺藜、晋武帝妃子左棻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表字。
3.古代女子有表字吗
根据记载,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女子许嫁时取字(就是所说的待字闺中),如班昭为曹世叔妻,字惠班;荀采为阴瑜妻,字女荀;董白,字小宛;景翩翩,字三昧等。根据《礼记·檀弓》上的说法,在人成年后,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同辈人只呼其名显得不恭,于是需要为自己取一个字,用来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字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而字才是用来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
4.古代女子有表字吗
根据记载,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女子许嫁时取字(就是所说的待字闺中),如班昭为曹世叔妻,字惠班;荀采为阴瑜妻,字女荀;董白,字小宛;景翩翩,字三昧等。
根据《礼记·檀弓》上的说法,在人成年后,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同辈人只呼其名显得不恭,于是需要为自己取一个字,用来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字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而字才是用来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