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诗词写作者王国钦

    1.古诗:《赠刘锦文》怎么写,作者是谁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正)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1)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2)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3)最:一作“正”(4)君:你,指刘景文。

    译文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出处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散文八大家。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代四大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嘉佑二年(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着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刘景文(名季孙)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佑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刘景文

    刘季孙、字景文。北宋两浙兵马都监。苏轼称他为“慷慨奇士”。

    他父亲名叫刘皴,北宋将军,所以也养成他豪放的个性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佑五年(1090)初冬,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的刘季孙也在。两人过从甚密,交易很深。诗人一方面视刘景文为国士,并有《乞擢用刘季孙状》予以举荐;另一方面增此诗以勉励之。(苏诗赠此诗时,刘季孙已58岁了,难免有迟暮之感。)

    品味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熔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2.求“魔鬼诗篇”作者印度裔作家鲁西迪的情况

    有「后殖民小说教父」之称的塞尔曼.鲁西迪,数度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身而过,以诺贝尔奖一向颁给啼声初试的新锐作家来看,鲁西迪声名远播的地位,实际上也已无需诺贝尔文学奖的添花或加冕。

    鲁西迪出身印度孟买,早年赴英求学,获英国剑桥大学历史学硕士,1988年因出版《魔鬼诗篇》(Satanic Verse)遭致回教什叶派领袖柯梅尼下达全球追杀令,在经历为躲避追杀而长达10年的隐居之后,现定居美国。 鲁西迪的作品具有宽阔的历史深度和政治意涵,多面性涉及历史史诗、政治批评、第三世界民族叙事、身分认同、文化混杂、离散书写、国协文学领域。

    他自称「政治小说家」,作品充满反官方话语的政治激情,每一次的写作就像经历一场政治豪赌,一再引起民族官僚政权的忿恨。《午夜之子》(1981)写於印度独立初期的黑暗年代,一部罕见的「大型历史政治小说」。

    小说的两个主角撒利姆.撒奈伊(Saleem Sinai)和湿婆(Shiva)的竞争,分别代表希望与黑暗的对立。这是一部带有魔幻光怪色彩,又带有重建平民历史话语的「辣酱之作」,展现了鲁西迪丰富的历史想像和讽刺能力,他以多元论和混杂性对中心论和经典论进行挑战,通过模糊真实与虚构的界线,以创造性的荒谬挑战种族教义和宗教神谕的顽固性。

    《魔鬼诗篇》是一部以魔幻现实手法写成的宗教反讽文本,鲁西迪挖苦宗教的癖好在这部小说中发挥得淋漓尽至。两个中年男子从一部空中爆炸的飞机向下坠落,离奇而争议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刻意取名与真主首席天使同名的英吉列(GibreelFarishta),和一个同样刻意与穆罕默德谐音的商人魔罕德(Mahound)之间。

    实际上,「魔罕德」是一个极度敏感的字眼,它一直是中世纪以来欧洲宗教剧本用来讽刺穆罕默德的「秽语」。鲁西迪似乎刻意挑起十字军东征以来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新仇旧恨。

    小说中,将一位患有麻疯病的预言家取名阿伊莎(Ayesha),它与穆罕默德最年轻而宠爱的妻子同名,鲁西迪宗教反讽的狂野和放肆,再再引起回教世界至今难以咽下的怒气。 1991年的《想像的故土》是一部「世界主义—后殖民批评」的重要文集,鲁西迪批评了一种以血统为靠山的文化顽固主义(ironies of culture),它做为殖民政治的残余,是当今世界上最危险的思想,是制造集中营和掀起战争的祸根。

    鲁西迪自称文化的混血儿、历史的私生子,他努力倡导一种以混杂、不纯、混合、重组、移动、越界等概念为组合的「文化移植论」(cultural transplantation)。 1995年的《摩尔人的最后叹息》(The Moor'sLast Sigh)是一部大型家族史诗小说。

    「摩尔」是指一种「早熟人」,生理成长时间比一般人快两倍,鲁西迪刻意塑造摩拉耶斯.佐格意比(MoraesZogoiby)这一奇特的人物,一个混合著父亲猷太血统、犯罪头目和天主教艺术家母亲的「怪胎」,以摩尔的身世和奇闻怪谭来比喻政治势力错综复杂以及种族、文化、宗教混乱交杂的印度历史。 鲁西迪的贡献和在於建立了「魔幻寓言体」的后殖民文学,实现了从边缘「回写帝国」的解殖策略。

    鲁西迪是这个全球移民时代永远的过客,既是母国族人的叛逆者,也是西方帝国文化庄园的入侵者,他以一个文化镳客的姿态,在帝国文学的中心建立了一座「后殖民呛声」的堡垒。 http://zh.uncyclopedia.info/wiki/%E9%AD%AF%E8%A5%BF%E8%BF%AA。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