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诗词赏析

1.20
一、《送别》 作者:唐代王维 1、原文 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 2、翻译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 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 3、赏析 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二、《终南望馀雪》 作者:唐代祖咏 1、原文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2、翻译 从长安望终南山北景色秀美,远看岭上积雪似乎浮在云端。 雨雪晴后夕阳微光染亮树梢,长安城中傍晚反增阵阵轻寒。
3、赏析 这首诗句句咏雪,句句从“望”字着眼,描写终南山的雪景和雪后增寒的感受。起句写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的整体印象。
次句写终南山的余雪,由于阴岭高出云端,远远望去,其上的皑皑积叶仿佛浮在空中。 第三句转笔写雪霁初晴时始见终南山的真实面门,“霁”字真实而传神地写出了夕阳的余光平射在山上,染红了林表的美丽画面。
末句承上句的夕阳,写因望见终南山余雪而更感冬天的寒冷。 三、《八阵图》 作者:唐代杜甫 1、原文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2、翻译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3、赏析 此诗前二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后二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
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四、《送方外上人》 作者:唐代刘长卿 1、原文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2、翻译 野鹤驾着孤云高飞天空,岂肯在人间居住? 你不必到著名的沃洲山福地,那可是人们最熟悉的去处。 3、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以凌云的野鹤形容僧人,贴切有味,理应不失孤云野鹤般脱俗的品性;末两句写诗人对方外上人的讽喻规劝,劝上人隐居冷寂的深山,而不要到热闹的名胜去沽名钓誉。
这首诗语言妙趣横生,闲散淡远,构思精巧。 五、《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作者:唐代韦应物 1、原文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2、翻译 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
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 3、赏析 此诗表达作者在秋夜对隐居朋友的思念之情。
前半首写作者自己,即怀人之人;后半首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所怀之人。 全诗不以浓烈的字词吸引读者,而是从容落笔,浅浅着墨,语淡而情浓,言短而意深,格调古朴雅致、安闲恬淡,给人玩味不尽的艺术体验。
六、《望天门山》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翻译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3、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 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七、《赠汪伦》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翻译 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3、赏析 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 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八、《凉州词》 作者:唐代王之涣 1、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翻译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3、赏析 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
2.求十首古典诗词鉴赏(100到200字)
龟虽寿 魏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téng)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诗中 “ 老骥伏枥 ” 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全诗的韵调跌宕起伏,开头四句娓娓说理, “ 犹有 “ 终为 ” 两个词组下得沉着。而 “ 老骥 ” 以下四句,语气转为激昂,笔挟风雷,使这位 “ 时露霸气 ” 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
而最后数句则表现出一种深 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全诗跌宕起伏,又机理缜密,闪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并发出奋进之情,振响着乐观声调。
艺术风格朴实无华,格调高远,慷慨激昂,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 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这是一幅非常朴实的田园风景画。诚挚亲切的友情,典型农家生活场景,融自然美、生活美、友情美于一炉,可以看出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
他把艺术美深深地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 这种不炫奇猎异,不卖弄技巧,也不光靠一两个精心制作的句子去支撑门面,是艺术水平高超的表现。
你只觉得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他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惟闻钟磬音。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
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唐代咏寺诗为数不少,且有很多佳作 。
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构思独具特色 ,它紧紧围绕破山寺后禅房来写,描绘出了这特定境界中所独有的静趣。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上面这首七绝,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题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灿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 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这从李白集中另两首诗的标题《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可以推见。
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传》说他“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可见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龙标即今湖南省芷江县。
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
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
龙标在这里指王昌龄,以官名作为称呼是唐以来文人中的一种风气。五溪为湘黔交界处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代,这一带还被看作荒僻边远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龄要去的贬所。
读了这两句诗,我们不难想象出:寄游在外的诗人,时当南国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纷纷飘坠的柳絮,耳边是一声声杜鹃的悲啼。此情此景,已够撩人愁思的了,何况又传来了好友远谪的不幸消息?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实际却包含着比较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张本。
夜雨寄北①(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②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③话④巴山夜雨时 这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
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
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诗人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
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
“何当”为设想之词,设想由实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为设想中回忆的话题,自然成为“却话巴。
3.中国经典古诗词及赏析
十二主题配乐诗 情 愿 繁星点点,跨越银河能否与你相见? 不怕遥远,只盼此刻飞奔到你身边。
往事如烟,魂萦梦牵,增添我心中思念; 纵然追寻万年,今生的情缘不变! 蝶舞春园 春花哪堪几度霜,秋月谁与共孤光; 痴心若遇真情意,翩翩彩蝶化红妆。 雨 悲悯众生女娲孙,诚心祈雨求龙神; 感动诸神奏玉帝,上苍垂怜降甘霖。
白河寒秋 垂柳落叶河上飘,轻烟浮云随风摇; 落暮寒鸦添秋意,小挢流水任寂寥。 桃花幻梦 紫嫣红云霞光绕,青山绿水尘世遥; 粉铸脂凝柔似水,桃林深处伴君娇。
云谷鹤峰 青山幽谷笛声扬,白鹤振羽任翱翔; 往事前尘随风逝,携手云峰隐仙乡。 蝶恋 挥泪别痴心,只怨情长天未怜; 真爱永不悔,盼君忆我千百世。
比武招亲 逍遥仗义管闲事,欢喜冤家相敌视; 为解前仇泯旧怨,招亲擂台来比试。 梦中大侠 小李子、志气高,想学剑仙登云霄; 日上三竿不觉醒,天天梦里乐陶陶。
拜月欺天 身处朝堂权术露,谗言君主陷巫后; 欺天叛逆施毒计,肉身啖魔召水兽。 君莫悲 红颜如月有圆缺,君名逍遥莫悲切; 昨日总总心深种,他夜梦里现芳踪。
再续未了缘 自古英雄出少年,似水红颜惹人怜; 今生情尽空悲切,来世再续未了缘。 十二主题配乐诗--歌曲注释 情怨 深情款款 , 终逃不过那生死别离; 一世情缘, 却无法面对那已逝之情。
无论好与坏 , 只言情与爱; 即使心已伤, 也只愿把泪藏。 馀情已了, 却只盼与你心灵相系; 馀梦未醒, 仍痴心与你永世不悔。
一生痴恋 , 也如此无怨; 在声泪之间, 往日情已走远。 苗族内战时,巫后遭人诬陷,使误解的巫王伤痛不已。
在两派正式的冲突决战时,巫后战败,被巫王化为石像。 白苗族至此,浩劫来临,天灾人祸不断,生灵涂炭。
巫后石像哭泣着,却仍对巫王的爱执迷不悔。. 对情痴,爱无悔,痴 心落下悲情泪。
雨 命运被诅咒的苗族,战火延绵。 祸不单行,连年旱灾使禾田乾涸,井水见底。
但战争仍然延续着。延续着。
大家的生命也随着天灾战火,慢慢的,都耗尽了。 女娲神后裔的灵儿,在放下了五灵珠之后,上了祭坛。
手掌慢慢向天空升起,双眼紧闭,唤着雨神。 雨滴落下,雨声落下,战火也随之湮灭了。
大雨使得被诅咒的命运不再! 敌人逃了!长老含着泪光,仰望着天: “这真是。神迹啊。
蝶恋 彩依乃一蝶精化女,因刘晋元无意间将她自蜘蛛网中救出, 对晋元好感油然而生,化为人身,行至刘家,而以身相许。 旦当晋元欲就出彩依时,曾被蜘蛛精咬中而毒害, 彩依欲为救晋元,不惜耗费修为精力来就他。
却因费力甚巨,不慎化为原形,而遭致误会。 “只希望你们能答应我一件事。”
“在晋元醒后,千万不要告诉他这件事。” “转告他,彩依走了。”
空中只见一彩蝶翩然, 带着情意,渐渐飞去。. 只怨情长天未怜,来世再续未了缘。
白河寒秋 垂柳落叶水上飘,清风浮云乐逍遥; 以往清悠的白河,今秋,却显得格外清寒。 善良而弱小的人们,无力抵抗妖魔侵害,纷纷逃至白河村。
寒毒侵害着受伤的人们,夜夜痛彻心肺。 医术高明的白河村长-韩大夫,为难民们去伤解毒, 逍遥在此地,惊见 失踪已久的灵儿,悲喜交集。
桃花幻梦 桃花源,与世无争,无名无利,却是有情有爱; 在美丽的背后,藏有深沉的忧伤。 有情人挥手道别,含泪,含着不舍。
桃花穴口崩落,桃花仙女挥离尘世情缘。 泪别痴心,流相思水打落桃花。
留幻梦一场,愿君忆我百世情。 比武招亲 林月如,芳龄十七,众公子哥儿们对她早是垂涎不已; 今朝摆擂招亲,广场闹哄哄的满是人潮, 林家的大小姐,色艺双全,却可也是个刁蛮少女。
上台者皆落个鼻青脸肿的下场。 月如玉腿一伸,只见擂台上的男人又被踢下台去, 李逍遥挤进人群中看着热闹,刚好被压个正着, 引得旁人 哈哈大笑。
“臭丫头!”逍遥爬了起来,气呼呼的喝道。 “呆瓜小贼。
你。不服就上来啊?!” 蝶舞春园 逍遥初步官宅大园对其华丽赞叹不已。
牡丹盛开,蝶舞花间,似莲步倩女欢喜舞花园。 月如见逍遥惊见美景喜而呆立,大叹真是乡巴佬游大观园。
拧醒逍遥续往前行,而初遇刘家媳妇儿-蝶精彩依。 因缘际会 ,段段情缘,岂是此生能还尽? 云谷鹤峰 青山幽谷,笛音辽绕,仙鹤缓缓飞向天际; 阿奴鸣着长笛,与馀音、仙鹤共游 山中。
如痴、如梦、似醉、似醒。 多少情尘往事,已随清风,轻散长忆。
前瞻诗词 (载于说明书,攻略本以及其余官方周边) ==痴情长剑== 独立云山,长风满袖。南国春秋,记逢前缘。
江湖俪影,青山踏遍,不负风流。 截波百回,绝域万里,一剑光寒动神州。
算而今,是陈缘未了,情怀依旧。 重寻碧落茫茫,笑江湖浪迹十年游。
只浮萍随水,逝水随风。哀弦英续,好梦难留。
惊鸿掠水,波荡无痕,却道爱恨总难休。 凝伫久,向回首,思渺难收。
==仙剑神曲== 少年不堪弄情愁,泛小舟,付水流。可怜彩蝶,风雨花满楼。
仙人奇侠虽逍遥,妖魔道,爱义柔,红尘万丈有恩仇,剑气收,笛音休。 憔悴宽衣,红颜为君忧。
霜雪依稀灵珠泪,奴有梦,月如钩。 ==情话== 自古多情空馀恨?几千年来,汉民族深受儒道保守礼教的束缚,完全是男性的社。
4.著名诗词鉴赏
作品原文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1)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2),月照花林皆似霰(3)。
空里流霜(4)不觉飞,汀(5)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6), 皎皎空中孤月轮(7)。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8),江月年年望(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9)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10),青枫浦(11)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12)子?何处相思明月楼(13)? 可怜楼上月徘徊(14),应照离人(15)妆镜台(16)。
玉户(17)帘中卷不去,捣衣砧(18)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19),愿(20)逐月华(21)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22)。 昨夜闲潭(23)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古音xiá)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 (24)无限路(25)。
不知乘月(26)几人归,落月摇情(27)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
此诗乃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全诗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
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幽静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 美丽的春江花月夜 ,也因这一首诗,被喻为“孤篇横绝全唐”。 作者抓住扬州南郊曲江或更南扬子江一带月下夜景中最动人的五种事物:春、江、花、月、夜。
作者更是透着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把扬州的景色以文字表达出来。 整篇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
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
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
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
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
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
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
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
5.急需一些古代诗词鉴赏,要优美典型的,拜托啦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①],芳草萋萋鹦鹉洲[②]。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早期诗歌多写闺情,反映妇女生活;后赴边塞,所写边塞诗慷慨豪迈,诗风变为雄浑奔放。
但崔颢诗最负盛名的则是《黄鹤楼》。相传这首诗为大诗人李白所倾服。
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十一在《黄鹤楼》诗下注曰:“世传太白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遂作《凤凰台》诗以较胜负。”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也记载了李白登黄鹤楼,因见崔颢此诗,即“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当然,这个传说未必实有其事,计有功在注文的后面就表示了“恐不然”的怀疑。
但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在写法上与崔作确有相似之处。至于其《鹦鹉洲》诗:“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则不仅前四句格式酷似崔诗,而且全诗格调逼肖。
宋元间方回的《瀛奎律髓》卷一指出:“太白此诗乃是效崔颢体,皆于五六加工,尾句寓感叹,是时律诗犹未甚拘偶也。”因而这首诗历来受到极高的称誉。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直至清人孙诛编选的颇有影响的《唐诗三日首》,还把崔颢的《黄鹤楼》放在“七言律诗”的首篇。
当然,《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
黄鹤楼故址在武昌黄鹤山(即蛇山)的黄鹄矶头,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年间,历代屡毁屡修。昔日楼台,枕山临江,轩昂宏伟,辉煌瑰丽,峥嵘缥缈,几疑“仙宫”。
传说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齐谐志》),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太平寰宇记》)。诗人登楼眺远,浮想联翩,诗篇前四句遂从传说着笔,引出内心感受,景寓情中,意中有象。
仙人乘鹤,杳然已去,永不复返,仙去楼空,唯留天际白云,千载悠悠。这里既含有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又隐隐露出黄鹤楼莽苍的气象和凌空欲飞、高耸入云的英姿,而仙人跨鹤的优美传说,更给黄鹤楼增添了神奇迷人的色彩,令人神思遐远。
黄鹤楼因其所在的黄鹤山而得名,所谓“仙人乘鹤”之事,当由其名附会而出,本属子虚乌有。诗人却巧妙地利用了这些传说,从虚处生发开去,从而使诗篇产生了令人神往的艺术魅力。
接着就写实景,隔江一派大好景色弥望:晴朗的江面,汉阳地区的绿树分明可数,鹦鹉洲上的青草,生长得十分茂盛。汉阳鹦鹉洲,原是今武汉市西南长江中的一个沙洲,相传因东汉末年祢衡在此作《鹦鹉赋》而得名,后来渐被江水冲没,今鹦鹉洲已非宋代以前故地。
眼前的胜景明朗开阔,充满着勃勃生气,使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竟至于直到日落江中,暮霭袭来。崔颢南下漫游。
离家日久,面对着沉沉暮色,浩渺烟波,便产生了思乡怀归之情:“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人纵笔顺势一路写去,既表现了作者丰富复杂的内心感受,又展示出黄鹤楼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变化着的感情和变化着的景色,造成了一种优美动人的艺术意境。
正如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卷十三中对此诗所作的评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二是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
诗中有画,历来被认为是山水写景诗的一种艺术标准,《黄鹤楼》也达到了这个高妙的境界。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既形势。
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颈联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
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
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于绘画美。三是声调自然、音节浏亮的音乐美。
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其实《黄鹤楼》并不是规范的七律。其一、二两句第五、第六字竟都为“黄鹤”,第三句连用六仄,第四句以三平调煞尾。
也不用对仗,几乎都是古体诗的句法,而第五、第六句的“汉阳树”、“鹦鹉洲”,亦似对非对。其所以被认为是“七言律诗”名作的原因,除了前面所分析的它具有意境美、绘画美之外,就是声调自然、音节浏亮。
此诗前四句脱口而出,信手而就,一气呵成,顺势直下,以至于无暇顾及七律的格律对仗。“五、六虽断写景,而气亦直下喷溢,收亦然,所以可贵。”
(清人方东树评语,见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卷五。)由于全诗一气转折,所以读来自然流转。
此外,双声、叠韵和叠音词或词组的多次运用,如“黄鹤”、“复返”等双声词,双声词组,“此地”,“江上”等叠韵词组,以及“悠悠”、“历历”、“萋萋”等叠音词,造成了此诗声音铿锵,清朗和谐,富于。
6.中国古诗词鉴赏50字左右
范仲庵 (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进士出身。累官至参知政事(副相)。
是北宋初期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有《范文正公诗余》。
渔家傲①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②。四面边声连角起③,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④。羌管悠悠霜满地⑤。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①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②衡阳雁去:相传大雁飞至衡阳不再南去,城南有回雁峰。 ③边声:边地的各种声音。
④燕然未勒:无破敌之功。勒:刻。
⑤羌管:笛也,因出自羌中,得名。 〔赏析〕 这是一首抒怀词。
当时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这是当时第一首描写边塞题材的作品,也是宋代最早表现军旅生活的词作。
上阕写景。首句顿入,起调突兀,俊骨雄风,已自夺人。
千峰连亘如屏障,一座孤城,日未落而城门紧闭。也突出布防将士的备战警惕。
下阕抒情。表达将士功业未立,无计归家的责任感,披露爱国衷肠。
不愧苍凉感慨的豪士之伟词。这首词开启了苏辛豪放派的先声。
7.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初中语文古诗文积累精萃 有关四季的古诗词 l 带“春”字表现春天的:①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②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③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⑤春江水暖鸭先知。
不带“春”字表现春天的: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②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③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④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⑤烟花三月下扬州。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⑦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8竹外桃花三两枝。
l 带有“夏”字表现夏天的诗句: 力尽不知热,便惜夏日长。 不带有“夏”字表现夏天的诗句: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l 带有“秋”字表现秋天的诗句:①日暮秋风起,屈子怨何深。 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不带有“秋”字表现秋天的诗句:①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②古道西风瘦马。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l 带有“冬”字表现秋天的诗句:且似今年冬,走休关西率。 不带有“冬”字表现秋天的诗句:①柳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
②水落而石出。③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l 离愁别恨是人生一大主题,古诗词多有名句细致刻画。李煜《相见欢》“别有一翻滋味在心头”写出了愁之味,请按要求从不同方面写出“愁”的诗句。
愁之深: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比离苦。 愁之长: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愁之重: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愁之多: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l 默写出古诗词中写“花”的诗句:①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④烟花三月下扬州。
⑤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⑦花木成畦手自栽。⑧一枝红杏出墙来。
⑨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l 默写出古诗词中含“山”的句子:①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③山外青山楼外楼。
④西塞山前白鹭飞。⑤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l 默写出古诗词中含“月”的句子: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②明月几时有。④明月别枝惊鹊。
④月有阴晴圆缺。 l 默写出古诗词中含“树”的句子:①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②花木成畦手自栽。③千里莺啼绿映红。
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⑤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⑥枯藤老树昏鸦。 l 默写出古诗中写“长江”的句子: 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眺》)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赤壁怀古》)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到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l 思乡、念友人、思亲人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3、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温庭筠《梦江南》)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李白)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1、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1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1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1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2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 l 黄河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l 默写出古诗中写“水”的句子:①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③桃花流水鳜鱼肥。④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⑤小桥流水人家。⑥春江水暖鸭先知。
l 默写古代诗词中写“莲”的句子: 。
8.经典古诗词
听安万善吹筚篥歌古柏行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行经华阴积雨辋川庄作集灵台二首之一感遇四首之二春思望岳赠卫八处士佳人梦李白二首之一梦李白二首之二宿王昌龄隐居子夜四时歌(春歌)子夜四时歌(夏歌)子夜四时歌(秋歌)子夜四时歌(冬歌)登幽州台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更多·宋词三百首鹧鸪天洞仙歌.泗州中秋作虞美人六丑.蔷薇谢后作大酺天香贺新郎南浦六州歌头满庭芳.促织儿宴山亭瑞鹤仙霜叶飞.重九莺啼序.春晚感怀曲游春六丑?杨花定风波御街行菩萨蛮蝶恋花 更多·元曲三百首仙吕·后庭花双调·卖花声 悟世双调·水仙子 寻梅双调·水仙子 咏雪双调·折桂令 自述中吕·山坡羊南吕·玉交枝中吕·山坡羊 寓兴正宫·绿幺遍 自述越调·天净沙 闲题双调·寿阳曲 四时双调·清江引 秋居双调·殿前欢商调·凉亭乐 叹世中吕·朝天曲中吕·朱履曲之二中吕·朱履曲之一双调·水仙子双调·清江引中吕·普天乐 更多·西湖诗词题西湖钓艇图九溪十八涧钱塘怀古西湖夜泛谒金门多丽·西湖泛舟席上江潮西子妆(西溪)入武林题杭州孤山寺望江南谒岳王墓岳忠武王祠夏日忆西湖西湖竹枝词花港观鱼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秋山云栖寺春游湖 更多·全唐诗令狐员外宅宴寄中丞送李明府赴滑州送李司直赴江西使幕祭岳回重赠孟都督送南少府归寿春经月岩山送客之江宁赠别成明府赴剑南送孙泼赴云中送客还江东送夏侯侍郎张山人草堂会王方士送蓚县刘主簿楚题玉山观禅师兰若赠别上元主簿张著别汜水县尉别李明府送中兄典邵州送万巨送巴州杨使君 更多·宋词全集临江仙蝶恋花 送佑之弟玉楼春贺新郎水龙吟木兰花慢念奴娇水调歌头满江红汉宫春 立春日沁园春新荷叶 和赵德庄韵最高楼粉蝶儿 和晋臣赋青玉案 元夕南乡子贺新郎生查子鹧鸪天露天晓角 更多·历代诗词白鹤吟示觉海元公哀贤亭爱日安丰张令修芍陂八公山八功德水跋黄鲁直画白沟行白鸥白日不照物白云白云然师白紵山半山春晚即事鲍公水陂麦悲哉孔子没北陂杏花北窗北客置酒 更多·毛主席诗词七律·冬云七律·答友人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七律·登庐山七律·长征清平乐·会昌采桑子·重阳菩萨蛮·黄鹤楼诉衷情七古五言韵语五言韵语四言诗·赠尼克松七绝七绝念奴娇·鸟儿问答五律·西行念奴娇·井冈山贺新郎·读史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更多·古诗文献资料描写春天的古诗描写夏天的古诗描写秋天的古诗描写冬天的古诗古诗十九首关于鸟的古诗古诗词与物理中秋节的古诗李白古诗欣赏小学必背八十首古诗读古诗猜灯谜古诗归类锦集古诗赠汪伦教案古诗十九首古诗词填空拓展古诗文中国古诗俄译古诗__教后反思关于诗词格律(二)关于诗词格律(一) 更多·古诗趣闻古诗词术语简释(一)对照古诗赏酒器唱着歌儿学古诗丰富多彩的古诗教学背古诗练脑子古诗会 特殊礼 网友改编强悍古诗全家学古诗月 夜(古诗赏析)古诗词中的"柳"古诗里的云李白教我学古诗古诗中的月亮古诗词表演大赛落幕古诗词诵读大赛葡萄酒与古诗古诗励我读好书中秋月里觅古诗古诗鉴赏题”指路有中国古诗词相伴 更多·古诗教案清明节的古诗2清明节的古诗1高考古诗词3高考古诗词2高考古诗词1古诗文默写(二)古诗文默写(一)高考古诗词常见典故中考古诗词复习概要中考古诗词复习概要中考古诗词复习概要古诗文名句--长江古诗文名句--黄河古诗文名句--雪古诗文名句--雨古诗文名句--雪古诗文名句--雨古诗文名句--风古诗文名句--鸟古诗文名句--花 更多·扬州现代诗抄卷一 二分明月颂扬州生日在扬州游扬州重访扬州扬州忆扬州宁扬道中广陵游1游扬州赴扬州途中扬州作扬州游张玉良月夜思故里1别扬州口占东京杂事诗游扬州游扬州山居杂咏乡梦 更多·唐宋名家古诗词赏析访隐者不遇闲居穷边词二首(其一)山行观魏博何相公猎宫词二首(其一)赠内人集灵台二首(其二)题金陵渡纵游淮南长门怨(其一)旅次朔方采莲子(其二)晚春江晴寄友人暮春浐水送别骆谷晚望宫词闺意献张水部长安秋夜谪岭南道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