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晋心涛阮籍_下诗词

    1.阮藉、稽康的诗歌风格

    嵇康、阮籍

    西晋竹林七贤之二

    嵇康、阮籍

    西晋竹林七贤之二

    嵇康

    嵇康(223-263年):字叔夜,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县)人。“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三国时魏末著名的思想家,诗人与音乐家,是当时玄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为人耿直,他幼年丧父,励志勤学。后娶曹操曾孙女(曹林之女)为妻,在曹氏当权的时候,做过中散大夫的官职。

    嵇康后来家道清贫,常与向秀在树荫下打铁谋生,贵公子钟会有才善辨,但嵇康瞧不起他的为人。一日,钟会前来拜访,嵇康没理睬他,只是低头干活,钟会呆了良久,怏怏欲离,这时嵇康发话了:“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没好气地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说完就拂视袖而去,后来钟会深恨嵇康,常在司马昭面前说他的坏话。

    嵇康喜爱音乐,他在《琴赋》序中说:“余少好音声,长而习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他对传统及当代的琴曲都非常熟悉,这一点在他的《琴赋》中可见。

    据刘籍《琴议》记载:嵇康是从杜夔的儿子杜猛那里学得《广陵散》的。嵇康非常喜爱此曲,经常弹奏它,以致招来许多人前来求教,但嵇康概不传授。司马氏掌权后,不苟合于其统治,与阮藉、向秀、山涛、刘伶、阮咸、王戎号称“竹林七贤”,与司马氏相对抗,后被司马氏杀害,死时方四十岁。临刑前有三千太学生为其求情,终不许。死前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如今绝矣”。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模制嵇康画像砖,描绘了嵇康席坐抚琴,气宇昂轩的形象。

    嵇康人缘极好,王戎说与他交往二十年,未见其有不好的脸色。因此留下“意趣疏远,心性放达”之美名;然而嵇康更有“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的一面,他的名篇《与山巨源绝交书》及对《广陵散》的喜爱便是他愤世嫉俗、桀傲不驯的性格的表现,而蔑视司马昭,进而遭致杀身之祸更是这种刚正不阿的显例。

    阮籍

    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睿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应酬敷衍。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他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阮籍作品今存赋 6篇、散文较完整的9篇、诗90余首。阮籍的诗歌代表了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其主要作品就是五言《咏怀诗》82首。阮籍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13卷。原集已佚。不过他的作品散失的并不多,以诗歌为例,《晋书·阮籍传》说他“作《咏怀诗》八十余篇”,看来全部流传了下来。明代曾出现多种辑本,张溥辑《阮步兵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整理出版了《阮籍集》。注本有近人黄节的《阮步兵咏怀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

    2.阮藉、稽康诗歌特点

    三国后期出现正始文学,人们习惯用他来代表整个魏末的时期文学。

    正始文学的最重要作家就是阮籍、稽康。阮籍既是诗人,也是散文家,还是赋作者。

    他 的诗歌成就主要是咏怀诗八十二首。就内容而言,「忧生之嗟」 和「志在刺讥」 在咏怀诗中占有很大的份量。

    除了这两大内容外,还有自述身世志尚、念友、隐 逸神仙等方面的描写。咏怀诗在艺术方面有两个极为显著的特色及蕴藉含蓄和自然飘逸。

    蕴藉含蓄与文多隐蔽有直接关系,阮籍为了避免严重的现实后果,才把诗篇 写的隐约其体、闪烁其词的。这种含蓄,同他在生活中「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的作风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咏怀诗的含蓄,是时代现实的产物,也是阮籍 本人的思想作风、处事态度的反映。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含蓄不失为一种风格,他的好处是能够避免呆板直露,增加诗的深厚度,给读者以联想和回味的余地。

    在诗歌史上,咏怀诗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阮籍咏怀诗在反映重大社会现实方面是不如建安诗歌的,但它在个人抒情的深度上,在描写内心曲折的活动上,以及运用比 兴的手法上,则又有超越前人的建树。

    它堪称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代有代表性的优秀五言诗之一。阮籍的散文,今存较完整的有十篇。

    其最重要的散文著作应推「大人先生传」,写法上接近于赋,以对话方式展开,虽名传,实际上并非真正意义的传记作品。总的来看,阮籍是我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散文家。

    他尤其对于五言 诗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中华好诗词杜亚飞朗诵的一首诗

    怨郎诗

    【汉】卓文君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道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我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尽,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红胜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愈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4.杨仲弘的诗歌主张

    元代诗人杨载(字仲弘)著有<诗法家数>一篇,说出了他的诗歌主张: "夫诗之为法也,有其说焉。

    赋、比、兴者,皆诗制作之法也。然有赋起,有比起,有兴起,有主意在上一句,下则贴承一句,而后方发出其意者;有双起两句,而分作两股以发其意者;有一意作出者;有前六句俱若散缓,而收拾在后两句者。

    诗之为体有六:曰雄浑,曰悲壮,曰平淡,曰苍古,曰沉着痛快,曰优游不迫。诗之忌有四:曰俗意,曰俗字,曰俗语,曰俗韵。

    诗之戒有十:曰不可硬碍人口,曰陈烂不新,曰差错不贯串,曰直置不宛转,曰妄诞事不实,曰绮靡不典重,曰蹈袭不识使,曰秽浊不清新,曰砌合不纯粹,曰俳徊而劣弱。诗之为难有十:曰造理,曰精神,曰高古,曰风流,曰典丽,曰质干,曰体裁,曰劲健,曰耿介,曰凄切。

    大抵诗之作法有八:曰起句要高远;曰结句要不着迹;曰承句要稳健;曰下字要有金石声;曰上下相生;曰首尾相应;曰转折要不着力;曰占地步,盖首两句先须阔占地步,然后六句若有本之泉,源源而来矣。地步一狭,譬犹无根之潦,可立而竭也。

    今之学者,倘有志乎诗,须先将汉、魏、盛唐诸诗,日夕沉潜讽咏,熟其词,究其旨,则又访诸善诗之士,以讲明之。若今人之治经,日就月将,而自然有得,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苟为不然,我见其能诗者鲜矣!是犹孩提之童,未能行者而欲行,鲜不仆也。余于诗之一事,用工凡二十余年,乃能会诸法,而得其一二,然于盛唐大家数,抑亦未敢望其有所似焉。

    诗学正源风雅颂赋比兴诗之六义,而实则三体。风、雅、颂者,诗之体;赋、比、兴者,诗之法。

    故赋、比、兴者,又所以制作乎风、雅、颂者也。凡诗中有赋起,有比起,有兴起,然《风》之中有赋、比、兴,《雅》、《颂》之中亦有赋、比、兴,此诗学之正源,法度之准则。

    凡有所作,而能备尽其义,则古人不难到矣。若直赋其事,而无优游不迫之趣,沉着痛快之功,首尾率直而已,夫何取焉? 作诗准绳立意要高古浑厚,有气概,要沉着。

    忌卑弱浅陋。 炼句要雄伟清健,有金石声。

    琢对要宁粗毋弱,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忌俗野。

    写景景中含意,事中瞰景,要细密清淡。忌庸腐雕巧。

    写意要意中带景,议论发明。 书事大而国事,小而家事,身事,心事。

    用事陈古讽今,因彼证此,不可着迹,只使影子可也。虽死事亦当活用。

    押韵押韵稳健,则一句有精神,如柱磉欲其坚牢也。 下字或在腰,或在膝,在足,最要精思,宜的当。

    律诗要法起承转合破题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

    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此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

    颈联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

    结句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 七言声响,雄浑,铿锵,伟健,高远。

    五言沉静,深远,细嫩。 五言七言,语句虽殊,法律则一。

    起句尤难,起句先须阔占地步,要高远,不可苟且。中间两联,句法或四字截,或两字截,须要血脉贯通,音韵相应,对偶相停,上下匀称。

    有两句共一意者,有各意者。若上联已共意,则下联须各意,前联既咏状,后联须说人事。

    两联最忌同律。颈联转意要变化,须多下实字。

    字实则自然响亮,而句法健。其尾联要能开一步,别运生意结之,然亦有合起意者,亦妙。

    诗句中有字眼,两眼者妙,三眼者非,且二联用连绵字,不可一般。中腰虚活字,亦须回避。

    五言字眼多在第三,或第二字,或第四字,或第五字。 字眼在第三字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晓山。

    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

    字眼在第二字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坐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字眼在第五字两行秦树直,万点蜀山尖。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

    字眼在第二、五字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楚设关河险,吴吞水府宽。 杜诗法多在首联两句,上句为颔联之主,下句为颈联之主。

    七言律难于五言律,七言下字较粗实,五言下字较细嫩。七言若可截作五言,便不成诗,须字字去不得方是。

    所以句要藏字,字要藏意,如联珠不断,方妙。 古诗要法凡作古诗,体格、句法俱要苍古,且先立大意,铺叙既定,然后下笔,则文脉贯通,意无断续,整然可观。

    五言古诗五言古诗,或兴起,或比起,或赋起。须要寓意深远,托词温厚,反复优游,雍容不迫。

    或感古怀今,或怀人伤己,或潇洒闲适。写景要雅淡,推人心之至情,写感慨之微意,悲欢含蓄而不伤,美刺婉曲而不露,要有《三百篇》之遗意方是。

    观魏、汉古诗,蔼然有感动人处,如《古诗十九首》,皆当熟读玩味,自见其趣。 七言古诗七言古诗,要铺叙,要有开合,有风度,要迢递险怪,雄俊铿锵,忌庸俗软腐。

    须是波澜开合,如江海之波,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又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为奇,方以为奇,忽复是正。

    出入变化,不可纪极。备此法者,惟李、杜也。

    绝句绝句之法,。

    5.解释一下这个诗词,手追心慕漫悠悠,写向丹青入卧游

    出自《咏俞仲义屏上王内史》

    手追心慕漫悠悠,写向丹青入卧游。

    绝胜山阴问陈迹,茂林修竹想风流。

    手追心慕———慕:羡慕;追:追求。心头羡慕,手上模仿。形容竭力模仿。

    丹青:书画

    卧游————以欣赏山水画代替游览。元代倪瓒诗曰:"一畦杞菊为供具,满壁江山作卧游"。是崇尚澄怀清明的魏晋圣贤,如嵇康、阮籍等人,发明了“卧游”山水的方式,促进了山水诗、山水画的独立和发展。

    就像现在看电视一样,你坐在家中就可以游览世界各地风光,看欧洲的球赛。

    绝胜山阴问陈迹,茂林修竹想风流。应该是以“修竹”隐喻人的高尚淡薄的高洁情怀。

    6.赏读阮籍的《咏怀诗》

    你好,如下: 阮籍《咏怀》:政治抒情组诗的出现 苦闷与旷达 渊永的滋味与隐约曲折的风格 曹魏后期,政局混乱,曹芳、曹髦等皇帝既荒淫无度又昏庸无能,司马懿父子掌握朝政,废曹芳、弑曹髦大肆诛杀异己。

    此时文人的命运与建安时大不相同。拥曹的何晏、夏侯玄等人被杀。

    嵇康拒绝与司马氏合作,亦惨遭杀害。阮籍本有济世志,但不满于司马氏的统治,故以酣饮和故作旷达来逃避迫害,最后郁郁以终。

    山涛本来与阮籍、嵇康等人为友。同在“竹林七贤”之列,后来投靠司马氏。

    正始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此时的诗歌也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故阮籍诗“颇多感慨之词”(钟嵘《诗品》)和“忧生之嗟”(李善《文选注》),嵇康诗亦“多抒感愤”(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八)。

    由于正始玄风的影响,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因而正始诗歌也体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貌,严羽《沧浪诗话·诗体》说:“以时而论,则有……正始体。”

    注云:“魏年号,嵇、阮诸公之诗。”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

    这些诗非一时一地所作,是其政治感慨的记录。这些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阮籍的《咏怀诗》充满苦闷、孤独的情绪,其诗或者写时光飞逝、人生无常,如: “悬车在西南,羲和将欲倾。流光耀四海,忽忽至夕冥。

    朝为咸池晖,蒙汜受其荣。”(其十八)“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其三十二)或者写树木花草由繁华转为憔悴,比喻世事的反复,如:“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记。”

    (其三)“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

    (其十二) “清露为凝霜,华草成蒿莱。”(其五十)“不见日夕华,翩翩飞路旁。”

    (其五十三)或者写鸟兽虫鱼对自身命运之无奈,如孤鸟、寒鸟、孤鸿、离兽等意象经常出现在诗中,特别是春生秋死的蟋蟀、蟪蛄,成为诗人反复歌咏的对象(如其十四、其二十四、其七十一)。或者直接慨叹人生的各种深创巨痛,如少年之忽成丑老(如其四、其五、其六十五),功名富贵之难保(如其十三、其五十三、其五十九),以女色事人之不可靠(如其二十、其二十七、其三十)。

    由于从自然到人事都充满苦难,阮籍心中的苦闷难以排遣。《咏怀诗》其一说: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此末尾两句可视为全部《咏怀诗》。

    清人方东树说:“此是八十一首发端,不过总言所以咏怀不能已于言之故。”(《昭昧詹言》卷三)又如其十七: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这首诗写独坐无人,出门无人,登高无人,所见仅为孤鸟、离兽,栖惶无主之情溢于纸上。在这种局面之中,诗人进而感到壮志、理想都成了泡影。

    《咏怀诗》其十九以佳人喻理想,写诗人心虽悦之而无由交接,表现了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其八十命意亦相似,只是又多了一层生命短促之悲。

    其七十九写凤凰的悲剧,凤凰立身高洁,志向远大,但羽翼为秋风所伤,已无法飞翔, “但恨处非位,怆恨使心伤”,简直是阮籍的自况。《咏怀诗》中迁逝之悲、祸福无常之感触目皆是,正体现了他忧愤深广的情怀。

    阮籍诗中悲哀、凄怆、涕下、咨嗟、辛酸、蹉跎、忧伤、愤懑、怨尤、悲悼等词语十分常见,充分反映了他极度苦闷的心情。 面对污浊的社会与短暂的人生,阮籍无法找到真正的出路,只好故作旷达,在生活中,他做出许多惊世骇俗的事情;在诗歌中,他也为自己设计了精神的出路,这就是游仙和隐居。

    阮籍的《咏怀诗》有不少篇章写游仙和隐居,有些则是仙隐结合。他在诗中常常赞美巢由、夷齐、邵平、四皓等隐士,而讽刺苏秦、李斯等人因贪利禄而导致杀身之祸。

    阮籍赞美神仙隐逸,只是排遣苦闷的一种方式,他其实是颇有济世之志的。《晋书》本传说他:“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所以他在写愤懑与出世之情的同时,也表现出对时局的关注和自己的怀抱。如《咏怀诗》其三十一,批评曹魏政权荒淫腐朽,指出其必定灭亡的命运: 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

    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

    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夹林非吾有,朱官生尘埃。

    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有的诗则揭露礼法之士的虚伪,如其六十七: 洪生资制度,被服正有常。

    尊卑设次序,事物齐纪纲。容饰整颜色,磬折执圭璋。

    常上置玄酒,室中盛稻粱。外厉贞素谈,户内灭芬芳。

    放口从衷出,复说道义方。委曲周旋仪,姿态愁我肠。

    有的诗则抒发自己的壮志,如其三十九: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

    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

    7.阮籍嵇康友谊的诗词

    乱离

    年代:【唐】 作者:【孟郊】

    天下无义剑,中原多疮痍。哀哀陆大夫,正直神反欺。

    子路已成血,嵇康今尚嗤。为君每一恸,如剑在四肢。

    折羽不复飞,逝水不复归。直松摧高柯,弱蔓将何依。

    朝为春日欢,夕为秋日悲。泪下无尺寸,纷纷天雨丝。

    积怨成疾疹,积恨成狂痴。怨草岂有边,恨水岂有涯。

    怨恨驰我心,茫茫日何之。

    言怀

    年代:【唐】 作者:【李群玉】

    白鹤高飞不逐群,嵇康琴酒鲍昭文。

    此身未有栖归处,天下人间一片云。

    感事六言

    年代:【宋】 作者:【陆游】

    李白嶔崎历落,嵇康潦倒粗疏。

    生世当行所乐,巢山喜遂吾初。

    咏史下·嵇康

    年代:【宋】 作者:【陈普】

    铜驼荆棘夜深深,尚想清谈撼竹林。

    南渡百年无雅乐,当年犹惜广陵音。

    夏日览物思古人三首·嵇康

    年代:【宋】 作者:【韩维】

    翛然柳下锻,岂不遗世喧。

    一忤贵公子,鸣弦竟谁冤。

    性烈才且隽,有味孙登言。

    听弹广陵

    年代:【宋】 作者:【李处权】

    时风正薰弹广陵,乱世掩抑咿嚘声。

    孰谓嵇康敢不臣,此心炯炯难自明。

    荒楸古墓鬼神啸,大泽深山龙凤惊。

    我来听此可无语,天乎孰谓得其平。

    五君咏·嵇康

    年代:【宋】 作者:【钱选】

    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

    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

    鸾翮有时锵,龙性谁能驯。

    嵇康

    年代:【宋】 作者:【徐钧】

    卧龙并论恐非伦,望重宜为世所珍。

    大抵重名人敬仰,如何名重反伤身。

    贤八咏·嵇康抚琴

    年代:【宋】 作者:【姚勉】

    先生人中豪,志不肯司马。

    一曲广陵散,绝世不可写。

    这些是写嵇康的诗,如果你要看关于他的文章可以去买《晋书》、《文献通考》、《法书要录》、《史记三家注》这类的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