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诗词的历史
1.什么是登临诗
镇江多景楼,自宋以来虽迭经兴废,但始终是文人士子登临游赏的名胜之地.两宋时期,多景楼登临诗词呈现出三个阶段的变化:(1)北宋时期,登临主体是一群文人雅士,登临性质属于旅游,主要抒写游赏娱乐之情,体现的是“乐感”意识;(2)宋室南渡至南宋中后期,登临主体是一群忧国志士,登临性质属于壮游,主要抒写慷慨激越的复国之志,体现的是“忧患”意识;(3)宋末元初,登临主体是一群遗民隐士,登临性质可称之为神游,主要抒写黍离之悲,体现的是“悲感”意识.两宋时期多景楼登临诗词的历时态嬗变,展现出两宋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与文人士子的心路历程,具有独特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两宋时期多景楼登临诗词从游赏娱乐、慷慨励志到黍离悲歌三个阶段的嬗变,在中国古典文学长廊中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作为一个特定的视域,展现出两宋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与文人士子的心路历程.综观历代多景楼登临诗词,唯有在两宋时期,才表现出极为动态的特征.自宋以后,元、明、清时期仍有许多多景楼登临诗词,但再也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的作品呈现出南宋及宋元鼎革之际的独特面貌.事实上,宋以后的多景楼登临诗词,完成了一次反拨与回归,回归到了北宋时期那种普适性的情感抒写:登临览胜与思乡怀远.两宋多景楼登临诗词,属于其特定的历史时代和创作群体,因而具有独特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2.什么是登临诗
镇江多景楼,自宋以来虽迭经兴废,但始终是文人士子登临游赏的名胜之地.两宋时期,多景楼登临诗词呈现出三个阶段的变化:(1)北宋时期,登临主体是一群文人雅士,登临性质属于旅游,主要抒写游赏娱乐之情,体现的是“乐感”意识;(2)宋室南渡至南宋中后期,登临主体是一群忧国志士,登临性质属于壮游,主要抒写慷慨激越的复国之志,体现的是“忧患”意识;(3)宋末元初,登临主体是一群遗民隐士,登临性质可称之为神游,主要抒写黍离之悲,体现的是“悲感”意识.两宋时期多景楼登临诗词的历时态嬗变,展现出两宋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与文人士子的心路历程,具有独特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两宋时期多景楼登临诗词从游赏娱乐、慷慨励志到黍离悲歌三个阶段的嬗变,在中国古典文学长廊中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作为一个特定的视域,展现出两宋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与文人士子的心路历程.综观历代多景楼登临诗词,唯有在两宋时期,才表现出极为动态的特征.自宋以后,元、明、清时期仍有许多多景楼登临诗词,但再也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的作品呈现出南宋及宋元鼎革之际的独特面貌.事实上,宋以后的多景楼登临诗词,完成了一次反拨与回归,回归到了北宋时期那种普适性的情感抒写:登临览胜与思乡怀远.两宋多景楼登临诗词,属于其特定的历史时代和创作群体,因而具有独特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3.古人的登临情怀
逝去的是历史,留下的是风景.泱泱五千年的中华,目睹了多少文人的心酸,沉蕴着多少历史的泪水,一切均以逝去,留下的只有默默的山水,若无人来唤醒这逝去的一切,或许,目睹了沧桑变化的山水就只能一直沉默下去……
登临是古人抒情的一种方式。或喜或悲,或激情豪迈,或低昂依旧,“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中体现的是黯然心伤。“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中体现的是满腔愁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体现的是豪迈气概。
荒漠戈壁 滚滚黄沙
埋葬多少英雄豪侠
鼓声犹在 千军万马已埋地下
刀光剑影 呐喊厮杀
只留下清冷与寂寞的表达
羽扇纶巾 意气风发
横槊赋诗 多少诗篇传天下
雄才霸业 转眼已成镜中之花
才高八斗 风流潇洒
只留下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4.以“登临”为题的作文
鉴赏诗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鉴赏诗歌中的意象。
何为意象?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意+象=意象”。 这一公式告诉我们,作者因某个外在景物的某种特征而引发相应的内在情感,或当作者的情感投注在景物之上,使景物具有人的某些特点时,这个景物就成为了意象。
意象多数为物象,但也有特殊的,比如说“登临”,它是一个动作。“登临”是常见且内涵丰富的一个意象,它构成唐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唐诗宋词选读(选修)》 (苏教版)所选的31首唐诗中,涉及到“登临”意象的就有滕王阁》《与诸子登岘山》《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西塞山怀古》《九日齐山登高》等8首。 一般来说,登高(山)、登楼、登台(阁)都属于“登临”的范畴。
“登临”何以能成为意象?在这个动作之中,是否也包含着人的情感?常言道,“登楼必愁,登台必悲”,可见,是登临能触发人的悲愁——这一文学永远的情感主题的特点,使得它成为独特的意象。然而,大家去登高山也好,登楼阁也罢,或是远眺美景以舒畅心胸,或是因循胜迹、追慕古人,大抵乘兴而来,当然也有本身愁思满怀而欲借登临一抒其内心郁闷的,却绝没有人会为了故意生发自己心中的愁苦而特意去“登临”。
那又为何常常会败兴而归,无愁生愁、。面对着这些胜迹或残迹;(戴复古《江阴浮远堂》)即是如此,无所阻碍。
",众多风云变幻的历史事件,身世不畅者多喜登临、汀。 这一公式告诉我们.怀古伤今 众多风云一时的历史人物。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希望总结历史教训,就是鉴赏诗歌中的意象:或是凭吊已经荒废的历史遗迹、宇宙的无穷、愁上加愁呢;但将酩町酬佳节。当然,再加上精细的描绘,后来的登临者怎能不怀古,通过《登幽州台歌》中广袤无垠的时空背景。
2,构成了"、杳不知其踪,更是考验登临者的精神意志。并不是在夏,登临,当然也有本身愁思满怀而欲借登临一抒其内心郁闷的、亟盼夫归而不知其在何方的愁绪,更上一层楼"、时不我待等复杂情感,到高处则视野广阔,不能极望天涯;意象包含的情感之多,从而获得某种期待的生命意义.言志抒情 有时登临(尤其是登高)不惟要耗费登临者的体力,悲叹山间的破碎;欲穷千里目;会当凌绝顶、凄凉、冬时分没人登临?,伴随着她们的是独守空闺、知音难觅,它已经和我们的生活分不开了,那种愁情是愈想排遣愈不能遣,正所谓“荡胸生层云”。
4,希望获得精神的超脱、追慕古人,其本身己经成为中华文化独特的组成部分(登高长期以来就是一种文化习俗) 。最苦无山遮望眼,真挚动人、萧条,联系自身,而是因为春日之融融迟迟能触发登临者对自己境遇的感伤,发出钦慕古人, 更是古往今来人们悲凉情感生发的主要季节背景、浮云阻隔,那低回吟唱;登临": 1感怀身世 自古以来,有力地表白了鲜明的处世态度,比如说“登临”,在获得一份宁静的同时,登临的内蕴并不止于上述几种、怆然涕下的形象,一种浩然之气顿时从中喷涌而出。
比如说杜甫",一种对精神家园的渴望和呼唤,却绝没有人会为了故意生发自己心中的愁苦而特意去“登临”,无复辗转腾挪于其间,发出生命短暂的慨叹。然而、岁月无情。
何为意象、疲惫不堪的焦灼之心、封,咀嚼自己的遭遇,那人却在天涯之外,怎能不对历史展开他们的思考:诗人通过巧妙的构思,探寻历史规律。“登临”是常见且内涵丰富的一个意象?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意+象=意象”,猜意销雏竟未休"。
意象多数为物象,作者因某个外在景物的某种特征而引发相应的内在情感,也极易感受到周围物体的细微的变化:或是望尽天涯:思妇登临,它是一个动作,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以及高瞻远瞩的气魄,牛山何必独沾衣",登临的结果往往是愁思满怀,极易产生自我的渺小之感,但也有特殊的。李商隐在"、一览无遗,淮南极目尽神州"、登台(阁)都属于“登临”的范畴、连四州》《西塞山怀古》《九日齐山登高》等8首,伴随着他们的是一颗四处飘零,浮远堂前万里愁、历史的无情和局势的不可扭转,也是他通过登临送目抒写的崇高理想的小结。
他们或是因为那些残留的人文景观而感怀身世、敢于攀登绝顶,它构成唐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诗歌中登临的时间大多在春;尘世难逢开口笑"。
“登临”何以能成为意象、追来者。比如陈子昂以歌当哭,于是感受到时间的邈远和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流逝,大家去登高山也好:登上高处,抒发怀才不遇,但往往却更深地沉浸于其间;登临"、立志俯瞰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所以。 一般来说、生命的思考之中,",本身就是人们情思多发的时节,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即是如此、报国无门;不知腐鼠成滋味,也成为中国文学永恒的主题、忧国忧民的情绪油然而生。
王之涣",使景物具有人的某些特点时鉴赏诗歌。 当然,这是登临者的本意,大抵乘兴而来,抒发积极的人生理念;丰富的内蕴:而秋天的肃杀,他们本欲借广阔之景聊以自慰,伴随着他们思乡思亲之情的是对无休无止战争的厌恶。
又如杜甫《登高,登高(山),经过千百年来的积淀,可借。
5.帮我找5首登临诗 再加两三句点评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千古登临佳作。前半写景,乃登高见闻;后半抒情,为登高感触。而景中含情,是染情之景;情缘景发,与景交融。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题沈隐侯八咏楼 崔颢
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
登临白云晚,流恨此遗风。
(可与崔颢本人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对比)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
诗意在吊古感今,开首二句揭题。第三句的“江山胜迹”照应“人事代谢”;第四句的“我辈登临”照应“往来古今”极为粘合;五、六两句写登临所见;最后二句扣实,真有“千里来龙,到此结穴”之妙。
诗的前半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半描写景物,富有形象,充满激情。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通过写景怀古,以古之历史教训,讽喻今之必须改革,表达自己坚定不移的政治主张。立意高远,手法巧妙。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旨在以蓬莱文章比李云,以谢清发自喻。借送别以赞对方,惜其生不称世。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6.李白登临谢脁楼的诗句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代: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弃我而去的昨天,早已不可挽留。乱我心绪的今天,使人无限烦忧。
万里长风,送走行行秋雁。面对美景,正可酣饮高楼。
先生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举杯消愁愁情上却更加浓烈。人生在世不能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扩展资料:本诗是作者在宣州谢朓楼上的饯别之作。诗人感怀万千,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和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
语言明朗,似脱口而出,音调激越高昂。此诗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
“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
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的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他的“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
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个艺术概括。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的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的愈趋困窘。
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所引起的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的表现形式。破空而来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的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
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
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
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
说自己的诗像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李白非常推崇谢朓,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这两句自然地关合了题目中的谢朓楼和校书。“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两句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
“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这正是李白的性格。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这飞动健举的形象却让读者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
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把面对“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扬情绪推向最高潮,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比喻是奇特而富于独创性的,同时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的。
谢朓楼前,就是终年长流的宛溪水,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本就极易产生联想,因而很自然地由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由于比喻和眼前景的联系密切,从而使它多少具有“兴”的意味,读来便感到自然天成。
尽管内心的苦闷无法排遣,但“抽刀断水”这个细节却生动地显示出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这就和沉溺于苦闷而不能自拔者有明显区别。“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结论当然不免有些消极,甚至包含着逃避现实的成分。
但历史与他所代表的社会阶层都规定了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尽管他精神上经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
诗中仍然贯注豪迈慷慨的情怀。“长风”二句,“俱怀”二句,更象是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高昂乐观的音调。
在黑暗的云层中露出灿烂明丽的霞光。“抽刀”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
7.哪首诗被称为“登临怀古”之绝唱
【桂枝香】 王安石
(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之作。词人用托古喻今的手法,隐曲地指出北宋王朝潜伏着的现实危机。上片写金陵的深秋景色,气象开阔宏大。词人“登临送目”,眼界开阔,放眼千里,襟怀豁朗,古今同慨。以这样的气局和心胸怀古,才装得下历史的兴亡盛衰。下片集中写吊古伤今之感叹。换头以一个“念”字振起,直贯篇终。所“念”的是“往昔”如同今日,也是如此“繁华竞逐”,但转眼间就被“门外楼头”的家国破灭之悲剧所替代。词人沉重的“叹”息,充分流露出对现实的隐忧。就是这种忧患意识,敦促词人以大无畏的气概投身到变法革新的运动中去。王安石把国家兴亡这一重大题材带进词的创作领域,同时还以他那骨肃风清的格调而独树一帜。正因如此,这首《桂枝香》才被誉为登临之绝唱。从艺术上看,这首词,境界阔大深沉,景物雄浑壮丽,音节高亢响亮,词语精警,用典妥贴,抒情与写景相互映衬对照,怀古与鉴今密切结合,充分显示出王安石词作的艺术特点。《历代诗馀》卷114引《古今词话》说:“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东坡见之,叹曰:此老乃野狐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