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念娇奴诗词

    1.念奴娇常考诗句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整篇作品,前者激动昂扬,后者却又多了份感怀.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那一段,其实是比较有内容,有感情的.

    2.念娇奴赤壁怀古歌颂哪一位英雄人物

    【作者】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注释】 1。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2。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

    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3。

    遥想:远想 4。小乔:乔玄的小女儿,嫁给了周瑜 5。

    羽扇纶巾: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

    6。樯橹:船上的桅杆和橹。

    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7。

    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 8。

    华发:花白的头发。 9。

    尊:通“樽” 10。 大江:长江 11。

    淘:冲洗 12。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

    13。周郎:周瑜,字公瑾,为吴中郎将时年仅24岁,吴中称他为“周郎” 14。

    雪:比喻浪花。

    3.<念奴娇>>这首歌涉及了哪几首诗词

    歌词的前两句都出自于毛泽东的 <<;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但大部分的都是出自于苏轼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诗词修改

    玩这个跟对联似的。

    不过是要修改送人呢还是,最好有个明确的方向,比如婉约改豪放啦之类。单纯的仿写,也有工不工的差别,连音韵平仄都对上,但是内容不重复,能开出一片新境界方为上品。

    就是戴着镣铐跳踢踏舞。这样才是对自己古诗词能力的一种自我挑战。

    单纯作为对联来仿写,也是一种很好的练习。这有点把格律诗当成宋词牌来大家填的乐趣了!你问题补充内的不算好,一是陈旧,人家古诗经典,你拿俗对祖宗的雅很不称,而且技法上,十对十明显犯字,就是重复出现字,这是古诗很忌讳一点,要知道几十个字中每个字都是推敲斟酌惜字如金的,重复出现字就是一种巨大的浪费,现在人也讲究骂人不重词是种能耐是吧?所以,内容上的呼应,本身自己又能表达情绪、写景状物,甚至是送朋友勉励鼓舞之类的实用考虑,都值得认真慎重好好玩。

    阿宝来对一下哈,看我的: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三生石上情难书,字字断肠泪成湖。双眸忘川秋似水,但使婵娟念娇奴。

    全诗押 u, u u 十里平湖-三生石上,平对上,为照顾三生石而错位。霜满天:情难书。

    三生石一般是用来做数世姻缘缠绵的物体,而石头上书写更有爱情之志坚贞不渝,就是要和你生生世世在一起,海枯石头烂的豪情壮志,说白了就是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山盟海誓,情书中间插入一个「难」字是本诗绝笔。一方面用情书字眼进一步廓清了三生石的寓意指向,另一方面呢也化用了石头上写字这种古典爱情行为,而情书被一个难字活生生拆开,从文本形式上我们可以看到它表达了两种意趣:一是难(男)的插入,性对于情一种亘古纠缠,是因情而性,还是因性称情?其二:一个难字道尽万千苦衷,满腔的情和欲语还休难以言表的具体化的行为、书信都用一个字“书”来表示,容量之大,直逼古诗达人。

    第二句,字字对寸寸,也是情书这个语境中想当然的意象元素。断肠对青丝我想是再妙不过的了。

    泪成湖的湖是为了押上半句书的韵,也是断肠的意象强化元素。同时呢有山有水才是古典佳景,所以有石有湖最全。

    第三句:对月:双眸。对在原诗中是对着,望着,向着的意思,其实对本来就是成双的意思,你看着月,月看着你,都觉得自己太他妈孤单了,真是同时天涯孤单人,两眼相望泪汪汪,就是因为你身边少个人嘛,所以都看着这个家伙“望相护”意淫以弥补缺憾。

    所以,实际上你有月就不孤单。所以,双眸实际上从数量词意义上不小心把对字的奥义揭示无疑。

    也是对原诗“形单”的一个反照。忘川是化用,为了照应前面的三生石哦,这个川呢,就是忘记前世今生的那条冥界的河吧,孟婆婆的汤可能就是舀自这里的,而这造物滂沱的一景,也很容易勾引来各种子来川上日。

    逝者如斯夫,粗陋点翻译,就是死掉的人啊就像这样,滚,滚,长江都是水,浪花一朵朵。更重要的是,它谐音望穿秋水的望穿哦,后面的“秋似水”一样用了“情难书”的鸡鸡插入法,工整性上讲下半阙的上半句使用的文辞上下相对到如此工整,要做到这样除了神来之笔,实在是不能用语感来解释。

    其实原来是望穿秋水,写自解的时打出忘川,发现意境一下开阔深邃幽远袅娜不只一点点,自恋一下下。双眸忘川,这个川字呢很适合呼应上阕下半句的泪成湖,湖是静的,川是奔涌的,所以川是蒙太奇,它是泪如何成湖的一个精彩花絮,动静相宜这种意趣能在两句之间完成,实在是神来啊亲有木有。

    好了,秋似水其实就是“望穿秋水”,秋水是秋水,主角是水,我们这里是说秋似水,主角是秋。而秋在古典中的意象都是愁啊萧索啊这类的,我曾经做过小小的总结:古诗词中的东南西北风,乖乖,很好玩呢!秋对应原诗中的愁,已经无心了。

    好了,终于到最后一句了,写解诗比写诗还滂沱,这是肿么一种精神呢?只羡鸳鸯不羡仙:但使婵娟念娇奴。只对但,都是程度限制副词,这很重要。

    记不记得有句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里的但有假使的意思,今天刚看牛奶可乐经济学,开头讲了一个过去完成虚拟时态的例子,是英文的语法内容啦,那么拗口……还是我们国语牛逼。但使在这里,也有点化用了这个假设,如果婵娟这个典故真有,那么心上人一定能感念到奴家的凄凄惨惨切切吧?鸳鸯很具体,字也很想,所以哥选了婵娟两个字很像的一个词组,婵是婵,娟是娟,大家最耳熟能详的是“千里共婵娟”,其实方文山的“千里之外”表面是送你离开其实是距离产生美,这个美很朦胧,很笼统,很各种,不过可以很明确的说基本是儿女情长的,两个大男人送别不会酱紫,都是拿酒来,西出阳关无故人,赶紧上路白白。

    不过基友除外,所谓难求的知音,基本是遇见另一个自己这样的感觉多一点,它实际上是自恋的极端体现。要用两个字来经典地形容这种千里之外送你离开的缠绵,莫“婵娟”莫属鸟。

    读者诸君有更好的词么?而鸳鸯和婵娟就是字体和涵义都很登对的一对呢!最后的“念娇奴”是阿宝常用的手法,就是把词牌名直接作为词的内容,比如记得给一些求作藏头诗的朋友,无非是男女朋友名字要合体,就捏了调戏调侃的句子,词尾句子用了“声声慢声声慢”,就是形。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