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领字的作用
1.一首古诗中领字的具体作用
清初诗人赵翼的《论诗·其二》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拟,此诗就体现了这一点。为了说明诗风代变的道理,诗人举出了诗歌史上的两位大家,唐代的李白与杜甫为例。以为即使是李、杜这样的大诗人,他们的诗作因流传千年,播于众口,已经不再给人以新鲜感了。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惟古人是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指的是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人才出现,这些人才将引领时代前进的步伐。
PS: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请采纳是我对我的信任和肯定。
2.诗词中起领起作用的词
所谓“领字”,就是位于句子的最前头,用来带领句子的。这个领字与“之乎者也”的虚字不同,他包括多种词类,而且多为仄声,尤以去声为多,在字数上,他可以是单字、双字、三字;在效果上,除了可以提掇全词,使全词在铺扬上更具耸动的效果,而且它还可以在同列式词句之中反覆增强,使词情达到高潮,更重要的,它可以冒起直叙,使词采音韵上均有生动的表现。周济宋四家词选云:“柳词总以平叙见长,或发端,或结尾,或换韵,以一二语勾勒提掇,有千钧之力。”这“一二语勾勒提掇”一语,说的便是“领字”的作用。
--------------------------------------------例如下边括弧中的就是领字--------------------------------------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3.诗词中起领起作用的词
所谓“领字”,就是位于句子的最前头,用来带领句子的。
这个领字与“之乎者也”的虚字不同,他包括多种词类,而且多为仄声,尤以去声为多,在字数上,他可以是单字、双字、三字;在效果上,除了可以提掇全词,使全词在铺扬上更具耸动的效果,而且它还可以在同列式词句之中反覆增强,使词情达到高潮,更重要的,它可以冒起直叙,使词采音韵上均有生动的表现。周济宋四家词选云:“柳词总以平叙见长,或发端,或结尾,或换韵,以一二语勾勒提掇,有千钧之力。”
这“一二语勾勒提掇”一语,说的便是“领字”的作用。 --------------------------------------------例如下边括弧中的就是领字--------------------------------------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4.古诗 领字 怎样答
领字是对下面的内容起到统领作用 举个例子吧:
湖州歌(其六)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回答:1.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破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分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1.望”字起到对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
2.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
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
5.宋词中什么叫领格字
有了格律诗的底子再去填词,舞姿虽未必精妙绝伦,但步子却不至乱了套。看一个简单的例子,白乐天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两句七言(一仄起一平起),两句五言(两仄起),一句三言。想想前头珠峰都上去过,还怕登什么庐山黄山吗?所以只管把上面那些格式套着写就成了。但有两点要注意,一是首句白词作“平平仄”,但后来词家都作“平仄仄”,如刘宾客作“春去也”,温飞卿作“梳洗罢”,皇甫崧作“兰烬落”等;二是上面所谈绝句的一种特别格式“仄(可平)仄平平仄平仄”却绝对不能放入此词,须知诗词虽亲如兄弟,但两兄弟也很少有吃同一锅饭菜的。此句式在多数词牌中都遵循此例,但有些词牌里却需要这种句格,如《青玉案》的下片第三句。
再看一个字数多些的例子,李易安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上下片格律同,不录。)这里有两个七言句(一平起一仄起),四个四言句,前者应该不在话下,后者呢?其实更简单,它们通常都是:仄(可平)平平。《一剪梅》一调上下各三平韵,可网上竟有人认为裳处也要押韵,真是信口开河,使人为之羞也!当然这两处的相连的四字句可以叠韵,如后片末两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就使用了这种手法。对于这类简单的词牌,我们看几首古人的作品应该就可以模仿从而熟记了。对于那些复杂一些的,如《兰陵王》《贺新郎》等等,则不妨买本专列词律的书籍,以供平日的模仿学习。
当然有押平韵的词,自也有押仄韵的;可是能开桑塔纳的,终不成换了奔驰就不会开了。顺便罗嗦着说一些六言句的格式,只消看一个例子,稼轩的名作《清平乐》的后片: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几句包括了六言句“平起仄起”的两种格式,与七言句其实类似,分析同上,恕不赘述。
讲了这许多,初学者填一般的词都不至于在格律上犯迷糊了。然而有些奇怪的“精灵”趁人不注意时,会钻出来给人捣乱,所以不能不特别指出,以防被它戏弄。这即是领格字。它的定义其实是和人们朗读诗词的语气停顿有关。我们都知道家书抵万金句逗是家书/抵/万金,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是夜半/钟声/到/客船。但若撞见柳屯田的名作《八声甘州》中的一些句子,如“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那又应该如何作逗点呢?对于一些并不熟悉词牌的人来说,这类句子的逗点很出人意料,粗划是: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对字领后面七字,而渐字领后面十二个字,这即是所谓的领格字。此词后面也还有“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喁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等句,其中的叹字和想字也做同样用途。一般虚词做领格字的还有“又、便、欲、算”等,实词做领格字的更多,难以列举。这类特殊用法在词中虽不常见,但其作用却至关重要,前人论词多言及之。常见词牌的除上面的《八声甘州》大量使用领格字,小令中《好事近》末句首字,长调中《沁园春》中下片次句首字,《六州歌头》末句首字等也都需要领格字。
附注:一,平起仄起都是依据句子第二字定义的,故“古来征战几人回”虽首字为仄也只能算是平起句,而平收仄收
则依据末字来定义依据末字来定义。
二,“仄平平仄”一格虽在诗句中广泛运用,但“仄平仄仄”也偶尔可见,如“此情可待成追忆”,为诗者须视情况而定。
三,文中诗句全引自《唐诗三百首》,读者可自己详查之。
四,文中并未涉及韵脚的问题,只因笔者好用今韵,于古韵了解甚少。欲从古韵者可自购词谱以研习之。
6.词中什么叫领格字
领格在“词”中是很重要的。
常常在一至三个领字下带两三个句子。这种领格句法,不管是创作还是朗读(含阅读),如果处理得好,往往起到“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作用,它能使词语一泻千里,意境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带出来了。
而且,领格字在声律上也给人一种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美感,读来如珠落玉盘。学习时不可忽视。
领格有用平声字的,但大多数情况下须用仄声、尤其是去声字;而且在朗诵吟哦时,应略作停顿。如毛主席的《沁园春 雪》,上片“望”、“看”,下片“惜”、“数”等均为领格字(下片第二句属一七句式,“引”算领格亦可,但只领本句)。
领格有一字领、二字领和三字领。三字领,多属完整句子,也叫“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