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湘文化的诗词
1.赞美湘菜的诗词
1、《田家杂咏十二首 其三》
清代:王季珠
新蚁芬芳初浸面,子鸡和淡薄楂盐。
不奇桂辣椒辛味,知是吴民性喜甜。
译文:
新鲜的蚂蚁刚刚露面,小小的家鸡混合着淡淡的楂盐。
不好奇广西的辣椒的辛辣味道,知道这是湘菜的人民喜欢甜味。
2、《水调歌头·游泳》
作者: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白话译文:
刚喝了长沙的水,又吃着武昌的鱼。我在万里长江上横渡,举目眺望舒展的长空。哪管得风吹浪涌,这一切犹如信步闲庭,今天我终于可以尽情流连。
江面风帆飘荡,龟蛇二山静静伫立,胸中宏图升起。大桥飞跨沟通南北,长江天堑将会畅行无阻。我还要在长江西边竖起大坝,斩断巫山多雨的洪水,让三峡出现平坦的水库。神女(神女峰)如果当时还在,必定会惊愕世界变了模样。
扩展资料:
基本特色
湘菜历来重视原料互相搭配,滋味互相渗透。湘菜调味尤重香辣。因地理位置的关系,湖南气候温和湿润,故人们多喜食辣椒,用以提神去湿。同时,爆炒也是湖南人做菜的拿手好戏。
烹调特色
历史悠久,在热烹、冷制、甜调三大类烹调技法中,每类技法少则几种,多的有几十种。相对而言,湘菜的煨功夫更胜一筹,几乎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煨,在色泽变化上可分为红煨、白煨,在调味方面有清汤煨、浓汤煨和奶汤煨。
小火慢炖,原汁原味。有的菜晶莹醇厚,有的菜汁纯滋养,有的菜软糯浓郁,有的菜酥烂鲜香,许多煨出来的菜肴,成为湘菜中的名馔佳品。
这里推荐几道招牌菜!
1、酸汤鱼
一道酸汤黄鸭叫便可以绑住你的胃,大锅的酸汤端上桌,鱼酸菜的酸爽味填满鼻腔,标配一斤半约十只的新鲜黄鸭叫,下到锅里现煮5分钟,汤汁和肉汁,吃三碗饭都不过瘾!有着30多年厨师经验的老板对材料敏感到不行,光是一口锅就能捣腾出“十八般料理”,尤其适合秋冬。金针菇是锅底最好的配料,切到透明的洋葱片衬着黄牛肉的香味一级棒。金蒜开边虾上桌闷2分钟后淋上自制的酱料,在圆桌上转一圈就已经抢光。
2、老姜醋烧鸡
一道老姜醋烧鸡刚端上来就香气四溢,慢火一边煨着,食客们一边尝着。山西陈醋的酸,还有姜、蒜等辅料的香,全都在裹鸡肉里,既开胃又解馋。来这里必点的除了老姜醋烧鸡,还有香辣特色海鲜锅,小份的4-5人足以。一大盆的新鲜海鲜包括虾、蟹、花甲和八爪鱼,还搭配了自家腌制的酸萝卜粒,辣味里又有点酸甜味。
3、香菜牛肉
说到两道黄金招牌:凉拌腰花和凉拌牛肉,在长沙也是柳胖子最早一批推出的,如今的口味也和当初一样。用自家卤水卤过的腰花和牛肉,拌上香菜叶,看起来简单的料理,奇怪的是也就柳胖子家做的才是那个味!这两道是必点菜,也是上桌后最早被抢光的!
4、浇汁生闷东江鱼
一道浇汁生闷东江鱼,提前准备好高汤料,鲜活的鱼下锅四分钟,上桌后一分钟便可以关火食用,可想而知那种鲜嫩的程度。常德牛尾和生煎驴肉也是五星推荐的招牌菜。
5、腐乳蒸肉
腐乳蒸肉,是爸爸辈小时候就吃的经典湘菜。肉要用肥瘦相间的三层五花,只用味精、辣椒粉、酱油腌制五六个小时,然后腐乳要连带汤汁淋在肉上,煤火蒸上四五小时才够滋味。上菜后不要急着夹,要把菜均匀搅拌,一勺肉汤浇在饭上绝对是“白饭杀手”,软妹子干个2、3碗不成问题。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湘菜
2.高分求关于湖湘文化的35首古诗和古文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毛泽东诗词中的长征 长征,给予了极具诗人气质和才华的毛泽东丰富的创作源泉,他用7首诗词记录了这场惊心动魄的伟大远征。
1935年3月中旬,第三次渡赤水的前夜,毛泽东来到机要科。此时的红军主力正在遵义地区的长干山和枫香坝寻歼贸然跟进的川军。
“毛主席突然用湖南话特别大声地朗诵起来:长干山……枫香坝……看得出来毛主席心情非常好。”当时就站在毛泽东身后的机要参谋杨初振回忆说,长征中,毛泽东经常来到杨初振所在的机要科,守着电话指挥作战。
在杨初振的记忆中,毛泽东抽烟很凶、诗意很浓。 不过,长干山和枫香坝之战并没有如期打响。
否则,在毛泽东诗词中,也许还会增加一首关于长干山和枫香坝的传世之作。 踏上征程,深沉悲壮励军心 从广西的老山界到贵州骷髅山,直至红军占领遵义,挺进黔、滇、川,毛泽东在西南的崇山峻岭中,以“山”为题,写成《十六字令三首》。
从这三首小令中,可以很明晰地看到红军战略局势的细微变化:脱离湘江,红军“快马加鞭未下鞍”,一路急进,企图摆脱四面被围的局面;贵州境内,与数十万敌人艰苦鏖战,“倒海翻江卷巨澜”,撕破多路军阀布下的口袋阵,“万马战犹酣”;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重掌红军指挥权,再次以剑喻山,挥师北上,“刺破青天锷未残”,大显“天欲坠,赖以拄其间”的擎天豪气。 “那段时间是红军很危难的时刻,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红军可能走不到大渡河就已经全军覆灭了。”
时任中央军委电台党支部书记的老红军戴镜元回忆说。 二渡赤水后,红军突然回师攻占桐梓,夺取娄山关,二占遵义城,一口气吃掉了王家烈8个团和吴奇伟两个师。
参加了夺取娄山关战斗的老红军王道金回忆说:“瘪了好久的子弹袋,这下全都装满了。” 1935年2月28日傍晚,毛泽东登上了激战后的娄山关,酝酿了这首《忆秦娥·娄山关》。
但战斗的胜利并未让他高兴起来,由于土城战斗的失败,使中央红军未能按计划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数十万敌军仍然尾随其后。 1958年,毛泽东在这首词的注解中说:“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也许,这就是毛泽东当时鼓舞士气的一种期望? 摆脱“围剿”,大气磅礴写春秋 直到1935年秋,毛泽东沉郁的心情才有所缓解。
9月,中央红军主力已经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正穿行在海拔4000多米的岷山,向甘陕地区挺进。“当时已经走出了草地,看得到胜利的希望了,大家的心情都是不错的。”
老红军黄家祥回忆道。 那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在加紧密谋华北事变,国内“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呼声越来越高。
毛泽东显然已开始谋划全民族抗战了。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在这首想像奇特、意境雄伟的《念奴娇·昆仑》中,毛泽东起句大气,再现当年意气风发之势,让人不由想起若干年后他那句大手一挥的惊世之言: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
“昆仑:主题是反对帝国主义……”毛泽东在这首词的注解中这样写道。 1935年10月1日晚,通渭县城的文庙小学里,油灯如豆,中央红军干部大会在文庙小学召开。
第二天,他们将继续北上,寻找陕北红军并创建根据地。 毛泽东在会上对第二天的行动做了动员,还高声朗诵了那首千古绝唱——《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主席朗诵完诗后,会场上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老红军胡安吉回忆说。 可能连毛泽东也没有想到,14年后的同一天下午,他将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的成立。
立足陕北,壮志情怀绘江山 海拔2928米的六盘山,是红军长征途中的最后一座障碍。这对于一支正在走向胜利的部队,已经不在话下。
天高云淡雁南去,红旗漫卷六盘山。毛泽东在猎猎红旗下,写下了《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也不知道在写完这首词后,毛泽东有没有掷笔长笑? 1935年10月21日,一场伏击战在吴起镇打响。战斗以俘敌700人,缴获战马200匹而胜利结束,实现了毛泽东不要把尾巴带入根据地的战斗目的。
当这场战斗的指挥员彭德怀风尘仆仆地从前线回到指挥部,毛泽东情绪激动地在一张作战电令纸上写下了《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山高路远坑深”——毛泽东在战前签发的作战命令上,第一句话也是如此。
彭德怀看到诗词后,谦虚地把“唯我彭大将军”改为“唯我英勇红军”。——至此,中央红军胜利结束了为期一年的艰难长征,开始在西北重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
。
3.赞美湖南的诗词
《望洞庭》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登岳阳楼》唐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踏莎行》宋 秦观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 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渔家傲·秋思》宋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咏零陵》宋 欧阳修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
城郭恰临潇水上,山川犹是柳侯余。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
欲买愚溪三亩地,手拈茅栋竟移居。《芙蓉楼送辛渐》唐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供参考。
4.赞美湖南的诗歌
举一首吧。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气势挺恢弘的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5.赞美湖南山水的诗歌
用山河的壮丽,
孕育了无数英雄儿女,
我无法赞美得更多.
不提湘江的长流水,
也不提五岳的秀美,
不提那爱枫亭四围枫叶的热情,
也不提那千姿百态的张家界.
我真的还不知道有什么可说的,
不好意思,
忘了那烟波渺渺的洞庭春色,
和那湖边忧天下的范先生.
其实,
我更想说的是,
因为他是我的故乡.
不因为它的美,
而是因为它的真.
6.关于湖湘文化的诗句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毛泽东诗词中的长征 长征,给予了极具诗人气质和才华的毛泽东丰富的创作源泉,他用7首诗词记录了这场惊心动魄的伟大远征。
1935年3月中旬,第三次渡赤水的前夜,毛泽东来到机要科。此时的红军主力正在遵义地区的长干山和枫香坝寻歼贸然跟进的川军。
“毛主席突然用湖南话特别大声地朗诵起来:长干山……枫香坝……看得出来毛主席心情非常好。”当时就站在毛泽东身后的机要参谋杨初振回忆说,长征中,毛泽东经常来到杨初振所在的机要科,守着电话指挥作战。
在杨初振的记忆中,毛泽东抽烟很凶、诗意很浓。 不过,长干山和枫香坝之战并没有如期打响。
否则,在毛泽东诗词中,也许还会增加一首关于长干山和枫香坝的传世之作。 踏上征程,深沉悲壮励军心 从广西的老山界到贵州骷髅山,直至红军占领遵义,挺进黔、滇、川,毛泽东在西南的崇山峻岭中,以“山”为题,写成《十六字令三首》。
从这三首小令中,可以很明晰地看到红军战略局势的细微变化:脱离湘江,红军“快马加鞭未下鞍”,一路急进,企图摆脱四面被围的局面;贵州境内,与数十万敌人艰苦鏖战,“倒海翻江卷巨澜”,撕破多路军阀布下的口袋阵,“万马战犹酣”;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重掌红军指挥权,再次以剑喻山,挥师北上,“刺破青天锷未残”,大显“天欲坠,赖以拄其间”的擎天豪气。 “那段时间是红军很危难的时刻,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红军可能走不到大渡河就已经全军覆灭了。”
时任中央军委电台党支部书记的老红军戴镜元回忆说。 二渡赤水后,红军突然回师攻占桐梓,夺取娄山关,二占遵义城,一口气吃掉了王家烈8个团和吴奇伟两个师。
参加了夺取娄山关战斗的老红军王道金回忆说:“瘪了好久的子弹袋,这下全都装满了。” 1935年2月28日傍晚,毛泽东登上了激战后的娄山关,酝酿了这首《忆秦娥·娄山关》。
但战斗的胜利并未让他高兴起来,由于土城战斗的失败,使中央红军未能按计划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数十万敌军仍然尾随其后。 1958年,毛泽东在这首词的注解中说:“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也许,这就是毛泽东当时鼓舞士气的一种期望? 摆脱“围剿”,大气磅礴写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