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范仲淹诗词田英章书法

    1.范仲淹书法的风格是什么

    范仲淹书取法二王,兼融欧、柳,用笔敏捷,结体内紧外展。

    如其所书《李寺丞帖》,令人联想到黄山谷的体势颇有几分近似之处。黄山谷曾评道:“范文正公书落笔痛快沉着,极近晋宋人书。”

    (《山谷题跋》)具体地说,尤得王献之体势、笔意,基本结体亦近于王羲之《乐毅论》。黄山谷书的结体、架势也是由此而进一步夸张、伸展、强化其动态的。

    再看黄耆老的草书,其取势特点和结体变化的运动规律与黄山谷草书亦有一定的联系。黄耆老的生平事迹不详,但知其与苏东坡有诗唱和,大约为其同时人。

    观其草书《杜甫五言诗卷》,强烈的左右牵扯、四面俯仰的运动势态与山谷颇为相类,但无山谷的颤抖、跳跃动作。黄山谷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与黄耆老或也熟悉,书法也可能受到一定感染。

    悟性高的书家,对与自己的追求、理想相契合的事物,往往过目即可会于心,融于笔下,何待摹求。

    2.范仲淹的行楷书《师鲁帖》有哪些书法特点

    《师鲁帖》,行楷书,纸本,纵32.8厘米,宽39.2厘米,题跋长32.8厘米,宽18 厘米,总计11行,每行字数不等,字有缺损,现存的有100字。

    现今收藏在台北故 宫博物院。楷书《道服赞》有什么特点?《道服赞》纸本,手卷,纵34.8厘米,横47.9厘米。

    楷书8行。现今收藏在北 京故宫博物院。

    此帖是范仲淹为同年好友“平海书记许兄”所制道服撰写的一篇 赞文,称赞友人制道服乃“清其意而洁其身”之举。宋代文人士大夫喜与道士交 往,“道家者流,衣冠楚楚。

    君子服之,逍遥是与”。穿着道服,于是就成为了 一时风气。

    此卷行笔清劲痩硬,结字方正端谨,风骨峭拔,颇具王羲之《乐毅论》遗意。 时人称此帖“文醇笔劲,既美且箴”。

    据考证此帖作于1052以前。1956年张伯驹先 生将其捐献故宫博物院。

    3.我要范仲淹的《渔家傲》的字帖

    到书店去买字帖嘛,买那种封面上有写古诗、文言文的里面有。

    近来我刚好看到有一款软件“全新硬笔书法大师”是专门供我们练习硬笔书法的:

    1.下载:道服赞》页,宋范仲淹书。

    纸本,手卷,纵34.8cm,横47.9cm。楷书8行 后纸有文同、吴立礼、戴蒙、柳贯、胡助、刘魁、戴仁、司马垔、吴宽等多家题跋。

    钤鉴藏印:“高阳图书”、“寿国公图书印”、“东汉太尉祭酒家学”、“十六世孙主奉右胜谨藏图书”、“怀州军康记”等多方,另钤清梁清标、安岐诸印,又清乾隆、嘉庆、宣统内府诸印。`Y$s9H5^| 此帖是范仲淹为同年友人“平海书记许兄”所制道服撰写的一篇赞文,称友人制道服乃“清其意而洁其身”之举。

    宋代文人士大夫喜与道士交往,“道家者流,衣裳楚楚。君子服之,逍遥是与。”

    穿着道服,遂成一时风气。此卷行笔清劲瘦硬,结字方正端谨,风骨峭拔,颇具王羲之《乐毅论》遗意。

    时人称此帖“文醇笔劲,既美且箴。”据考证此帖作于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年)以前。

    此赞经《铁网珊瑚》、《清河书画舫》、《清河见闻表》、《式古堂书画汇考》、《平生壮观》、《大观录》、《墨缘汇观》、《石渠宝笈初编》等书著录。刻入明文徵明《停云馆帖》、乾隆朝《三希堂法帖》等法帖。

    曾经宋范氏义庄,清安岐、清内府,近人张伯驹等收藏。年张伯驹先生将其捐献故宫博物院。

    6.范仲淹的诗词能提供几首吗

    宋 - 范仲淹 - 定风波 【年代】:宋 【作者】:范仲淹 【题目】:定风波 【内容】: 罗绮满城春欲暮。

    百花洲上寻芳去。 浦映□花花映浦。

    无尽处。 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 功名得丧归时数。

    莺解新声蝶解舞。 天赋与。

    争教我辈无欢绪。 宋 - 范仲淹 - 江上渔者 【年代】:宋 【作者】:范仲淹 【题目】:江上渔者 【内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宋 - 范仲淹 - 苏幕遮 【年代】:宋 【作者】:范仲淹 【题目】:苏幕遮 【内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1] 追旅思,[2]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宋 - 范仲淹 - 剔银灯 【年代】:宋 【作者】:范仲淹 【题目】:剔银灯 【内容】: 昨夜因看蜀志。

    笑曹操、孙权、刘备。 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

    少痴呆、老成?点病? 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 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宋 - 范仲淹 - 武夷茶歌 【年代】:宋 【作者】:范仲淹 【题目】:武夷茶歌 【内容】: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7.范仲淹写诗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风格

    诗歌上,范仲淹主张“范围一气”、“与时消息”。范仲淹继承了孟子的“浩然之气”,又将曹丕的“文气说”、陆机、钟嵘的“感物说”和“天人合一”的诗学思想捏合在一起,他认为,诗人创作的冲动与意向,是秉承大道之“一气”,感于万物并通过万物体现出来。范仲淹的“与时消息”则继承了刘勰的“为情而文”观和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把政治教化和为情造文有机有机结合起来,范仲淹批判宋初诗坛的盲目模仿之风和无病呻吟之态,主张诗歌创作要忠于生活现实,符合时事,不为空言。

    范仲淹诗歌存世305首,内容非常广泛,或言志感怀,抒写伟大的政治抱负;或关注民生,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或纪游山水,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或咏物寄兴,展现自己的人格操守。诗意淳语真,艺术手法多样,以清为美的特点

    范仲淹书法艺术 尤为突出,以文为诗、议论化的倾向非常明显,同时注意白描手法和叠字的运用,与当时的白体、晚唐体及西昆体相比,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面貌,成为宋初诗歌由唐音向宋调转变的重要一环。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