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有关诗词

    一、【急】中国古代关于园林的诗词歌赋

    独享园林快乐,且有好诗流传的历史人物和古代园林并不多。

    宋朝开封附近的沈园:陆游送和表妹唐婉的《钗头凤》中的“满园春色宫墙柳”,既是写园林的,身”在园中,无心观景,备受“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的情感折磨。急者恐是“学子”或“情种”为了应人、应试而急吧?园林诗是闲情逸致的东西,若如此打点真是糟蹋了!可以告知更多,更可为之解析,岂是解急,实同救命。

    不敢妄称专家,起码是行家。对悬赏分不只是为何物?但却深知“园林诗”给人带来的享受!这方面要首推康熙和乾隆祖孙两为皇帝,建造了旷世名园“颐和园”和“圆明园”,那诗呀写得真是精彩绝伦。

    提示过了,自己找吧。要么就屈尊拜师吧!别太难过了,先送你两句吧:“层楼雅号画中游,四面远窗万景受。

    只有昆明湖空阔,烟波几点下闲鸥”。这是乾隆的手笔,意境自己想好吗?!我心已随诗境俱老,难道不可为师?不是与园林有特殊的难解情缘,是难明此理的。

    二、与中国园林艺术相关的中国诗词或者诗文

    水调歌头 端午暮色掩行迹,怀石自沉江。

    大夫吟唱何处,残月冷穹苍。浊浪滔滔东去,云梦沉浮辗转,楚地亦神伤。

    羁客赋骚体,忧患著文章。击鼍鼓,投米粽,整行装。

    飞舟遏浪,挥桨揎臂吼声狂。颠沛流离往昔,日丽风和此际,三闾应安详。

    岁月如梭逝,风义永流芳。中秋思乡漂泊离乡数十载今夜辗转最难眠未知村旁青柳池是否有月寄相思除夕寄我思古时花灯今已无唯有元宵依旧甜除去昨日相思泪喜得湾儿梦里回子于何地开天问斯世几回离国门云梦如留马行处鱼梁必赋玉招魂圣朝无事多来往佳旅相情少去存漫道龙舟达故意同闻山水悼王孙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塞下曲 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竹里馆 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枫桥夜泊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鱼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清平调 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妻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旅夜书怀 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锦瑟 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无题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水调歌头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词--励志古风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

    金缕衣 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叶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图伤悲!杂诗 陶渊明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诗词--离别送别 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渭城曲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系。

    下面是从历代诗词中节选出的与明月、中秋有关的名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月下独酌》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辛弃疾《满江红》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三、形容园林 的诗句

    一、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二、枫 桥--[唐]杜牧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城岁月遥。

    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 三、宿枫桥--- [宋]陆 游 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风月未须轻感慨,巴山此去尚千重。 四、过枫桥留别城西诸友--[明]谢晋 烦君远饯意偏饶,念我离群怎寂寥。

    祖帐西催诗欲就,邮亭风劲酒频浇。 舟移射渎黄昏近,路转江村碧树遥。

    记取今宵分手处,乌啼时节过枫桥。 五、枫桥歌送吴秀才之金陵--[明] 谢晋 君不见枫桥水,奔流直泻太湖来。

    环绕阖闾城西地,其问风土何佳哉。 层楼叠榭侵云起,望处人家半临水。

    水边歌舞不胜春,桥下帆樯停似蚁。 复有大道接金陵,送客每来桥上行。

    山寺钟鸣知夜半,渔村月落见灯明。 今朝却饯吴公子,解我金貂酤绿醑。

    帆挂长洲苑外烟,衣沾虎阜山头雨。 暮烟秋雨益凄其,别绪离情无限期。

    昔时应是今时景,今人还须昔人诗。 见说长干花似绮,君归更英思乡里。

    拓展资料 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受到传统“礼乐”文化影响很深。通过地形、山水、建筑群、花木等作为载体衬托出人类主体的精神文化。

    园林具有很多的外延概念:园林社区、园林街道、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国家园林县城等等。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对于园林有着迫切的功能性和艺术性的要求。

    对于我们现代的生活和未来的人民发展方向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四、【急】中国古代关于园林的诗词歌赋

    沈园

    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阿房宫赋

    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五、与中国园林艺术相关的中国诗词或者诗文

    网上复制的: 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的联系 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

    。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泪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

    非唯我爱石竹,即石竹亦爱我也。 --郑板桥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民族。

    由文化凝聚积淀的园林景观,清幽中见画意,细腻中见诗情,平淡中见蕴藉,变化中见新奇,可谓异彩纷呈,琳琅满目。中国园林(主要指中国古典园林)有别于世界其他园林,主要可概括为四大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三、诗画的情趣。

    四、意境的涵蕴。这四大特点是中国园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主要标志。

    它们的形成,一方面是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合力。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来说,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及重渐悟、重直觉感知、重综合推衍的思维方式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

    而其中,推动园林兴盛、园林艺术普及和提高的,乃是一大批文人直接参与园林规划的结果。他们借鉴文学、绘画的表现形式,将自身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融入到造园艺术中,赋予园林以深刻的内涵。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们是中国园林风格和特色形成的主体人物。中国园林自唐代出现了诗人和画家自成一派的“文人园林”以来,经过漫长的、不间断的发展,乃至现代园林景观的布局、构景,仍与文学、绘画紧密结合,蕴涵着被誉为“无声的诗”和“立体的画”的美学基础。

    “文人园林”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中国园林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 园林艺术是通过园林的物质实体反映生活美、表现一定审美意识的空间造型艺术、同时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理想①。

    其本质即在于,通过对包括山、水、建筑、植物等所谓园林四要素,以及道路、室内陈设等的有机构成,组织一个富于情趣的饱含艺术意境美的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其特点为重视自然美、崇尚意境、追求曲折多变以及创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精神品格,与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形式美的追求迥异。

    中国园林于先秦时期发轫,魏晋南北朝是转折点,私家宅园和郊区别墅已相继兴起。经隋唐的发展,掀起过两次皇家园林建设高潮,其间以文人园林面貌出现的私家园林也得到很大的发展;明清时期园林进入总结阶段,尤以明清代的成就突出,现存园林几乎全是这个时期的遗存。

    皇家园林现多存于北京西郊,而艺术水平更高的私家园林以江南最为集中,它们是中国的园林的两大流派。中国园林的创作高下成败的关键,要视创作者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而定,以下试从园林建造艺术意境与诗画艺术的相互渗透入手,阐述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特质。

    中国的造园的宏观发展的整体艺术,我认为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来讲,而个体的构建特色可以简单用四小段阐述: 宏观上:一、因地制宜,顺应自然 因地制宜是指造园时根据不同的基地条件,有山靠山,有水依水,充分攫取自然景色的美为我所用,这实际上也就是园林规划布局中的顺应自然。顺应自然的另一层意思是按自然山水风景的形成规律来塑造园中的风景,使园内景色富有自然天真的魅力。

    园林艺术的主要目的是创造(或者改造整理)山水风景美,使之更集中、更精练、更便于观赏。祖国的山山水水,婀娜多姿,特别是那些经前人评定的传统山水名胜风景区,更是无山不秀,有水皆丽。

    美丽的自然景色为园林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但是造园并不是单纯地模仿自然,再现原物,而是以山水、花木和建筑等组景要素,经过艺术劳动,塑造出比自然风景更美的景色的实践过程。这就要求艺术家认真归纳总结自然山水美的各种不同形式和它们的形成规律,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依据。

    “活泼泼地”是苏州留园西部的一座横跨溪上的水阁,同时也作为溪涧景色的收头。一条清澈的小溪缓缓从枫林中流出,到此水阁下隐去,好像穿阁而过,水虽止而动意未尽。

    流水、小阁、青翠的小岗,充满了自然风景的活泼生气,实在是园林造景中以人工创自然的妙着,以“活泼泼地”来题名,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唐代诗论家司空图在《诗品》中这样写道:“生气,活气也。

    活泼泼地,生气充沛,则精神进露,远出纸上。”园林风景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就要让园林充满活气,顺应自然地组织山水。

    像“活泼泼地”一景就是如此,小建筑置于以土为主、间以黄石的假山平岗之中,溪水曲折流出,两岸枫树咸林,要是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在此小憩片刻,定会使人感到满眼生气,精神舒畅。 具体地讲,园林艺术处理山水(即叠山理水)的规律就是“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理贯通,全园生动”。

    其实,山有脉络走向,水有源头流向,这是自然山水风景最一般的规律。要是园林中的山无脉络,混成一堆,园中的水又是无源的死水,那末即使亭台建筑设计得再精巧,花木品种再多,整座园林也是生动不起来的。

    因此,造园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山的脉络走向,疏通园中的水源,并使山水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如果园林建在自然山林之中,那么就应该按照自然山岭的脉理走向来。

    六、【急用】关于苏州园林的诗句或俗语

    拙政园 兰雪堂 : 兰雪堂是东部的主要厅堂,堂名取意于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诗句。

    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据园主王心一《归园田居》记载,兰雪堂为五楹草堂,“东西桂树为屏,其后则有山如幅,纵横皆种梅花。梅之外有竹,竹临僧舍,旦暮梵声,时从竹中来”,环境幽僻。

    堂前两棵白皮松苍劲古拙,墙边修竹苍翠欲滴,湖石玲珑,绿草夹径,东西院墙相连。堂坐北朝南三开间,“兰雪堂”匾额高挂 ,长窗落地,堂正中有屏门相隔,屏门南面为一幅漆雕《拙政园全景图》,屏门北面为《翠竹图》,全部采用苏州传统的漆雕工艺,屏门两边的隔扇裙板上刻有人物山水。

    缀云峰 缀云峰位于兰雪堂北,山峰高耸在绿树竹荫中,山西北双峰并立,取名“联璧”。缀云峰、联壁峰为归园田居的园中景点。

    王心一《归园田居记》,兰雪堂前有池,“池南有峰特起,云缀树杪,名之曰缀云峰。池左两峰并峙,如掌如帆,谓之联壁峰。”

    两峰为明末叠石名家陈似云作品,所用湖石,玲珑细润,以元末赵松雪山水画为范本。缀云峰的形态自下而上逐渐状大,其巅尤伟,如云状,岿然独立,旁无支撑。

    1943年夏夜,缀云峰突然倾圮。后来,在园林专家汪星伯的指导下,重新堆成了这座高达两丈、玲珑夭矫的奇峰,如今此峰苔藓斑驳,藤蔓纷披,不乏古意。

    秫香馆 秫香,指稻谷飘香,以前墙外皆为农田,丰收季节,秋风送来一阵阵稻谷的清香,令人心醉,馆亦因此得名。秫香馆为东部的主体建筑,面水隔山,为单檐歇山结构,室内宽敞明亮,长窗裙板上的黄杨木雕,共有 48幅,缘据行家考证,一部为《西厢记》,另一部为《金玉如意》。

    其中《西厢记》一出中,有“张生跳墙会鸳鸯”、“拷红”、“长亭送别”等场景,雕镂精细,层次丰富,栩栩如生。夕阳西下,一抹余辉洒落在秫香馆的落地长窗上。

    加上精致的裙板木雕,把秫香馆装点得古朴雅致,别有情趣。 涵青亭 园林建筑,以亭的变化为多。

    亭是一种只有屋顶而没有墙的小屋,玲珑轻巧,一般由屋顶、柱身和台基三部分组成。在园林中可点景、观景,又可供人小憩、纳凉、避雨。

    拙政园不仅亭多,而且形式不一。涵青亭居于一隅,空间范围比较逼仄。

    但造园家以高大的白墙作底,建了一座组合式的半亭,一主二从,主亭平座挑出于水面之上,犹如水榭,两侧副亭略向后退,朝左右展开,似廊又非廊,主亭发两只戗,副亭发一只戗,整座亭子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给本来平直、单调的墙体增添了飞舞的动势。斜倚亭边美人靠小坐,天光云影水间,锦鲤遨游,荷莲轻荡。

    梧竹幽居 建筑风格独特,构思巧妙别致的梧竹幽居是一座方亭,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此亭外围为廊,红柱白墙,飞檐翘角,背靠长廊,面对广池,旁有梧桐遮荫、翠竹生情。

    亭的绝妙之处还在于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洞环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的奇特景观。四个圆洞门既通透、采光、雅致,又形成了四幅花窗掩映、小桥流水、湖光山色、梧竹清韵的美丽框景画面,意味隽永。

    “梧竹幽居”匾额为文徵明体。“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对联为清末名书家赵之谦撰书,上联连用二个借字,点出了人类与风月、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亲密之情;下联则用一动一静,一虚一实相互衬托、对比,相映成趣。

    听雨轩 听雨轩在嘉实亭之东,与周围建筑用曲廊相接。轩前一泓清水,植有荷花;池边有芭蕉、翠竹,轩后也种植一丛芭蕉,前后相映。

    五代时南唐诗人李中有诗曰:“听雨入秋竹,留僧覆旧棋”;宋代诗人杨万里《秋雨叹》诗曰:“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现代苏州园艺家周瘦鹃《芭蕉》诗曰:“芭蕉叶上潇潇雨,梦里犹闻碎玉声。”这里芭蕉、翠竹、荷叶都有,无论春夏秋冬,只要是雨夜,由于雨落在不同的植物上,加上听雨人的心态各异,自能听到各具情趣的雨声,境界绝妙,别有韵味。

    远香堂 远香堂为四面厅,是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在原明正德若墅堂的旧址上,为清乾隆时所建,青石屋基是当时的原物。它面水而筑,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

    堂北平台宽敞,池水旷朗清澈。荷池宽阔,红裳翠盖,清香宜人。

    堂名取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的名句,水中遍植荷花,因荷得名。夏日池中荷叶田田,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是赏荷的佳处。

    园主借花自喻,表达了园主高尚的情操。堂内装饰透明玲珑的玻璃落地长窗,规格整齐,由于长窗透空,四周各具情趣的景物,山光水影,尽收眼底,犹如观赏山水长卷。

    室内陈设典雅精致。 小飞虹 苏州是水乡,拙政园是水园,有水必有桥。

    拙政园里有石板桥、石拱桥等,小飞虹的型制很特别。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廊桥。

    取南北朝宋代鲍昭《白云》诗“飞虹眺秦河,泛雾弄轻弦而命名”。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为名。

    虹,是雨过天晴后横跨大地的一架绚丽的彩桥,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

    小飞虹桥体为三跨石梁,微微拱起,呈八字型。桥面两侧设有万字护栏,三间八柱,覆盖廊屋,檐枋下饰以倒挂楣子,桥两端与。

    七、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诗词之间有什么关系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诗词之间有什么关系? 中国园林,名之为“文人园”。

    它是饶有书卷气的园林艺术。北京香山饭店,是贝聿铭先生的匠心。

    因为建筑与园林结合得好,人们称之为有“书卷气的高雅建筑”,我则首先誉之为“雅洁明净,得清新之致”,两者意思是相同的。足证历代谈中国园林总离不了中国诗文。

    而画呢?也是以南宗的文人画为蓝本。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归根到底脱不开诗文一事。

    这就是中国造园的主导思想。 南北朝以后,士大夫寄情山水,啸傲烟霞,避嚣烦,寄情赏,既见之于行动,又出之以诗文。

    园林之筑,应时而生。续以隋唐、两宋、元、直至明清,皆一脉相承。

    白居易之筑堂庐山,名文传诵。李格非之记洛阳名园,华藻吐纳。

    故园之筑出于文思。园之存,赖文以传。

    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园实文,文实园,两者无二致也。 造园看主人。

    即园林水平高低,反映了园主之文化水平。自来文人画家颇多名园,因立意构思出于诗文。

    除了园主本身之外,造园必有清客。所谓清客,其类不一,有文人、画家、笛师、曲师、山师等等。

    他们相互讨论,相机献谋,为主人共商造园。不但如此,在建成以后,文酒之会,畅聚名流,赋诗品园,还有所拆改。

    明末张南垣,为王时敏造“乐郊园”,改作者再四。于此可得名园之成,非成于一次也。

    尤其在晚明更为突出。我曾经说过那时的诗文、书画、戏曲,同是一种思想感情,用不同形式表现而已。

    思想感情指的主导是什么?一般是指士大夫思想,而士大夫可说皆为文人,敏诗善文,擅画能歌,其所造园无不出之同一意识,以雅为其主要表现手法了。园寓诗文,复再藻饰,有额有联,配以园记题咏,园与诗文合二为一。

    所以每当人进入中国园林,便有诗情画意之感。如果游者文化修养高,必然能吟出几句好诗来,画家也能画上几笔明清逸之笔的园景来。

    这些我想是每一个游者所必然产生的情景,而其产生之由就是这个道理。 汤显祖所为《牡丹亭》而“游园”、“拾画”诸折,不仅是戏曲,而且是园林文学,又是教人怎样领会中国园林的精神实质。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靡外烟丝醉软”,“朝日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其兴游移情之处真曲尽其妙。

    是情钟于园,而园必写情也,文以情生,园固相同也。 清代钱泳在《覆园丛话》中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

    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一言道破,造园与作诗文无异,从诗文中可悟造园法,而园林又能兴游以成诗文。

    诗文与造园同样要通过构思,所以我说造园一名构园。这其中还是要能表达意境。

    中国美学,首重意境,同一意境可以不同形式之艺术手法出之。诗有诗境,词有词境,曲有曲境,画有画境,音乐有音乐境,而造园之高明者,运文学绘画音乐诸境。

    能以山水花木,池馆亭台组合出之。人临其境,有诗有画,各臻其妙。

    故“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园林,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者,实以诗文造园也。

    诗文言空灵,造园忌堆砌。故“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风荷举”。

    言园景虚胜实,论文学亦极尽空灵。中国园林能于有形之景兴无限之情,反过来又生不尽之景,恍筹交错,迷离难分,情景交融的中国造园手法。

    《文心雕龙》所谓“为情而造文”,我说为情而造景。情能生文,亦能生景.其源一也。

    诗文兴情以造园。园成则必有书斋、吟馆,名为园林,实作读书吟赏挥毫之所。

    故苏州网师园有看松读画轩,留园有汲古得绠处,绍兴有青藤书屋等。此有名可徵者。

    还有额虽未名,但实际功能与有额者相同。所以园林雅集文酒之会,成为中国游园的一种特殊方式。

    历史上的清代北京怡园与南京随园的雅集盛况后人传为佳话,留下了不少名篇。至于游者漫兴之作,那真太多了,随园以投赠之诗,张贴而成诗廊。

    读晚明文学小品,宛如游园。而且有许多文字真不啻造园法也。

    这些文人往往家有名园,或参予园事,所以从明中叶后直到清初,在这段时间中,文人园可说是最发达,水平也高,名家辈出。计成《园冶》,总结反映了这时期的造园思想与造园法,而文则以典雅骈骊出之。

    我怀疑其书必经文人润色过,所以非仅仅匠家之书。继起者李渔《一家言居室器玩部》,亦典雅行文。

    李本文学戏曲家也。文震亨《长物志》更不用说了,文家是以书画诗文传世的,且家有名园,苏州艺圃至今犹存。

    至于园林记必出文人之手,抒景绘情,增色泉石。而园中匾额起点景作用,几尽人皆知的了。

    中国园林必置顾曲之处,临水池馆则为其地。苏州拙政园卅六鸳鸯馆、网师园濯缨水阁尽人皆知者。

    当时俞振飞先生与其尊人粟庐老人客张氏补园,(补园为今拙政园西部),与吴中曲友顾曲于此,小演于此,曲与园境合而情契,故俞先生之戏具书卷气,其功力实得之文学与园林深也。其尊人墨迹属题于我,知我解意也。

    造园言“得体”,此二字得假借于文学。文贵有体,园亦如是。

    “得体”二字,行文与构园消息相通。因此我曾以宋词喻苏州诸园:网师园如晏小山词,清新不落套;留园如吴梦窗词,七层楼台,拆下不成片段;而拙政园中部,空灵处如闲云野鹤去来无踪,则姜白石之流了;沧浪亭有若宋诗。

    八、园林建筑的意境与诗词绘画的关系

    1 古典园林和古代诗词绘画溯源 1 .1 园林意境和古代诗词绘画的含义 园林艺术是动态的空间艺术(其中有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和游览者的动态游览序列),其置景要素是一个个物质实体,按一定的主题布局,安排诸要素组成各个园林空间,接受园林空间的主要诉诸于视觉,所以园林艺术又属于视觉艺术,且是物质因素较大的空间视觉艺术。

    我国的古典园林艺术注重意境的创设与表达,而古代诗词绘画在古典园林艺术意境的创设与表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承、互为因借。何为意境和园林意境?《词海》中意境的定义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的思想境界”;园林中的意境可理解为:“造园中所创设的各种物象的场景和创作者及游览者思想感情的交融,二者产生的共鸣,称其意镜,是创作者和欣赏者感情的倾注和升华,是所要达到的“景外之景、物外之象”的一种最高境界”。

    其创设和表达大体上有两种方法:其一是象征手法(即比拟和联想的手法)进行表达,如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用墨石、湖石、黄石和雪石分别表示春、夏、秋、冬等四季的变化,但是这种借比拟而产生的联想(象征手法),只有借助文学语言(园林题咏)手法,借助文学作品创造的画面和意境,才能产生强烈的美感作用,才能因妙趣横生而提高园林艺术的感染力;另一种是靠楹联(特别是五代末期,在唐代诗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楹联,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至宋代有所发展,特别是在园林中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题咏对园林意境进行表达,楹联题咏是语言艺术,是意觉时间-空间艺术,它是中国古典园林诗词的精萃,其媒介材料是词(语言)--- 一种非物质的精神载体(人为的符号),其精神内容因素较大,较空间视觉艺术(象征手法)有更大的时空领域,语言艺术的表意功能能唤起游人的形象思维,并展开联想,去自由地联想和体验园林意境的无限空间,达到“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如承德避暑山庄西南山区鹭云寺“静含太古山房”,意含“山仍太古留,心在羲皇上”。

    所谓“静含太古”即是要学习三代以前的有道明君,突出了其意境。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言艺术(楹联题咏)的媒介材料的特征决定着语言艺术是一种精神因素内容比较大的艺术种类,其精神内容的审美价值则加大了。

    刘天华曾比喻说:楹联题咏与石刻犹如西方的“标题音乐”,这种诗和自然风景的结合是我国造园艺术家独创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标题风景”。 1. 2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端原始 我国的古典园林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社会条件和文化背景的作用之下而产生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它的生成期:殷周时期的囿(即将一定的天然地域加以范围,放养动物,以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秦汉建筑宫苑,这是它产生的历史背景之一。

    关于社会条件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老子和庄子均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经济衰退、战火不断、社会混乱使那些自信心崩溃、理想幻灭的士大夫阶层日益建立了以自然、适意、恬静为特征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情趣,使得士大夫一意在内心取得平衡,追求田园生活和融入到自然大川中的隐居生活,出现了自然审美观,并相继出现了田园诗、山水诗和田园文学,反映在美术上,就出现了歌颂隐居生活为主题的人物画,而为了给这些人物一个合适的可以烘托主题的环境,山水画开始作为那些文人逸士的活动空间的背景而逐渐发展起来,公元3世纪--6世纪的两晋南北朝时期为它的转折期,私家园林如北方石崇的“金谷园”,南方如湘东王萧绎的“湘东苑”。皇家园林如曹魏洛阳营芳林园(华林园),是寺庙园林的兴起。

    全盛期:隋唐时期皇家园林有隋代洛阳的西苑、唐代长安的大明宫、华清宫、兴安宫,私家园林如白居易宅园,宰相李德裕平泉山庄,诗人王维兰田山辋川别业,白居易庐山草堂等。出现历史上第一座公共性质的园林--曲江。

    成熟前期:东晋自然山水园到唐宋写意山水园,元、明、清初(雍政)宋代写意山水画,简约笔墨获取深远广大的艺术效果发展成南宋的写意画派。该画派的理论和创作手法,对造园艺术的影响很大,园林和诗画的结合也就更加紧密,能够精练概括再现自然,并将自然美和建筑美相融揉,从而创设一系列富有诗清画意的园林景观。

    北京园林多集中东京汴梁和西京洛阳两地,汴梁是北京的京城,皇家苑囿多集中于此,宋徽宗时又在宫城东北建著名的“艮岳”。明朝中叶又形成一造园的高峰,明中晚期建拙政园、留园、艺圃、玉峰园等,波及周围的城市如扬州、太仓等,并出现造园家如计成、张南垣、周秉忠等。

    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康熙、乾隆城内主要是在明西苑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修造,北京的西北郊建有静宜园、静明园、园明园、畅春园、清漪园(即现在的颐和园)等五个皇家园苑,承德避暑山庄、清代集锦园,乾隆六下江南,如园明园40景、承德避暑山庄康熙36景和乾隆36景,其中每一个景点都有其各自的主题和意境,北京以外,明清的私家园林多位于扬州、苏州、吴兴、杭州等城市以及珠江三角州一带。

    九、有关“苏州园林”的名句、诗词、俗语

    都是关于拙政园内景点的:浓枝高下绕亭台,初染胭脂渐次开。

    遮映落霞迷涧壑,漫和疏雨点莓苔。低藏双燕人前舞,密引群蜂花底回。

    安得庐山千树子,疗饥换有谷如堆。(王心一《兰雪堂集》) 宫袍错落紫麒麟,曾是先皇法从臣。

    海外文章传谏草,天南魑魅识星辰。荆蛮流寓真吾土,燕赵悲歌见古人。

    渌水名园春更好,挈壶花下伴垂纶。(王宠《雅宜山人集》) 园林佳辑,已多年珍玩。

    拙政诸园寄深眷。想童时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

    今秋通简札,投甓招琼,妙绘频贻抱惭看。古趣写朱梅,兰石清妍,更风筱幽禽为伴,盼把晤沧浪虎丘时,践雅约,兼聆造形精鉴。

    1956年同济大学出版陈从周之《苏州园林》图册,余函购而时时展玩之。近岁识从周时,承贶以手绘画幅,偕游苏州则来书中语也。

    叶圣陶 苏州好,拙政好园林。四面荷风三面水,红裳翠盖满池心。

    炎夏惬幽寻。园之中部,有亭曰"荷风四面",居高临下,为赏荷胜处。

    苏州好,拙政好园林。卅六鸳鸯成双对,浴波戏水结同心。

    池馆蓄文禽。卅六鸳鸯馆面临广池,池中蓄鸳鸯十余对,拍浮为乐。

    苏州好,拙政好园林。盆盎盈庭花簇簇,潇湘一阁竹森森。

    到处有清阴。留听阁一带,罗列花木盆景无数,丰富多彩。

    "潇湘一角"为种竹处。苏州好,拙政好园林。

    轩宇玲珑如展扇,与谁同坐有知音。于此可横琴。

    西部有小轩作扇面形,别创一格,榜曰"与谁同坐"。苏州好,拙政好园林。

    月榭星台新安置,东西结合更幽深。放眼豁胸襟。

    园之东部拓地二十余亩,鸠工庀材,布置一新;从此与中部、西部互相结合,更见幽深宽广。苏州好,拙政好园林。

    民不能忘垂百载,忠王伟绩感人深,歌颂到如今。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曾开府于此。

    调寄《望江南》 周瘦鹃 拙政名园好景多,池塘屈曲漾晴波,远香堂外清如画,四面凉风万柄荷。拙政园始建于明代,由于多水,颇见疏朗,有远香堂、四南荷风亭诸胜。

    拙政园名园访紫藤,繁花密叶一层层,衡山手植资回念,盘旋神龙势欲腾。报政园有明文征明手植紫藤,今仍繁荣,老干盘曲尽飞舞之致。

    梅村诗好久留传,拙政山茶写笔颠,十八曼陀罗尚在,宝珠色相永春妍。拙政园有宝珠山茶,吴梅村有诗至今传诵,今有花十八棵,名十八曼陀罗花馆。

    拙政园 蒋吟秋 拙政园·兰雪堂联 此地是归田故址,当日朋俦高会、诗洒留连,独余一树琼瑶,想见旧时月色。斯圆乃吴下名匠,于今花木扶疏、楼台掩映,试看万方裙屐,尽占盛世春光。

    拙政园·远香堂联 旧雨集名圆,风前煎茗,琴酒留题,诸公回望燕云,应喜清游同茂苑。德星临吴会,花外停旌,桑麻闲课,笑我徒寻鸿雪,竟无佳句续梅村。

    拙政园·倚玉轩联 从北道来游,花月留题,寄闲情在二千里外。占东吴名胜,亭台依旧,话往事于三百年前。

    拙政园·芙蓉榭联 绿香红舞贴水芙蕖增美景 月缕云载名圆阑榭见新姿 拙政园·小沧浪联 清斯濯缨,浊斯濯足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拙政园·鸳鸯馆联 绿意红情春风夜雨 高山流水琴韵书声 拙政园·倒影楼联 得月便佳,是山都好 无书不读,有酒即仙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 江山如有待 花柳更无私 拙政园·绣绮亭旧联 闲寻诗册应多味 得意鱼鸟来相亲 沧浪亭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 狮子林·立雪堂联 苍松翠竹真佳客 明月清风是故人 虎丘花·雨亭联 俯水枕石游鱼出听 临流枕石化蝶忘机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宋·苏舜钦《沧浪亭》)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怀云亭即今苏州北半园)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蒋堂《北池赋》,北池为唐宋时代苏州官府园林)。

    一、苏州园林的四大园林上刻的诗句

    君到姑苏间,

    人家皆枕河。

    故宫闲地少,

    水巷小桥多(唐。杜荀鹤)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东西南北桥相望,画桥三百映江城

    春城三百七十桥,两岸朱楼夹柳条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怀云亭即今苏州北半园)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