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泥瓦匠诗词

    1.野土不平香玉春,三秋庭绿尽迎霜.出于谁的诗句

    这句出之唐 温庭筠《懊恼曲》

    藕丝作线难胜针,蕊粉染黄那得深。

    玉白兰芳不相顾,青楼一笑轻千金。

    莫言自古皆如此,健剑刜钟铅绕指。

    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

    庐江小吏朱斑轮,柳缕吐芽香玉春。

    两股金钗已相许,不令独作空成尘。

    悠悠楚水流如马,恨紫愁红满平野。

    野土千年怨不平,至今烧作鸳鸯瓦。

    懊恼曲,亦作《懊侬曲》、《懊恼歌》。据《古今乐录》云:“《懊恼歌》者,晋石崇为绿珠所作。”《懊恼曲》即其变曲。《南齐书·王敬则传》:“ 仲雄於御前鼓琴,作《懊侬曲》,歌曰:‘常叹负情侬,郎今果行许。’”

    全诗分为三个部分,前四句借反面例子发端,含有明显的怨情。其后四句情绪发生转折,表达了女主人公仍相信人间有至死不渝的爱情。后八句通过焦仲卿和刘兰芝凄惨的爱情故事证明人间确有至死不渝的爱情,而这正是女主人公所希望得到的。诗的最后四句写的沉郁感人,悠悠的楚水映衬千年的野土,拉开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给后人以足够的想象空间。在神驰古人爱情故事的同时又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怀恋之情。由满平野的“恨紫愁红”则可见同情焦仲卿和刘氏的人、物极多,甚至连泥瓦匠都不忍化作尘土的这对伉俪分开,就是烧瓦也要让他们成双成对,永不分离。最后二句写的颇有新意,在沉郁中又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这一联运用象征隐喻手法,借物写人。九月深秋时节,庭院葱绿的草木无不迎霜变色;惟有水上荷花,虽也叶枯蕊蔫,粉英凋零,却至死犹不改其红。诗句中一贬一褒,感情强烈;一绿一红,色彩对比鲜明,可谓瑰丽奇崛,凄艳动人。“守红死”的荷花,被诗人赋予了带有悲剧美的崇高人格,她同那些迎霜变色的绿草相对照,更显得坚贞不渝,光彩照人。以荷花至死犹红的意象喻指历代那些美丽多情,气节凛然的妇女,是诗人的独创。

    而“野土不平香玉春,三秋庭绿尽迎霜。”是经后人改写的。供参考。

    2.狄金森的诗

    有这样一道斜光,

    冬日午后——

    压迫着,有如

    教堂旋律的重——

    神圣的伤,它给了我们——

    我们找不到疤痕,

    但内在的差异,

    其意义,是——

    没人能够传达的——任何人——

    这是绝望之印——

    一份堂皇的烦忧

    从空中传给我们——

    它来时,山水谛听——

    阴影——屏息——

    它走时,就像

    死神脸上的迷离——

    419

    我们渐渐习惯了黑暗者——

    光被收了起来——

    当邻居拿着灯

    为她的告别作证——

    片刻之后——我们犹疑地

    为夜的新而举步——

    然后——让我们的视力适应黑暗者——

    来到路上——直立着——

    还有更宽广的——黑暗——

    脑子里的那些夜晚——

    没有月亮泄漏征兆——

    或星星——出现——在里面——

    最勇敢者——一点点摸索着——

    有时前额

    一头撞在树上——

    但当他们学会了看——

    不是黑暗产生了变化——

    就是视力的某些成分

    调整自己适应了午夜——

    生命就几乎畅行无阻

    458

    像注视废物的眼睛——

    怀疑着一切

    而空白——和持续的荒芜——

    被夜晚变得多变——

    仅仅是零的无限——

    远至它视力可及——

    那么看看我所轻视的脸庞——

    看看它自身——看我——

    我没有给它帮助——

    因为那起因属于我——

    这致密的不幸

    这样绝望——如同预言——

    既无法——被赦免——

    也无法成为女王

    缺失了另一个——为此——

    我们枯朽——尽管我们掌权——

    592

    谁在意死者,在鸡鸣之时——

    谁在意死者,当白日来临?

    已经迟了,你的日出让他们面容懊恼——

    而紫色的秽语——在清晨

    如空白般倾泻在他们身上

    像倾泻在一面

    泥瓦匠昨日砌好的墙上

    并且同样冰冷——

    谁在意死者,当夏季到来?

    夏至也没有日光

    能消耗他们门口的积雪——

    并且知道某只鸟的鸣叫——

    能让他们凹陷的耳朵发颤

    众鸟中的——

    这一只——人最喜欢的

    从此倍受珍爱——

    谁在意死者,当冬季到来?

    他们易被冻结——

    像南方的——如同一月的夜晚——

    六月的中午——她的微风

    来自无花果——或者肉桂——

    在石块里沉淀

    将这石块给人——

    散发着香气——用以取暖——

    761

    从空白到空白——

    了无线索之路

    我拖着机械的脚步——

    停止——毁灭——或前进——

    都漫不经心——

    若我抵达终点

    它结束于

    被泄漏的不确定之外——

    我闭上眼——并摸索着

    它轻了一些——装作失明——

    1153

    经过怎样耐心的出神

    我抵达了麻木的极乐

    为了呼吸失去你的空白

    请为我验证这个和这个——

    籍着那荒凉的欢欣

    我几乎赢得了这个

    你那死亡的特权

    为我将这个缩略——

    3.王令的资料

    简介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

    字逢源。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

    至和二年(1053),王安石由舒州通判被召进京,路过高邮,他赋《南山之田》诗求见。王安石大喜,誉为"可以任世之重而有功于天下"(《王逢源墓志铭》),并将其妻妹嫁给他。

    28岁卒。王安石在《思逢源》中有"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唯有故人知"之句,对他的才高命短、未得重用表示惋惜。

    2 作品 王令的诗受韩愈、孟郊、卢仝、李贺的影响较深,构思新奇,造语精辟,气势磅礴,意境奥衍。诸如"长星作彗倘可假,出手为扫中原清"(《偶闻有感》)"终当力卷沧溟水,来作人间十日霖"(《龙池》)等句,均笔意纵横、气格雄壮。

    《暑旱苦热》尤其突出:"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刘克庄称其诗"骨气老苍,识度高远"(《后村诗话·前集》)。

    其他如《不雨》、《良农》、《饿者行》、《和洪与权逃民》及五言长诗《梦蝗》等篇,则同情民间疾苦,对黑暗政治作了深刻的揭露。《松》、《大松》、《次韵和人古松》等诗,托物寄兴,抒发了崇高理想无法实现的愤慨。

    《□□》、《庭草》、《江上》、《金山寺》等写景抒情小诗,清新自然,别具一格。不过,有些作品有生硬粗率之病,艺术上还不够成熟。

    王令诗文由其外孙吴说编为《广陵集》,未刊行,近代始有嘉业堂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新版《王令集》,即据嘉业堂本校点,诗赋文21卷。

    另有《拾遗》、《附录》、《年谱》等。 万里常为客 孤愤自潸然——北宋青年诗人王令的一生 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曾挥泪写下这样的诗句:“布衣阡陌动成群,卓荦高才独见君。

    杞梓豫章蟠绝壑,骐驎騕褭跨浮云。行藏已许终身共,生死那知半路分。

    便恐世间无妙质,鼻端从此罢挥斤。”诗中那位身为布衣百姓而才能卓越、备受王安石推重而引为知己者,就是北宋名扬于江淮一带的青年诗人王令。

    ^^1 王令(1032—1059),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广陵(今江苏扬州市)人。他的高祖父、曾祖父都曾在朝廷任要职,而他父亲只当过几年郑州管城县主簿。

    王令五岁时,母亲父亲已相继离世,唯一的姐姐已出嫁,王令遂成孤儿,无所依靠,只得孤身一人随当时在淮南东路真、扬州当驻泊、巡检一类低级武官的叔祖父王乙来到扬州,寄居在叔祖父门下长大成人,王令因此而以广陵人自居。 王令七八岁时进书塾读书。

    他常是白天与众学童一起嬉戏,晚上回家独自读书,有时通宵达旦而不眠。少年时代的王令,好助人,气盛放纵,对他人不义行为好当面指责而无所顾忌,众人都很敬服他。

    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十六岁的王令跟随叔祖父的长子越石来到瓜洲(今江苏扬州南)。次年,王令即离开寄居十年的叔祖父而另立门户,接回了寡居而难以生存的姐姐及外甥。

    从此,王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与姐姐相依为命、孤贫流浪的家塾聚学生活。 ^^2 经济上失去了对叔祖父的依赖,一个三口之家的生活担子落在了年仅十七岁的王令身上。

    在瓜洲安家不久,王令便只身到山阳县某家塾当先生。第二年,又应邀去天长县一束姓的人家家塾聚学。

    在这里,王令一共度过了五个春秋。束氏,是王令一生中相交最深的知己之一,他给了孤苦的王令经济上的支持和感情上的安慰。

    实际上,束氏二子年龄与王令相当,也有一定的学识。王令《答束孝先》云:“君家兄弟贤,我见始惊夥,文章露光芒,藏蕴包丛脞。

    关门当自足,何暇更待我?固知仁人心,姑欲恤穷饿。”王令名为先生,实乃伴读,他也从不以先生自居。

    王令依靠束氏的帮助,维持着自己与家人的生活。 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朝廷举行科举考试,二十一岁的王令不顾众人的劝说,决然放弃了进取功名的机会。

    他本希望“生太平世,读书学古,自少壮期切切以自奋进,裨补当世之万一”,可现在“不幸穷蹇颠倒,不得比常流”(《壬辰三月二十一日读李翰林墓铭云少以任侠为事因激素志示杜子长》)。在这以后几年间,王令从未参加科举考试。

    黑暗的社会现实,寄居他人篱下的孤贫生活,使他徒有济世救民之宏愿,却又不甘愿“将六尺躯,贱易五羖皮”(《答黄薮富道》),他以为人生只是暂就天地舍,“百岁只如梭过机,安能跼促努筋力,眼穿仰望丹桂枝?”(《快哉行呈诸友兼简仲美》)就在这一年除夕,在万家欢笑声中,王令哭作《送穷文》,叙述自己悲惨的人生,以泄心中苦闷:“自我之生,迄于于今,拘前迫后,失险堕深。举头碍天,伸足无地,重上小下,卒莫安置!刻瘠不肥,骨出见皮,冬燠常寒,昼短犹饥……” 束氏子女年龄渐长,王令觉得再不辞去空受馈赠有愧,便辞别束氏到高邮聚学。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王安石由舒州通判被召入京,途经高邮,王令投书并赠《南山之田》一诗与王安石以求见,开始了他与王安石的交往。王安石长王令十一岁,在这之前,早与王乙父子相熟,王令也早已敬佩他的人品和文章,王令曾在《与束伯。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