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丹增嘉措诗词

    1.嘉措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海量、心胸广阔像广阔水体。

    西藏很多人名的后缀为嘉措(jiā cuò),嘉措合意为海量、心胸广阔像广阔水体,“嘉”在藏文中释义一般为广阔、广大,“措”为广阔水体、湖泊(汉译为措或错,巴松措、羊卓雍措、纳木错、班公错)。

    人名后缀为嘉措的名人有根敦嘉措、仓央嘉措、索南嘉措、云丹嘉措、格桑嘉措等。

    扩展资料:

    1、根敦嘉措(1475—1542)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达赖二世。明后藏达纳人。十一岁入扎什伦布寺,次年从隆日嘉措受近事戒,取名根敦嘉措贝桑波。旋出家。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在哲蚌寺去世。

    2、仓央嘉措(藏文:??????????????????;1683.03.01-1706.11.15),门巴族,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

    3、索南嘉措(1543——1588年),《明史》称锁南坚措,西藏堆龙(今堆龙德庆)人,为第三世达赖喇嘛。

    4、云丹嘉措(1589-1616) 四世达赖喇嘛。阿拉坦汗曾孙。三世达赖圆寂时,西藏红教与黄教之间的斗争尚未结束。黄教为了得到蒙古的支持,护法和上师预言三世达赖转世将在蒙古地方出现。按照他们的预言,遣三世达赖的侍从(索本)来土默特寻访,认定阿拉坦之孙松布尔彻辰楚库古尔台吉之子为转世灵童。

    5、格桑嘉措(1708—1757年),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达赖七世。第六世达赖喇嘛被废黜并去世后,西藏佛教各派一致认为应该寻找他的转世灵童作为继承人,他们根据第六世达赖喇嘛所写的一首诗句“转转理塘就回”,前往该地寻找转世灵童,于是找到格桑嘉措。

    2.求翻译 布达拉宫 中英文翻译

    在 641 后嫁给文成公主,, Songtsen 准决定建设宏伟的宫殿,容纳她,让他记住该事件的后裔。不过,原殿被毁防雷罢工和后继战在 Landama 的统治。在十七世纪在统治下的第五世达赖喇嘛,是重建布达拉宫。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将其扩展到今天的规模。类似修道院的宫殿,斜倚、旋盖山红,是旧西藏和达赖喇嘛冬季宫的宗教和政治中心。宫殿是 117 米以上 (384 英尺) 的高度和宽度,占领 90 万平方米的建筑空间中的 360 (1180 英尺)。布达拉宫被由白色宫和红宫。前者是世俗使用迟是为宗教。白色宫包括办公室、宿舍、佛教官方神学院和印刷的房子。从东大门的宫殿,涂上图像的四天王,向上的广泛走廊通向德阳 Shar 的院子里,曾经是达赖喇嘛哪里看歌剧。在大开放的院子,从前有神学院和宿舍。西部的庭院是白色宫。有三个梯子楼梯到达它的然而,中央的一个预留给只有达赖喇嘛和区政府派往西藏的裁判。在第一次的走廊,有巨大的壁画描述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建设和文成公主到达西藏的游行。南墙,参观者将看到与伟大的第五次手印签署法令。白色宫主要担任政治总部和达赖喇嘛都居住小区。西方的阳光室和东阳光室的在于作为白宫的屋顶。他们分别属于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和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东阳光室的下方是最大的白色皇宫,达赖喇嘛登上宝座,并统治西藏的大厅。红宫建成后死亡的第五世达赖喇嘛。复杂的红宫的中心是,通过其精细的壁画记录伟大第五世达赖喇嘛生活的大西大厅。他在 1652 年顺治皇帝在北京访问的场景是非常生动。它还具有细刻列和括号.大厅里有四个额外的礼拜堂。西方教堂的房子三金佛塔第五、第十届和第十二届达赖喇嘛传。木乃伊和芳香身体都好放在那些舍利塔。三者当中第五世达赖喇嘛舍利塔是最大的而是作出的檀香、裹在金箔和饰有成千上万的钻石、宝石、珍珠、玛瑙中和其他人。舍利塔,高的 14.86 米 (49 英尺),花了超过三千七百公斤黄金。北小教堂包含的释迦牟尼、达赖喇嘛和医学佛,塑像和舍利塔的第八届、九届和第十一届达赖喇嘛。墙上是 Tanjur (北京版),最重要的藏文佛经送到第七世达赖喇嘛的雍正皇帝。在东教堂两米 (6.5 英尺) 高仁宗 Khapa,这是达赖喇嘛的血统,Gelugpa 的创始人的雕像是载入和崇拜。此外,在藏传佛教中的约 70 著名修行者环绕他。南小教堂是其中所载大士的塑像,银和他的轮回 8 铜像。上述情况,在地板上.有一个有 698 壁画,描绘佛、菩萨、达赖喇嘛和伟大的修行者和叙事本生故事和西藏的重大历史事件的集合的画廊。大会堂西西定位第十三世达赖喇嘛佛塔大厅。因为他被认为一样伟大伟大第五,人们开始建立在 1933 年秋天他死后他的佛塔。以三年,舍利塔是媲美的伟大的第五次舍利塔。一吨 (2200 磅) 的黄金箔包覆的高度,是 14 米 (46 英尺)。在它的前面是由多个 200,000 珍珠和其他宝石的曼陀罗。在大厅里的壁画告诉在他的生活,包括他的访问与光绪皇帝的重要事件。最高的布达拉宫厅建于 1690年。它曾经是中国皇帝的圣地。达赖喇嘛会来这里,他的官员和高喇嘛显示中央政府每年之前他们的敬意。

    唯一的结构左建于七世纪佛法洞穴和圣的小教堂。它们都位于中部的红宫。佛法洞穴据说是国王 Songtsen 准位置进行宗教修炼的地方。内载入洞穴、Songtsen 准、文成公主、公主 Tritsun 和他的首席部长的塑像。在圣教堂以上佛法洞穴,仁宗 Khapa、Chenrezi、大士,第五,七、第八和第九届达赖喇嘛是所载和崇拜。访问者可能会发现一块石头被认为左的婴儿第十二世达赖喇嘛的占地面积。

    亲, 能来点分不, 我不容易哦亲

    3.西藏活佛是怎么回事

    活佛藏语称朱古,意为神佛化现为肉身。

    后被用于大喇嘛继承制度,藏传佛教活佛制度主要有四大系统,皆为格鲁派传人。西藏地区主要通行的有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两大活佛转世系统。

    蒙古地区有章嘉呼图克图和哲布尊丹巴两大系统。此外藏传佛教其他各派和一些主要寺院也有各自的活佛转世制度。

    1578 年蒙古族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慕名邀请索南嘉措前去传法,特赠他“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的称号,意为遍知一切德智如海之金刚上师。后世徒众据此名追认根敦主为一世,根敦嘉措为二世,索南嘉措为三世,并以嘉措(大海)为名转世流转,视达赖喇嘛为观音菩萨的化身。

    今已传十四世 。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广结善缘,于清顺治九年(1652)亲赴北京觐见,被顺治帝册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返藏后移驻于布达拉宫,大兴土木,刻意经营,形成西藏最大的政教一体的强大势力 。

    其后,每代达赖更迭例由中央政府册封,遂成定制。五世 、七世、八世、十三世达赖喇嘛掌权较久,于佛学文史方面造诣颇深,著作甚丰,六世尤擅诗歌为世称道,九世至十二世均过早去世 ,事迹不显。

    达赖喇嘛·丹增嘉措为十四世,1959年叛逃出走国外。 1645年罗桑确吉坚赞因帮助蒙古和硕特固始汉征服西藏有功,赠“班禅博克多”称号。

    班禅系梵文“班智达”(学者)与藏文“禅宝”(大)的省称,意谓大学者,博克多为蒙古语,意为智、英武,此为班禅名义之始,清顺治帝亦封之为金刚上师,令主持后藏扎什伦布寺,并划后藏部分地区归其统辖。罗桑确吉坚赞圆寂后,其徒众采用转世制度,追荐克珠节、锁南确朗、罗桑顿珠为前三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为第四世班禅。

    1713年清廷加封“额尔德尼”(满语,为梵文 ratna 的变音,意译宝师)称号,颁金册金印,正式承认。 班禅额尔德尼被认为是无量光佛的化身。

    已传十世,过去历代班禅以四世、五世、六世、九世最为著名。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于 1989年1月圆寂 。

    生前坚决拥护全国统一团结和西藏的民主改革,曾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是佛教学者和社会活动家。

    4.关于布达拉宫的介绍

    布达拉宫坐落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红山)上,布达拉宫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

    布达拉宫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布达拉宫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依山而建,气势雄伟。

    布达拉宫中还收藏了无数的珍宝,堪称是一座艺术的殿堂。1961年,布达拉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沿革】“布达拉”,或译“普陀珞珈”,都是梵语“Potalaka”的音译,意为“佛教圣地”。

    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定都拉萨,建立起强大的吐蕃政权。641年,他与唐王朝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在玛布日山上修建了宫殿。

    因为松赞干布把观世音菩萨(世间自在佛)作为自己的本尊佛,所以就用佛经中菩萨的住地“布达拉”来给宫殿命名,称作“布达拉宫”。当时的布达拉宫有大小房屋一千间,但是在赤松德赞统治时期遭遇雷火烧毁了一部分。

    后来在吐蕃王朝灭亡时,宫殿也几乎全部被毁,只留下了两座佛堂幸免于战火。此后随着西藏的政治中心移至萨迦,布达拉宫也一直处于破败之中。

    1642年,五世达赖喇嘛洛桑嘉措建立了噶丹颇章政权,拉萨再度成为青藏高原的政治中心。1645年,他开始重建布达拉宫,三年后竣工,是为白宫。

    1653年,五世达赖入住宫中。从这时起,历代达赖喇嘛都居住在这里,重大的宗教和政治仪式也都在这里举行,布达拉宫由此成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

    五世达赖去世后,为安放灵塔,宫廷总管第巴·桑结嘉措继续扩建宫殿,形成红宫。在红宫修建时,除了本地工匠,清政府和尼泊尔政府也都派出匠师参与,每天的施工者多达7700余人。

    整个布达拉宫到1693年基本完工,总共历时48年,耗资约白银213万两。布达拉宫在建成后又进行过多次扩建,方形成今日之规模。

    1959年,十四世达赖丹增嘉措离开西藏。此后,布达拉宫就不再是政治活动的场所,而只保留了宗教的功能。

    1988年,中国政府批准了一项规模浩大的布达拉宫维修计划。大修于1989年开始,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施工,并同时开展调查和文物登记工作。

    维修一期工程已经在1994年结束,耗资共计人民币5300万元。2年起,二期工程也已开工。

    【建筑概况】布达拉宫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达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地方。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

    布达拉宫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宫殿的设计和建造根据高原地区阳光照射的规律,墙基宽而坚固,墙基下面有四通八达的地道和通风口。

    屋内有柱、斗拱、雀替、梁、椽木等,组成撑架。铺地和盖屋顶用的是叫“阿尔嘎”的硬土,各大厅和寝室的顶部都有天窗,便于采光,调解空气。

    宫内的柱梁上有各种雕刻,墙壁上的彩色壁画面积有2,500多平方米。宫内还收藏了西藏特有的、在棉布绸缎上彩绘的唐卡,以及历代文物。

    布达拉宫在196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进行了全面的修建。宫宇叠砌,迂回曲折,同山体有机地融合,这是布达拉宫给人最为直接的感受。

    其外观有13层,自山脚向上,直至山顶。整体建筑主要由东部的白宫(达赖喇嘛居住的部分),中部的红宫(佛殿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殿)及西部白色的僧房(为达赖喇嘛服务的亲信喇嘛居住)组成。

    在红宫前还有一片白色的墙面为晒佛台,这是每当佛教节庆之日,用以悬挂大幅佛像的地方。作为藏传佛教的圣地,每年到布达拉宫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总是不计其数。

    他们一般由山脚无字石碑起,经曲折石铺斜坡路,直至绘有四大金刚巨幅壁画的东大门,并由此通过厚达4米的宫墙隧道进入大殿。在半山腰上,有一处约1600平方米的平台,这是历代达赖观赏歌舞的场所,名为“德阳厦”。

    由此扶梯而上经达松格廓廊道,便到了白宫最大的宫殿东大殿。有史料记载,自1653年清朝顺治皇帝以金册金印敕封五世达赖起,达赖转世都须得到中央政府正式册封,并由驻藏大臣为其主持坐床,亲政等仪式。

    此处就是历代达赖兴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政治活动的场所。【白宫】现存布达拉宫最古的建筑是法王洞。

    9世纪时,布达拉宫因吐蕃内乱遭到破坏,仅存法王洞。洞内供着据传为松赞干布生前所造的他自己和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等人并列的塑像。

    白宫因外墙为白色而得名。它是达赖喇嘛生活、起居的场所,共有七层。

    最顶层是达赖的寝宫“日光殿”,殿内有一部分屋顶敞开,阳光可以射入,晚上再用蓬布遮住,因此得名。日光殿分东西两部分,西日光殿(尼悦索朗列吉)是原殿,东日光殿(甘。

    5.布达拉宫的导游词

    布达拉宫(Potala Palace) 中国佛教寺院。

    位于西藏拉萨市西北红山 。7 世纪吐蕃松赞干布与唐文成公主联姻,乃建此宫而居。

    以后两次毁于灾害兵火。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进行扩建,历时半个世纪始具规模。

    白宫横贯两翼,为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地,有各种殿堂长廊,摆设精美,布置华丽,墙上绘有与佛教有关的绘画,多出名家之手。红宫居中,供奉佛像,松赞干布像,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天尊公主像数千尊,以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黄金珍宝嵌间,配以彩色壁画,辉煌金碧。

    整个建筑群占地10余万平方米,房屋数千间,布局严谨,错落有致,体现了西藏建筑工匠高超技艺。布达拉宫是西藏政教合一政权的中心。

    每逢节日活动,宫门挤满信仰藏传佛教各民族佛教徒,成为著名佛教圣地。1990年 8月后重修。

    是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布达拉宫坐落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它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

    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宫中还收藏了无数的珍宝,堪称是一座艺术的殿堂。

    1961年,布达拉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布达拉”,或译“普陀珞珈”,都是梵语“Potalaka”的音译,意为“佛教圣地”。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定都逻些(今拉萨),建立吐蕃奴隶制政权。

    641年,他与唐王朝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在玛布日山上修建了宫殿。因为松赞干布把观世音菩萨(世间自在佛)作为自己的本尊佛,所以就用佛经中菩萨的住地“布达拉”来给宫殿命名,称作“布达拉宫”。

    当时的布达拉宫有大小房屋一千间,但是在赤松德赞统治时期遭遇雷火烧毁了一部分。后来在吐蕃王朝灭亡时,宫殿也几乎全部被毁,只留下了两座佛堂幸免于战火。

    此后随着西藏的政治中心移至萨迦,布达拉宫也一直处于破败之中。 1642年,五世达赖喇嘛洛桑嘉措建立了噶丹颇章政权,拉萨再度成为青藏高原的政治中心。

    1645年,他开始重建布达拉宫,三年后竣工,是为白宫。1653年,五世达赖入住宫中。

    从这时起,历代达赖喇嘛都居住在这里,重大的宗教和政治仪式也都在这里举行,布达拉宫由此成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五世达赖去世后,为安放灵塔,宫廷总管第巴·桑结嘉措继续扩建宫殿,形成红宫。

    在红宫修建时,除了本地工匠,清政府和尼泊尔政府也都派出匠师参与,每天的施工者多达7700余人。整个布达拉宫到1693年基本完工,总共历时48年,耗资约白银213万两。

    布达拉宫在建成后又进行过多次扩建,方形成今日之规模。1959年,十四世达赖丹增嘉措离开西藏。

    此后,布达拉宫就不再是政治活动的场所,而只保留了宗教的功能。1989年至1994年国家投资人民币5500万元进行第一期抢险加固维修。

    2002年起又实施了投资1.7亿元的以基础地垄加固为主的二期维修。截至2007年9月,二期维修进展顺利,工程已完成总投资的90%。

    布达拉宫主体古建筑地垄加固和红宫、白宫等17处古建筑维修已基本完成;雪城古建筑维修完成90%以上,雪巴列空等12处景点已正式对外开放。 【建筑概况】 布达拉宫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达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地方。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达拉宫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宫殿的设计和建造根据高原地区阳光照射的规律,墙基宽而坚固,墙基下面有四通八达的地道和通风口。屋内有柱、斗拱、雀替、梁、椽木等,组成撑架。

    铺地和盖屋顶用的是叫“阿尔嘎”的硬土,各大厅和寝室的顶部都有天窗,便于采光,调解空气。宫内的柱梁上有各种雕刻,墙壁上的彩色壁画面积有2,500多平方米。

    宫内还收藏了西藏特有的、在棉布绸缎上彩绘的唐卡,以及历代文物。布达拉宫在196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进行了全面的修建。

    宫宇叠砌,迂回曲折,同山体有机地融合,这是布达拉宫给人最为直接的感受。其外观有13层,自山脚向上,直至山顶。

    整体建筑主要由东部的白宫(达赖喇嘛居住的部分),中部的红宫(佛殿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殿)及西部白色的僧房(为达赖喇嘛服务的亲信喇嘛居住)组成。在红宫前还有一片白色的墙面为晒佛台,这是每当佛教节庆之日,用以悬挂大幅佛像的地方。

    作为藏传佛教的圣地,每年到布达拉宫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总是不计其数。他们一般由山脚无字石碑起,经曲折石铺斜坡路,直至绘有四大金刚巨幅壁画的东大门,并由此。

    6.求布达拉宫的历史和资料

    布达拉宫坐落在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上,东经91°2'和北纬29°7'的文汇点。

    占地面积13万多平方米,高110余米,东西长360多米,山下海拔3650米。整个建筑依山修建,规模宏大,巍峨壮观,被誉为世界屋脊的明珠,是西藏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和藏族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

    布达拉宫是西藏历代达赖喇嘛进行政治、宗教活动和居住的场所。据文献记载,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的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当时称红山宫,规模很大,外有三道城墙,内有干间宫室,是吐蕃王朝的政治中心。

    公元9世纪,吐蕃王朝解体,西藏陷入长期战乱,红山宫逐渐废记。 公元17世纪(公元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在红山重建布达拉宫,历时三年,于公元1648年建成了以白宫为主体的建筑群。

    白宫东西长约320米,南北宽约200米,是达赖喇嘛当年进行政教活动的地方。主要殿堂东大殿,坐北朝南,宽25.8米,长27.8米,达赖喇嘛座床等重大庆典都在这里举行。

    殿内北侧设达赖宝座,四壁绘有宗教故事和历史人物壁画。白宫顶部,为达赖喇嘛的寝宫,包括朝拜殿、习经修法殿、护法神殿和达赖的卧室等建筑。

    现在寝宫的一切陈设依然如旧。 五世达赖喇嘛圆寂8年后,为了纪念五世达赖喇嘛,并安放他的灵塔,于公元1 690年由当时执政的最高官员桑杰嘉措主持修建红宫,于1694年竣工,它是一座宫殿、佛堂和灵塔殿三位一体的多层建筑群。

    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中心,东靠白宫,西邻僧舍,加上许多个灵塔的金顶和吐蕃王朝的建筑遗存的法王禅定洞和圣者殿,把它们结合在红宫的建筑群中,使整座布达拉宫呈现出雄伟、庄严而又绚丽多姿的气概。以后在红宫中又陆续添建了七世、八世、九世、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同时还建造了许多佛殿、经堂等建筑。

    布达拉宫的范围,除红山上的建筑群外,还包括前面的南广场和北广场、龙王潭,构成了一个巍峨的整体环境。布达拉宫在17世纪的修建和以后的扩建中,由西藏地区的优秀画师创作了数以万计,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表现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的,有表现宗教神话、佛经故事的,也有表现建筑、民俗、体育、娱乐等生活内容的精美壁画。

    它是布达拉宫中内容丰富、价值极高的艺术品,大小殿堂、门厅、走道、回廊等处都绘有壁画。壁画技法细腻,色泽明艳,不愧是藏族绘画艺术的珍品。

    加上木构件上色彩对比强烈的装饰图案,都是布达拉宫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布达拉宫还收藏近万幅明清以来的卷轴画和大批石雕、木雕、泥塑等艺术品、贝叶经等历史文物及藏毯、卡垫、经幡、华盖、幔帐、陶瓷、玉器、金银器物等大批藏族传统工艺品。

    还有大量的经书和其他重要历史文献。它们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而且反映了1000多年来藏汉等民族友好往来、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

    布达拉宫于1961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布达拉宫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

    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秦始皇统一思想国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

    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宋代以后,它一直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号称“西南会府”,直到新中国建立。

    在漫长的岁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刻下了两 千余件石刻和壁书,历史还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古迹遗址。 千百年来,桂林一直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宝地。

    现在,一个以桂林市为中心,包含周围12个县的风景区已经形成。这里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

    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壮、瑶、苗、侗、仫佬、毛难等十多个少数民族。

    大桂林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以及国家元首纷至踏来,流连忘返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

    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

    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甚至心醉神驰,怀疑自己是否进入了世外仙境。 而西湖的美景不仅春天独有,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采。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

    7.找古代到现代的素食名人的资料

    孟庭苇(亚亚)甘地(MohandasK.Gandhi)简介:十九世纪印度人甘地(MohandasK. Gandhi)。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赠与甘地圣雄的尊称。为英语Mahatma的义译。

    意为合圣人的道德与英雄的姿态於一身。名言: 「对我而言,羔羊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一样地珍贵。

    我可不愿意为了人类的身体而取走羔羊的性命。我认为,越是无助的动物,人类越应该保护它,使它不受人类的残暴侵害」 「无论是任何时期、任何地方,我都不认为肉食对我们来说是有必要的」 「我觉得,当心灵发展到了某个阶段的时候,我们将不再为了满足食欲而残杀动物」 「一个国家伟不伟大、道德水准高不高可以从它对待动物的方式评断出来」达赖喇嘛达赖喇嘛为西藏佛教格鲁派首席转世活佛的称号。

    十六世纪由蒙古阿勒坦汗赠予西藏高僧索南嘉措。达赖,音译为大海,比况其人之智慧深广;喇嘛,乃上师之意。

    达赖喇嘛被视为观音菩萨的化身。自第五世成为西藏政教领袖。

    现今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於西元一九五九年流亡印度,一九八九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名言:「生命对动物和人来说都是一样的重要。

    就像任何人都希望快乐过日子而害怕痛苦来临,想要活命而不愿死亡,其他的动物也是一样的。」佩脱拉克(Petrarch Francesco,西元1304~1374)佩脱拉克,义大利诗人、人文主义者。

    与但丁、薄伽丘同为十四世纪三大作家。以鼓吹古典文化,提倡人文主义被视为欧洲人文主义之父。

    其诗文清新、热情,富启发性。以拉丁语叙事诗非洲,被誉为桂冠诗人。

    左拉 (Emile Zola,西元1840~1902)左拉,法国小说家。幼年孤苦,曾为税关雇员、商店发行员。

    后努力写作,以精微的科学方法,观察人生社会,从事小说创作,成为自然主义的健将。著有三都故事、四福音书等。

    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西元1817~1862)梭罗,美国诗人、散文作家及自然学者。与爱默生(R.W.Emerson)同为超越主义运动的领导人。

    曾在华尔腾湖畔独自筑屋耕种,过了两年多遗世独立的简单生活。后来写成湖滨散记一书。

    鼓励人简化生活,将时间保留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其思想、行为对美国社会影响很大。

    名言:「在人类逐渐进化过程中,不再吃荤是宿命的一部份,就像以前野蛮民族接触文明生活后便不再吃人肉一样的道理。」「我相信任何一个曾经认真维持自己的才能或是尽力保持诗人气息的人,都一定曾经戒绝过肉食。

    」爱默生(Raplh Waldo Emerson,西元1803~1882)爱默生,美国诗人、散文家、哲学家。哈佛大学毕业,曾为牧师,后弃职从事写作。

    倡导自然哲学,肯定个人人性的尊严。著有自然论、伟人论、历史哲学、入世与出世等,另有小品文多卷。

    名言: 「即使屠宰场隐密的藏在几百里外的地方,你只要吃了肉就等於是共犯的行为」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雪莱,英国诗人,生於贺尔郡,出身贵族。就读於牛津大学时,因倡无神论被开除;又因与非贵族女结婚,被家庭弃逐,四处流浪,故厌恶宗教与社会制度。

    著有诗篇云、西风颂、云雀歌及诗剧普罗米修士获释记等。或译作塞理。

    名言: 「任何确实的实验都说明,任何一种生理或心理的疾病都能靠吃素和喝纯水而减轻病情。」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西元1856~1950)萧伯纳,有名的戏剧家、评论家兼热心之社会主义者。

    生於爱尔兰京城都柏林,在伦敦崭露头角。热心社会主义,为人机智,才思纵横。

    曾获得西元一九二五年诺贝尔文学奖。著有人与超人、武器与人、华伦夫人的职业等书。

    名言:萧伯纳就曾如此调侃世人道:「说也奇怪,近来人们自外表上看来,竟然都比实足年龄为老,我想,这或许是因为人们不像我般地茹素;而意味地欲猛食动物残骸,及牛饮抗生物质的结果吧!」「动物是我的朋友,我不会去吃我的朋友」 苏格拉底(Socrates,西元前470~前399)苏格拉底,雅典人。为希腊大哲学家,因见民情侈惰,乃以移风易俗为己任,提倡知行合一说,为西洋哲学之祖,从游者甚众,有?西方孔子?之称。

    为维护客观真理价值而与诡辩派激辩,被控以邪说惑众,不崇国教,后被判服毒而死。名言: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

    柏拉图(Plato,约西元前427~西元前347)柏拉图,希腊哲学家。从苏格拉底研究哲学,其学说之发展程序是由真知识以达於德行,以无知之知的精神为基础,以真实的不灭理念为中心,形成理想主义哲学。

    更创辩证法(dialectics)、设观念世界(idea),著作中以理想国一书最为脍炙人口。尼采(Friderich Wilhelm Nietzsche,西元1844~1900)尼采,德国哲学家。

    早年曾攻读古典文学、神学及叔本华哲学,著作甚多,有超人论、善恶彼岸、权力意志等。范成大(西元1126~1193)田园诗人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晚居苏洲石湖。

    宋江苏省吴县人,有文名,尤工诗,与陆游、杨万里齐名,官至参知政事。著有石湖集、揽辔录、桂海虞衡志等。

    诗选:拨雪挑米踏地菘,味如密藕更肥浓,朱门酒肉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寒山子唐代高僧寒山,喜好吟诗唱偈,与国清寺僧拾得交友。

    诗风不拘格律,自然通俗。有诗三百余首,后人辑为寒山子。

    8.布达拉宫的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欢迎你们来中国拉萨观光旅游,在这个旅程中,你们将能愉快地领略到西藏独特的风光和文化。

    今天将陪同大家参观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概念 “布达拉”是藏语译音,即“普陀罗”。

    相传,藏传佛教徒认为红山可与观世音的圣普陀罗山媲美,就把它比作第二个殊胜的普陀罗,布达拉宫由此得名。 布达拉宫是一座融宫堡和寺院于体的古建筑群,它由红山南麓奠基,缘山而上,依势而起,从地平直达山顶。

    主楼高13层,高113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远望宫宇叠砌,巍峨耸峙,近看气势磅礴,壮丽渔业,登观俯瞰全市,傲视群山。

    布达拉宫相传始建于7世纪的松赞干布时期,当时叫“颇章玛尔布赤子”,修建殿室999间,连同原有建筑红楼共1000间。宫堡之间复道行空,甚为壮观。

    东宫门外,有宽18丈,长300丈的跑马场,砌砖为基,铺木而就,马行其上蹄声嚣嚣,虽仅一马或数马飞驰,却有万马奔腾之势。后被雷电及战乱毁坏,成为一般寺庙,一直未得到认真的恢复。

    1645(藏历木鸡年)五世达赖在青海蒙古酋长因始法武力扶持下取得了政权,为巩固政孝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宣布重建布达拉宫,并由第悉?索朗热登主事。重建时,拆毁了吐蕃王朝时期的古遗址,保存了松赞干布时期的修法洞和本尊观音佛堂,并以此为中心向东向西光建白宫,从此,布达拉宫就作为历代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从事政治活动的场所,是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权力中心,直到1959年。

    五世达赖以后的摄政修建了红宫和灵塔,以后布达拉宫又多次增修与改建,始具今日规模。如果说7世纪的“布达拉宫”,作为宫堡建筑,政治的象征,主要显示了人间奴隶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所向披靡的武功,那么,五世达赖重建的布达拉宫就由人间变成佛域,整个建筑就是一座神权的偶像崇拜。

    布达拉宫城包括四大部分:红山之一的红宫、白宫、山后的龙王潭和山脚下的“雪”。红宫为历世达赖灵塔殿和各类佛堂,位于整个建筑的中心和顶点,显然是须弥佛土的境界,宇宙中心。

    白宫合抱红宫,有历世达赖的宫殿、大经堂、噶厦政府机构和僧官学校等。达赖的寝宫位于白宫最高处,又称日光殿。

    龙王潭为布达拉宫后园,方圆公里,中为湖,湖中有小岛,岛上建有龙王宫和大象房等。“雪”在布达拉宫脚下,安置有噶厦政府的监狱,印经所、作坊、马厩,周围是宫墙和碉堡。

    在藏传佛教中宣传的有“三界”之说。三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我们可以看到布宫的整体布局,把红宫、白宫和“雪”由上而下分作三个层次段纵向排列,充分体现了藏传佛教的“三界”之说。布宫又通过建筑艺术体积的无限夸张和极度渲染,布局的强烈对比和互相陪衬,尽情表现了佛法神威,告诫人们,惟有超脱尘世,皈依佛门,才是通向天国的境地。

    在下面的参观过程中,我将分不同景点向大家作详细讲解。 曲结竹普与帕巴拉康 我们现在去参观曲结竹秋和帕巴拉康。

    曲竹普和帕巴拉康是布达拉宫建筑群中吐蕃时期保留下来的仅的建筑。 曲结竹普建于7世纪,是布达拉宫最古老的建筑之一,里边保存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公主及其大臣的塑像,是吐蕃时期的雕塑品。

    这些塑像表情生动,衣褶流畅,手法与风格与晚期松赞干布及妃臣像迥异,极有可能是吐蕃时期留下的艺术珍品。这个室净高3.7米,原有的两柱现保存完好,柱上正面的兽面雕刻有明显的吐蕃时代的风格,为加固梁椽屋顶,后世先后添加了粗细不等的9根柱子,从而使这间不足27平方米的建筑内竟密布11根柱子,但整个建筑却留下较多的原貌。

    (由此再上一层楼)这便是帕巴拉康。帕巴拉康也是早期建筑,已经维修已失原貌。

    主供像是帕巴?洛桑夏燃佛,相传为松赞布的本尊佛像,亦是布达拉宫的主要供佛。殿内四面的佛橱内供的是五世、八世、九世达赖、宗喀巴的造像以及莲花生、宗喀巴、幼年十二世达赖的脚石印。

    佛殿前挂的是“福田妙果”的匾额,乃清朝同治皇帝亲笔题书所赐。 萨松朗杰和其美甘丹 我们现在已上到布达拉宫最高的殿堂,这里被称为萨松朗杰(意为胜界),宫殿内供的是乾隆皇帝的画像,画像前供有皇帝“万岁”的牌位,牌位用汉、藏、满、蒙4种文字书写。

    自七世达赖桑嘉措起,各世达赖每年藏历正月初三凌晨到这里向皇帝牌位进行朝拜,以表明对皇帝的臣属关系。(由萨松朗杰向西便到其甘丹)这个殿堂叫其美甘丹,此殿建于1690年,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经堂。

    六世达赖是西藏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出生在门隅拉沃宇松,从小资质聪颖,曾拜五世班禅为师,落发受戒,取法名罗桑仁青结嘉措的直接培养下,学习天文历法、医学、文学等,对诗的造诣很深。25岁时,成为上层统治阶级争权牺牲品的仓央嘉措,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

    先后流浪到青海、甘肃、蒙古、四川、印度、尼泊尔等地,曾当过乞丐,送过尸体,生活极为艰苦。由于接触过广大的劳动人民,有丰富的生活实践,他从而写出著名的《仓央嘉措情歌》,情歌优美动人,广为流传,已被译成英、法、俄、日、印地等文字。

    再见,布达拉 观过萨松朗杰其美甘丹,我们现在对。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