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诗词中的对仗是指什么

    一、诗词,对联中的对仗工整是指什么

    一是字数要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

    桃花流水之曲;

    绿荫芳草之间。

    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是可以的。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

    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

    二是词性相当。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天文(日月风雨等)、时令(年节朝夕等)、地理(山风江河等)、官室(楼台门户等) 、草木(草木桃李等) 、飞禽(鸡鸟凤鹤等)等等。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 、地理对宫室等等。

    三是结构相称。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如李白题题湖南岳阳楼联:

    水天一色;

    风月无边。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结构。其中,“水天”对“风月”皆为并列结构,“一色”对“无边”皆为偏正结构。

    但在词性相当的情况下,有些较为近似或较为特殊的句式结构,其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四是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如:

    莫放 春秋 佳日过;最难 风雨 故人来。

    这是一副七字短联,上下联节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比较长的对联,节奏也必须相应。

    五是平仄相谐。什么是平仄?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

    (一)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

    ○○●●○○●

    学海无涯苦作舟。

    ●●○○●●○

    (○为平,●为仄。"学"字按《平水韵部》为入声)

    对联平仄问题不是绝对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变通。如对联中出现叠字、复字、回文、谐趣、音韵等等,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有的因联意需要时也可以例外。

    六是内容相关。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但对联的任何规则都有例外,“内容相关”也是如此。对联中有两类极特殊的对联。一是"无情对",上下联逐字逐词对仗工整,但内容毫不相关(或有似是而非的联系),上下联联意对比能造成意想不到趣味性。如:

    树已半寻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上下联中,"树""果"皆草木类;"已""然"皆虚字;"半""一"皆数字;"寻""点"皆转义为动词;"休""不"皆虚字;"纵""相"皆虚字;"斧""干"则为古代兵器。全联以口语对诗句,更显出乎意料之趣味。

    二、诗词,对联中的对仗工整是指什么

    一是字数要相等。

    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

    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

    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 桃花流水之曲; 绿荫芳草之间。 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是可以的。

    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 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 二是词性相当。

    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

    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

    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

    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

    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天文(日月风雨等)、时令(年节朝夕等)、地理(山风江河等)、官室(楼台门户等) 、草木(草木桃李等) 、飞禽(鸡鸟凤鹤等)等等。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

    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 、地理对宫室等等。 三是结构相称。

    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如李白题题湖南岳阳楼联: 水天一色; 风月无边。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结构。其中,“水天”对“风月”皆为并列结构,“一色”对“无边”皆为偏正结构。

    但在词性相当的情况下,有些较为近似或较为特殊的句式结构,其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四是节奏相应。

    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如: 莫放 春秋 佳日过;最难 风雨 故人来。

    这是一副七字短联,上下联节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比较长的对联,节奏也必须相应。

    五是平仄相谐。什么是平仄?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

    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 (一)上下联平仄相反。

    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

    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

    ○○●●○○● 学海无涯苦作舟。 ●●○○●●○ (○为平,●为仄。

    "学"字按《平水韵部》为入声) 对联平仄问题不是绝对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变通。如对联中出现叠字、复字、回文、谐趣、音韵等等,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

    有的因联意需要时也可以例外。 六是内容相关。

    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

    “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但对联的任何规则都有例外,“内容相关”也是如此。对联中有两类极特殊的对联。

    一是"无情对",上下联逐字逐词对仗工整,但内容毫不相关(或有似是而非的联系),上下联联意对比能造成意想不到趣味性。如: 树已半寻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上下联中,"树""果"皆草木类;"已""然"皆虚字;"半""一"皆数字;"寻""点"皆转义为动词;"休""不"皆虚字;"纵""相"皆虚字;"斧""干"则为古代兵器。全联以口语对诗句,更显出乎意料之趣味。

    三、律诗的对仗是指什么,工对是指什么,借对是指什么

    对仗是古代诗歌中很重要的一种修辞格式,在先秦的诗歌中就已存在了,它体现了诗歌均衡美的特色。对仗是律诗中有别于绝句的重要标志,它要求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对仗,要使相应词语的词性相同或相近,要平仄相反。写律诗时,对仗不工不严的情况大致有词性不同、平仄未相反、对仗出现偏枯等几种。

    (1)工对凡同类的词相对,叫做工对。名词既然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更是工对。有些名词虽不同小类,但是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也算工对。反义词也算工对。例如李白《塞下曲》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就是工对。 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算是工对。像杜甫诗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与河是地理,草与木是植物,对得已经工整了,于是地理对植物也算工整了。

    在一个对联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例如毛主席《送瘟神》(其二):“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红”对“青”,“着意”对“随心”,“翻作”对“化为”,“天连”对“地动”,“五岭”对“三河”,“银”对“铁”,“落”对“摇”,都非常工整;而“雨”对“山”,“浪”对“桥”,“锄”对“臂”,名词对名词,也还是工整的。 超过了这个限度,那不是工整,而是纤巧。一般地说,宋诗的对仗比唐诗纤巧;但是,宋诗的艺术水平反而比较低。

    (2)借对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这叫借对。例如杜甫《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但是诗人借用桃李的“李”的意义来与“茅”字作对仗。又如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目字“七十”。

    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借音多见于颜色对,如借“篮”为“蓝”,借“皇”为“黄”,借“沧”为“苍”,借“珠”为“朱”,借“清”为“青”等。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以“清”对“白”,又《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以“沧”对“白”,就是这种情况。 (4)流水对对仗,一般是平行的两句话,它们各有独立性。但是,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说,其实十个字或十四个字只是一个整体,出句独立起来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这叫流水对。从上文所引过的诗篇中摘出下面的一些例子: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四、古诗中,诗句对仗是什么意思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

    对偶又是什么呢?一般来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例如《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乾文言》)《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这些对仗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但是,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象《诗经》那样随便的。这个规则是:

    ⑴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的;

    ⑵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①。

    因此,象上面所举的《易经》和《诗经》的例子还不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例如下面这副对子: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出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的: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②。

    就修辞方面来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③,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头” 对“嘴”,“脚” 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例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五、诗词中的对仗是怎么回事

    诗词中的对仗,又叫作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者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如“攀龙附凤”,“攀龙”与“附凤”形成对偶。

    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攀龙附凤”是句中自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则是两句 相对。一般来说,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其中,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例,“物”、“天”、“人”、“地”都是名 词,相对;“华”、“宝”、“杰”、“灵”都是形容词,也相对。

    在对偶中,同类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对偶,简称“工对”。仍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例,“物”与“人”、“天”与“地”都是专有名词,所以是 工对。

    六、在古诗中,对仗是什么意思

    不是,对仗需两句才能称之对仗。

    对仗又称对偶。因为古代仪仗,像现在戏剧舞台上跑龙套似的,都是左右两两相对的,所以叫对仗。

    对仗是一种形成文字整齐美的修辞手段,也是构成格律形式、呈现格律气氛的重要因素。 讲究对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大至帝皇宫殿、陵寝,小至平民百姓门户、摆设,仕女束装,都讲究个左右对称。

    文学上也不例外,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所以早在先秦的诗歌中就出现对偶句。例如《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小雅.采薇》)《楚辞》说:"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九歌.湘君》)。散文中也常有对偶,如《易经》中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乾文言》)晋魏以后对偶影响扩张,将以前骈散交错的文章,发展为通篇骈四俪六的骈体文。也就从这个时期开始,诗歌中对偶从不工整到逐渐工整,从随意使用到逐渐规范化。

    初唐以后,格律定型时期,对偶就成为格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偶一般要求两句同一位置上词语必须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

    格律诗中的对仗较古诗和散文中的对仗工整而严格。它要求: 一,出句和对句平仄是相对立的; 二,出句和对句同一位置上的词语,词性相同,字不能相同。

    例如: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火树"对"星桥","银花"对"铁锁",都是名词对名词;"合"对"开",动词对动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李商隐《无题》) "春蚕"对"蜡炬",名词仂语对名词仂语;"到死"对"成灰",动宾词对动宾词;"丝"对"泪",名词对名词;"方尽"对"始干",动词仂语对动词仂语。

    绝句、律诗、排律的对仗各有规则。 绝句一般不要求对仗,是否用对仗,凭作者自便。

    前人绝句多数不用对仗,例如: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送别》)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客中行》) 绝句有的首联对仗,尾联不对仗。

    例如: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八阵图》) (注:对仗句以楷体字显示,下同)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苏轼《冬景》) 对仗出句多为仄声,五绝首句不入韵的多于七绝,所以五绝首联对仗的多于七绝。也有首句入韵、首联对仗的绝句。

    例如: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 借问承恩者,娥眉几许长? (皇甫冉《婕妤怨》)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七绝首句入韵的多于五绝,这种首联对仗形式七绝多于五绝。

    绝句也有首联不对仗,尾联对仗的。例如: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杜甫《漫兴》) 绝句也有首尾两联全对仗的。

    例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柳中庸《征人怨》) 前人绝句绝大多数首尾两联都不对仗,首联对仗者偶尔见之,尾联对仗者较少,两联全对仗者更少。但是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否则就不成其为律诗。

    它的首尾两联可对仗可不对仗。前人律诗中也有首联对仗的,也有尾联对仗的,也有四联全都对仗的,这悉凭作者自便,并无定规。

    但颔联和颈联的对仗是律诗的常规,也称为正例。例如: 五律 首句不入韵者。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首句入韵者。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七律 首句不入韵者。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首句入韵者。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律诗有首联、颔联、颈联三联对仗的。 五律 首句不入韵者。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杜审言《登襄阳城》) 首句入韵者。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七律 首句不入韵者 世途倚伏都无定。

    七、两两对仗的意思是什么

    律诗的特点如下:1、两句一偶.律诗的另一个特点是对仗.对仗也叫对偶.律诗的句子要求两两成偶,成偶的两个句子叫一个偶句,偶句的两个句子除了平仄对仗外,用词(就是意思)也要对仗.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是两两对仗,此诗为七律,每句七言,一共八句,两两成偶构成四个偶句,二、四、六、八句尾字皆押平声韵,除了尾联没有用对仗,其他各联全都用了对仗.平仄格式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很显然,这首诗符合律诗的所有特点.2、律诗的对仗1)平仄对仗.平仄对仗是指让句子的平仄声音听起来有相反的效果.如“虎踞龙盘” 与“天翻地覆”,分别是“仄仄平平”和“平平仄仄”,还有上面的“饮茶粤海”和“索句渝州”,听起来声调正好相反,一个在上句、一个在下句,这就是平仄对仗.绝句这首七律,每个偶句间上下都是平仄相反的,对仗极为严密.2)词义对仗.词义对仗是指律诗偶句的上下两个句子在同一位置上所选用的词语意思要么相反、要么相关.“黄鹂”对“白鹭”属语义相关对仗,“鸣翠柳”对“上青天”都是形容词加名词,语义正好相对.。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