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古诗词三十六法

    1.古诗词三十六法

    桃花道人述清角吹寒整理 (一)、韵味、格调、意象、寄托、境界、神韵 (二)、稳健、厚重、端正、求真、含蓄、朴实 (三)、立意、有事、明了、精炼、隽永、筋骨 (四)、章法、格律、起头、收尾、切题、炼句 (五)、用典、博闻、取舍、火候、谦恭、皮厚 (六)、委婉、流畅、新奇、铺垫、贴切、谐调分论如下: 一、韵味 道人论诗词首重“有味”,观其评语有关“味”字的,凡五十余条。

    三十六法味为上。道人之道一言以蔽之,味而已。

    道人评曰: 诗有三味短一则寡味。一曰“意味”二曰“形味”三曰“韵味”。

    所谓层次不明是欠“形味”。语感差是欠韵味。

    二、格调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词为人之心声,格调当以高为胜。

    道人推崇典雅高尚之格调,作诗词与做人并重。 无论诗与词,还是以厚重、蓄而不发为上。

    所谓“怒而不张,哀而不颓、乐而不淫”。 三、意象 圣人立象以尽其意,以尽其神。

    物以貌求,心以理应,刻镂声律,萌芽比兴。 四、寄托 诗词皆贵有寄托,词更甚。

    意在言外,言尽意存,表里相宣,比事情通,身世之感,通于性灵。五、境界 诗贵有味,有味乃有境界之谓也。

    物境为下,情境为中,意境为上。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有灵通之句,参造化之妙。

    人间词话云: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六、神韵 诗可以兴,兴方能有境界,境界之最高处方有神韵。淡远冲和,清远古澹,兴象超逸,化境悟境,即事生情,即语绘状,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此之谓也。

    王夫之云:寄意在有无之间,慷慨之中多自蕴藉。能兴即谓之豪杰。

    兴者,性之生乎气者也。七、稳健 法度严谨,词章典贵,敛才就范,不屑纵横,隶事恰切而深微,此乃稳健老道之谓也。

    由是可知稳健乃写诗作词进步之第二层次也,是成熟的一个基本标志。八、厚重 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寥寥长风,来之无穷,喻彼行健,是谓存雄。

    厚重乃诗词写作的一般要求,通常所谓雄浑劲健者是也,是相对于轻盈灵动而言的。九、端正 形式与内容并重,技法与情感交融。

    写诗作词,皆有古法可依,抱杜尊韩,托足权门,苦守陶韦,贫贱骄人,偏则成魔,分唐界宋,博极而约,淡蕴於浓。简言之,端正者,中庸之谓也。

    诗论者所谓典雅、安雅、矜严、戒偏之意也。十、求真 人贵真情,景贵真实,诗词须有真性情,意境产生于真情感。

    情性所至,妙不自寻。诗如化工,即景成趣。

    逝者如斯,有新无故。因物赋形,随景换步。

    诗家所谓自然、葆真、实境、即景即言此矣。 十一、含蓄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幽花初开,名香始熏。白石诗说云:语贵含蓄。

    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山谷尤谨于此。

    清庙之瑟,一唱三叹,远矣哉!后之学诗者,可不务乎?若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古人所谓诗家话,今人所谓诗的语言,余以为皆含蓄蕴藉之谓也。

    过于直白者不能称其为诗,须用形象来表达意境,这是诗词文体区别于小说散文的一个内在的标志。 雅淡与俗浅是两回事 十二、朴实 俯拾皆是,不取诸邻。

    真予不夺,强得易贫。东风徐来,不惊一尘。

    不琢不雕,匪缁匪磷。意深词浅,思苦言甘。

    寥寥千年,此妙谁探?含蓄蕴藉与自然朴实看似矛盾,实则不然,朴实乃诗词写作中的更高境界,返朴归真,不着痕迹,于冲淡平和中寄寓真情实意,不亦难乎? 十三、立意 黄彻蛩溪诗话云:昔人论文字,以意为主。袁枚论诗亦将崇意列为首篇,余以为吟诗作词,自当是立意为先,倘若立意不明,一篇作品则信马由缰,无归宿矣。

    诗品有云:意似主人,辞如奴婢。主弱奴强,呼之不至。

    穿贯无绳,散钱委地。开千枝花,一本所系。

    十四、有事 此乃现实主义基本要求,史诗之概念。维新运动中,诗界革命旗手黄遵宪主张诗要为事而作,须反映现实生活,我手写我口,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愤时势之不可为,感身世之不遇,不必去模拟古人,今之世异于古,则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 十五、明了 似是而非、不懂、含糊、何意之类评语道人常用,盖新学诗词者之通病也。

    白石云:难说处一语而尽,易说处莫便放过;僻事实用,熟事虚用;说理要简切,说事要圆活,说景要微妙。多看自知,多作自好矣。

    明白如话,不加藻饰,如一泓山泉,看似平淡,掬入口中品尝,却别有甘冽。明了能读,读之能懂,乃诗词艺术有生命力之根本要求,提倡疏朗清新,雅淡纯朴,通俗恬静,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诗风。

    十六、精炼 诗品云:犹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淄磷。此乃简洁、洗炼、利落、凝练之谓也。

    诗词文字有限,讲究言简意丰,一字传神,但简练绝非简单之谓,简单者一览无余,简练乃字外有义,言有尽而意无穷。欲简练则须概括,能概括则须多闻博记,知其一百而写其一,心有余力,有所选择,方能简练。

    十七、隽永 缪越云: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

    2.欧阳询五言绝句集字古诗

    与欧阳询互嘲(询嘲无忌) 朝代:唐代 作者:欧阳询 原文: 索头连背暖,漫裆畏肚寒。

    只因心浑浑,所以面团团。 道失 朝代:唐代 作者:欧阳询 原文: 已惑孔贵嫔,又被辞人侮。

    花笺一何荣,七字谁曾许。 不下结绮阁,空迷江令语。

    雕戈动地来,误杀陈后主。 嘲萧瑀射 朝代:唐代 作者:欧阳询 原文: 急风吹缓箭,弱手驭强弓。

    欲高翻复下,应西还更东。 十回俱著地,两手并擎空。

    借问谁为此,乃应是宋公。 欧阳询(557年一641年),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字信本,楷书四大家之一。

    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

    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

    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 》被称为。

    3.欧阳询古诗词黑底白字字帖

    欧阳询楷书:集字古诗

    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书法艺术步入了它的黄金时代。“初唐四家,,首开大唐尚法书风,而欧阳询及其书法又独步“四家”之首,并以诸体兼备,白成一派而存珍于华夏书史。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唐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官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令,又称“欧阳率更”。欧阳询聪敏勤学,涉猎经史,博闻强记。他初学王羲之书,后在楷法中参以古隶用笔,独辟蹊径成一家,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以“欧体”之称传世。《旧唐书》称其“笔力险劲,为一之绝。人得其尺牍文字,咸以为楷范焉”。欧阳询传世作品颇多,最著名者为:《皇甫诞碑》、《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四碑,皆为正楷;行书墨迹有《仲尼梦奠帖》、《卜商读书帖》等;此外,他的草书《千字文》亦极富变化,婀娜多姿,甚为奇妙。

    4.古诗词教学该教什么,要如何教

    古诗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种重要文体,不同版本的教材古诗文所占的比重相差无几。以当今发行量最大的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为例:人教版教材中,古诗词47首,古文4篇,约占教材总量的13% ;苏教版教材中,古诗词36首,没有古文,约占教材总量的12%。不可否认,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比重。那么,不由得我们不认真思考:古诗文我们应该怎么教?

    准确理解古诗文内容

    古诗词之所以难理解,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用词精炼,二是爱用隐语。谜语是中国描写诗的始祖,诗人总喜欢别人仔细揣摩自己的诗,而读者总想把诗中所掩盖起来的事件看清楚。如此,两者的喜好,让我国古代诗文中多有意象和用典。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知道其中所含有的典故,不知道诗文中出现的事物所表示的意象,就很容易把诗词解偏。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很多老师教这首诗的时候,一般是这样解释诗词意义的:“红红的太阳靠着连绵起伏的群山缓缓落下去了,眼前是奔腾的黄河水向东流去。我们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需要再上一层楼。”仿佛王之涣只是在向我们传递一种登高才能望远的理念,其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是,在前两句中还有着别的意思悄然隐含在文字深处。

    在这首诗中,“白日”和“黄河向东流”具有别样的意思。“白日”一般指“生命”“青春”,“滚滚东流的黄河水”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样暗指青春流逝、时间的一去不复返。

    了解了这些东西以后,我们再来读这首诗,前两句是不是隐隐有一种面对岁月流逝而生发的无奈?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一定讲得这么清楚,但老师心中一定是要知道的。

    什么是意象?关于意象,很多人是这样理解的:象,指客观的具体的事物;意,是作者的心意体验、思想情感。有一份独特的感受,通过内心的想象,在自己的脑海中呈现出鲜明的形象,称为意象。它是民族特有的文化情愫和独特象征意义。例如:“鸿雁”象征着“思乡,信使”,“杜鹃”象征着“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东篱”比喻“出尘脱俗之境”,“菊花”象征着“高洁品质”……

    诗词的意象是构成优美诗篇的基础。通过对文中各种的想象和联想,学生才能体会到诗词中的意境及思想感情,才不会把诗词的意义解偏。

    理解诗文中所蕴涵的情感

    要想真正理解诗文中的情感,必须让学生走进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5.用快速记忆方法怎么记古诗

    一、关键词背诵法

    所谓关键词语,一是指需要背诵的文句、语段的领头字词;二是紧紧抓住容易联想背诵内容支撑点的关键性动词。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历数担当大任的人遭艰难情状的句子,可抓住“苦”、“劳”、“饿”、“空乏”、“拂乱”等意义、用法独特和在文中作用显著的词语。

    二、顺序背诵法

    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按照写作顺序来梳理文章的思路,寻找利于背诵的策略也是常见的背诵途径。如《核舟记》的写作是空间顺序,背诵时就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来处理:整舟→船中→船头→船尾→船背。文章中的每一段都有一个暗示空间顺序的语句,学生可以先将这些语句记熟。

    三、整分联背诵法

    整分联背诵法是指整体背诵法、分段背诵法与联合背诵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用途,并有一定的联系。一般而言,整分联背诵法要求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然后对每个语段进行分别背诵,将每个段落背熟记牢,然后再将所有的段落联合起来进行记忆。

    参考资料:卓卷教育官网

    6.唐诗中的唐文化有什么特点

    唐初诗人以“初唐四杰”最为著名(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盛唐时期诗人可分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派和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派。其中集大成者为“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最为出名。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而杜甫的诗则更多体现现实主义之情怀。

    中唐时期最卓越的诗人是白居易,他的诗通俗易懂。此外还有元稹、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等。晚唐诗人以李商隐和杜牧最为出众,被称为“小李杜”。

    后世宋、明、清虽仍有杰出诗人出现,但总体水平都不如唐朝诗人,唐诗成为了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

    唐代文化的创新是全面的,道德、风俗、哲理、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服饰诸端,无不呈现出开一代新风的气派。而其中诗歌一项,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提倡,加之其本身又具有便于保存便于流传的特点,成就尤为显赫。但是应当看到,数百年来文化交流所形成的全新文化氛围,以及文化开放所带来的勃勃生机,更是使这一艺术形式异彩大放的深层原因。诗歌在唐代获得了适合其茁壮生长的沃土,而诗歌的巨大成就,则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凸现出唐代文化的辉煌。也正因为如此,“唐诗”几乎可以视之为唐文化的时代徽徵。唐诗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不朽地位,正是由于它以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反映出一个伟大时代的时代精神,反映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文化所达到的新的颠峰。从这个角度来看,研究唐诗的形成与发展,当是研究唐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并从而揭示唐代社会和唐代历史形成与发展之谜的一条有效途径。

    7.古诗大全(4句的)

    百度首页 | 百度知道 | 登录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帮助 设置 百度知道 > 文化/艺术添加到搜藏已解决 李白的四句诗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9-6-18 07:29 哪首都行,只要是四句就行。

    急用。

    做好了加分。 提问者: 孤l独x的y公主 - 助理 二级 最佳答案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2.香炉——炉山西北部一座高峰的名字。 3. 紫烟——山上水气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紫色烟雾。

    4. 前川——山前面的河水。 5. 银河——天河。

    6.九天——天空最高处。 〖译文〗 在阳光照射下香炉生起紫色烟霞,遥望瀑布象白色绸带挂在山川间。

    飞流直下的水象似有几千尺,使人怀疑那是银河泻落到人间。 名句赏析——“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风景秀丽,香炉峰的瀑布尤为壮观,诗人以十分兴奋的心情,提笔写下了这首绝句。前两句概括地描绘了香炉峰瀑布的奇伟景象。

    首句从香炉峰写起,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轻轻的水气变成了紫色的薄雾,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第二句描写瀑布,一个“挂”字,生动逼真地写出了瀑布奔腾飞泻的气势。

    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集中笔墨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飞流”是写山高水急,“直下”是描绘瀑流直泻,“三千尺”是夸张瀑布的壮观,可以说字字珠矶,无一虚设。

    最后一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银河,既生动又贴切,而其中一个“疑”字率直道破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57回答者: 羽毛和翅膀 - 骠骑将军 十七级 2009-6-1 18:32 我来评论>> 相关内容 ? 李白的四句诗 ? 请问大家一下,李白的四句诗当中,有哪些是最后一个字。 ? 李白的四句诗有哪些? ? 李白的四句诗4首 ? 李白的四句诗4首.急!!!! 更多关于李白的诗4句的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 李白 其他回答 共 10 条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清平调》三首之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清平调》三首之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清平调》三首之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仅供参考,还不行到我空间里面有李白所有的诗句。 回答者: 邓红星 - 高级魔法师 六级 2009-6-1 18:35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回答者: 大雁分飞 - 试用期 一级 2009-6-1 18:36 多了,上这里面找 /view/2133.htm#7 回答者: 阅读完型 - 魔法师 五级 2009-6-1 18:37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回答者: zhaoshuaizz - 试用期 一级 2009-6-1 18:38 《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回答者: 曰草 - 秀才 二级 2009-6-1 18:56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双疑瑶台境,飞在青云端。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小时不识月亮,把它叫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神仙所居的瑶台里的镜子飞到天上。

    传说月亮升起的时候,首先看到月中仙人的两只脚,当看到月中桂树时,才发现月亮有多圆呵!月宫的白兔捣药是给谁吃的?接下来便染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了。以蟾蜍蚀影,阴精沦惑为喻,对玄宗的荒淫享乐与杨国忠等谗谄蔽明,表示了忧怨和沉痛。

    回答者: 121.28.161.* 2009-6-1 19:04 「结袜子」李白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

    「玉阶怨」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洛阳陌」李白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白鼻騧」李白 银鞍白鼻騧,绿地障泥锦。细雨春风花落时,挥鞭直就胡姬饮。

    高句骊」李白 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舍利弗」李白 金绳界宝地,珍木荫瑶池。云间妙音奏,天际法蠡吹。

    「静夜思」李白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渌水曲」李白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东鲁见狄博通」李白 去年别我向何处,有人传道游江东。

    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 赠华州王司士」李。

    8.关于古诗的详细分类,五言,七言,绝句,律诗等等

    1、诗的分类法。

    唐后诗分为:1、古体诗与 2、今体诗两大类。 古体诗分:1、五言古诗 2、七言古诗两类。

    五言古诗每句五个字,全诗字数不拘多少。七言古诗每句七个字,全诗字数不拘多少。

    此外还有一种杂言诗,诗中夹杂着五言,七言甚至三,四,六,八,九等字句,一般也归入七言古诗一类。古体诗也叫古风。

    今体诗分:1、律诗 2、排律 3、绝句三类。律诗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类。

    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共八句。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共八句。

    排律是十句以上的律诗,多见五言排律,七言排律极少。绝句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共四句。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共四句。

    今体诗是唐代新兴的诗体,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有许多讲究,与古体诗截然不同。我们讲格律,主要是讲今体诗的格律。

    格律诗是诗的一种样式,要求严格按格律来写的。其发端于“永明体”,兴盛于唐,成为中华诗文化的魂宝。

    2、我们学诗如何入门?学诗入门要学格律 ,一个球员不知规则不可对能成为球星,有人因一时不懂,就反对格律,是不对的。我们从律句学起,写七言律绝,在七言律绝里解决诗境的问题和章法。

    以后出口就合律,正如专业球员出手就正规。今天先讲平仄这个令许多人晕的东西。

    古来众多诗人经过研究,发现我们之语音可分为二类,一类为平,一类为不平,不平叫仄,发现平仄交错起来才好听,又实践,发现按一定规律交错起来就好听,这种规律即格律!平仄 、格、律这些就这么回事,古人已研究出了我们用便是。 大家学诗要有一个理念,就是诗不是写的,是吟出来的,是唱的。

    诗要吟,有了格律吟了才最好听,你不用格律如唱歌跑调。 ★格律诗 格律诗有这样几种样式: 1、五律:即一句五个字,八句,限用平韵、一韵到底。

    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 2、七律:即一句七个字,八句,限用平韵、一韵到底。

    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3、排律:即可以是五言排律,可以是七言排律。

    排律至少十句以上。排律用韵必须是整数,如十韵、三十六韵等。

    4、入律的绝句:可写五言律绝,可写七言律绝。四句,叶平韵。

    (注意:绝句分古绝、律绝二类,这里说律绝)绝句特殊,分二类,一类是用律句的律绝,一类是不用律句的古绝。用律句的律绝,划为律诗,用律句的古绝划为古体。

    大部份书上就叫绝句,不分律体古体的。 凡叶平声韵的,一定是律绝,凡叶仄声韵的,一定是古体。

    另外,一般来说,五言绝句人们喜用古体,七言绝句人们喜用律体。 ★韵 1、什么是韵 中国字之音由声母、韵母组成,韵母相同的字就是同韵的字。

    如:妈、麻、骂,花,沙、茶,又如、阳、养、漾、等 。诗讲究音律之美、节奏之美,要好听。

    故中国的诗词歌赋全部要押韵,顺口溜都要押韵。如天上下雨地下流,小俩口吵架不记仇。

    流、仇押韵,不然不顺口。 古人没拼音,就选出代表字来代表,老四声中,古人有平声韵部、上声韵部、去声韵部、入声韵部, 每个韵部中有好多个同韵字,这就是韵书了,我们可查。

    注意:把同韵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一般在句尾,叫押韵,又叫叶韵。 2、什么是押韵 押韵又称叶韵,是把同韵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是放在句尾。

    中国的民歌、民谣、戏曲、诗、词等,都是叶韵的。不押韵肯定不行。

    3、什么是老韵和新韵 古四声也是不断变化的,到了今天,我们都用普通话了我们现在说的老韵,指平水韵。新韵指普通话的韵,但目前有不少人反对用新韵。

    我个人观点是初学者先用新韵,之后慢慢老韵就懂了。 下面说几个常见问题: 第一、什么叫平水韵。

    人口音不停地变,故韵也不停变,变到后来变成平水韵,平水韵是离我们最近的老韵,我们说老韵就指平水韵。 《平水韵》共有一百零六韵,其中平声有三十韵,编为上、下两半,称为上平声和下平声,这只是编排上的方便,二者并不存在声调上的差别。

    近体诗只押平声韵,我们就只来看看这些平声韵各部的韵目(每韵的第一个字):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光是从这些韵目就可以看出古音和今音已大不相同。有一些在古代属于不同韵的,在现在已看不出差别,比如东和冬,江和阳,鱼和虞,真和文,萧、肴和豪,先、盐和咸,庚和青,寒和删,等等。

    第二:什么叫上平下平。(参照上面)在平水韵中,其平声部有30个韵部,为了方便记忆,人为分成上平15韵、下平15韵,象一本书分为上下二册,没什么特别的。

    我们常见人说,限用上平第二,或说限用上平冬,就是说我们用上册的第三个韵来写诗。上册有15个,下册有15个,没什么玄的。

    第三:什么叫宽韵、窄韵、险韵,一个韵部中同韵的字多叫宽韵,宽就是字多,我们用字方便,好多字可选用供选用。字少叫窄韵,路窄么就不好走。

    最少的叫险韵,危险,用不好就弄错了。 第四:什么叫韵头、韵尾。

    韵母中分韵头、韵尾,凡韵尾相同的,也是押韵的字,韵头不。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