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黄耳诗词

    1.红梅扬正气;黄耳报佳音

    这个好像是过年的对联

    犬守平安日;梅开如意春。

    犬守平安夜;雀鸣幸福年。

    犬守太平世;梅开如意春。

    犬守良宵夜;莺歌娱乐春。

    犬护祥和宅;人过幸福年。

    犬厉堪欺虎;鱼灵巧化龙。

    犬献梅花赋;鸡留竹叶图。

    户展新春景;家传义犬图。

    白梅凌雪尽;黄耳报春来。

    戊春人醉社;戌日客登门。

    戌日耀吉瑞;狗年臻福祥。

    戌日呈祯瑞;狗年臻福祥。

    戌刻花灯亮;狗年喜气盈。

    红梅扬正气;黄耳报佳音。

    花犬观鱼乐;青云羡鸟飞。

    花灯悬街市;玉犬守门庭。

    鸡鸣知日上;犬吠报春来。

    鸡舞三多日;犬迎五福春。

    鸡舞司晨早;犬蹲守夜勤。

    鸡携竹叶去;犬踏梅香来。

    金鸡交好卷;黄犬送佳音。

    金鸡歌国泰;义犬报民安。

    金鸡辞禹甸;玉犬乐尧天。

    金鸡操胜券;玉犬报佳音。

    金鸡报捷去;锦犬送春来。

    金鸡争报晓;玉犬喜迎春。

    金鸡追竹叶;黄耳踏梅花。

    金鸡歌晓旦;玉狗问平安。

    国期长治世;犬守久安家。

    春来燕子舞;犬献雪梅图。

    LZ看一下对不对呢~~

    2.鸡黍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

    《后汉书?范式传》载,有东汉范式与张劭生死通梦之事。

    《文选》中《赠张徐州稷》一诗,李 善注引谢承《后汉书》云:“山阳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元伯为友,春别京师,以秋为期。至九月十五日, (张劭)杀鸡作黍。”

    以待,其双亲笑 曰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山阳去此几千里,范未必能来。张肋曰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巨卿信士,决不失期。

    言未 绝而巨卿已至。后乃以鸡黍指待客的饭菜或执着不负的期约。

    宋?梅 尧臣《吕寺臣家膳》:“主人何太勤,不异具鸡黍。”宋?周必大《次韵醵 饮》:“回顾广文寒,莫忘鸡黍约。”

    3.“黄耳犬”一词的来历

    犬书,即用狗传递的书信,典出晋代写过著名文艺理论著作《文赋》的陆机。

    据《晋书·陆机传》和南朝梁任防《述异记》载,陆机原籍华亭,也就是上海松江,当年赴洛阳做官时将“黄耳”犬带在身边。远离故土,不免思乡心切,陆大人对“黄耳”犬说:“久无家信,你能送取吗?”“黄耳”犬听罢摆尾应允,陆大人便把信放人竹筒,拴系在犬的脖颈上,这只聪明的“黄耳”犬便出发了,一路南下,历尽艰辛将信送回老家,又将家信捎回。

    其间人要走五旬的路程,而“黄耳”犬往返才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唐代诗人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诗“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元张翥《余伯畴归浙东简郡守王居敬》诗“家信十年黄耳犬,乡心一夜白头乌”,都是用的这个典故。

    古代的驿站,除了接待来往的官员,还负责传递文书、信函。到了700多年前的元朝,中国的邮驿通信已经非常发达。

    那时除“马驿”外,还出现了“狗驿”。狗跑得快,又能认路,不需人骑,只要在它身上缚一个装信的小袋,狗就能很快把信送到固定的地点。

    据宋代周密《癸辛杂识》记载:高丽以北自每年八月至来年四五月,“海水皆冰”。在这冰天雪地的日子里,商旅往来多有不便,这时“犬橇”可就派上用场了。

    这“犬橇”其实就是用狗拖动的雪橇。据《元史》记载,当时政府曾在辽阳一带设有“狗驿”共十五处,站户(即提供犬橇的人家)三百,犬“三千只”。

    每一架“犬橇”都用四只狗来拉动,其速度还是相当可观的。此外,现代军犬也被用来代替骡马拖运枪炮,因为它们身体体积较小,行动敏捷,还会卧倒在地,躲避流弹,所有这些,都是骡马所赶不上的。

    4.“黄耳犬”一词的来历

    犬书,即用狗传递的书信,典出晋代写过著名文艺理论著作《文赋》的陆机。据《晋书·陆机传》和南朝梁任防《述异记》载,陆机原籍华亭,也就是上海松江,当年赴洛阳做官时将“黄耳”犬带在身边。远离故土,不免思乡心切,陆大人对“黄耳”犬说:“久无家信,你能送取吗?”“黄耳”犬听罢摆尾应允,陆大人便把信放人竹筒,拴系在犬的脖颈上,这只聪明的“黄耳”犬便出发了,一路南下,历尽艰辛将信送回老家,又将家信捎回。其间人要走五旬的路程,而“黄耳”犬往返才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唐代诗人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诗“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元张翥《余伯畴归浙东简郡守王居敬》诗“家信十年黄耳犬,乡心一夜白头乌”,都是用的这个典故。

    古代的驿站,除了接待来往的官员,还负责传递文书、信函。到了700多年前的元朝,中国的邮驿通信已经非常发达。那时除“马驿”外,还出现了“狗驿”。狗跑得快,又能认路,不需人骑,只要在它身上缚一个装信的小袋,狗就能很快把信送到固定的地点。据宋代周密《癸辛杂识》记载:高丽以北自每年八月至来年四五月,“海水皆冰”。在这冰天雪地的日子里,商旅往来多有不便,这时“犬橇”可就派上用场了。这“犬橇”其实就是用狗拖动的雪橇。据《元史》记载,当时政府曾在辽阳一带设有“狗驿”共十五处,站户(即提供犬橇的人家)三百,犬“三千只”。每一架“犬橇”都用四只狗来拉动,其速度还是相当可观的。此外,现代军犬也被用来代替骡马拖运枪炮,因为它们身体体积较小,行动敏捷,还会卧倒在地,躲避流弹,所有这些,都是骡马所赶不上的。

    5.文言文翻译 选自<述异记>>黄耳

    陆机年轻的时候,很喜欢游玩打猎。他家是吴郡的豪门大族,门客献给他一只跑得很快的狗,名叫“黄耳”。陆机后来到洛阳做官,常把这只狗带在身边。这只狗非常机灵,能听懂人话。陆机曾把他借给住在三百里之外的某人,这条狗(居然)认识道路,自己跑了回来,只用一天时间便跑到家。陆机寄居在京城,很久没有家中的书信,于是对这只狗开玩笑说:“我家断绝了书信,你能不能带着我的书信跑回去取消息?”狗高兴地摇动尾巴,吠叫着表示应答。

    陆机就试着写了一封信,用竹筒装着,系在狗的颈子上。狗走出家门在驿路上一路奔跑到吴地……径直到陆机的家,口衔竹筒叫着,要家人取看。陆机家人打开竹筒取出书信,看过之后,狗又向家人吠叫,好像要求家人回信。陆机家人就写了回信放置竹筒内,又系在狗的颈子上。狗得到回信之后,又从原路奔回洛阳。算计人的行程还要五天,可是黄耳往返才用了半个月。后来狗死了,陆机就用棺木将它运回村中安葬,离陆家两百步,堆土作坟。村中的人都叫黄耳坟。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