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咏紫砂陶埙诗词

    一、诗名里带埙字的诗词有哪些

    1、《别陈常簿埙五首》

    宋·杜范

    古道湮不续,遗直声以彰。良药见谓苦,不试徒有方。岂其盖世名,可浣。

    2、《别杨埙》

    宋·赵湘

    此身偏似雁,南北但孤飞。久客难为别,穷秋况未归。去程寒雨细,留话。

    3、《临江仙·遥认埙篪相应》

    宋·程大昌

    遥认埙篪相应,为传珠贯累累。紫荆同本但殊枝。直须投老日,常似有亲。

    4、《木兰花慢 贺彭子寿伯埙叔侄新居》

    元·梁寅

    羡楼台有地,不改换、旧林塘。想叔父东山,郎君玉树,筹画非常。云霄。

    5、《过蕉埙》

    宋·杨万里

    枫叶乾余尚小红,苕花飞尽不留茸。经旬欲雪还无雪,只作清寒恼杀侬。

    6、《吉水县黄埙母欧阳氏挽词》

    宋·周必大

    欧杜望螺川,遗风女亦贤。勉夫于两造,教子以三迁。彤管言无间,金籯。

    二、求一些关于埙的诗句和唯美一点的图片

    送许棠先辈归宣州 林宽 发枯穷律韵,字字合埙篪。

    太湖诗·销夏湾 皮日休 沙屿扫粉墨,松竹调埙篪。

    安德山池宴集 岑文本 雕楹网萝薜,激濑合埙篪

    三、诗名里带埙字的诗词有哪些

    1、《别陈常簿埙五首》宋·杜范 古道湮不续,遗直声以彰。

    良药见谓苦,不试徒有方。岂其盖世名,可浣。

    2、《别杨埙》宋·赵湘 此身偏似雁,南北但孤飞。久客难为别,穷秋况未归。

    去程寒雨细,留话。3、《临江仙·遥认埙篪相应》宋·程大昌 遥认埙篪相应,为传珠贯累累。

    紫荆同本但殊枝。直须投老日,常似有亲。

    4、《木兰花慢 贺彭子寿伯埙叔侄新居》元·梁寅 羡楼台有地,不改换、旧林塘。想叔父东山,郎君玉树,筹画非常。

    云霄。5、《过蕉埙》宋·杨万里 枫叶乾余尚小红,苕花飞尽不留茸。

    经旬欲雪还无雪,只作清寒恼杀侬。

    6、《吉水县黄埙母欧阳氏挽词》宋·周必大 欧杜望螺川,遗风女亦贤。勉夫于两造,教子以三迁。

    彤管言无间,金籯。

    四、家传的紫砂壶上的诗句作者落款是僣陶,他是何年代名家

    应该是潜陶,他是清末明初的紫砂陶刻名家。

    邵宏俊(1882-1942年),号潜陶,清末民初陶刻高手,宜兴潜洛人。

    邵宏俊出身贫寒,15岁师从紫砂名师陈伯亭,学习陶刻,他刻苦勤奋虚心好学,艺成后,为紫砂实业家赵松亭陶刻仿古器。1911年之后,邵宏俊技艺日趋成熟,他开始以“潜陶”名号署款,此款有自己是“潜洛陶人”之意。后邵又被铁画轩及利用公司聘为技师。1915年,宜兴利用公司在美国巴拿马赛会上获奖的紫砂器上就有“潜陶”的铭文。他一生中在铁画轩工作的时间最长,铁画轩款的传器也最多。

    抗战后,邵宏俊不愿做亡国奴,更不愿为日伪镌刻壶具,因此遭到伪军的毒打,但他坚贞不屈,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崇高气节。1942年病逝,享年60岁。其传器有柿子提梁壶、帽筒、笔筒及笔者所藏六方竹鼎壶等。

    五、急寻带“埙”字的诗或词

    京兆尹厅前甘棠树降甘露 钱起 内史用尧意,理京宣惠慈。

    气和祥则降,孰谓天难知。 济旱露为兆,有如埙应篪。

    岂无夭桃树,洒此甘棠枝。 玉色与人净,珠光临笔垂。

    协风与之俱,物性皆熙熙。 何必凤池上,方看作霖时。

    临江仙 程大昌 遥认埙篪相应,为传珠贯累累。紫荆同本但殊枝。

    直须投老日,常似有亲时。子姓亦闻多慧性,贪书不是痴儿。

    朝家世世重诗书。一登龙虎榜,许并凤凰池。

    水龙吟 张榘 先来花较开迟,怎禁风雪摧残过。红英紫萼,从他点缀,翻成沾污。

    一点清香,几多秾艳,紧藏不露。伴杨花散漫,逡巡堆积,纤粟处、妆成大。

    多谢东君造化。把群阴、一朝除破。

    千机锦绣,露浓香软,中间坐我。嚼徵含商,振金敲玉,埙篪相和。

    问西湖,别有一番桃李,肯同游麽。 南歌子 张元干 玉斧修圆了,冰轮分外清。

    共看星向绣衣明。元是生朝为寿、对难兄。

    鸿雁翻秋影,埙篪和笑声。他年中令彩衣荣。

    记取今宵丹荔、醉瑶觥。 眼儿媚 魏了翁 梦魂不踏正牙班。

    直作五云闲。简编真乐,埙篪雅韵,菽水清欢。

    都将瞥忽荣华事,春梦晓云看。只期他日,实愿受用,大耐高官。

    临江仙 卢祖皋 跨鹤云间犹未久,风流全胜年时。唤回和气上梅枝。

    酒边春市动,琴外画帘垂。长是细吟攻愧寿,还歌连桂新词。

    早催凫舃向南飞。一官传鼎鼐,四海看埙篪。

    满江红 刘克庄 楮叶工夫,辛苦似、镂冰炊砾。君看取、天公巧处,自然形色。

    发彩已非前度绿,眼花休问何时赤。又谁能、月下待红娘,传音息。

    投辖饮,追欢急。持帚扫,痴心惜。

    有埙篪谐律,不宵竽瑟。点点散来居士室,丛丛生占骚人国,便高烧、绛蜡写乌丝,留真迹。

    六、如何鉴定紫砂陶印款

    近年来随着对砂艺热潮的高涨,传统的茶文化与陶文化的推广,使热爱紫砂艺术的人士日益增多,较高档次的佳作生产,究属数量有限,远不能知足各界人士玩赏的必要,尤其文雅名作,更是稀疏。因此社会上出现极少数缺乏艺术道德的工匠,通同一些不讲商业道德的狡商市侩,不择手段地乘机牟取暴利,各种等级的劣质赝品充斥市场,蒙蔽浩繁热忱的砂艺兴趣者。所以有需要讨论一下辨伪题目。关于此题目,前人很少涉猎,下面几点,供紫砂艺术兴趣者参考。

    识别砂壶的真假,如同鉴定书画,首先要进步理性熟悉,即培养本身的美学素养,以资进步本身的美学观念。其次是多方交流,互相观赏某些名家的杰作,进步感性熟悉。多探究和了解某些名作家的风格形制,技巧手法,艺术擅长,使用质料泥色的风俗性,印章的规格特性,把握关键性的依据,渐渐积累经验,就不难识别真假了。在任何一种艺术行当中,一个有所成就的佼佼者,都肯定会有他的独到一壁的过硬功夫,体现在艺术和技巧的两个方面。这些内在的要领,就是所谓的小我风格和韵致。一件真正完善的好作品,形、神、气、态贯通一气,他们的灵感就表现在形、神、气、态之中,作伪者是绝对不易得其要领的。若目鉴碰到一些题目,还可借助文献资料来考证,其中较为闻名的文献资料有明周高起《阳羡名壶系》、清吴骞《阳羡名陶录》、清朱坚《壶史》、张燕昌《阳羡陶说》、李景康、张虹《阳羡砂壶图考》、周容《宜兴瓷壶记》、吴梅鼎《阳羡茗壶赋》、明项墨林《历代名瓷图谱》、邓秋枚《砂壶全形拓本》、周嘉胄《茗壶图谱》、王稀登《荆溪疏》、无名氏《阳羡茗陶说》等。至于文论谈到宜兴紫砂陶的文人就更多了,不胜枚举。第三看陶刻等方面的款识。紫砂陶质地古朴纯厚,不媚不俗,与文人气质十分相近,分外得到文人的青睐,故明清时期参与紫砂陶制作的人许多。采取的体例多种多样,不一而足,其中最多的是采取定制的情势,如董其昌、潘允端、黄彭年、端方等,还有一些则把当时紫砂名匠请到家中当幕宾依式制壶,如明陈继儒请蒋伯囗(艹夸),清康熙年间很多文人请陈鸣远,清同治年间吴大瀓请黄玉麟等。他们在定制宜兴紫砂陶的过程中,不免提出本身的标准和要求及对造型、装饰的意见,如项元汴、梁小王、陈鸿寿、蔡恺、吴大瀓等人都参与了紫砂陶的造型设计。文人除定制、设计紫砂壶外,更多的是撰写砂壶铭,由于它可以记事、寓意、言志、寄情,而文人墨客最乐于此道。有了铭文,还要有肯定的手段搬到壶上去,如许就产生了书法和篆刻的情势。壶铭的内容大多为诗文和画面,诗文的内容有的是与茶、花有关的题咏,有的是闻名诗人的诗句,多由唐诗三百首、全唐文及千家诗中选出,偏重讲究各体书法,有正、草、隶、篆、钟鼎和石鼓文等。在前人的著述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评述这些书法与篆刻的笔墨。如:《桃溪客语》里记载,张叔未得时大彬壶有诗云:“削竹镌留十字铭,居然楷法本黄庭(指王羲之书《黄庭经》)。”张燕昌《陶说》评杨忠讷壶铭书法:“其款字有晋唐风格,胜于前人”。《砂壶图考》评徐懋壶铭书法:“气格款字刻工均饶书卷气”。评陈鸿寿壶铭书法:“眉字隶书,尤为别致。”评汪锟壶铭书法:“字画刻工均秀逸过人。”评陈煌图壶铭书法:“笔法疏宕有致”。评瞿应绍壶铭书法:“子冶铭刻如天马行空,漫无边际”。评项真壶铭书法:“项不损字法晋唐”。

    紫砂壶的款识先是雕刻,再发展到用玺钤盖,这个过程的形成有以下几种缘故原由:

    第一,雕刻麻烦,雕刻者须善书。玺印方便,一钤即可,尤其是适应于少批量生产。

    第二,玺印钤盖留下来的印记也是一种“商标”。

    第三,用玺印也是紫砂壶艺术走向完美的一步,是中国古文化与传统艺术的结晶。

    资料来源:中国普洱茶网

    七、乐器埙(什么都行

    埙的内涵 很多人都有吹响瓶子的体验,当吹出的气流遇到瓶口边棱后产生了边棱音,边棱音与瓶内的空气团产生耦合振动就会发出呜呜的声音。

    这就具备了产生一件乐器的基本条件。 原始先民有下意识地吹响中空腔体的很多机会,他们也就有了发现一件乐器的可能。

    他们只要找到或制作一个可以产生空气团的腔体,在上面开出一个吹孔和几个指孔,就完成了一件乐器。 这个腔体的形状曾经有卵形的、鱼形的、棒形的、葫芦形的、牛头形的等等,但其中为数最多的是卵形的;制作的材料初始时用泥土,也有用兽骨、玉石、木材、甚至用合成材料等多种选择,但其中使用最多的材料还是泥土;这个空腔的体积可大可小,腔体大的发音的频率低;指孔的多少和大小不等,打开的面积越大,发出的频率越高。

    一般说靠指孔的开合,可以吹出的音域大概只在十度左右,称之为指孔音。指孔全部闭合后,靠改变吹气的角度和力度,还可以向下吹出五度甚至八度音,音越低时音量越小,称之为俯吹音。

    俯吹音的音量虽稍小,但在音色上有独特的魅力。 我们的祖先给这类乐器起的名字是"埙",也可以写做"埙"。

    埙的音色低沉苍劲,醇厚圆润有如人声,找不到有其它的乐器与其音色相近。但是由于埙的音色独特、音域较窄决定了它只能是一件特色乐器。

    我国的埙至今已经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出土的和民间流传的埙分布十分广泛。

    外国人的祖先当然也会有产生这样乐器的机会,那些洋埙的英文名字是"奥卡里纳(ocarina)"。 ocarina在历史上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被认为是"竖笛类梨状小型管乐器,音质与竖笛相仿。

    音域极小,简直像个玩具。①" 甚至给它起了 "甜薯"(sweet potato)的浑名。

    曾有一首一度流行的、叫做《吹埙者》的歌曲,依照原文Sweet potato piper直译,就是《吹甜薯管的人》②。 中国埙的吹孔是很普通的圆孔,钻孔成型很容易,所以产生的年代久远;而绝大多数的ocarina的吹孔都作成了与竖笛一样的哨嘴(fipple mouthpiece)。

    哨嘴的制作较圆孔的制作要复杂得多,所以ocarina的历史至今才只有140多年(1860年出现②)。哨嘴使ocarina的音色接近竖笛,而无法发出像埙那样独特的音色。

    另外哨嘴固定了ocarina进气的角度,使它无法吹奏"俯吹音"和气滑音,这就大大压缩了它的音域,并减弱了表现力。 目前国内有人称ocarina为陶笛,这是因为有一张用ocarina演奏的CD被译作《陶笛之歌》,"陶笛"之称遂被讹传。

    译者不知"笛"是一根管子,由空气柱振动而发声。而埙或ocarina却不是管子,振动的是一个气团,两者在发音的规律上也很不相同。

    把ocarina称为"哨嘴埙"最科学,称为"洋埙"也说得过去,直接叫它的英文名字也很合乎潮流,唯独称其为"陶笛"最不科学。 ①《外国音乐辞典》p539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8年8月 第一版 ②《牛津简明音乐辞典》p690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1年11月 北京第1版 我们谈及埙的历史时总是包括了那些只有一个吹孔,或虽有少数指孔,也很难吹出简单音阶的腔体,它们当然还算不上一件乐器,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玩具。

    但是在追溯这两类东西的历史时却无法把它们分开。在发展的过程中其中的一类发展了音乐的属性,成为乐器;另一类在外形上求发展,制成了人头形、鱼形、龟形、蝉形、猴形、鸡形、鹌鹑形、马形、鹿形、甚至靴形的哨类玩具。

    本文仅介绍作为乐器的埙在近几十年内的发展情况。 埙的复兴和发展 在古代埙是雅乐乐队中的主要乐器之一。

    雅乐是中国古代用于宗教、政治、风俗的各种仪式典礼中的音乐。盛行于周代。

    兴盛了400多年以后到春秋战国时期,就逐渐衰落消失。 汉代以后,雅乐的主要乐器编钟、编磬、埙、篪、瑟等已被新兴的乐器如琵琶、横吹等所取代,乐器领域发生了大规模的更新,雅乐的许多乐器逐渐在音乐苑囿里消失。

    所以尽管很多古籍都有关于在雅乐中使用埙的记载,但埙在社会音乐活动中却很少出现,只有极少数文人对埙有一定了解。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埙突然受到关注,大量的演奏者、作曲者参与了埙的制作与改革;创作了大量埙曲;在多种场合表演了埙乐。

    这段埙音乐的发展历史自始至终以中华音乐文化为背景,呈现了浓厚的中国风格。 对古埙的研究不是本文的重点,但是有一个成果是必须提及的。

    1978年5月的《音乐论丛》和1980年1月的《音乐论丛》刊载了黄翔鹏先生的《新石器和青铜时代的已知音响资料与我国音阶发展史问题》;1978年第10期《文物》刊载了吕骥先生的《从原始氏族社会到殷代的几种陶埙探索我国五声音阶的形成年代》。黄、吕两位先生从陶埙音孔逐渐增加的历史中,摸索了我国音阶发展的情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埙得到迅猛的发展,制埙者中有很多人都直接或间接受到中国音乐学院古筝教授曹正、天津音乐学院竹笛、琵琶教授陈重的影响。曹、陈二人都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摸索制埙的。

    而他们的研制却又多少都受到了大同乐会的影响。 大同乐会的埙 1919年郑觐文③在上海组织大同乐会后,立即开始仿制各种古乐器并投入使用。

    1923年6月3日《申报》报道:"圣玛利亚女学开中国音乐会……。

    八、班婕妤诗词全文

    怨诗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钟期改听,

    伯牙驰琴,

    桑间绝响,

    濮上传音。

    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修正尚未得福,为邪欲以何望?

    若使鬼神有知,岂有听信谗思之理;

    倘若鬼神无知,则谗温又有何益?

    妾不但不敢为,也不屑

    捣素赋

    测平分以知岁,酌玉衡之初临。见禽华以 麃色,听霜鹤之传音。伫风轩而结睇,对 愁云之浮沉。虽松梧之贞脆,岂荣雕其异 心。

    若乃广储悬月,晖水流请,桂露朝满,凉 衿夕轻。燕姜含兰而未吐,赵女抽簧而绝 声。改容饰而相命,卷霜帛而下庭。曳罗 裙之绮靡,振珠佩之精明。

    若乃盼睐生姿,动容多制,弱态含羞,妖 风靡丽。皎若明魄之生崖,焕若荷华之昭 晰;调铅无以玉其貌,凝朱不能异其唇; 胜云霞之迩日,似桃李之向春。红黛相媚 ,绮徂流光,笑笑移妍,步步生芳。两靥 如点。颓肌柔液,音性闲良。

    于是投香杵,扣玟砧,择鸾声,争凤音。 梧因虚而调远,柱由贞而响沉。 浮捷,节疏亮而清深。含笙总筑,比玉兼 金;不埙不篪,匪瑟匪琴。或旅

    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