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王德宗诗词
一、求张问陶古诗《泸州》诗句解释及诗中名句并赏析
作者:是张问陶,清朝诗人,遂宁人,因遂宁城西有船山区,顾号“船山”。他一生致力于诗、书、画,造诣颇深,诗名满天下被誉为“巴蜀第一才子”。
泸州: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在长江与沱江的交汇处,有一座风景如画的酒城。泸州老窖国宝酿酒窖池群号称“活文物”,有此称号的历史景观只有两处:还有一个是众所周知的都江堰,可见泸州酒城的魅力。
给客橙:就是金桔或者叫金钱桔。
十指寒香:形容女子的纤纤玉手。
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
前一句是立体地描绘着泸州的繁盛,城墙下水岸上多少人家,江面上多少渔船游船如同水上的城市,后一句是纵观,沿江的酒楼的红色灯笼映照的一江秋水波光潋滟,明亮如昼。
衔杯却爱泸洲好,十指寒香给客橙。
这两句是说诗人在如此的美景下品尝着泸州美酒,更有美女的纤纤玉手轻轻拨开新鲜的金桔,空气中弥漫着桔香酒香混合的寒香,让诗人无法不叹赏着泸州的美好。
可以想见诗人通过28个字将古城泸州美景、美酒、美女、美好描绘的淋漓尽致。
这样的解释不知你满意吗?
二、有关泸州的诗词
《泸州三首》
张问陶
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
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
旃檀风过一船香,处处楼台架石梁。
小李将军金碧画,零星摹出古江阳。
滩平山远人潇洒,酒绿灯红水蔚蓝。
只少风帆三五叠,更余何处让江南。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转回头,翻覆手,做了三分。
三、歌咏泸州山川风物或历史掌故的古诗词名句
泸州乱
陆游
高寺坡前火照天,南定楼下血成川;
从事横尸太守死,处处巷陌森戈鋋。
此州雄跨西南边,平安烽火夜夜传;
岂知痈疽溃在内,漫倚筑城如铁坚。
从来守边要人望,纵有奸谋气先丧。
即今死者端为谁?姓名至死无人知!
泸州使君岩在城南一里深三丈有泉出其左音中
陆游
云间刁斗过边州,沙际丘亭舣客舟。
涨水方忧三峡嶮,短筇犹作两岩游。
蛟龙矫矫拏云起,琴筑泠泠绕榻流。
未死人生谁料得,会来携客试茶瓯。
泸洲(其一)
张船山
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
衔杯却爱泸洲好,十指寒香给客橙。
泸州纪行
杜甫
自昔泸以负盛名,归途邂逅慰老身。
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生。
代有人才探翰墨,我来系缆结诗情。
三杯入口心自愧,枯口无字谢主人
将之泸郡旅次遂州遇裴晤员外谪居于此话旧凄凉因寄二首
郑谷
谁解登高问上玄,谪仙何事谪诗仙,云遮列宿离华省,
树荫澄江入野船。黄鸟晚啼愁瘴雨,青梅早落中蛮烟。
不知几首南行曲,留与巴儿万古传。
雪销花谢梦何殊。乱离未定身俱老,骚雅全休道甚孤。
我拜师门更南去,荔枝春熟向渝泸。
四、`古代诗歌阅读南定楼遇急雨
南定楼遇急雨
陆游
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泸游。
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
人语朱离逢峒獠,棹歌欸乃下吴舟。
天涯住稳归心懒,登览茫然却欲愁。
【注释】
南定楼:据《舆地纪胜·潼川府路泸州》载:“南定楼在州治,晁公武取诸葛《出师表》中语为名。”
梁州:此处指汉中。
益州:此处指成都。
泸:泸水,指金沙江经泸州这一段的江流。
朱离:同侏离。《后汉书·南蛮传》载:“语言侏离。”此处形容异地语音难辨。
棹歌:鼓桨而歌。棹,船桨。
欸乃:桨橹之声。
登览:登高览胜。
【背景】
《南定楼遇急雨》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诗作于1178年(宋孝宗淳熙五年)陆游奉诏东归的途中。诗人通过描写其登上南定楼后所见的骤然风雨,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茫然的愁绪。
五、泸阳岸上分手诗
余姓为成吉思汗后裔
成吉思汗,凭借蒙古铁骑踏遍欧亚大陆。我国近期出土的一块清代咸丰年间的墓碑,记录了成吉思汗后裔家族分散的历史,其中一支改姓为余的故事。
古墓隐藏于乱草丛中
昨日上午,记者驱车来到丰都县包鸾镇飞仙洞村。在当地村民景应忠的带领下,来到位于三面环山的成吉思汗的后裔余宗权的墓前。隐于乱草树木中间的墓地已经是墙倒碑斜,如不注意是很难发现的。
60多岁的景应忠告诉记者,在飞仙洞村,很少有人知道这6座古墓就是成吉思汗后裔的墓地。由于年代久远,从自己记事起,就没见过有人来扫过墓。不过,成吉思汗的后人的确葬于此地,一块咸丰十一年的墓碑,对这段家族历史乃至元末明初的历史作了详尽记载。此外,这几座有“皇清”字样的古墓中,有两座是双墓,之所以选择三山环抱,有左青龙、右白虎,且坟前可见三座山,这可证明坟墓的主人身份非同一般。
内忧外患终结显赫家族
三山环抱的6座古墓,原来的墓园围墙已倒塌,被周围残枝枯树掩盖,只有当年的墓碑散落于枯树之中,墓室上雕刻精美的石制装饰品也散落在树枝中。
研究元末历史多年的退休干部黄朝相告诉记者,元末农民起义后,红巾军攻下了元大都,元朝宰相铁木健的族人远走四川。为了躲避起义军,铁木健家族的族人们沿长江而下,在四川泸州风锦桥依锦乡,发誓效忠祖先,并在桥边插上柳枝后分散逃亡.
一个曾经显赫的帝王家族,就这样藏于深山之中不为人知。
皇族后裔改名换姓隐居山野
分手之时,家族的人预感到朝代更迭会有灭门之灾,于是在泸州分手之时,相约改姓。包鸾镇镇长周泽告诉记者,墓地上这块咸丰十一年的墓碑中提到,逃往四川后,“改铁为金,金有相似又改为余,余氏而万代不改铁木真义出焉,此余姓氏之所由肪乎。故一行来自泸州,奈人多影大难以一路,原在风锦桥依锦乡誓祖遣散。”这6座余氏古墓和这块咸丰十一年的墓碑就是最好的证据。
景应忠认为,在明代,成吉思汗家族是朱氏王朝的追杀对象,没有人敢冒险对家族历史进行记述。直到清代,他的后人们才敢将这段祖先的历史记述在墓碑之上。
祖训:余金两姓族人不得通婚
元代因为起源于草原游牧部落,流传下来的史料相对较少,史学界对元代历史研究也缺乏真实史料,因此这块墓碑的发现对元史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黄朝相告诉记者,他在走访大量余氏、金氏族人后发现,这些人并不知道自己就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包鸾镇企业办一位余姓干部也称,虽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成吉思汗的后代,但在他们的祖训里,金、余两家是不能通婚的。
包鸾镇镇长周泽介绍,包鸾镇姓金姓余的家谱有300多个,目前尚没有证据表明这两个姓氏与成吉思汗有关,但是他们准备进一步对这些家谱进行研究,并希望泸州等地金姓余姓的人能向当地政府提供相关证据,对史学界研究元末历史提供实物证据。
修于咸丰十一年的墓碑记述:“我祖铁木健,封王爵两平取妻张氏洪氏,一生五子一生四子,一婿姓金作为侍郎,十人由科各中进士,赫赫称极盛焉,不意红巾贼乱,又被奸臣诽谤,我祖铁木健虽属勋旧,亦将奈之何哉!于是惧祸窃负而逃四川”。
以上记叙准确表明,成吉思汗的后裔铁木健的族人被赶出元大都逃往四川后,在泸州恐怕被红巾军追杀,因为家族人口太多,目标太大,怕被义军追杀,于是全族人决定分散逃命,并起誓效忠祖先,并插下柳枝为记,盼族人再次相见。
一段史料 可能对你有用。
关于余姓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