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朱载堉诗词

    一、朱载堉《醒世词》的内容

    朱载是明代的科学家和艺术巨星,明朱元璋九世孙,贵为王爷,但由于宫廷斗争,朱载15岁时被贬为庶民,直到34岁才重新恢复王爷身份,独特的人生经历为他创作《醒世词》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而明朝资本主义的萌芽和社会发生的巨大变革又为《醒世词》的问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醒世词》又名《郑王词》,它采用民歌体,以街谈巷语人曲,刻画了明朝社会的人生百态,揭示了朱载自身独特的生命感悟和苦磨修炼的精神升华过程。它那平民化的思想感情,超越了王子和庶民间的鸿沟。

    模糊了二者别如天壤的身世差异。它篇篇大实话,很能醒世启人,平民百姓乐看。

    朱载堉《醒世词》选纸糊窗,竹做榻,挂一幅单条画,种几枝得意花,生前有一院,死后有一丘,足矣。山坡羊-钱是好汉世间人睁眼观看,论英雄钱是好汉。

    有了钱诸般趁意,没了他寸步也难。拐子有钱,走歪步合款,哑叭有钱,打手势好看。

    如今人敬的是有钱,蒯文通无钱也说不过潼关。实言,人为铜钱,游遍世间,实言,求人一文,跟后擦前。

    黄莺儿-求人难自己跌倒自己爬,指望人扶都是假。至亲人说的是隔山话,虚情儿哄咱,假意儿待咱,还将冷眼观。

    时下休夸,十年富贵,再看在谁家?跨海难,虽难犹易;求人难,难到至处。亲骨肉深藏远躲,厚朋友绝交断义。

    相见时项扭头低,问着他面变言迟。俺这里未曾开口,他那里百般回避。

    锦上花争先添补,雪里炭谁肯送去。听知!自己跌倒自己起,指望人扶耽阁了自己。

    山坡羊-说大话我平生好说实话,我养个鸡儿,赛过人家马价;我家老鼠,大似人家细狗;避鼠猫儿,比狗还大。头戴一个珍珠,大似一个西瓜;贯头簪儿,长似一根象牙。

    我昨日在岳阳楼上饮酒,昭君娘娘与我弹了一曲琵琶。我家下还养了麒麟,十二个麒麟下了二十四匹战马。

    实话!手拿凤凰与孔雀厮打;实话!喜欢我慌了,跰一跰,跰到天上,摸了摸轰雷,几乎把我吓杀!黄莺儿-骂钱孔圣人怒气冲,骂钱财:狗畜生!朝廷王法被你弄,纲常伦理被你坏,杀人仗你不偿命.有理事儿你反复,无理词讼赢上风.俱是你钱财当车,令吾门弟子受你压伏,忠良贤才没你不用.财帛神当道,任你们胡行,公道事儿你灭净.思想起,把钱财刀剁,斧砍,油煎,笼蒸!叹人敬富劝人没钱休投亲,若去投亲贱了身。一般都是人情理,主人偏存两样心。

    年纪不论大与小,衣衫整齐便为尊。恐君不信席前看,酒来先敬有钱人!山坡羊-十不足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思为衣。

    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

    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

    家人招下十数个,有钱没势被人欺。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

    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下象棋。

    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下还嫌低。

    黄莺儿-戒得志君子失时不失相,小人得志肚儿胀,昨日无钱去做贼,今日有奶便呼娘;真臭物,实荒唐,君不见街前骡子学马走,到底还是驴儿样!黄莺儿-穷而乍富穷的我慌了,把老天祝赞:你把中用物儿赐与我几件,赐与我酒,如东洋大海;赐与我肉,普陀山恁大一片;赐与我银,太行山恁大雨点;赐与我钱,南京到北京恁长几串;赐与我妻,赛过天仙;赐与我儿,连中三元;赐与我官,当朝一品。难为我些,一不报应。

    实言,在赐与我长寿灵丹。有这些东西,哝哝捏捏过上几千年,哝哝捏捏过上几千年。

    人活到三十五六,方知道天高地厚:上忧着双亲年老,下忧着子女未就,背地里暗点头。忧只忧一日三餐,米面煤柴盐醋油。

    忧只忧人情往来,百般诸事要应酬。今日愁,明日忧。

    忙里头,忙外头。国事家事和人事,诸事般般皆忧愁。

    今年愁,明年愁,青春年少耽误过,不觉白了少年头。谁关心,谁可怜,谁人来除苦,谁人来排忧。

    啥时能清静,何时不忧愁,除非是黄土掩面方才休。细想人生淡如水,何必苦追求。

    三餐有饭就可过,四季有衣就别愁,得清闲时且清闲,得欢乐时且悠悠。人生十不足,何时才算够?自谦圣贤书,理奥深。

    非是俺逞学问,诌个曲儿闲解闷,也不是录书抄新闻。见歌儿,又悔心,几句粗俗语,俟高明,再评论。

    自咏之一如今人富贵骄人,如今人贫贱傲人。谁识贤人?谁识愚人?谁是好人?谁是歹人?俺比那治乱世十人五人。

    俺又不是邹人鲁人,俺亦不是秦人晋人。俺并非酒色中迷人,俺本是风月中狂人。

    俺又是那四海中游人,又道俺是五湖中散人。看你这些人,把俺当何人。

    古今多少人,天下有几人。若知真实人,覃怀大庶人。

    自咏之二再休提人活七十古来稀,那话儿说他怎的?我平生最恼这一句,我要活八十九十,要活一百更有余。笑嘻嘻穿的只管穿,吃的只管吃。

    要学那长生不老,不老长生,福寿与天齐。郑王无一些论起来只俺大,十三省数头家。

    住的是吞脊稳兽琉璃瓦,红门金钉狮子X。金银财宝无其数,万石常禄日日加。

    文武百官齐朝贺,宫娥彩女奉养咱。珍馐百味家常膳,锦绣龙衣千箱架。

    行动时龙车凤辇排銮驾,跟随人蟒袍乌纱。这富贵极矣,荣耀怎么?未泄天机,后来看罢。

    怕只怕。

    二、“朱载堉”有什么贡献

    字伯勤, 号狂生和山阳酒狂仙客或句曲山人,谥 号端清。

    怀庆府(今河南沁阳)人。生 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卒于万历三十 九年四月七日(1611年5月18日)。

    出身于皇族,其父为明宗室郑恭王朱厚 烷。年十一,被封为郑王世子。

    少嗜音 律、数学,无师自通。 后因皇族内争降 为平民,遂专心攻读研究学问,先后写 成《瑟谱》、《律学新说》、《算学新说》、《历学新说》、《乐学新说》和《律吕精义》 等著作,涉及音律学、数学、天文历算、物理学、文学和绘画等学科,在许多方 面都有重要的发现。

    在天文学方面,他 编制出两部历法,即“黄钟历”和“圣寿 万年历”。 在历中他建立了一个计算回 归年长度古今变化的新公式,算出的每 年变化值精确到0。

    00000175日,超过 了郭守敬授时历的计算精度。他用郭 守敬发明的正方案测出北京的地磁偏 角为4°48',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磁偏 角的定量资料,极为宝贵。

    他发明用泥 球涂以白粉悬于暗室,然后以灯光照 射,则可演示“弦望晦朔之象”和日食的 情景。他总结出日食随观测地点不同 有不同食分和“日大而月小”的科学结论,在西方天文学传入中国以前是个重 大的发现。

    他在自然科学和艺术科学 两大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西方世 界有很大影响—从18世纪中期起,他的 名字在西方被尊称为“王子载堉”。

    三、描写人的欲望的诗句

    1、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水调歌头·游览》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释义:瑶草多么碧绿,春天来到了武陵溪。

    溪水上有无数桃花,花的上面有黄鹂。我想要穿过花丛寻找出路,却走到了白云的深处,彩虹之巅展现浩气。

    只怕花深处,露水湿了衣服。坐着玉石,靠着玉枕,拿着金徽。

    被贬谪的仙人在哪里,没有人陪我用田螺杯喝酒。我为了寻找灵芝仙草,不为表面繁华,长叹为了什么。

    喝醉了手舞足蹈地下山,明月仿佛在驱逐我回家。2、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出自宋代苏轼的《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释义:夜里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回来的时候仿佛已经三更。

    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声如雷鸣。反复敲门里面全不回应,只好独自倚着藜杖倾听江水奔流的吼声。

    长恨身在宦途,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么时候能忘却为功名利禄而奔竞钻营!趁着这夜深、风静、江波坦平,驾起小船从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

    3、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出自宋代柳永的《二郎神·炎光谢》炎光谢。

    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

    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

    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

    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释义:夏天的暑气消退了,一阵黄昏雨过后,尘土一扫而空。

    刚结露的时候冷风清理了庭院。碧空如水,一弯新月,挂在远远的天空。

    可能是织女叹息久与丈夫分离,为赴约会,乘驾快速的风轮飞渡银河。放眼望去,高远的夜空缕缕彩云飘过银河。

    明亮的银河高悬若泻。娴静幽静的夜空。

    要知道此情此景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闺楼上的秀女们在月光下望月穿针引线,向织女乞取巧艺。

    抬起粉面,云鬓低垂。猜一猜是谁在回廊的影下,交换信物,切切私语。

    愿天上人间、年年今日,都欢颜。4、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出自宋代赵佶的《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

    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今年华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

    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

    释义:又到了看灯的时节,触目伤怀,不见去年人,无语凝噎。想当初我们一起看灯赏月,频指明月,频频诉说,愿月常圆,一刻也不要亏缺。

    月儿常圆,是人们美好的愿望。然而今年此时,月圆人却不圆了。

    华丽的街区,彩灯罗列。美伦美奂的灯景令人目不暇接,怎奈此时的我再也没了往昔的心情。

    不忍抬头,不忍见旧时的明月。5、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

    出自唐代韩愈的《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

    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

    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

    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

    释义:十月的时候冷锋极盛大,北风的吹拂完全没停休。在这苍茫的洞庭湖岸边,你我相傍分别系着小舟。

    此时雾雨晦暗争着落下,湖面波涛怒击如同对投。小舟四周的鸡犬难鸣吠,你我船上的粮绝无处谋。

    想要移步也不能成功啊,险像好似被阻碍着山丘。现在清谈虽可驱散饿感,平生梦想却是来之无由。

    左右的男女们都在喧哗,有的还因饥饿哭声啾啾。想到如非那北归的吸引,怎会羁留此地忍受忧愁。

    但看着天上云外的白日,射出的寒光却自在悠悠。若此刻暂能停雨见晴天,这就已是我无上的祈求。

    四、请高人系统解释古代诗词的音律

    平仄 声律专名。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旧诗赋及骈文中所用的字音,平声与仄声相互调节,使声调谐协,谓之平仄。 “一三五不论” 格律诗平仄格式的通俗口诀。

    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略称。谓七言诗句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上拘,第二、四、六字必须按照格式,平仄相间,不能变动。

    由此类推,五言诗句则为一、三不论,二、四分明。这个口诀简洁明快,但不全面、不准确,对有些句型便不适用。

    对与粘 诗律术语。对,取相对之义,指同一联内对句与出句平仄必须相反相对,即仄对平,平对仄。

    粘,取粘连、粘附之义,指后联出句与前联对句必须相同相粘,即平粘平,仄粘仄。对、粘的标志主要看五言第二、四字,七言第二、四、六字平仄是否有误,最关键位置的五言第二,七言第二、四字平仄务必分明。

    1.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韵)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秋晚, 山中黄叶飞。

    2.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韵)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3.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韵) 南行别第 韦承庆 万里人南去, 三春雁北飞。 不知何岁月, 得与尔同归。

    4.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韵)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1.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孤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2.五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晚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 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回, 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 归飞体更轻。

    3.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杜甫 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4.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 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珠。 欲投人处宿,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 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珠。

    欲投人处宿, 七绝和七律依此类推. 当然,如果写现代诗就无须这样了。

    五、明朝有什么音乐家

    朱载堉(1536年—1611年),字伯勤,号句曲山人,青年时自号“狂生”、“山阳酒狂仙客”,又称“端靖世子”,明代著名的律学家(有“律圣”之称)、历学家、音乐家。其著作有《乐律全书》、《律吕正论》、《律吕质疑辨惑》、《嘉量算经》、《律吕精义》、《律历融通》、《算学新说》、《瑟谱》等。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

    沈璟(1553~1610) ,字伯英,晚字聃和,号宁庵,别号词隐。吴江(今苏州吴江区)人。明代戏曲家、曲论家。与当时名曲家王骥德、吕天成、顾大典等探究、切磋曲学,对音律研究有建树。

    王骥德(?~1623),明代戏曲理论家,字伯良,号方诸生、玉阳生,又号方诸仙史、秦楼外史,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一生致力于词曲研究,后师事徐渭,并与戏曲家沈璟、孙鑛、孙如法、吕天成等相友善,切磋曲学。著有传奇《题红记》、杂剧《男王后》、《两旦双鬟》、《金屋招魂》、《倩女离魂》等,今存前两种。著有散曲集《方诸馆乐府》及诗文集《方诸馆集》。并曾校注《西厢记》、《琵琶记》。其戏曲理论代表作则是《曲律》和《南调正韵》,尤其是《曲律》,是明代戏曲理论的一个高峰,与吕天成的《曲品》被誉为明代戏曲理论著作的“双壁”。

    吕天成(1580~1618)名文,字天成,一字勤之,号棘津,别号郁蓝生,余姚人,中国明代戏曲家,戏曲评论家,著有《曲品》。《曲品》明刻本已佚,乾隆杨志鸿钞本为今能见到的善本。199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曲品校注》最为完备。

    顾大典(?~约1596)明代官员、诗人、戏曲家、书画家。字道行,号衡寓,南直隶苏州府吴江(今属江苏)人,顾昺之孙。隆庆二年进士,历仕会稽教谕、处州推官、福建提学副使。诗宗唐人,书法清真,画山水堪入逸品,著有《清音阁集》、《海岱吟》、《闽游草》、《园居稿》、《青衫记传奇》等。

    望采纳~

    六、如何写诗歌

    1、多阅读伟大的诗歌作品,如屈原、李白、杜甫、苏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拜伦、雪莱、济慈、波德莱尔、华兹华斯、荷马的作品 2、要注意押韵,新体诗可不分平仄,但格律诗必需分平仄。

    古典格律诗词对文字的平仄有严格的要求,稍谙古文者皆知。以七律为例,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对中间两联尤其要求严格对仗。

    这种对仗不紧紧是字数,词性上的,还包括声调。从声调上讲,首先是平仄相间,即不能出现连续的平声或仄声,当然仅对偶数位字作这一要求,也就是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其次是联间沾,联内对,即上联后句与下联前句平仄相同,同联当中平仄相对。词的词牌格式更多,平仄之式更为复杂,但平仄相间和固定仍是重要的原则,对词而言,在固定的位置上只能放入符合平仄的字。

    律诗绝句以及词曲的各种固定形式,(包括句数,字数,对仗,压韵,平仄几方面特定要求)自有其鲜明的美学及诗学特征。律诗绝句以五字和七字为一句,一是读起来节奏鲜明,另外从记忆心理学上讲则是更符合记忆的要求,这种分句法最容易记住;对仗具有典型的轴对称形式的美感,恰好又与中国文化的美学特征相协调一致,如古代建筑典型特征就是它的轴对称性;韵脚一致能使阅读吟诵和谐流畅;平仄相间使诗句抑扬顿挫;联间平仄相沾则能起到整诗语气贯通的作用,类似于汉语修辞手法中的顶针。

    各种固定形式特征之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由此看出不尽相等。比如压韵,即使现代汉诗也有这样要求。

    由此可见压韵在诗歌表现形式中的重要性。比较而言,平仄的重要性又如何呢?平仄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 声调是汉语特有的,它是一个汉字必备的语音特征,不像英语单词仅有音节特征,没有声调(英语所谓的声调完全不是此处所讨论的定字要素,故不深究)。

    声调的本质是一个字发音时音高,升降长短的变化特征,现在的普通话,阴平是高平调(不升不降),阳平声是中升调(不高不低谓中),上声是低升调,去声是高降调,简单说为音调的高低升降变化变化就是声调。但是声调口口相传,因而岁历史变迁变化很大,又有地域之别,更难统一,不象文字有固定的流传形式而比较稳定。

    现在将普通话中的阴阳平声归入平,上声去声归入仄,而古韵则是平上去入四个声调,上去入归入仄声,与今天的声调分类不一样。其具体的发音情况也不能详细知晓。

    一个编辑论及拙诗“坐看寒山一片湿”中的湿字,认为属入声,归仄声类,以古韵而言的确如此。确实直到现在仍有许多地方语言中保留有入声,象古音一样,而且不同地域也不尽相同,但是现在推广的普通话已经删除入声,将其原来的入声字分别划归阴阳上去这四声中,“湿”字按新韵讲为阴平,属平声类。

    那么究竟在现代的古诗创作中,是以普通话为标准呢,还是以古音为标准呢,或者以地方语音为标准?如果要有标准的话,当然该以拥有最多使用者或者说拥有国家指定的普通话作为标准。有唐七绝第一(其实文无第一,这里仅仅是借用某些评论家的话来说明这首诗的重要地位)的《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笛”古为入声,属仄声,入格;今普通话为阳平,属平声,出格;且“杨”字为平声,也出格。

    这也从侧面说明关于平仄的要求是不能太严格苛求的,因为有时我们连平仄的统一标准都不能完全确定。由次事实可见,平仄在律诗绝句的创作中有很大的灵活性。

    以古音读来入格的诗,现在以今天普通话的标准来朗读,很多竟然出格,可是我们仍然欣赏它,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为甚?因为我们重视的是诗的内容之实之丰,意境之美之巧,而忽略了平仄,由此可见,平仄的重要性实在次之又次之。 古诗词是能够入乐而唱的,诗有吟诵之说,吟不是唱,是拖长了字音,改变了音调的,吟到得意之处还要将音抖几抖,是这样一种读的方式。

    词也有倚声填词之说,实际词牌就是一首已经谱好了的曲。古诗词一旦入乐,或吟诵,其声调之性质便不复存在,平仄也就失去了意义,仅在以纯语言形式存在下,平仄才具有一定的意义。

    从吟或以诗入乐来看,平仄在诗中,其美学特征不一定是必须具备的,即古诗词创作中声调的作用主要应该是限定一个字是什么字,仅凭正确阅读就能判断出来,而不是非得在这个位置上固定平或仄,这方面的要求显然不应该像建筑为了对称美而严格要求一样。一个著名声乐家在教授怎样唱出“琴手”和“禽兽”的区别时,要求前者发声以软起,后者以硬起来区分,软起是发音时由弱逐渐到强,类似于阳平音或上声,硬起是指发音时突然将声均匀发出,类似于去声的发音,这是用音强去比拟于音高,也说明汉字入乐已经失去了声调的意义,不得以以另外的声音形式来加以区别,以便听者能够根据声音判断出是委婉的“琴手”呢还是骂人的“禽兽”。

    歌唱时还有一种处理的办法是在发音前根据字的平仄声调加一个倚音。 2 古诗词平仄之我见 平仄的重要性,由上可以看出,实在并非非此不可,强行的程式化的要求,超过了达到要求后的对应的重要性,往往会限制艺术的发展。

    以音乐为例,远在8000年前的贾湖鹤骨笛,就可以吹奏出七个在今人检测仍然是非常准确。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