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2017诗词鉴赏中考

    一、中考古诗大集,附带答案,谢谢

    (1)、领悟情感根据作品相关背景,正确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

    对诗词情感的考查,也就是对诗词主要内容的考查,是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此内容的考查频率极高。

    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对全诗名句的感悟。 通常会将诗歌景、人与诗歌情感结合在一起考查,如“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画面,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真题回放】“2011年德州市中考古诗词真题”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第10题“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考查领悟诗词的主旨情感。(2)、体会意境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

    意境是诗歌中意和境两个因素的结合,意是诗人在诗歌中抒发的思想情感,境是诗歌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真题回放】“2011年兰州市中考古诗词真题”兰溪棹歌①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注释】①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zhào)歌:船歌第9题“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考查对诗歌意境的想象和体会。 (3)、赏析技巧体会诗歌韵律、节奏,理解常用表现手法的作用。

    诗歌的艺术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常见的有:行文构思、修辞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学习和积累一些诗歌鉴赏常有的艺术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诗歌阅读鉴赏力,正确表达出我们的鉴赏感受。

    【真题回放】“2011年德州市中考古诗词真题”《旅夜书怀》第9题“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考查赏析诗词的表现手法(①比喻、设问②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③对比、反衬等任一种)及表达的情感。(4)、锤炼语言赏析诗词的整体语言风格;或从遣词和修辞的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

    诗歌中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往往通过诗的语言来实现。进行诗歌赏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语言这个根本。

    因此,考查对古诗词中准确、生动、传神的语言的品味,是近年来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重要方面。【真题回放】1、“2011年眉山中考古诗词真题”阅读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4分)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3)从选文中加线的“狂、卷、挽”中任选一个,说说这个词是怎样体现豪放的?(1分) 2、“2011年德州市中考古诗词真题”《旅夜书怀》第8题“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考查诗歌词语的表现力。

    3、“2011年宿迁中考古诗词真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2) “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3分)。

    二、2017年中考诗词赏析考点有哪些

    1.划分节奏 节奏划分方法有两种:一种按音节划分,一种按意义划分。

    按音节划分的话,一般五言诗每句可以划分为三个节奏,七言诗每句可以划分为四个节奏。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而按意义划分则有所不同,同样以这两句为例,则可划分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同学们应该注意的是,不管是按音节还是按意义划分,最基本的原则是不允许将一个联系很紧的音节擅自读破。

    这类题一般在中考题中比较少出现,要出现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或者在给出的句子上直接划分。 2.诗词基本常识考查 诗词基本常识一般是一些识记性的内容,包括诗词的作者、朝代及代表作品;还包括诗词的一般知识,如诗一般分类(古体诗、律诗、绝句),律诗中四联(首联、颈联、颔联、尾联),词的知识(词牌名、豪放派与婉约派等)……。

    三、中考古诗赏析选择20道

    1、阅读曹操的《龟虽寿》,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答案)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词中有:“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句子,其中的“遗篇”就是指《龟虽寿》这首诗。B、这首诗前四句是从反面设喻,说明不管寿命多长,总有终结的一天。

    从反面揭示出人的精神面貌之重要。C、诗的第五、六句从正面作喻,又与七、八句意思紧密相连,揭示了这首诗的中心,形成了诗的高潮;高潮之后,诗人用四句议论来煞尾,把满腔热情凝聚于一个哲理之中。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与整首诗的内容并无关系,而是在配乐时加上去的。2、对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答案)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复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A、诗中第一、二句用典精当,对仗工整,道出了离京的原因和路程。

    这里的“灞涘”即“河阳”,“长安”即“京县”。B、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中的两句:“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与谢朓诗中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意思相同,不过形容过实,不如小谢的这两句诗鲜明空灵。

    C、“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两句抒发了诗人延误佳期的惆怅,描摩出诗人追悔不已、泪下如霰的情态。D、诗人以“有情知望乡,谁能 不变”收束全诗,写的仍是傍晚时登上三山回望京都的情景,与开头相呼应。

    3、下面是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之一,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A、这首诗中的“王杨卢骆”,即指初唐“四杰”。B.这首诗评价了“王杨卢骆”在诗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C.这首诗否定了对“王杨卢骆“哂未休”的态度和做法。D.这首诗就“王杨卢骆“身与名俱灭”的结局抒发了叹惋之情。

    4、对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答案)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A、开头两联赞美李白的诗清新、俊逸,卓异不凡。B、第三联写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抒发浓重的离情。

    C、末联写作者回忆过去与李白把酒论诗的情景。D、这首五律诗,从赞美诗发端,以“论文”收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转折自然,用语隽永。

    5.读下面唐无名氏的《水调歌》(古代乐曲名),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

    A.一、二两句写黄昏至星夜军营极目所见。地面辽阔荒远,日落星出,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的静谧。

    B.第三句陡转,点出军情。幽深的静夜,突然升起几处报警的烽火。

    “几处”突现了军情的紧急,给人以突兀、危迫之感。C.第四句写军营的反应。

    警报传来,战士们迅速将军营连成一片,擂响鼓鼙,立即出战迎敌。“鼓鼙”二字突现了将士行动之神速,戒备之森严。

    D.全诗以纯客观的笔调写景叙事,采用层层渲染烘托的艺术手法,造成环境气氛上的有张有弛,形成起伏跌宕,读来扣人心弦。6、对下面这首《渡桑干》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答案)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注:咸阳在并州西面,相距数百公里;桑干河在并州北面约二百公里处)A、第一句写诗人远离家乡咸阳,在并州已经住了整整10年。

    B、第二句写10年来,诗人虽然日夜盼望能重返故乡,但始终仅仅盼望而已。C、最后两句通过“渡河”、“回首”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重返故乡的绝望心情。

    D、这首诗的成功在于运用形象、含蓄的表达技巧,抒发了诗人对客居地的热爱情感。7.读下面唐朝诗僧景云《画松》诗,选出后面分析不确切的一项(答案)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忆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A.第一句写见到画松,立即为之打动,觉得完全像一棵真松树。“一似”二字表达出一种惊奇之感。

    B.二、三四句写诗人沉思凝想去把握画境。当画境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得到印证时,诗人获得了一种顿悟的极大乐趣。

    C.诗人用秀丽奇险的东南名山天台山上的松树与“画松”进行对比,表现画松的苍老遒劲。D.作为题画诗,本诗独具一格,未对画松作实在的形状描摹,而纯从观者的心理感受生活体验来写,从虚处传画松之神,既写出了欣赏活动中的诗意感受,又表现了画家的艺术造诣。

    8.对下面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答案)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A.作者在诗中用一“秋”字,主要是为了交代送别友人的季节。B.“江南”、“江北”在诗中有照应作用,突出了江水阻隔。

    “望”字传出思念之神态。C.第四句写望中所见,给人以孤独、寂寞、空虚的感触。

    “水悠悠”暗含着无限的思念之情。D.诗作者把对友人的真挚感情渗透在景物。

    四、初中古诗文赏析急

    【考点分析】近年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对古诗词曲赏析的考查比较热,而同学们往往无从下手,失分较多。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下面就古诗文赏析的考点作一归纳。有关古诗词曲赏析的考查内容一般有这样几个方面:划分诗句节奏、分析诗歌内容、赏析艺术特色和比较两诗的异同。

    考查形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客观选择题;一种是主观填空、表述题。【解析题例】一、划分诗句朗读停顿节奏例如: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无误的一组是( )(2004年辽宁省中考试题)A、梳洗 / 罢,独 / 椅望 / 江楼。

    B、右手 / 秉 / 遗穗,左臂 / 悬 / 敝筐。C、无可 / 奈何 / 花落 / 去,似曾 / 相识 / 燕归 / 来。

    D、采菊 / 东 / 篱下,悠然 / 见南 / 山。 这一类题型一般针对古代诗歌的朗读,做起来比较容易,难度不大,只要注意不把词语、句子(句意)划破,注意上下句子的对应一般不会做错。

    同时我们还应知道诗歌的朗读节奏有两种划分方法,一种是按音节划分,一种是按意义划分。特别要注意不能把表达一个完整意义的词、短语划断。

    因此 B是正确的。二、分析诗歌内容例如: 下面是对诗歌《望岳》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A、首联写诗人乍见泰山时的惊叹仰慕之情,并别出心裁地用“青未了”这种切身的体验和齐鲁的距离之远烘托出泰山之高。

    B、颔联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割”本是普通字,但用在这里,却是奇险,突出山只高。

    C、颈联写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同时“入归鸟”三个字也看出诗人羡慕鸟归,意欲归隐的心愿。D、尾联中“会当”是一定要的意思;“凌绝顶”富有雄心和气概;“小”有俯视一切的信心。

    这两句诗,写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成为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这一题型要联系全句或全诗从字、词、句的含义着手,仔细品读理解其内容,并从诗人的生平、诗歌的写作背景等方面综合考虑。

    要想准确答出此题,我们必须了解此诗是现存杜诗中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题目中理解为诗人“意欲归隐的心愿”,显然是理解错了,此题应选 C。 三、赏析艺术特色例如: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厅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

    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阴里,更是美不盛收。

    诗歌中运用的艺术特色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方法、感情基调、语言风格等诸多方面。 而诗歌常用的表现方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小见大和内容详略等。

    阅读选项对照诗歌进行分析不难看出D是错误的,这里应该是略写,而不是详写。诗中前六句详写了西湖早春生机盎然的景物,湖东景色这是一句带过,是略写。

    四、比较两诗的异同例如:1、比较下面两首诗,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 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渭 城 曲王 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 、两首诗的主题都是写送别的,但李白在惜别的依恋中又向往孟浩然去的地方,王维在惜别时心境凄凉,对老友此去的寂寞孤单无限关怀 。B、李诗“先言事”后写景,王诗先写景,后写情,情中言事。

    C 、这两首诗写景都是为了写事抒情铺垫,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D 、两首诗语言都平实,诗人的感情在平实的语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

    比较两诗的异同一般从诗歌内容、蕴涵的思想感情、采用的表现手法等诸多方面设题,对于此类题型,须锁定相关的诗句,认真对照,判别正误。答案是:A。

    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而不是诗人自己向往友人去的地方。

    以上从四点归纳了此类题型的考查内容,考查形式上目前侧重于主观题为主。例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习题。

    (2004年黄冈市中考试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2)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第一小题考查的是诗歌的感情基调,第二小题其实就是客观题的反要求,但这里。

    五、中考古诗文赏析选择题,带答案的,急

    1.对《春望》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自己。

    作者看到的是战乱中的春景,一片苍凉,感伤国事,见花落泪,闻鸟而惊心。 B、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的妻子,在这战乱连绵的日子,期盼外出游览的丈夫早写信来。

    簪,妇女束发的首饰。 C、作者所经历的这场战乱,是指唐代的藩镇割据。

    D、“烽火连三月”,意指战争接连打了三个月,入侵者是吐蕃人。2.对《望岳》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A、“齐鲁青未了”是说泰山广大,青青之色,绵延不绝,齐鲁大地都能望见。

    B、“造化钟神秀”中的“造化”指大自然、天地,“钟”是聚集的意思。 C、“阴阳割昏晓”中的阴阳指山的南面和北面,这句是说泰山高大,使山高山北景色有别,判若昏晓。

    D、这首诗首联写远望,颔联写近观,颈联从小处着笔细看,尾联写望岳产生的联想。3.对《望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岱宗夫如何”一句运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作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B、“造化钟神秀”一句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钟是聚集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的十分有情。

    C、“齐鲁青未了”是说在齐鲁大地上都能看到泰山的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别出心裁的写出了自己的体验。 D、“会当凌绝顶”中,会当是唐人的口语,意思是“一定要”,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和气概。

    4.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 ) 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 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 C.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 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5.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 ②“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 ) ③“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全景式地描绘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 ④这首诗前八句是实写,后六句是虚写( ) ⑤“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 ) ⑥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6.对这首诗理解做个最佳抉择( ) 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面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C.诗人先实写,再虚写,最后抒情 D.先全景式地展现大海景象,再描绘岛上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拟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壮阔的情怀7.下列对《饮酒》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道出了作者的体验:要拥有心灵的宁静,就应该脱离喧嚣的环境,投身到大自然中,尽情体会生活的乐趣。 B.“山气日夕佳”中的“佳”字,写出于作者对山气缭绕、夕阳西下这一景象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惬意情怀。

    C.“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思是:这种生活让人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但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D.本诗描写了恬静、闲适的生活,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亲相融的境界。

    8.对《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9.关于《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 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10.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11.对《天净沙·秋思》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

    六、初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技巧有哪些

    初中语文知识点大全:古诗词鉴赏详解古诗词鉴赏古诗词赏析题在各地中考试题中已出现多年,但笔者参加了几年本地中考阅卷工作,在古诗词赏析题的判卷过程中,发现考生得分不太理想。

    原因是不少考生不了解古诗词赏析题的特点,没有掌握有关解题技巧,尤其是解答主观题找不到思路。其实,这类题有很多规律可循,赏析古诗词一般要从字词句、层次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技巧、感情抒发、意境创设、艺术风格等方面入手,有时还要结合写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分析。

    首先,要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诗按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表达形式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格律诗);按题材可分为写景(山水)诗、民生诗、边塞诗、咏史诗、送别诗、羁旅诗、咏物诗、闺怨诗等。

    词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其次,要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常见的有写景诗的寄情山水、民生诗的忧国忧民、边塞诗的奋勇报国、咏史诗的吊古伤今、送别情的思念劝勉、羁旅诗的绵绵乡愁、闺怨诗的思远怀人等。如:《春望》抒发了杜甫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己亥杂诗》表达了龚自珍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积极思考,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名家名篇的思想内容,明确诗词体现的思想感情,做到整体把握全篇。第三,要把握诗歌塑造的形象(意象)。

    鉴赏重点在于把握诗中的意象,进而领悟诗歌的意境。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交融,从而表现出的一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诗人创造意境,常用“寓情于景”和“即景生情”的方式,读者领悟诗歌意境也应从景、情两方面去探寻与体味。诗人把抽象的情感寄寓于具体可感的事物之中,这个事物即作者在诗歌中塑造的形象——意象。

    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中的“鹤”这一形象矫健凌厉、顽强奋发、积极向上,具有象征意义,是诗人自身意志的化身。

    诗人选取在万里晴空之上一鹤排云冲天这一景象,再加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一高远的情怀,使得画意与诗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为我们创造了一种虚实相生、超越时空的景象,使得诗歌的境界开阔疏朗,诗人的情感乐观昂扬,诗歌的格调清峻爽朗。第四,要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中常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他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比喻为使形象更生动,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拟人为把事物人格化,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借代为使表达含蓄,如“应是绿肥红瘦”;夸张为了强调和突出,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古典诗歌中还常常运用到铺陈、象征等手法。

    描写方式则有:细节描写,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动静结合,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虚实结合,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如“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借景抒情,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寓情于景,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情景交融,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等等。

    有时还运用其他技巧:反衬或“以静衬动”“以动衬静”,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托物言志,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联想想象,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还有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等。第五,仔细分析诗歌的语言,注意炼字、炼词。

    王安石称诗歌之语言为“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和其他文体用语不同,尤其讲究炼字。经典的例子就是“僧敲月下门”,作者“推”“敲”难定,最后请韩愈定为“敲字佳”。

    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中认为:“就这首诗看,敲的该是李凝幽居的门,这个僧可能是作者自指,因作者出家为僧,法名无本。那他在晚上去找李凝,应该敲门,才和幽居相应。

    从音节上说,‘敲’字也较为响亮。”还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也有炼字故事,体现出非常好的表达效果:第一,“绿”比其他的字色彩鲜明。

    读到此,能为我们唤起一片江南春色;其他各字都比较抽象,没有这种作用。第二,用“又绿”唤起我们联想。

    让我们想到春草绿时容易引起思归的念头,这就跟下文“明月何时照我还”密切呼应。(周振甫《诗词例话》)所以,在赏析诗歌时特别要注意关键字词的作用。

    第六,还要了解名家的语言特点。如陶渊明朴素自然、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明白晓畅、李白豪迈飘逸、王昌龄雄健高昂、杜牧清健俊爽、王维诗画一体、温庭筠绮丽香艳、高适悲壮苍凉、李清照婉约凄清、陆游雄浑悲壮等。

    总之,赏析古诗词时,既要从整体把握,又要从局部入手;既要抓住主题,又要关照形式;既要掌握诗内,又要了解诗外。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达到最佳效果。

    七、中考古诗赏析

    2010年中考必备—200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精编(古诗鉴赏专题)杭州市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5分)城 南宋?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1)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2)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就此作比较赏析。23.(1)雨量之大,雨势之猛。

    (2分。意思符合即可) (2)白居易的诗以“野火”衬托青草顽强的生命力;曾巩的诗则通过与“桃李花开尽”作对比,突出了青草难以摧毁的精神。

    (3分。白诗分析1分,曾诗分析2分。

    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湖州市三、古诗文阅读(20 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一16 题。(4 分) 春日 (宋)晃冲之 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 桃花。【注释】 ① 阴阴:草木阴阴。

    ② 趁:追逐。巧.这首诗通过描绘 、细雨翻萍、的春日景象,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完整的画面。

    (2 分)16 .三、四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三、古诗文阅读(20 分)(一)( 4 分)巧.(共2 分,各1 分)小溪阴阴鹅鸭戏水(意思对即可)16 . (共2 分)通过描写小溪中鹅鸭逐春的情景,流露了作者爱春(或惜春)之情。(意思相近即可)嘉兴市三、古诗文阅读(25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15-22题。

    (-)(4分) 晓过鸳湖 查慎行① 晓风催我挂忱符,绿涨春芜⑵岸欲平。 ! 长水塘⑶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④城。

    [注释]①查慎行(1650-1727),海宁人。鸳湖:嘉兴南湖。

    ②芜:丛生的草。⑧长水搪:原嘉兴城外的一条河道,通南湖。

    ④秀州:即嘉兴。15,这首诗的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美丽景色?(2分)16,历来被认为佳句的“菜花香过秀州城”中,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最妙?请写出你的理由。

    (2分)古(—)(4分) 15,描绘了春天的早晨嘉兴城外春风和畅、春水荡漾、春草繁茂的景象。 16,“香”、“过”,写出了菜花之茂盛,香气之浓郁。

    (或“莱花”,用最寻常的莱花写出了诗人朴实的内心。)金华市三、古诗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三则古诗文,完成14—21题。

    (一)送客诗严维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昔年为客处,今日送君游。

    注释:严维:唐代诗人,浙江绍兴人,年轻时曾在金华安正书院习文。14.诗中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写出了金华哪两处名胜?(2分)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金华具有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三、古诗文阅读(19分)(一)14.婺江(双溪) 八咏楼 15. 赞美、热爱以及留恋之情。

    丽水市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15~22小题。(一)(4分)泛吴淞江[宋] 王禹偁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惟有鹭鸶①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注】①鹭鸶:白鹭,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

    15.诗中 (1) 一词写出了天色已晚, (2) 一词则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2分)16.“惟有鹭鸶知我意”中的“我意”指的是什么?(2分)四、古诗文阅读(共20分)(一)(4分)15.(1)斜阳 (2)半日(2分,每空1分)16.“我意”指的是诗人孤寂、苦闷的心境。

    (2分,意对即可)宁波市绍兴市一、古诗文阅读(25分)(一)(5分)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0、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2分)1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3分)三、古诗文阅读(25分)(一)10、宁静幽美(或:曲径通幽、自然惬意)11、妙在它不从正面着墨,而从侧面落笔,以“栀子花”的“闲”来反衬人们的“忙”,巧作对照,情趣盎然(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蚕妇们去后庭中栀子花的闲适自在)。

    台州市一、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第17——25题。(一)(4分)村 晚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注释】①陂(bēī):水岸。

    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17.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2分) 答: ▲ 18.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 (一)(4分)17.“衔”字运用拟人手法,写活了山,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

    “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等)。评分标准:2分。

    意对即可。若两字均赏析,按前一个评改。

    18.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悠然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评分标准:2分。

    言之成理,意对即可。温州市 三、古诗文阅读(28分)(一)(5分) 《除夜①作》 (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①除夜:除夕之夜。15、第一句诗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2分)16、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

    (3分)三、古诗文阅读(28分)15、。

    八、中考复习诗歌鉴赏选择题怎样才能实效高效

    你好,虽然我是高三的,但对付总搞得诗歌鉴赏题还是绰绰有余。

    先给你举个例子吧 比如说一. 写景抒情诗(山水田园诗) 1. 诗的主题: 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②描绘山川美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③厌弃官场黑暗,远离浊世,抒发闲适情调,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渲染烘托或衬托(注意乐景衬哀情)、对比、比喻、拟人、夸张、动静结合。

    3. 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精炼传神 绘声绘色 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富丽堂皇 恬静安谧 孤寂冷清 萧瑟凄凉 等 4. 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农家生活、高山流水、明月清风。 5.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归(退)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丰富的色彩,活泼的诗情,飞动的意象,我们可以准确地把握到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如果我们了解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就更容易体会到作者这首即景之作,还包含着一种万象更新的企盼和买舟东下的喜悦。当你看到一首诗的时候,先读一遍,看看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是,再如一. 写景抒情诗(山水田园诗) 二. 边塞征战诗三. 咏物言志诗四. 怀古咏史诗五. 即事感怀诗(羁旅诗)等等,这些类型的是你的老师都会讲到,讲完了要你自己总结,看别人总结的都不好,只有通过老师讲完后自己在总结,这样才行!慢慢来!也别做大量的诗歌鉴赏,我最烦题海战,最好争取做一个分析一个,会一个,这样才能在题海中遨游啊!再给你推荐一个网络视频,使高考命题最专家王大绩老师的,很不错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MioBS0amtA/ 祝你成功!。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