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王耀武诗词

    一、王耀武是哪个省的

    山东泰安人。

    王耀武(1904年~1968年)字佐民,汉族,山东泰安人。抗日战争名将,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黄埔三期生。

    王耀武(1904年-1968年),字佐民,幼名王哲让。泰安县上王庄(今岱岳区夏张镇上王庄)人。

    国民党著名军事将领。黄埔系骨干将领,冷静机智,在江西剿共战争中崛起,在抗日战争中大放异彩,带着74军打遍了大江南北,以上高、常德、雪峰山三战最为出色,凭战功出任方面军司令官和山东省政府主席,在军界长期流传着“三李不如一王”的说。

    (指李延年、李仙洲、李玉堂,皆黄埔一期学员,山东人) 解放战争时,王耀武的对手是陈毅和粟裕将军,在1934年,王耀武攻击寻淮洲的红军时,粟裕曾是寻淮洲、方志敏的部下,可以说,作为曾经的手下败将,粟裕终于等到了报仇雪恨的一天,但是实际上整个解放战争中王耀武的指挥并无严重过失,粟裕能够战胜并生擒王耀武,多半还是靠着陈诚,蒋介石的越级指挥和共产党谍报部门的卓越工作。 莱芜战役,王耀武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任命了李仙洲(黄埔一期,)作为前线指挥官,这不完全是他的错,这个前敌指挥官是靠资历上来的,不是王耀武能撤换的。

    陈毅提出一个大胆的计划,放弃临沂,诱使李 [王耀武使用过的手枪] 王耀武使用过的手枪 仙洲冒进,王耀武发现李仙洲轻松拿下临沂,对解放军意图产生了怀疑,他立即感到李仙洲军团有危险,马上下令军队开始撤退。 他判断对了。

    实际上,当他的军队开始撤退的时候,中共方面的将领也急了。要知道他们放弃临沂,兼程北上,那是要吃肉的!当时就报告粟裕,让我们干吧。

    吃不到肉,也要咬一口油。吃不到满汉全席,那也得捞走两盘菜!至少能搞掉敌人的断后部队。

    但是粟裕不是寻淮洲,他不会急于冲锋。 粟裕下令不许动,而且很有预见性的说了:就算王耀武不打,陈诚蒋介石要打,他们会把大餐送回来! 他也没说错。

    陈诚发现李仙洲军团在后退,又发现共军架设的浮桥,立即认定陈毅要北渡黄河。他一面斥令王耀武不准后缩,一面又直接命令北路前敌总指挥李仙洲,要他确保新泰、莱芜阵地,堵住胶济路一线。

    于是仅仅过了一天,李仙洲又被陈诚送回了粟裕的嘴边。此后,粟裕巧妙设围,将李仙洲困在莱芜,李仙洲部下整46师师长韩练成是中共布置的内线(解放后入党),临阵突然失踪,加剧了其军队的指挥混乱,终于被华野包了饺子,全军覆没。

    这一番折腾,王耀武手下几乎没兵了,只剩下济南城。 接下来就看解放军到处冲杀,各处的保安团纷纷被歼,王耀武也无可奈何,一年来辛辛苦苦打开的局面全部泡汤。

    孟良崮战役,是王耀武遭受的第二个重大打击,王耀武起家的老队伍,国民党军的王牌整编第74师被陈毅全歼,王耀武爱将张灵甫兵败自杀,,最后在决战阶段,与王耀武一直保持电话联系,王耀武泣不成声,眼巴巴的看着这个曾经奇袭张古山的抗日名将身死孟良崮。 孟良崮作为一个标杆战役,其后,国共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74军是国民党体系第一王牌,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它被共军歼灭也就意味着共军已经强大到一个新的水平。

    任何国民党军队,都不再安全,都可能被共产党人消灭掉。 王耀武作为战区司令,他的一亩三分地还是山东。

    现在,他的济南已经成了孤城。名义上,他手里还有11万人,但是很多是保安团,只有三个整编师而且战斗力不强。

    他的对面,华东野战军至少能拿出20万主力野战军对付他。为此1948年5月,王耀武飞往南京,向蒋介石建议放弃济南,集兵力于兖州,巩固徐兖,但是这一建议未被采纳,蒋介石认为济南政治地位重要,必须守。

    蒋介石给王耀武的充饥画饼是一旦济南战起,他会让杜聿明带17万人救援。甚至,必要时自己亲自出马!王耀武没敢太指望这个画饼,他要求把自己的旧部整编八十三师周志道部空运到济南,还要求空运重新编整的新的74师。

    王耀武的盘算是,用这个自己亲手训练出来的旧部守机场,只要守住20天,共匪不撤退就要被包饺子了。 而且只要机场在,空运物资不断,援军 [王耀武战场上的对手聂风智(左)、许世友] 王耀武战场上的对手聂风智(左)、许世友 不断,济南就能守住。

    王耀武判断共军的主攻是在平坦的城西,实际上解放军的确是计划在城西主攻,但许世友的部下聂凤智在城东突然出击,当即拿下可以俯瞰济南全城的制高点茂陵、砚池两山。 王耀武判断解放军要开始行动,果断动用预备队。

    双方在城东展开拉据大战,这时城西的解放军主力宋时轮部开始进攻,王耀武现在只能指望自己能依托外城和西防区的防线守住15日,杜聿明如约带着援军用15天杀到济南。但是,19日晚,他的济南西区防区司令吴化文倒戈-这位吴化文也可算三姓家奴了。

    降日、依附国民党、济南反戈。还好,后面没什么新鲜举动,总算没有如郝鹏举一般下场。

    吴化文这一倒戈,战局更加恶化。从19日打到22日,司令部所在省政府已经遭到解放军炮击。

    王耀武遂在北极庙西侧成仁祠设司令官指挥部,与依然在省府的参谋长指挥部成犄角之势。 23日到24日,外城逐步失守,到24日上午,王耀武只能控制大明湖北岸500x100米的狭小区域。

    整个区域全部在解放军步枪射。

    二、长征诗词哪有

    《七律?长征》(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清平乐 会昌(1934年夏)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十六字令三首(1934年至1935年) 其一 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 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 赖以拄其间。 忆秦娥 娄山关(1935年2月)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念奴娇 昆仑(1935年10月) 横空出世, 莽昆仑, 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 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 江河横溢, 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 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 不要这高, 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 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 一截赠美, 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 环球同此凉热。 清平乐 六盘山(1935年10月)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六言诗 给彭德怀同志(1935年10月)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惟我彭大将军!。

    三、写溥仪 诗词

    游长春溥仪伪皇宫留咏狼狈苦图谋,为奸两不羞。

    阴风同德殿,奴气辑熙楼。暴雨秋知了,皇袍小沐猴。

    匆匆一幕剧,贻笑却千秋。题溥仪阅兵台 阅兵台上阅兵时,苦涩心情只自知。

    列祖黄泉如得见,儿孙似此不如痴。孤人梦(新韵)三岁登基六岁慌,少年依旧作空皇。

    玩童作伴藏飞鸟,妃后相陪守暗霜。独意思谋清室梦,贪心寄望日人慷。

    颠来覆去池中月,一介平民返故乡。1964年4月11日,全国政协遵照政协主席周恩来的指示,安排末代皇帝溥仪一行参观了井冈山。

    4月,杜鹃刚刚绽蕾开花的井冈山,迎来了溥仪为团长的“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参观团”。参观团的成员们,都是过去赫赫有名的人物——任过国民党战区司令、兵团司令的杜聿明、宋希濂、范汉杰、王耀武、廖耀湘等,还有声名仅次于戴笠的康泽、沈醉诸人。

    这批由文史专员组成的“南下参观团”由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兼宣传部长陈此生带队,所到之处受到了当地党、政、军、政协等的热情接待。4月12日,参观团第一站来到了黄洋界哨口参观。

    溥仪首先向矗立在哨口工事前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行了一个礼,然后默读了纪念碑上镌刻着的《西江月?井冈山》诗词。当听完当年黄洋界保卫战的情况介绍后,他深有感触,随即吟诗一首: 黄洋界旧战场 到处红旗噪妇孺,粟浮沧海敌心孤。

    炮声怒吼黄洋界,白匪平明一个无。 千点红旗四面山,万夫颠顿妇孺关。

    梭标木石成天险,骄敌霄潜指顾间。 参观完哨口工事,溥仪一行又来到了当年毛泽东、朱德和红军战士挑粮上山时休息的地方——黄洋界荷树下。

    望着那棵枝繁叶茂的荷树,溥仪感慨万千,诗兴大发: 伫仰当年大树风,甘棠遗爱古今同。 “五同”毕竟今逾古,六亿人民仰慕中。

    实地参观井冈山,参观团的成员深受教育,溥仪回到井冈山宾馆后发表了热情的讲话,参观团全体成员请溥仪代表大家执笔书写参观感言,溥仪欣然答应,用工整的楷书在红纸上写道: 感谢书 我们这次来井冈山参观,承博物馆负责同志向我们介绍了井 冈山革命斗争的经过,通过参观访问,更了解到当年艰苦斗争的 情形和反动派军队的极端残暴、伤天害理的种种罪行,这对我们 是一次具有极为深刻教育意义的学习。 又承井冈山宾馆全体同志对我们热情招待、殷勤照顾,使我们深为感奋。

    特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敬意和感谢。 一九六四年四月十三日。

    溥仪书毕,首先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范汉杰、郑庭笈、冯孜娟、楼亚隽、马招强、许长林、王子衡、李以匡力、丘文升、孙从真、罗历戎、曹秀清、杜聿明、李念淑、杜建时、溥杰、沈醉、廖耀湘、宋希濂、易吟先、宋伯兰、董益三、杨伯涛、罗启芝、贾毓芝、郝福芝等共计28人,逐一亲笔签下自己的姓名。

    四、描写余程万将军的美文,急

    “虎贲”将军余程万---我的老长官1939年我刚满16岁,我参加了在南岳举办的游击干部训练班的活动,在这活动中我被一位将军看上了,因为我懂得书写、勤奋和老实,他希望收编我做他的随身小厮。

    在这年我叩别了父母亲,拜别了兄弟和姐妹,怀里只带着数张父母亲和家人的照片,便离开从少生活了十多年在湖南衡山的老家。之后,父亲将我托付了给这位将军,看着父亲渐渐远去的背影,我记住了父亲离开前的叮嘱:要侍候和听这位将军叔叔的教导。

    我开始了军人的生活,以后的11年里我一直跟随着这位将军,出生入死,寸步不离! 甚至我28岁成家后,仍住在他的寓所附近,尊敬他尤如父执,而他也由始至终待我如同家人。在那动荡流离的年代,我是幸运的,因为在我由少年至青年的成长期间,我跟随了余程万将军。

    < 将军简介=""> > 余程万,1902~1955,祖籍广东台山,他出生于广东台山一个富商家庭,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早年毕业于番禺师范学校。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一期第一队,时年23岁,成为军校中为数极少的有大专文凭的学生,於同年11月底毕业。

    其后还毕业于中山大学政治系,后又进入陆军大学一期研究系深造,文武全才。余程万於1936年2月5日晋升少将衔, 时年33岁,他和俞济时都是黄埔一期毕业生(俞济时属第二队),他们是同期不同队的黄埔同学,虽然在74军他们是上下级关系,但余比俞年纪大一点点,所以私底下俞称余为学长, 而王耀武是黄埔三期,张灵甫是四期,他们更尊称余为老学长了。

    1936年的余程万将军<"虎贲"之首> >1939年,第49师副师长余程万少将,调职至74军57师,任职副师长(师长是施中诚)。第57师原来是安徽实力派军人陈调元的旧部,在中原大战后由第55师扩编,之后在施中诚师长率领下颇立战功,被编入俞济时第74军后,更成为这支中央精锐部队的主要角色。

    1940年余程万升任57师师长。在凇沪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高安会战、上高会战、长沙第三、四次会战、浙东衢州会战中,他一次次地显示出自己的才华,得到了原57师师长施中诚、74军军长俞济时和继任军长王耀武的赏识。

    特别是上高会战中,他指挥57师坚守下陂桥阵地,冒着炽烈的炮火与日军第34师团浴血奋战,为上高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他顽强坚韧的意志和出色的指挥才能,为57师赢得了“虎贲”的荣誉称号。1942年9月浙赣会战后,鉴於日军已熟识我军番号,能破解我军各部活动情报,74军因此改变其部队番号。

    军部及其直属番号改为"辉煌",51师为"文昌",58师为"榆林",57师则由"徐闻"改为"虎贲"。“虎贲”一词来源于《书经》中的《牧誓上》篇,篇中记载:“武王有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

    以后,“虎贲”称号成为历代英勇无敌的军队的最高荣誉。1943年初我20岁摄此照於常德城内摄像馆,戎装左胸前有虎贲标记。

    < 常德突围=""> >1943年,日本为策应太平洋战场,牵制中国军队转移到滇缅,制定了新的作战大纲,要求日本第11军在鄂西会战(发生於1943年5月下旬)之后发动常德会战。常德地处湘西北,历来是水陆交通的枢纽,可北扼长江,进逼宜昌,东指粤汉铁路,西协黔川,战略地位重要。

    所以,1943年5月鄂西会战之时,“虎贲”师就到此布防,抓紧修筑工事,积极备战。常德会战时,第57师的主要干部为师长余程万中将(军校1期),副师长李琰少将,参谋长陈嘘云上校(军校4期),第169团团长柴意新少将(陆大特别班第1期),第170团团长孙进贤上校(军校5期),第171团团长杜鼎上校(军校6期),师步兵指挥官周义重少将及第74军炮兵团团长金定洲少将(军校6期)。

    余师长向全军官兵动员,发出了“城存与存,城亡与亡”的作战号令。各路“虎贲”勇士同仇敌忾,誓与常德共存亡,余师长有序的部署守城,分作三个阶段御敌:城郊防御时期,城墙防御时期和城市街道防御阶段。

    1943年11月18日战争开始,日军先头部队在飞机的掩护下进攻。接着日军68师团主力十余万人全线进攻常德。

    而常德的守城军队只有八千多人的57师,除力量对比悬殊外,枪炮弹药和物资也很缺乏,装备更不及日军精良。经过日军14天的飞机轰炸、炮轰、毒气弹、燃烧弹,无数次的攻防战和白刃冲锋,战斗已进入非常接近位於中央银行师部的街道防御战,可点算的官兵已不足百人,而散失的官兵则未能点算。

    鉴於来救援军迟迟未到,派出去接引援军的人都失败而回或音讯全无,於12月2日晚上,余师长召集所属将校官,宣布决定突围,以图与增援友军会合。12日3日凌晨天空一片漆黑,余师长率领着我和数名卫士共八人,用木梯翻过南门西面城墙,分乘三条日军遗下的小木船,横渡沅江向南突围,我是余师长的上尉副官,共乘一艇时护卫在他身边。

    但木船上无桨无舵,刚巧一阵北风夹着微雨,把木船吹往南岸,靠岸时被南岸上日军的手榴弹和机枪轰击,其他各人在分散躲避时都跑失了,我们两人一直被逼向西北方逃跑,直至天亮到达一小村落停下休息。后来有57师的官兵也跑到来这村落集结,原来在余师长突围后,只有柴意新团长死守在常德,所有将校都分别突围了。

    12月4日余师长命我。

    五、秦朝时的名将王剪

    (转贴)作者: 真主之刃 战国四大名将之王翦 王翦,频阳东乡人(今陕西铜川)。

    生卒年不详,始皇帝时期将领。少年时喜好兵法,后来奉事秦始皇帝。

    其子王贲,继承父亲之志,也是始皇帝统一六国时的一名著名将领。 秦二世时,父子均卒。

    王翦孙王离继承爵位,后被项羽所擒。王翦及以下三世均为秦将。

    最早记载王翦的战役是发生秦王政十一年(公元前236年),当时,王翦率军攻打赵的阏与,王翦领军只十八天,便令军中不满百石的校尉回家,并从原军队的十人中选出两人留在军中,结果所留下来的都是军中精锐了。 王翦就用这支士气很高的精锐部队攻下了阏与。

    同 时一并攻取了赵的九座城邑。 秦王政十八年(公元前229年),王翦从郡上发兵,下井陉,与杨端和军两军呼应。

    准备一举攻灭赵国。结果遇上了赵国的名将李牧,相持一年多的时间,一直无法得胜,情况很不乐观。

    于是秦军用反间计,使庸王赵迁杀了李牧。李牧死后。

    王翦势如破竹前行。大败赵军,杀了赵军主将赵葱。

    攻下赵国的东阳,俘虏赵王迁,使赵国投降。虽然公子嘉逃到北面的代,自称代王。

    但是实际赵国已经亡了。赵国原来的各处土地入为秦地,成为秦郡。

    秦王政十二年(公元前235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荆轲刺秦王事件,荆轲失败后。 秦王政利用这个机会,派王翦领军攻燕国。

    燕王喜和代王嘉联合抵抗秦军,燕代联军由燕国的太子丹统领。太子丹最后在送别荆轲的易水河边兵败。

    王翦乘势攻取了燕都城蓟,取了太子丹的首级。燕王喜逃到了辽东,燕国也名存实亡了。

    王翦在攻取了燕国都城蓟后,称病告老还乡了。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王派王翦儿子王贲攻楚,大败楚兵。

    然后王贲军迅速北上,进攻魏国,最后用黄河、大沟水淹大梁城,城尽毁。魏王投降。

    接着王贲又平定了魏国各地。设魏地东面为砀郡。

    魏被灭后,三晋之地已尽数入秦了。 东北面的燕国名存实亡。

    南面的强敌楚国已经数次败给秦军了,王翦之子王贲也攻取了楚的好几座城邑。秦准备尽早灭楚,但是楚国毕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秦王在灭楚大战需要多少兵力的这个问题上拿不准主意,于是征求众将的建议。

    秦王问年轻将领李信需要多少兵力可以灭楚,李信回答最多不过二十万人。 这个李信,年少英勇,雄壮威武。

    曾率数千军马追击燕太子丹,最后使燕太子丹被迫自杀。秦王政因此非常欣赏李信能力和勇猛。

    所以秦王政一开始就询问他。在问完李信后,秦王政又问王翦,王翦却回答说没有六十万人马是万万不行地。

    秦王政听后对王翦说:“王将军你已经老了,连胆子也变小了。 李将军果敢威武,说的话很有道理。”

    于是,派李信及蒙恬率军二十万伐楚。王翦已自己的话不被采用,便称病回到家乡频阳。

    李信与蒙恬分别从平与、寝邑两路发兵,其间曾大败楚军。李信接着又将鄢、郢都攻下,于是向西前进,准备与蒙恬在城父会师(今安徽亳县)。

    李信年少英勇,不免有些心高气傲,又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在这个时候项燕率领的楚军已经悄然地在李信军后面跟踪,接连三天三夜马不停蹄,李信却丝毫没有注意楚军的动静。

    也有可能是李信根本无屑楚军动静。结果楚军找到一个大好的机会,向李信的部队发动突击,攻破了秦军两座营垒,杀了七个都尉,秦军大败而逃。

    楚军在打败李信军后,还一直向西进军,大有反攻秦国的势头。秦王政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大为震怒。

    于是亲自赶往频阳,向王翦道歉,请王翦出来率领大军攻楚。王翦起先假意推辞,说自已年老体弱,又有病在身,疲乏无力,实在不能担当重任,请秦王另选良将。

    秦王政又再次向王翦道歉,并执意要王翦为将。王翦说:“如果大王一定要任用我为大将,非六十万人不可。”

    秦王政立即答应了王翦的要求,并表示愿意听从王翦的谋划。 王翦率领秦国六十万大军准备出发了,秦王政亲自到灞上为王翦送行。

    王翦临行时,请求秦王先行赏赐予许多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秦始皇说:“将军为国作战,以后有的是赏赐,还用得着害怕家里会穷困?”王翦说:“作为大王的将军,有功劳才可以得到封侯赐爵,所以趁着大王顾念我的时候,我就应该及时向大王请求赏赐一些产业来留给子孙后代。

    ”秦王听后大笑。 王翦出发后到了函谷关,在这期间,连续五次派使者向秦王请求赏赐良田。

    有人觉得王翦索取无度,应该适可而止,就对王翦说:“将军连续请求赐予家业,太过分了吧。 ”王翦说:“不对。

    秦王暴魇疑人,现在这支六十万的大军几乎是秦国的全部军力,如果我不多次请求 赏赐来表示自已的意志,秦王不会怀疑我吗?” 王翦代替李信为将攻楚国的消息被楚王负刍得知后。楚王就尽数调集全国的军力来抗击秦军。

    王翦的军队在赶赴战场后,就构筑坚固营垒只守不攻。楚军每每挑战,王翦始终不应战。

    王翦与士兵每日照常休息沐浴,并与士兵一起进食。这样两军对持稍久的一段日子后,王翦派人问军中士卒平常在玩些什么?军中士卒回答说:“正在比赛投石和跳远。”

    王翦看到士兵的精力都很充沛,于是说:“士卒可上战场作战了。 ”这时由于秦军的拒战不出,楚军以为秦军只是防守边境,于是开始向东撤军。

    王翦趁这。

    六、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是革命烈士方志敏所做。

    原诗: 《咏竹》近代: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朝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释义: 尽管大雪的沉重将竹子压弯了腰,枝头眼看要沾着地上的污泥了, 但是等到天放晴,红日出,雪融化,那竹子依旧会丢掉负担昂首挺胸。 简介: 方志敏,江西弋阳人。

    1922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县委书记、特委书记、省委书记、军区司令员、江西省农民协会秘书长、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军政治委员。

    扩展资料: 清贫,是方志敏一生最鲜明的品格风范,是他一生大义担当的生动写照,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法宝,是中国共产党人永志不忘的红色血脉。 方志敏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价值追求,他虽为党的重要领导干部,但与普通工作人员一样,过着极为清贫的生活。

    当他被捕遭搜查时,国民党军万万没想到,像他这样重要的领导人,身上除了一支钢笔和一块旧表外,竟然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他唯一的财产——放在深山坞里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咏竹 (方志敏诗作)。

    七、抗战胜利的小故事和歌曲和诗

    董存瑞: 旱河上,巨大的桥型暗堡中向外喷吐着罪恶的火舌;桥型暗堡下,一个全副武装的年轻战士巍然挺立,单手托举着炸药包,导火索燃烧着,冒着青烟哧哧作响,战士高声呼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这喊声,震撼山河;这喊声,穿透硝烟,成了千万人的呼喊;这喊声,至今还回荡在我们的耳边。

    董存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刘胡兰 1946年秋天,国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住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但经过锻炼逐渐成熟起来的刘胡兰,想到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

    在艰苦的环境里,她深入敌区;收集情报,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经常出入“青纱帐”,隐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协助“武工队”镇压了云周西村罪大恶极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黄继光: 攻打上甘岭的战斗是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主力部队是我们45师的134团和135团。

    黄继光当时是135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 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

    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

    19日凌晨,连长万福来把剩余的战士编成三个爆破小组,对零号阵地的几个地堡实施爆破。结果,三个爆破组轮番上阵,全部伤亡殆尽。

    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

    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指导员在敌照明弹的光亮上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运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

    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雷。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坚固,手雷爆炸后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

    敌人的机枪依然疯狂喷吐着火舌。这时,黄继光的身体向机枪射孔果断移动,用身体堵住了那条炽烈的火舌…… 王二小: 少年抗日英雄。

    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

    抗联队伍经过几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天早晨过河。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

    日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江边有篝火闪动,向日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

    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

    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

    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8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 赵一曼 赵一曼的原名叫李坤秦,她1905年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

    她勤奋好学,从小就向封建习俗示威。她逃脱了裹小脚的恶习,她还带头把长辫子剪了,从此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

    1926年赵一曼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山省。

    在这紧急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派出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发动人民抗日战争。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复杂的对敌斗争中赵一曼经受了种种挑战。为了便于工作,她毅然。

    八、有谁还记得张灵甫常说的那一句名言啊

    张灵甫,原名张钟麟,又名宗灵,字灵甫。

    陕西长安人,于1925年5月入黄埔军校4期,不久即在戴季陶、王柏龄引荐下加入中国国民党。在校期间,积极参与了驱许(崇智)斗争,分至国民革命军第一师(师长胡宗南)任职。

    由于常年作战在外,身为胡宗南第一军的团长张灵甫怀疑妻子有背叛行为,结果酿成轰动一时的“团长古城杀妻”的惨剧。 此后的张灵甫一度锒铛入狱,被蒋下令关入“模范监狱”10年。

    七七事变的爆发后,国民政府下命令所有服刑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调服军役,戴罪立功,并保留原先军衔。再度出山的张灵甫受到从前上司,此时五十一师师长的王耀武的知遇之恩。

    为了表示自己改过自新的决心,他正式将名"钟麟"与字号"灵甫"颠倒,改“张钟麟”为“张灵甫”。整个抗战期间,张灵甫在王耀武的麾下对日寇南征北战,经历硬仗、恶仗无数,书下自己最为风光的一页。

    1937年,五十一师开赴上海,参加著名的“八一三”淞沪保卫战。 张灵甫来到一五三旅三O五团走马上任,并在上海保卫战中,以勇猛果断,指挥有方赢得全团官兵的爱戴。

    嘉定作战的时候,面对武器装备远远优于国军的日寇蜂拥冲锋,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抱头鼠窜。 后他率领该团又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打死打伤日寇800多人。

    1938年,武汉会战中,薛岳指挥第九战区军队以反八字阵诱敌深入,在万家岭包围日军第106师团。日军顽抗夺取制高点张古峰,战局极为危险,张灵甫主动请缨,率敢死队,夜晚抄小道,拼死夺回张古峰,腿部受重伤。

    1943年常德之战中,张灵甫亲率突击队救援常德守军74军57师,作战异常凶猛,迫使日军占领常德城当日即退出,为收复常德立下战功。不久以后,在74军军长争夺中失利,仅为副军长兼58师师长。

    1944年5月开始的长衡会战中,受上级保存实力的影响,未建战功,且被调至陆军大学学习。 1945年4月芷江保卫战中,张灵甫指挥74军58师在铁山与日军血战获胜,战后获三等宝鼎勋章,升任74军中将军长。

    1947年5月14日,张灵甫率抗日铁军整编74师2万余人,以领先主力部队两天路程进攻坦埠,被陈粟调集华野1纵(叶飞)、4纵(陶勇)、6纵(王必成)、8纵(王建安)、9纵(许世友)五个主力纵队和数十门大炮,迫击炮等各类火炮数百门,总计15万余人包围。 激战3天 74师最终被击垮,全军覆灭,张灵甫自杀,结束了一生的军旅生涯,此即孟良崮战役。

    1945年2月授陆军少将军衔。整编后任第七十四师师长。

    1947年5月16日,战死孟良崮,终年44岁。 张灵甫将军用电台发出遗书:“十余万之共 * ,向我围攻数日,今弹尽援绝,水粮俱无,我决定与仁杰(74师副师长蔡仁杰)战至最后以一弹饮诀,上报国家领袖,下对部属袍泽。

    老父来京,未克亲侍,希善待之,幼子希善抚之,玉玲吾妻,今永诀矣。”。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