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筠诗词
一、王庭筠的《绝句》谁记得
王庭筠(1156-1202)字子端,自号黄华山主,又称黄华老人,盖州熊岳(今辽宁盖县)人。父王遵古,正隆五年(1160)进士,翰林直学士。庭筠文采风流,早有重名,大定十六(1176)进士,历仕州县。章宗朝,召入馆阁,为翰林修撰,因事解职。卜居天平黄华(今河南林县)。晚年起复,再入翰苑。泰和二年卒,年四十七工书善画,学米芾、文同。“诗文有师法,高出时辈之右”(《中州集》)。有《黄华集》七卷,第三卷载词十三首;又《中州乐府》载其词十二首。况周颐云:“金源人词,伉爽清疏,自成格调。
【王庭筠:词作12首】
大江东去
山堂晚色,满疏篱寒雀,烟横高树。小雪轻盈如解舞,故故穿帘入户。扫地烧香,团栾一笑,不道因风絮。冰凘生砚,问谁先得佳句。有梦不到长安,此心安稳,只有归耕去。试问雪溪无恙否,十里淇园佳处。修竹林边,寒梅树底,准拟全家住。柴门新月,小桥谁扫归路。
谒金门
双喜鹊。几报归期浑错。尽做旧愁都忘却。新愁何处著。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不道枝头无可落。东风犹作恶。
菩萨蛮
回文
断肠人恨馀香换。换香馀恨人肠断。尘暗锁窗春。春窗锁暗尘。小花檐月晓。晓月檐花小。屏掩半山青。青山半掩屏。
菩萨蛮
客愁枫叶秋江隔。隔江秋叶枫愁客。行远望高城,城高望远行。故人新恨苦。苦恨新人故。斜日晚啼鸦。鸦啼晚日斜。
菩萨蛮
白云孤映遥山碧。碧山遥映孤云白。楼倚一天秋。秋天一倚楼。断肠随雁断。断雁随肠断。来雁与书回。回书与雁来。
清平乐
赋杏花
今年春早。到处花开了。只有此枝春恰到。月底轻颦浅笑。风流全似梅花。承当疏影横斜。梦想双溪南北,竹篱茅舍人家。
乌夜啼
淡烟疏雨新秋。不禁愁。记得青帘江上、酒家楼。人不住。花无语。水空流。只有一双樯燕、肯相留。
诉衷情
夜凉清露滴梧桐。庭树又西风。熏笼旧香犹在,晓帐暖芙蓉。云淡薄,月朦胧。小帘栊。江湖残梦,半在南楼,画角声中。
清平乐
应制
琼枝瑶月。帘卷黄金阙。宫鬓蛾儿双翠叶。点缀离南闹雪。东风扇影低还。红云不隔天颜。夜夜华灯万树,年年碧海三山。
水调歌头
秋风秃林叶,却与鬓生华。十年长短亭里,落日冷边笳。飞雁白雪千里,况是登山临水,无赖客思家。独鹤归何晚,已后满林鸦。望蓬山,云海阔,浩无涯。安期玉舄何处,袖有枣如瓜。一笑那知许事,且看尊前故态,耳热眼生花。肝肺出芒角,漱墨作枯槎。
谒金门
赋玉簪
秋萧索。灯火新凉帘幕。翠被不禁临晓薄。南楼闻画角。想见玉壶冰萼。一夜西风开却。梦觉乌啼残月落。幽香无处著。
以上十二首见中州乐府案静斋至正直记卷一,有王黄华翰墨。有钓鱼船上谢三郎一首,据元吴师道敬乡录卷一云,此乃宋俞紫芝诉衷情词,当为王庭筠所书,并非其自作。全金诗误作王词,辽海丛书辑黄华集,亦误作王词。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绝句(金)王庭筠竹影和诗瘦,梅花入
(1)前两句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出诗人居处清幽的意境。
首句诗人用“瘦''字将具有清瘦形象的竹和具有清瘦风格的诗联系起来,为全诗定下了清瘦的意境氛围。第二句的“人梦香”则将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梅花在月光中发出幽香,这香气浓郁、悠长,还伴随诗人进入梦乡。
将竹与梅这样的自然物象与诗与梦这样的人为之物融合在诗句中,这就构成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的高妙意境。(能答出“清幽''的意境,得2分;有恰当的分析,得2分,意思对即可)(2)三四两句写今夜之月不肯下西厢,透露出一股月与人不能互通情愫的遗憾或幽怨的情绪。
这种遗憾或幽怨,也许是有情人天各一方,不能互通情怀;也许是君臣阻隔,上下无从沟通;也许只是诗人置身此时此景的一种感受。(能答出第一问,得2分;第二问具有开放性,答案符合“遗憾或幽怨的情绪”特点且能自圆其说即可得2分)解析: 无。
三、凤栖梧 王庭筠 赏析
全词抒发了作者的思乡恋乡之情,对仕途的失意,怀才不遇的郁闷情绪也有新宣泄。
首句描绘出一片衰微荒凉的景色,暗喻词人却抑郁的悲凉的心情。在文学作品中,从来是“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衰柳本就引人寂寥,更何况青苔满地!羁旅他乡的词人面对如此凄凉荒野,越发恋念故土家人。他“用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抒发这种情结,使人感到极浓重的哀愁。“十二阑干”是家中的庭院回廊,也代表家人的温馨。乐府古题《西洲曲》有“阑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之句,作者显然在思念着娇妻爱子。“故国三千里”,家乡多遥远。此句可见唐代张祜之《宫词》。原作为:“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本是抒发宫女背井离乡,禁锢深宫,长期不得与亲人团聚的孤苦情节的。作者深感自己的身世与宫女命运有相通之处,明写三千里,实指二十年。想到自己宦游一生,南北奔波颠沛,垂垂老矣,矣“字饱含感叹与无奈。南句借用了杜牧诗句”南去北来人自老“,说不尽的辛酸。”短亭依旧残阳里“述说着欲归来能归的愁思。古制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可供旅人休息,也供亲友送别用。”依旧“道出物在人亦在,是啊,韶华已逝,生命如残阳,而自己依旧人在旅途奔波劳碌。
“紫蟹黄柑真解事”句用典。方岳诗云:“白鱼如玉紫蟹肥,秋风欲老芦花飞”,黄庭坚句:“尘思黄柑洞庭霜”都是秋令节物。同时词人又活用晋代张翰睹秋风起思故乡的佳肴美味莼羹鲈脍而辞官归里的故实。显然词人思归还有其深层次的内容。决心仅限于思乡、思家乡之美味。“王粲”句中“寥落”二字语意双关,既写王粲又写自己。汉末王粲羁留荆州,不为刘表看重,因此“登临寥落”的是乡愁,更是自己的怀才不遇。词人的文章不受全章宗的欣赏,不久因罪免职,后仕翰林修撰。公元1196年(承安元年)又因赵秉文上书事牵连在内,被杖六十,解职,后又被贬为郑州防御判官,任途坎坷,“寥落”不下王粲。思归之情也不弱于王粲。结句“雁飞不断天连水”如一幅水墨画,把思归的情怀表述得深沉辽远,绵绵不绝。宋代陆游诗云:“自恨不如云际雁,来时就得过中原。”词人自恨不如云际雁的慨叹表达了更深沉的思想情感。
此词的写作特点是情景相生,以情衬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全词句句有景,句句有情,反复吟味,愈感诗情画意。另一特点是词人工于用典,使词意更加含蓄丰盈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 细竹投影,梅花飘香,月亮高悬,西厢寂寂,诗人入梦复又醒来,面对此景,再也不能入眠,感叹人与月终不能相会。
全诗意境空阔、幽静,诗人遗憾而幽怨。(另一解 感叹明月也喜爱此景,不忍离去。
全诗意境空阔、幽静,表达诗人愉悦之情。)(2) 拟人,诗人将月当作人来写,说它不肯从空中下来与他在西厢相会。
月亮这一意象在此可能代指家人、友人、有情人,也可能喻指君王,所以这一手法生动而含蓄地写出了诗人此时的遗憾与幽怨。(另一解 拟人,诗人将月当作人来写,说它见此美景也不忍心离去。
作者运用这一手法生动的写出了此时心中的欢愉。) 第一小题属诗歌鉴赏题中的分析意境型,要求就曲中的两句简要赏析。
分析意境型的答题步骤一般为: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或营造的意境;概括景物特点(一般为两个双音节词)或点明表达技巧;分析作者的情感或表达效果。本诗理解上没有难度,可展开合理想象描摹画面,就可以体悟到空阔、幽静的意境特点,再扣住“可怜”、“ 不肯”等关键词,诗人遗憾、幽怨的情感就可感悟到了。
第二小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要掌握一般的答题思路:指出所用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其具体运用及效果;点明表达的情感或写出的意境。而题干中已经明确是修辞手法,在第一题的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很容易能看出拟人修辞,把月当成人写,就有一种喜爱、高兴之情在其中。
再按照答题思路作答,本题就迎刃而解了。
五、赞美蜡梅花诗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 梅》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其二》
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吴文英《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落梅》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唐寅《把酒对月歌》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晁补之《盐角儿·亳社观梅》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苏轼《西江月·梅花》
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卢祖皋《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李弥逊《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
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