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聂绀弩的诗词

    1. 聂绀弩怀念萧红的一首词

    聂绀弩在鲁迅设的洗尘宴上与萧军、萧红夫妇相识,在抗战时期曾有一个多月与萧红同在西北奔波,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全部交往了。但其余韵却很悠长,这在聂翁的诗文中也都有记载。他在1946年写的怀念文章《在西安》,就引了清人史震林《西青散记》中的两句诗作为题记,即:何人绘得萧红影,望断青天一缕霞。不过与原诗稍有差异,可能是聂公误记吧。原诗句是:

    何人会写萧红影,

    坐断青天一缕霞。

    聂绀弩虽是借句寄托,而向往之情仍溢于言表。于是有1951年离港时的到萧红墓告别,这记录在绀弩本人留下的极为美丽的诗篇中:

    浣溪沙·扫萧红墓

    (在香港浅水湾)

    浅水湾头浪未平,

    秃柯树上鸟嘤鸣。

    海涯时有缕云生。

    欲织繁花为锦绣,

    已伤冻雨过清明。

    琴台曲老不堪听。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 聂绀弩怀念萧红的一首词

    聂绀弩在鲁迅设的洗尘宴上与萧军、萧红夫妇相识,在抗战时期曾有一个多月与萧红同在西北奔波,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全部交往了。

    但其余韵却很悠长,这在聂翁的诗文中也都有记载。他在1946年写的怀念文章《在西安》,就引了清人史震林《西青散记》中的两句诗作为题记,即:何人绘得萧红影,望断青天一缕霞。

    不过与原诗稍有差异,可能是聂公误记吧。原诗句是: 何人会写萧红影, 坐断青天一缕霞。

    聂绀弩虽是借句寄托,而向往之情仍溢于言表。于是有1951年离港时的到萧红墓告别,这记录在绀弩本人留下的极为美丽的诗篇中: 浣溪沙·扫萧红墓 (在香港浅水湾) 浅水湾头浪未平,秃柯树上鸟嘤鸣。

    海涯时有缕云生。 欲织繁花为锦绣,已伤冻雨过清明。

    琴台曲老不堪听。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3. 能否提供聂绀弩的全部诗作

    柬周婆 龙江打水虎林樵, 龙虎风云一担挑。

    邈矣双飞梁上燕, 苍然一树雪中蕉。 大风背草穿荒径, 细雨推车上小桥。

    老始风流君莫笑, 好诗端在夕阳锹。 草宿同党沛家 成百英雄方夜战, 一双老小稍清闲。

    眠于软软茅堆里, 暖过熊熊篝火边。 高士何需刘秀榻, 东风不揭少陵椽。

    清晨哨响犹贪睡, 伸出头来雪满山。 钓台 五月羊裘一钓竿, 扁舟容与下江滩。

    昔时朋友今时帝, 你占朝廷我占山。 有客才眠天象动, 无人不羡御床宽。

    台前学钓先生柳, 却以纤腰傲世间。 岁暮焚所作 自著奇书自始皇, 乾坤袖手视诗亡。

    诗亡人岂春秋作, 身贱吟须釜甑妨。 自嚼吾心成嚼蜡, 尽焚年草当焚香。

    斗牛光焰知何似, 但赏深宵爝火光。

    4. 《杂草》唐王维的诗句

    唐代诗人王维,只有名为《杂诗》的七绝诗,从没有《杂草》为名的诗。

    《杂诗》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注释】:

    1、杂诗:写随时产生的零星感想和琐事,不定题目的诗。

    2、来日:来的那一天。

    3、绮窗:雕刻花纹的窗子。绮,有花纹的丝织品。

    4、寒梅:冬天开的梅花。

    5、著花:著(zhu),开放;著花,开花。

    【赏析】:

    诗歌一开头,诗人以近似讲话一样的语气,不加修饰地表现了一个久住他乡异地的人,一旦见到自己家里的亲友,欲知家乡情事分外热烈、急切的心情。那么,身在异地的异客,最想知道什么样的事呢?最令诗中主人公亲切怀想的却是花窗前那枝梅花开了没有。用梅花作为繁多家事的借代,不但更加生活化,而且也诗化了最普通的家务事,同时又体现了诗人独钟梅花那种清高超脱的品性。全诗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

    5. 与放牛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隅落耕童夕放牛 唐-严维 《送薛居士和州读书》

    2、放牛吃我竹 唐-李涉《山中》

    3、牧童随草放牛羊 宋-陆游 《肩舆至石堰村》

    4、真放牛时日已斜现代 聂-绀弩 《放牛之一》

    5、不放牛羊触 宋-苏辙《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竹》

    1.

    中文名

    送薛居士和州读书

    作 者

    严维

    朝 代

    唐代

    文学体裁

    《送薛居士和州读书》是唐代诗人严维所作的诗词之一。

    诗词正文

    孤云独鹤共悠悠,万卷经书一叶舟,楚地巢城民舍少,

    烟村社树鹭湖秋。蒿莱织妾晨炊黍,隅落耕童夕放牛。

    年少不应辞苦节,诸生若遇亦封侯。

    2.

    中文名

    山中

    作 者

    李涉

    朝 代

    唐代

    诗词正文

    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

    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

    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3.

    作品名称

    肩舆至石堰村

    创作年代

    宋代

    文学体裁

    七言律诗,《肩舆至石堰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之一。

    作 者

    陆游

    诗词正文

    偶上篮舆踏夕阳,醉魂困思两伥伥。

    涧薪旋拾供茶灶,诗稿初成寄药囊。

    村舍蓺麻驱鸟雀,牧童随草放牛羊。

    归来徙倚衡门久,始觉中春已日长。

    4.

    作品名称

    放牛之一

    创作年代

    当代

    文学体裁

    律诗,《放牛之一》是 现代 诗人 聂绀弩所作诗词之一。

    作 者

    聂绀弩

    诗词正文

    生来便是放牛娃,真放牛时日已斜。

    马上戎衣天下事,牛旁稿荐牧夫家。

    江山雨过牛鸣赏,人物风流奏笛夸。

    苏武牧养牛我放,共怜芳草各天涯。

    5.

    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竹

    古诗《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竹》的作者宋朝诗人苏辙,古诗精彩诗句是:故园今何有,犹有百竿竹。

    作品名称

    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竹

    创作年代

    宋朝

    文学体裁

    诗词

    作 者

    苏辙

    目录

    诗词正文

    故园今何有,犹有百竿竹。

    春雷起新萌,不放牛羊触。

    虽无牛栏拥,不见红尘辱。

    清风时一过,交戛响鸣玉。

    渊明避纷乱,归嗅东篱菊。

    嗟我独何为,弃此北窗绿。

    6. 鲁智深相关的诗句

    花和尚鲁智深 聂绀弩

    “晚年竟以旧诗称”。散宜生诗,亦能于当代旧诗坛独树一帜也,非一时豪杰不能办此。顾究非正途,“野狐禅”之讥,不能辞也。余素不喜聂诗,然散宜生诗,影响颇广,论当代诗,不可视而不见也。然散宜生诗非绝不可读也,如以下:《答钟书》 “五十便死谁高适,七十行吟亦及时。气质与诗竞粗犷,遭逢于我未离奇。老怀一刻如能遣,生面六经匪所思。我以我诗行我法。不为人弟不人师。”咏林冲所谓“英雄脸刻黄金印,一笑身轻白虎堂”,亦颇值一诵。然则一发无余,无可回味,是其短处也。徐晋如《缀石轩诗话》论散宜生诗颇当,并录于此:

    绀弩体如麻辣烫,入口尙佳,但无余甘,是其短处。

    沈则不浮,郁则不薄,古人先我得之。今读散宜生集,就中得失,体会尤深。程千帆谓聂氏“滑稽亦自伟”,是何语邪?但滑稽便不自伟。优孟师涓,不闻兼於一人。

    北荒诸草,托体稍卑,而语多俚俗。廼今人谓为奇巧处,卽是其穿凿处。因知南明以《燕子笺》祀天,尙有可恕之道。

    7. “哀莫大于心死”与“哀莫大于心不死”的各自的意思是什么

    哀莫大于心死的中文解释 【解释】: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出自】:《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示例】:人说:“~.”我的心已经死了.我不该再到你们公馆里来,打扰你们.◎巴金《家》二回 【近义词】:心灰意冷 【反义词】:发愤图强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形容悲哀的程度比心死还重 古人向内求精神,不注重外物,而心被认为是精神的核心,一旦心死了就只是一具行尸走肉了,所以说“哀莫大于心死”. 今人向外求物质,而心是法制和道德最后的防线,一旦心死了,就可以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了,所以说“哀莫大于心不死”. 哀莫过大于心不死 已经是不可能的事,却心不死,还要想,越想越难过,则越来越悲哀 关于“哀莫大于心不死” “哀莫大于心不死”一句,近来引用的人颇多.据我记忆,原是出自聂绀弩的一首诗: 尔身虽在尔头亡,老作刑天梦一场.哀莫大于心不死,名曾羞与鬼争光.余生岂更毛锥误,世事难同血压商.三十万言书说甚,如何力疾又周扬. 在聂绀弩之前是否也有人说过这话,难以考定.有人说梁遇春说过,有人说鲁迅说过,但都没有指出具体篇目.鲁迅的集子我是读过的,但对这一句没有印象,梁的文集没有读过.如果年轻十岁,会把梁的集子找检寻一下,现在年纪大了,没兴趣较真了. 聂绀弩的诗句在文人中颇为流传.有些人辗转耳食,听到这一句而未得其详,居然对人说是自己的“拙句”. 例如《国学论坛》上有人贴了自己的一首韵文,在自序中写了这样的话:“共胡僧出雍和宫入孔庙,庙前有老柏,枝形苍怪,兽走禽飞,争持作势.胡僧指之曰:‘凤翥鸾翔不能去.’予嘉其语,欲攘而夺之.越日,语及拙句‘哀莫大于心不死’,胡僧笑曰:‘即以此偿之,若何.’一毛不拔,寸土必争,斯何人哉.归而补足,庶免吃亏也.”这就让人发笑了. 聂绀弩这句话,我认为乍听起来令人共鸣,但仔细思量,还是不如庄子“哀莫大于心死”深刻.心不死,是一种痴,但有痴,就还没有哀到极点,自己还有一种不现实的盼望.等到说出“哀莫大于心不死”的时候,心才是死的. 心不死,是很痛苦的,但不是哀,而是痴. 心死是一种哀.当然,哀未必是最糟糕的事,孔子评价《关雎》,就赞其“哀而不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