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界首彩陶诗词

    1. 大家知道界首彩陶吗

    安徽省界首市,有一项千年不衰的传统手工艺——彩陶。

    界首彩陶,又叫三彩刻花陶,始于隋唐,盛行明清,流传至今。其制陶工艺吸收了中国剪纸、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器型古朴厚重,刻花简洁生动,釉色流光溢彩,在题材选择和色彩运用上趋于质朴、粗犷与厚重,体现了民间艺术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审美趋向。

    历经千年,依然是我国陶瓷艺术园中的一棵奇葩。界首彩陶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成品远销日本、波兰、匈牙利等十几个国家。

    《民间瓷器》《陶瓷艺术》《中国工艺美术史》《美术报》等专业书刊中赞誉其“有形不至而艺至之妙趣”,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迄今还珍藏有界首三彩刻画陶。如今的界首彩陶,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名扬于海内外。

    “刀、马、人”三彩刻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受到国内外彩陶爱好者青睐。1956年,前苏联东方艺术博物馆《造型艺术画刊》刊登和介绍了卢山义“刀、马、人”三彩刻画作品,在世界上引起轰动。

    卢山义的名声也逐渐响起来,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民间艺术家。当年,卢山义领衔制作的1万余件工艺陶瓷全部出口到波兰、捷克、保加利亚等10多个国家。

    1957年,在界首陶瓷厂工作的卢山义参加建国后首届全国艺人代表大会,被国家命名为“民间艺人”。1960年,以他为技术骨干的界首工艺陶瓷厂建立,卢山义如鱼得水,迎来艺术的春天。

    卢山义的“刀马人”刻画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大奖,2003年10月,获中国旅游世博会优秀展品奖;2004年7月,刻画的《三彩刻画酒坛》荣获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金奖,这是全国行业最高奖。卢山义老人先后被评为省首届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 界首彩陶的历史发展

    陶器的发明,应当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勤劳、聪慧的先民以土为材,挖穴为窑,烧制出精美的低温彩陶。陶器的发明,标志着新石器文化的开始。这一时期的陶器造型朴实饱满,比例协调,装饰图案简洁大方,色彩明丽,集实用、美感于一体。

    制陶技艺代代相传,犹如黄河之水绵延不断。至隋代,界首便有了立窑烧陶的历史。至唐代,因与唐三彩产地洛阳为邻,界首三彩刻花陶器随之问世。经过近千年的发展,界首三彩刻花陶已逐渐演变为今天的三彩刻画陶。但是,其独特的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依然保持了古老的风韵。 关于界首彩陶的诞生还有一个古老传说:最初,他们家族只烧黑陶,生产一些日用品,有一年,唐太宗李世民之父李渊经过界首的“琉璃寺”,借住在附近,夜间梦见幡台,上面摆放着绿、黄、白三色陶罐,醒来后,他立即命令附近窑匠做出三色陶。但是由于当时窑匠技艺有限,烧了三天三夜,只烧出了黄、白两色陶罐,想不出做绿陶的办法。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一位铜匠经过窑厂,由于连续多日下雨,铜匠被迫在窑厂内做工,一些铜粉被风吹进窑里,没想到,这些铜粉竟然改变了陶的颜色,他们生产出来了绿陶。至今,铜粉仍然是他们制陶的原料之一。当芦家掌握了制作三彩陶的技艺后,开始代代相传,并逐渐传布开来。

    到清末时,附近的13个村子都生产彩陶,形成了有名“十三窑”。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大量的界首彩陶通过附近的大运河运到全国各地,并被作为一种奢侈品供给达官贵人。

    3. 界首彩陶艺术的来历、艺术、特点

    9月13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独创“刀马人”三彩刻花陶的老艺人卢山义正在雕刻戏剧人物三彩刻花坛。

    安徽省界首陶器又称三彩刻花陶,是我国陶瓷百花园里的一枚葩,其工艺传承于隋唐时期民窑的制陶技术,绵延流传于宋、元、明、清时期。建国后,界首陶器达到鼎盛,产品出口西欧、日本及东南亚各国。

    界首陶器扎根在淳朴的乡村民风之中,吸收了中国剪纸、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器型古朴厚重,刻花简洁生动,釉色流光溢彩,兼具艺术观赏功能”的基本特征。 界首陶器的制作采用手工拉坯、模印、刻划、剔花和彩饰等艺术技巧,通过民间艺人随心所欲、简练而遒劲的笔触,画面主题生动而传神。

    老艺人卢山义独创的“刀马人”三彩刻花陶是界首彩陶的最杰出的代表。 2006年元月,界首彩陶的烧制技艺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4. 界首彩陶的传承意义

    彩陶制作技艺是不传外姓的,制作彩陶时,不准外姓人观看。如果家族子弟想学习的话,只让他们自己观看制作过程,然后自己去做,全靠自己摸索,做不好还要挨打。当制作出来的彩陶有七成相似,证明自己有一定天分后,祖辈才开始给予指点。据说,学成这项技艺,最少也需要三年,有的还可能学不会。

    1958年,界首在颍河北岸顺河路组建技艺陶瓷厂,现该厂已成为彩陶的主要制作地,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在这里得到传延。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受现代工业产品的冲击,陶瓷厂不景气,面临资金困境,以传统技艺生产的彩陶制品出现滞销,市场萧条,而年轻人多不愿从师学艺,因而界首彩陶烧制技艺有后继无人之忧,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安徽省界首市的王京胜、卢群山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5. 界首彩陶艺术的来历、艺术、特点

    “界首彩陶”曾被学者称为“中国近现代四大彩陶之一”,其制作工艺和艺术特征,既蕴涵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又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为美术、陶瓷、文物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所关注。

    2005年,“界首彩陶”幸运地被安徽省推选为申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候选项目。 界首彩陶的产区分布 界首彩陶历史上主要分布在安徽颍河界首段南岸,散布于13个村子,因每个村子的村民大都以冶陶为生,并且村子均以陶窑为名,因此,俗称“十三窑”,即:卢窑、魏窑、后魏窑、计窑、前计窑、朱窑、尹窑、高窑、盆张窑、田窑、沈张窑、韩窑、王窑,现属安徽省界首市田营镇管辖。

    1958年,界首在颍河北岸顺河路组建的工艺陶瓷厂,现为彩陶的主要生产地。 界首彩陶的历史渊源 界首位于安徽省西北部豫皖交界处,淮河的重要支流颍河穿境而过。

    因地处中原要冲,人杰地灵。这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中原文化与江淮文化相互交流的门径,从而使当地的民间文化呈现出多元性。

    界首彩陶工艺起源的年代并无明确的文字记载。在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淮北柳孜古运河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界首彩陶片和部分剔花彩陶完整器,尤其是在一眼宋代井中发现的界首刻花三彩陶片(图3),为我们研究界首彩陶的始烧年代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在徐州明城遗址也出土了界首彩陶器物及残片。

    通过这些发现,可以推断界首彩陶的制作工艺最晚出现在宋代。另外,据《中国历史地图集·隋唐部分》,在颍河的发源地嵩山以北不足百里,便是唐三彩三大产地之一的巩县,而水运又一直是古代运输的重要方式,因此可以推断,界首彩陶工艺的发展很有可能是通过颍河直接或间接受到了唐代的三彩工艺的影响。

    界首彩陶采用的陶土是取自当地的黄胶泥,窑工又称之为“黄河淤”,即黄河泛滥后沉积下来的黄色粘土。据《元史·河渠志》记载:黄河泛滥影响颍河是在元仁宗延佑年间(1314—1320年)。

    当地窑工介绍,黄胶泥又有大、小胶泥之分,黄河泛滥之前的粘土称为小胶泥,其性硬,只能做盆、盘、盏等造型简单的陶器;黄河泛滥以后波及到的地方,沉积的粘土称为大胶泥,其性软,可塑性较强,能制作造型较为复杂的陶器。元代以后,界首彩陶吸收了当地比较盛行的木版年画和剪纸贴花的装饰技法和纹饰内容,出现了刻画、剔花工艺,初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

    在清晚期至民国时期,界首彩陶在继承前期制陶技艺的基础上,又受到当时戏曲艺术的影响,纹饰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除了花鸟鱼虫外,出现了大量以传统剧目为题材的人物场景画,刻划、剔花装饰工艺更为普遍。建国初期,界首彩陶得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著名窑工卢山义、卢山志被送往中央美院华东分院群众艺术研究班学习,使得他们的绘画、制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1954年,卢山义先生组建了陶器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名为界首工艺陶瓷厂。1954年,苏联东方艺术博物馆《造型艺术》刊登了卢山义先生制作的三彩“刀马人”酒坛的照片,在国际上反响很大,东欧地区的一些国家争相收藏其作品,卢山义先生也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评为全国优秀民间艺人,与紫砂艺人顾景舟等大师齐名。

    “文革”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文化艺术重获新生,界首彩陶也迎来了一个艺术的春天。界首工艺陶瓷厂在著名工艺美术家韩美林先生的指导下,研制出硅硼系列彩釉,如乌金釉、金砂釉、孔雀蓝釉、玫瑰红釉等,代替了原来的铅釉,同时把陶器由低温型转为高温型(窑温达1000度c左右),胎釉结合较前更为紧密,彩釉更加艳美,产品远销东欧、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卢山义先生的“三彩刻花缸”还于1984年获轻工部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质产品奖。 如今,界首三彩刻划陶已集中在界首市工艺陶瓷厂统一生产,而原产地田营镇的“十三窑”只有少数的村子还在烧制,并且多以单色的日常生活用器为主。

    界首彩陶的制作工艺 界首彩陶所用胎土系本地盛产的黄胶泥,用此土制作的陶胎,质地细密。在刻划工艺上,界首彩陶吸收了民间剪纸、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为了适应这种风格的需要,必须在胎面上施以两层化妆土(其中能产生赭色即绛红釉色的粉色化妆土为本地所独有),这样才能在刻划过程中表现出赭黄或赭白两种基本色彩对比。

    在刻划题材上,除以生活中的花鸟鱼虫为创作对象外,还着重吸取了传统戏剧中的艺术元素,以一幕幕场景的形式加以表现,其中以卢山义的“刀马人”最具代表性。 界首彩陶的制作工序: 1.练泥:陶土经过精选、粉碎、水中浸泡后,手工搅拌成均匀、柔软、细腻的胎泥。

    然后揉泥,经过多遍揉和,使之稀稠适度、软硬适中。 2.制坯:置于成型轮上进行手工拉坯成型,然后放在通风处阴干,并经常用木制拍底板拍打胎底,防止鼓起。

    待胎体半干时,再进行修整,修至胎体圆整表面光滑为止。 3.刻划:胎制成后,先分两次施粉、白两色化妆土(粉色在下,白色在上),再用竹签刻划出花纹,然后用刮刀剔去花纹以外的部分,露出第一层化妆土,作为花纹地子(有的补填彩釉),第二层为花纹纹饰。

    4.烧制:待刻划完毕后,陶器就可。

    6. 界首彩陶艺术的来历、艺术、特点

    “界首彩陶”曾被学者称为“中国近现代四大彩陶之一”,其制作工艺和艺术特征,既蕴涵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又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为美术、陶瓷、文物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所关注。

    2005年,“界首彩陶”幸运地被安徽省推选为申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候选项目。 界首彩陶的产区分布 界首彩陶历史上主要分布在安徽颍河界首段南岸,散布于13个村子,因每个村子的村民大都以冶陶为生,并且村子均以陶窑为名,因此,俗称“十三窑”,即:卢窑、魏窑、后魏窑、计窑、前计窑、朱窑、尹窑、高窑、盆张窑、田窑、沈张窑、韩窑、王窑,现属安徽省界首市田营镇管辖。

    1958年,界首在颍河北岸顺河路组建的工艺陶瓷厂,现为彩陶的主要生产地。 界首彩陶的历史渊源 界首位于安徽省西北部豫皖交界处,淮河的重要支流颍河穿境而过。

    因地处中原要冲,人杰地灵。这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中原文化与江淮文化相互交流的门径,从而使当地的民间文化呈现出多元性。

    界首彩陶工艺起源的年代并无明确的文字记载。在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淮北柳孜古运河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界首彩陶片和部分剔花彩陶完整器,尤其是在一眼宋代井中发现的界首刻花三彩陶片(图3),为我们研究界首彩陶的始烧年代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在徐州明城遗址也出土了界首彩陶器物及残片。

    通过这些发现,可以推断界首彩陶的制作工艺最晚出现在宋代。另外,据《中国历史地图集·隋唐部分》,在颍河的发源地嵩山以北不足百里,便是唐三彩三大产地之一的巩县,而水运又一直是古代运输的重要方式,因此可以推断,界首彩陶工艺的发展很有可能是通过颍河直接或间接受到了唐代的三彩工艺的影响。

    界首彩陶采用的陶土是取自当地的黄胶泥,窑工又称之为“黄河淤”,即黄河泛滥后沉积下来的黄色粘土。据《元史·河渠志》记载:黄河泛滥影响颍河是在元仁宗延佑年间(1314—1320年)。

    当地窑工介绍,黄胶泥又有大、小胶泥之分,黄河泛滥之前的粘土称为小胶泥,其性硬,只能做盆、盘、盏等造型简单的陶器;黄河泛滥以后波及到的地方,沉积的粘土称为大胶泥,其性软,可塑性较强,能制作造型较为复杂的陶器。元代以后,界首彩陶吸收了当地比较盛行的木版年画和剪纸贴花的装饰技法和纹饰内容,出现了刻画、剔花工艺,初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

    在清晚期至民国时期,界首彩陶在继承前期制陶技艺的基础上,又受到当时戏曲艺术的影响,纹饰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除了花鸟鱼虫外,出现了大量以传统剧目为题材的人物场景画,刻划、剔花装饰工艺更为普遍。建国初期,界首彩陶得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著名窑工卢山义、卢山志被送往中央美院华东分院群众艺术研究班学习,使得他们的绘画、制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1954年,卢山义先生组建了陶器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名为界首工艺陶瓷厂。1954年,苏联东方艺术博物馆《造型艺术》刊登了卢山义先生制作的三彩“刀马人”酒坛的照片,在国际上反响很大,东欧地区的一些国家争相收藏其作品,卢山义先生也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评为全国优秀民间艺人,与紫砂艺人顾景舟等大师齐名。

    “文革”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文化艺术重获新生,界首彩陶也迎来了一个艺术的春天。界首工艺陶瓷厂在著名工艺美术家韩美林先生的指导下,研制出硅硼系列彩釉,如乌金釉、金砂釉、孔雀蓝釉、玫瑰红釉等,代替了原来的铅釉,同时把陶器由低温型转为高温型(窑温达1000度c左右),胎釉结合较前更为紧密,彩釉更加艳美,产品远销东欧、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卢山义先生的“三彩刻花缸”还于1984年获轻工部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质产品奖。 如今,界首三彩刻划陶已集中在界首市工艺陶瓷厂统一生产,而原产地田营镇的“十三窑”只有少数的村子还在烧制,并且多以单色的日常生活用器为主。

    界首彩陶的制作工艺 界首彩陶所用胎土系本地盛产的黄胶泥,用此土制作的陶胎,质地细密。在刻划工艺上,界首彩陶吸收了民间剪纸、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为了适应这种风格的需要,必须在胎面上施以两层化妆土(其中能产生赭色即绛红釉色的粉色化妆土为本地所独有),这样才能在刻划过程中表现出赭黄或赭白两种基本色彩对比。

    在刻划题材上,除以生活中的花鸟鱼虫为创作对象外,还着重吸取了传统戏剧中的艺术元素,以一幕幕场景的形式加以表现,其中以卢山义的“刀马人”最具代表性。 界首彩陶的制作工序: 1.练泥:陶土经过精选、粉碎、水中浸泡后,手工搅拌成均匀、柔软、细腻的胎泥。

    然后揉泥,经过多遍揉和,使之稀稠适度、软硬适中。 2.制坯:置于成型轮上进行手工拉坯成型,然后放在通风处阴干,并经常用木制拍底板拍打胎底,防止鼓起。

    待胎体半干时,再进行修整,修至胎体圆整表面光滑为止。 3.刻划:胎制成后,先分两次施粉、白两色化妆土(粉色在下,白色在上),再用竹签刻划出花纹,然后用刮刀剔去花纹以外的部分,露出第一层化妆土,作为花纹地子(有的补填彩釉),第二层为花纹纹饰。

    4.烧制:待刻划完毕后,。

    7. 界首彩陶的工艺发展

    界首彩陶工艺起源的年代并无明确的文字记载。

    在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淮北柳孜古运河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界首彩陶片和部分剔花彩陶完整器,尤其是在一眼宋代井中发现的界首刻花三彩陶片,为我们研究界首彩陶的始烧年代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在徐州明城遗址也出土了界首彩陶器物及残片。通过这些发现,可以推断界首彩陶的制作工艺最晚出现在宋代。

    另外,据《中国历史地图集·隋唐部分》,在颍河的发源地嵩山以北不足百里,便是唐三彩三大产地之一的巩县,而水运又一直是古代运输的重要方式,因此可以推断,界首彩陶工艺的发展很有可能是通过颍河直接或间接受到了唐代的三彩工艺的影响。界首彩陶采用的陶土是取自当地的黄胶泥,窑工又称之为“黄河淤”,即黄河泛滥后沉积下来的黄色粘土。

    据《元史·河渠志》记载,黄河泛滥影响颍河是在元仁宗延年间(1314~1320年)。当地窑工介绍,黄胶泥又有大、小胶泥之分,黄河泛滥之前的粘土称为小胶泥,其性硬,只能做盆、盘、盏等造型简单的陶器;黄河泛滥以后波及到的地方,沉积的粘土称为大胶泥,其性软,可塑性较强,能制作造型较为复杂的陶器。

    元代以后,界首彩陶吸收了当地比较盛行的木版年画和剪纸贴花的装饰技法和纹饰内容,出现了刻画、剔花工艺,初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在清晚期至民国时期,界首彩陶在继承前期制陶技艺的基础上,又受到当时戏曲艺术的影响,纹饰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除了花鸟鱼虫外,出现了大量以传统剧目为题材的人物场景画,刻划、剔花装饰工艺更为普遍。

    建国初期,界首彩陶得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著名窑工卢山义、卢山志被送往中央美院华东分院群众艺术研究班学习,使得他们的绘画、制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1954年,卢山义先生组建了陶器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名为界首工艺陶瓷厂。

    1954年,苏联东方艺术博物馆《造型艺术》刊登了卢山义先生制作的三彩“刀马人”酒坛的照片,在国际上反响很大,东欧地区的一些国家争相收藏其作品,卢山义先生也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评为全国优秀民间艺人,与紫砂艺人顾景舟等大师齐名。“文革”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文化艺术重获新生,界首彩陶也迎来了一个艺术的春天。

    界首工艺陶瓷厂在著名工艺美术家韩美林先生的指导下,研制出硅硼系列彩釉,如乌金釉、金砂釉、孔雀蓝釉、玫瑰红釉等,代替了原来的铅釉,同时把陶器由低温型转为高温型(窑温达1000℃左右),胎釉结合较前更为紧密,彩釉更加艳美,产品远销东欧、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卢山义先生的“三彩刻花缸”还于1984年获轻工部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质产品奖。

    追溯界首彩陶的装饰手法演变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界首彩陶的造型多以圆形为主,据考证,具有圆形特征的决定因素有两点。

    其一,源自于这里的民间风俗。“陶”有“掏”之谐音,“圆”有“团团圆圆”之寓意,二者结合,即为掏个团团圆圆。

    解放前,淮河中游一带盛行嫁娶之时女方必陪嫁一件三彩陶坛的习俗,圆形的陶坛上刻有牡丹、梅花喜鹊、莲花鲤鱼等内容,牡丹象征富贵、梅花喜鹊寓示喜上眉梢、莲花鲤鱼则有连年有余之意,这些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无一不体现当婚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二,圆形陶器要比其它形器的容量大,实用性更强,而且,在烧制过程中,圆形陶器不易变形。

    界首彩陶的造型,在图形的基础上大量而又科学地运用S线,使造型的外廓线富有变化;其正立面双侧的S弧度的大小、宽度、高低的变化,对陶器的容量和整体美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实例中可以看出,界首彩陶的形体十分符合黄金分割法。

    众多界首彩陶中的圆形陶坛、陶罐,其高与直径之比,大多在6:4左右;三彩陶挂盘的底部与盘底之比也多在6:4之间,因此,在自然干燥和烧制过程中其变形率最低。界首彩陶更多地运用了变化与统一的造型艺术规律。

    S形线条的不断变化,突出了形体的个性特征,即弧线为主、直线为辅;侧面看,从坛罐的底部到颈部都是由具有张力的弧线组成,而颈部至口部则运用了少许直线,如此明显对比,凸显其主次分明、曲直对比的鲜明个性。主体部分(即坛体腹部)的曲线扩张,形成膨胀的近似于圆的形体,使S线形极致夸张,具有饱满、丰硕的视觉效果。

    而颈部直线的运用,可谓点到为止,恰到好处。这些短直线的运用,起到不可替代的衬托作用,使圆的更圆,饱满的愈显饱满,而且丰富了造型形体语言,即曲中有直,柔中有刚,避免了造型单调、平淡的弊端。

    直线只有长短的变化,而弧线则有力度和形体的多样性,直线与弧线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界首彩陶统一、协调、均衡和安定的美感。

    8. 彩陶在最初烧制时,温度已达到多少度

    界首彩陶秉承唐三彩遗风,又吸收了剪纸、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在制陶技艺中自成流派。

    在胎面的制作上,界首彩陶饰以两层化妆土,在刻画过程中表现出赭、黄或赭、白两种基本对比色;在刻画题材上,除以生活中的花、鸟、鱼、虫为创作对象外,还着重吸取了传统戏曲中的艺术元素,以一幕幕场景的形式加以表现,卢山义的"刀马人"系列是其代表;在烧制方面,界首彩陶制作先除潮,然后素烧,温度一般在摄氏700至800度,成品为砖红色的刻画陶,素烧后可以釉烧,即涂以含铅、二氧化硅、粉土的釉料后放入陶制的匣钵内,逐渐加大温度,达到摄氏1000至1050度,烧两天两夜,成品为红底白花的界首彩陶。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