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遗民诗词

    1.宋末遗民词

    宋祥兴二年,陆秀夫负宋幼帝赵昺蹈海而亡,赵宋320年的皇脉断绝,同时也揭开了大批宋文人遗民生涯的序幕.身为遗民,"立功"一途受阻,他们更自觉地担当起"立德"、"立言"之任,在文字著述中寄寓他们的亡国哀痛和存续传统的苦心.而"诗词末技,存江山以不朽",于是宋元之际乱离易代的环境,既磨砺了一代封建士人的节操,又成就了一期遗民文学.宋遗民词即以其深刻的悲剧意蕴和文化内涵成为词在宋代发展的一个光耀而悲壮的终结.在宋末元初的遗民词坛,江西遗民词人虽没有如江西诗派成员一样的自觉的流派认同意识及共同尊奉的创作宗旨和词坛盟主,但他们因地缘关系、政治倾向、创作风格等方面的相近或相同,彼此间不仅有着密切的社会交往,同时也有着频繁的诗、词、文的酬赠活动,构成了一个以文天祥为轴心的相对独立的地城词人群体。

    2.清代遗民文学中有哪些代表性的词

    中国古代的遗民诗歌,以宋元之际、明清之际这两个时期最为突出,其特点有三:一是队伍庞大,人数众多。

    二是所面临的易代政治状况比较特殊,恰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在民族侵略和民族压迫的历史前提下,汉民族的爱国主义感情十分强烈。三是艺术成就、审美价值特别高。

    其间尤以明清之际的遗民诗歌更为突出,它不仅是前代诗歌的悲壮结束,更是新朝代诗歌的辉煌起点。 把清初明末遗民这一特定历史时空出现的文人视为一个诗人群体进行整体观照,从文学角度探讨这一群体的文化性格及其构成,勾勒出清初特定历史情境中遗民诗人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地域分布状况、生存方式、人生价值取向、人格结构特征以及诗歌创作盛况,拓宽了清诗研究领域。

    另外,遗民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虽是特定的历史时空中的特殊产物,但正确阐述其思想、气节、人格、志趣,亦有补于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读书忌》中曾说:“明人小品,好的;语录体也不坏,但我看《明季稗史》之类和明末遗民的作品却实在还要好,现在也正到了标点、翻译的时候了:给大家来清醒一下。”

    遗民诗歌的研究,正是从一个最主要的层面上对遗民人格进行剖析,其必有补于世道人心。 中国诗史流衍发展至明清,已积累了一份极为厚实的诗学遗产。

    因此,与唐宋诗人相较而言,明清两代诗人大都在复古与求变的诗学命题前徘徊,学习前人,甚至模仿前人的痕迹要明显得多。但明清易代之际却不同,眼中流泪,心底流血,每位诗人笔下,尤其是遗民诗人笔下,随感而发,真情流溢,学唐也罢,宗宋也好,均能各出机杼,自具面目,很难看出其模仿迹象。

    由于地域、家庭、个性诸因素的影响,清初遗民诗人在审美趣味上千差万别,但共同的时代苦难、相近的人生境遇与处世态度又使他们在审美选择上有着基本一致的趋向。屈原、陶渊明、杜甫,以及以宋遗民诗人为代表的宋诗,不仅在清初遗民诗人那里得到基本一致的肯定,而且往往成为他们效法的对象。

    由人品而及诗品,从诗学精神到诗艺、诗风,浸染熏陶,沾溉良多。另外,在清初实学思潮的大背景下,遗民诗人大都能对前代诗学遗产进行理性反思,盲目崇古好古者少,辩正分析、批判继承者多。

    因此,那种单一的诗学偏嗜被时代的、理性的、自觉的审美风尚所取代,专主一家一人者少,转益多师、广泛学习者多,形成多样兼容的特点。 清初诗歌 清初诗坛的主流是“遗民诗”。

    在当时汉族人民和清朝统治者之间存在尖锐的民族矛盾的情况下,具有反清思想的明朝“遗民”诗人,他们有的直接参加抗清的政治、军事斗争,甚至以身殉难。有的以流亡隐居或削发为僧保持气节,志行皎然。

    他们写了不少表现民族大义、闪耀战斗光芒的诗篇。有的诗篇因受禁锢而失传,但流传下来的还是富有反抗精神的。

    这些诗人,主要有顾炎武、阎尔梅、傅山、黄宗羲、钱澄之、归庄、吴嘉纪、王夫之、吕潜、吕留良、屈大均、陈恭尹等。 顾炎武 顾炎武,字宁人,别号亭林,他学问渊博,并在明清之际以品行高洁而著名于世。

    明末清初是社会动荡的时期,顾炎武亲身经历了这些沧桑之变,并将它们写进了自己的诗中。顾炎武的诗非但记录了一代历史的变迁,而且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思想情操。

    在明清易代之际,他时时眷念故国,至死不事清廷,体现了凛然的民族气节。他对一些坚持抗清和被清政府杀戮的仁人志士深致敬意,如陈子龙抗清被俘,宁死不降,投水自尽;顾炎武听说后写下了悲愤感人的《哭陈太仆子龙》。

    反之,他对投降清廷的官僚深恶痛绝。 顾炎武还有不少拟古、咏史之作,往往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而表述出自己的抗清复明志向。

    有些咏物诗运用了托物寄兴的手法,也都是言志抒情之作。他一生足迹遍天下,因此他的作品中也有不少歌颂祖国山河壮丽的篇章,然即使在写景游记之中也时时流露出故国之思,并非泛泛的寄情山水。

    他的许多酬赠之作也写得感情深挚,声请具见,这类作品常融家国之痛于朋友私情之中,成为对抗清斗争中志同道合者的勉励和安慰,读来恻恻感人。 顾炎武的诗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就思想内容而言,顾炎武的诗以高尚的民族气节、鲜明的时代特征立于明末清初诗坛,他继承了杜甫、白居易等人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为后世所崇敬。就诗风而言,他专宗盛唐,后黄宗羲等人力倡宋诗,开始了有清以来的唐宋诗之争;而顾炎武作为清初的的主唐音者,居于开一代诗风的地位,林昌彝在《射鹰楼诗话》中称他为“前明之后劲,本朝诗家之开山”。

    “江左三大家” “江左三大家”指的是明末清初的三位著名文学家钱谦益(牧斋)、龚鼎孳(芝麓)和吴伟业(梅村)。所谓“江左”,地理上是指靠长江下游左面的一些区域,在那时的政治地理上属江南省,东晋渡江后这一地区一直名为江左。

    因三人都是江左人,故有此称。 他们三人的诗歌有一个共同点,即宗唐,对于宋诗、以及宋、元、明以来的拟古剽古的萎靡诗风持反对态度。

    他们与顾炎武及其他几个重要诗人,可视为清诗的开山辟道者。 钱谦益崇尚杜甫、元裕之,其作品集之一的《投笔集》中几乎全。

    3.遗民词体现出的是亡国时代

    宋朝南迁150年后,1279年终于被元朝 所灭。

    然而元军的利剑虽然可以洗劫城市、杀戮百姓,但是却封不住词人的歌喉。一方 面是南宋末的风雅派词人,他们面对着国破 家亡的悲惨现实,其词风也发生了一定的变 化,但由于这类词人的心态偏于脆弱,故其 词作多是那种哀伤的“亡国之音”。

    另一方 面是“辛派词人”的后继者,他们面对着这 —严酷的现实,终于迸发了最后的嘶喊,但 又因为复国的无望和敌人的强悍,故其词作 也表现得抗争不足而悲愤有余,甚至也会说 出“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刘辰翁《兰 陵王?丙子送春》)的苦语。 不同经历、气 质、流派的词人们,同台演完了宋词史上的最后一出悲剧。

    此时期的词人大略有文天祥、刘辰翁、蒋捷、王沂孙、周密、张炎等, 他们被称为“遗民词人”,他们的词作统称为“遗民词”。他们同是天涯沦落 人,但词中况味各千秋。

    其中文天祥属于烈士词人。 他孤军抗元,被俘北去, 英勇不屈,从容就义。

    他的《酹江月?乾坤能大》:“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 丹心难灭! ”精忠耿耿,声情悲壮。刘辰翁属于直士词人,他在宋亡国前便能 以词笔揭露、批评南宋政治的腐败,宋灭亡后也不肯觐颜事仇,其词作多是痛 悼故国,辞恸意苦,如林表鹃啼。

    蒋捷与周密属于贞士词人,他们在入元后始 终隐居不仕,全节而终,其词作语调悲凉。王沂孙与张炎等人虽然苟全性命于 新朝,但也时刻都在怀念故国。

    “鸟之将亡,其鸣也哀”,“国之将亡,其词 也悲”,宋亡之后,词坛的亡国之音,也仍是袅袅不绝的。

    4.宋末遗民词

    宋祥兴二年,陆秀夫负宋幼帝赵昺蹈海而亡,赵宋320年的皇脉断绝,同时也揭开了大批宋文人遗民生涯的序幕.身为遗民,"立功"一途受阻,他们更自觉地担当起"立德"、"立言"之任,在文字著述中寄寓他们的亡国哀痛和存续传统的苦心.而"诗词末技,存江山以不朽",于是宋元之际乱离易代的环境,既磨砺了一代封建士人的节操,又成就了一期遗民文学.宋遗民词即以其深刻的悲剧意蕴和文化内涵成为词在宋代发展的一个光耀而悲壮的终结.在宋末元初的遗民词坛,江西遗民词人虽没有如江西诗派成员一样的自觉的流派认同意识及共同尊奉的创作宗旨和词坛盟主,但他们因地缘关系、政治倾向、创作风格等方面的相近或相同,彼此间不仅有着密切的社会交往,同时也有着频繁的诗、词、文的酬赠活动,构成了一个以文天祥为轴心的相对独立的地城词人群体.。

    5.有遗和民两字的诗词

    1、遗民泪尽胡尘里-----宋 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遗民犹唱当时曲-----宋 苏轼 《导引·帝城父老》

    3、遗民植杖唐巾起-----宋 刘辰翁 《鹧鸪天·去年太岁田间土》

    4、遗民社在-----宋 刘辰翁 《水龙吟·多年袖瓣心香》

    5、帝城犹有遗民在-----宋 无名氏 《导引·深仁厚德》

    6、遗民忍死望恢复-----宋 陆游 《关山月》

    7、六朝涵养忝遗民-----宋 陆游 《遣兴》

    8、遥想遗民垂泣处-----宋 陆游 《秋思》

    9、遗民泪尽胡尘里-----宋 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0、遗民犹望岳家军-----宋 陆游 《书愤》

    6.哪位著名遗民诗人写了大量反映苏北沿海一带贫民生活的诗

    清初著名遗民诗人吴嘉纪。

    吴嘉纪,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字宾贤,号野人,安丰场(今东台市安丰镇)人,今划归泰州。出生盐民,少时多病,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隐居泰州安丰盐场。工于诗,其诗法孟郊﹑贾岛,语言简朴通俗,内容多反映百姓贫苦,以“盐场今乐府”诗闻名于世,得周亮工、王士禛赏识,著有《陋轩诗集》,共收入诗歌1265首。

    吴嘉纪出身清贫,年轻时烧过盐,家无余粮,虽丰年常断炊,但不以为苦。喜读书做诗,好学不倦,曾应府试,但因亲见明王朝覆灭,清兵南下,居民惨遭屠杀,遂绝意仕途,隐居家乡。诗人虽不是灶户,但也穷得衣食不周,朝不谋夕。住所仅草屋一楹,名其为“陋轩”。由于住所四周杂草丛生,蓬蒿遍地,而他却终日把卷苦吟,不与外人往还,故人又称他为“野人”。他也乐以“野人”为号。扬州诗友汪楫(舟次)访问地方文人学士,得知吴野人安贫乐道,长于吟咏,又自立一家,遂将其诗送两淮盐运使周亮工阅览,周又转扬州推官王士祯,王十分推崇,说:“有才如嘉纪天下之人不知也,乡曲之人不知之也,独有一汪楫知之。”周、王二人都为诗卷作序,随后由泰州分司汪兆璋(芾斯)搜集吴诗400首刊刻问世,从此名闻四方。

    由于长期生活在贫民中间,亲身体验了官吏、盐商对灶民的剥削和频仍的水灾、军输对灶民的侵害,对此,他终日把卷苦吟,从而写出了大量反映社会黑暗,民不聊生的诗篇。他的诗以其真实而深刻的内容和高度概括的手法,反映了当时劳苦大众苦不堪言的生活困境和自己的思想感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