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隋堤诗词

    1.有关“兰陵王”的诗词

    作者: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

    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全部注释 1.柳阴直:《东京梦华录》载:"东都外城方圆四十余里,城壕曰护龙河,阔十余丈,壕之内外,皆植杨柳。

    " 2.隋堤:隋炀帝开凿通济渠,沿河筑堤种柳,后人称为隋堤。通济渠有一段和汴京城外三里的汴河相重,故其在汴河故道者,又称汴堤。

    3.曾见几番:考周邦彦生平,周邦彦三别京华,第一次是元佑二年(1087)自太学正出为庐州教授,第二次是政和二年(1112)以奉直大夫直龙图阁知隆德军府并管勾学事,第三次便是这次自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出知真定府。故云曾见几番。

    4.行色:送行场面的种种情景。 5.故国:这里指故乡。

    京华倦客:作者自指。 6.长亭:古代设在大路边供行人休息的亭舍,也常用作饯别的处所。

    7."应折"句:古人有折柳送别的说法。 8.榆火:《论语》"钻燧改火"句注引马融曰:《周书·月令》有改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

    ……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寒食: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即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节期禁火,节后另取新火。

    唐宋时朝廷于清明日取榆柳之火赐朝中百官。 9.别浦:徐坚《初学记》:"大水有小口别通曰浦。

    "此指行人离别的河岸。 10.津堠:津,渡口。

    堠:守望兼记里数的土堡,五里一堠,十里二堠,亦称单堠、双堠。 11. 闻笛:化用李白《洛阳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据词意推之,似以作于二次官建康时为较合也。

    稼轩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已任,但南归后却进退无据,蹉跎岁月,这首具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词实是寄托了其一腔孤愤。上阕抒写了年华虚度抱负难酬的痛苦,下阕更是想落天外,以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强烈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抱负与坚强意志。

    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飞镜明丽,金波泻影,长空万里,结构上的大开大合与思绪的贯联相结合,气象磅礴而形象飞动。 正如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之评苏辛词曰:"读苏辛词,知词中有人,词中有品。

    2.赞美柳条的诗句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代白居易的《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周邦彦《兰陵王·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