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写子孙出色的诗词

    一、形容子孙后代的诗句

    万事顺,合家欢,愿君如意喜满门

    朱门北启新春色;紫气东来大吉祥。

    衣丰食足戌年乐;国泰民安亥岁欢

    富也罢,穷也罢,幸福不靠金钱架。豪华恬淡各千秋,富者辉煌,穷也清雅

    丰年富足人欢笑;盛世平安犬不惊。

    犬守家门门有喜;毫敷毛笔笔生花。

    家和人兴百福至,儿孙绕膝花满堂。

    风雨同舟几十年,朝夕相伴信有缘。

    唠叨抱怨多关爱,忍让宽容少忧烦。

    花前月下情依依,书里梦里意绵绵。

    一朝结发终不悔,布衣粗食心里甜。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春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驱此外何所求。

    二、表示后代兴旺的诗词有哪些

    1. 唐·李白《飞龙引》

    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

    云愁海思令人嗟,宫中彩女颜如花。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车。

    登鸾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

    后宫婵娟多花颜,乘鸾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

    造天关,闻天语,长云河车载玉女。

    载玉女,过紫皇,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后天而老凋三光。

    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

    2. 唐·刘商《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

    姑苏台枕吴江水,层级鳞差向天倚。

    秋高露白万林空,低望吴田三百里。

    当时雄盛如何比,千仞无根立平地。

    台前夹月吹玉鸾,台上迎凉撼金翠。

    银河倒泻君王醉,滟酒峨冠眄西子。

    宫娃酣态舞娉婷,香飙四飒青城坠。

    伍员结舌长嘘嚱,忠谏无因到君耳。

    城乌啼尽海霞销,深掩金屏日高睡。

    王道潜隳伍员死,可叹斗间瞻王气。

    会稽勾践拥长矛,万马鸣蹄扫空垒。

    瓦解冰销真可耻,凝艳妖芳安足恃。

    可怜荒堞晚冥濛,麋鹿呦呦达遗址。

    君怀逸气还东吴,吟狂日日游姑苏。

    兴来下笔到奇景,瑶盘迸洒蛟人珠。

    大鹏矫翼翻云衢,嵩峰霁后凌天孤。

    海潮秋打罗刹石,月魄夜当彭蠡湖。

    有时凝思家虚无,霓幢仿佛游仙都。

    琳琅暗戛玉华殿,天香静袅金芙蕖。

    君声日下闻来久,清赡何人敢敌手。

    我逃名迹遁西林,不得灞陵倾别酒。

    莫便五湖为隐沦,年年三十升仙人。

    3. 唐·卢怀慎《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四章》

    代邸东南龙跃泉,清漪碧浪远浮天。

    楼台影就波中出,日月光疑镜里悬。

    雁沼回流成舜海,龟书荐祉应尧年。

    大川既济惭为楫,报德空思奉细涓。

    4. 宋·李清照《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5. 现代·毛泽东《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三、形容子孙满堂的美好诗句

    1、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通:无)

    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2、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银铮 一作: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玻璃 一作:玻瓈)

    译文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

    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3、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

    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4、

    田家

    唐代: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译文

    父亲在山上耕田,儿子在山下开荒。

    六月的季节,田中稻谷还没有抽穗,而官家收税仓库早已修好等待征敛。

    5、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四、结合小学课本关于激励后人的诗句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