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的古诗词

一、【描写山中美景的诗句有哪些】
元好问的瘦竹藤斜挂,丛花草乱声.树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 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山行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望天门山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二、带有山的诗句
山行--- 唐朝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古风----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陆游《后赤壁赋》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边渡。(一个对联)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百川沸腾,山冢碎甭。高谷为岸,深谷为陵。 (《诗经》)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无. (王维 《汉江临泛》)
晋·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宋·郭熙: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唐·司空图: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唐·王维: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韩愈: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唐·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唐·张锡: 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
唐·李白: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元·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三、关于山的古诗
泰山石
[唐]李德裕
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树。
沧海似镕金,众山如点黛。
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
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题灵岩寺泉池
[唐]李 白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
片石含清锦,疏松挂绿丝。
高僧拂玉柄,童子献双梨。
惜去爱佳景,烟萝欲暝时。
再书王母池
[唐]吕洞宾
昔年留字识曾来,
事满华夷遍九垓。
无赖蚊虬知我字,
故留踪迹不沉埋。
《泰山咏》
晋代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元曲《登泰山》
张养浩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上竿”,
登岱
明代王世贞
“天门倒泻银河水,日观翻悬碧海流,”
《郑生至自泰山》
明代诗人李梦阳
“昨汝登东岳,何峰是绝峰?有无丈人台,几许大夫松”
《泰山》 李梦阳
“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岱宗》
明代徐文通
“岱顶凌霄十八盘,中原萧瑟思漫漫。振衣日观三秋曙,依剑天门六月寒。风雨黄河通瀚海,星辰紫极近长安。小臣愿献蓬莱颂,闾阖高悬谒帝难。”
《雪中望岱宗》
清代施闰章
“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
“泰山何其大,万物都归纳,泰山何尊严,万象都包含。一切宇宙事,皆作如是现”。
人心齐,泰山移
有眼不识泰山
稳如泰山 重如泰山 老泰山
一叶幛目,不见泰山
泰山压顶不弯腰
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李斯
泰山颂
杨辛
高而可登,雄而可亲。
松石为骨,清泉为心。
呼吸宇宙,吐纳风云。
海天之怀,华夏之魂。
四、【古诗《山中杂诗》句句有景,写了哪四个景
诗作主题本诗是一首写景诗,作者借幽居时看到的景象,暗示出山居之乐,表达了作者恬淡超然的闲适心境.赏析这首小诗经单纯白描的手法,展出了一片山村的景象,俨然是一幅绝妙的写生画.用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环境,给人以新鲜的感觉,用的就是这种格调.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从窗里飘出来.作者的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非常高,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这四句中虽句句是景,却时时有人在其中,如前两句中的“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至于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鸟向檐上飞”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人鸟和谐相处的情景.“云从窗里出”一句,写出了诗人居住的地势之高峻,连云都从窗户里出来了.全诗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写作特点⒈写作极有章法,动静结合.前两句形成大的环境氛围和背景;后两句点染出具体生动的景物,造成巨细相衬的艺术效果.同时,景物动静结合,构成山居特有的景物环境氛围.⒉景中有人,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本诗通过诗人的观察写出景物,并寄托自己的情志于景物环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