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关于清明节古诗词的赏析

    1.关于清明节古诗加赏析

    1、清明 宋代: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赏析:这首诗所写的应该作者早年读书生活的真实情况,清苦,寂寞,还可能有孤独。

    为了前程,也许有兴趣或习惯的原因,临窗攻书,发奋苦读,过着山野僧人般的清苦生活。即使在清明节,没有像平常人那样外出踏青,去欣赏山花烂漫的春景,也没有邀约友朋饮酒作乐。

    君子慎独,作为读书人,没有忘记民俗传统——寒食节禁用烟火。一到禁忌烟火的期限过了,马上去邻居那里讨来灯火,抓紧时间,在静静的夜里继续苦苦用功,发奋苦读。

    2、清明 宋代: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赏析: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首联以清明节时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

    二联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面两联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 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抔黄土。

    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这与诗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

    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2.关于清明节古诗加赏析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1、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 文学家。

    杜牧写景抒情的小诗,文词清丽生动,意境简明爽朗。其诗在晚唐成就 较高。

    与晚唐诗人李商隐齐名,被称为“小李杜”。 2、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在阳历四月五日左右。

    3、欲断魂:指心里忧郁愁苦,就像失魂落魄一样。 4、遥指:指向远处。

    5、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赏析: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

    可是诗中的“行 人”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独、凄凉的,再加上春雨绵绵不 绝,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 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 和酒的热流之中。

    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林。诗歌的结 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清新、明快。

    韩翃《寒食》赏析 作者背景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唐代诗人。南阳(今河南南阳)人。

    一直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擅长写送别题材的诗歌,与钱起等诗人齐名,时称“大历十才子”。后来皇帝选拔他担任起草诏令的中书舍人,当时有两个韩翃,大臣问选谁,皇帝说要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那个韩翃,可见这首诗在当时是多么有名。

    注词释义 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御柳:皇城中的柳树。 斜:为了押韵,此处可以按古音读作xi。

    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 传:赐给。

    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极、王逢时五人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古诗今译 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官中的柳树。黄昏开始宫里颂赐新蜡烛,轻烟先升起在皇帝贵戚家。

    名句赏析——“春城无处不飞花。” 这是一首寓意非常委婉的讽刺诗。

    在唐代以前,汉朝最为强大,所以唐人做诗都喜欢借汉来比唐,这里也是借汉代的故事来讽刺本朝。寒食三天焚火,本应第四天才可用火。

    但皇宫里在第三天的黄昏就将传火种的蜡烛赐给了皇帝贵戚。这件小事说明皇帝对贵戚近臣的特别恩宠,但诗人写得很委婉,而且用春城飞花的奇丽景致开头,用东风拂柳的描写自然引出皇官,好像是在称颂皇上的恩典,所以连皇帝都很喜欢。

    像这样不用一字指斥,就达到讽刺效果的写法,就叫含蓄。我们仔细一琢磨,就能品味到里面暗含的讽刺意味。

    宋之问:《途中寒食》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张继:《闾门即事》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宋代 黄庭坚:《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笃天地龙蛇蛰,两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封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邱。

    杨万里:《寒食上冢》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程颢:《郊行即事》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明代 陈子龙:《清明》 江南烟雨画屏中,半镜斜窗弄小红。 燕子不来楼阁回,柳丝今日向东风。

    注:陈子龙(1608~1647):上海松江人,明崇祯时进士,江南才子。 瞿佑:《清明即事》 风落梨花雪满庭,今年又是一清明。

    游丝到地终无意,芳草连天若有情。 满院晓烟闻燕语,半窗晴日照蚕生。

    秋千一架名园里,柳丝今日向东风。 注:瞿佑, 明代文学家,浙江钱塘人,少有诗名。

    所著有《香台集》、《咏物诗》、《存斋遗稿》等。 王磐:《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3.有关清明的诗歌赏析

    清明诗歌赏析-《湘春夜月》 这是词人黄孝迈的自度曲,词牌即词题,与诗意完全吻合。

    这首长调抒写词人羁旅途中的感怀,相当细腻而充分。上阕写黄昏时分的心情:时近清明,绿柳枝头鸣禽啼啭,令人心绪迷乱,黯然伤神;鸟儿叫得多好听呵,仿佛一片美妙的清歌,可惜它都付与了天色渐渐黑了下来的黄昏。

    这“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二句,属全词中的警句,词人不单单是写自然景象,而是以“翠禽”自况,慨叹自己的一片“清歌”只能付与这黄昏般的时代和阴影笼罩的社会。黄昏吞噬了鸟儿的清歌,社会湮没了词人的吟唱,自己的心声还能被谁注意、理解呢?想和柳絮低低地倾诉,又怕轻薄的柳絮不能理解自己深沉的伤痛;在这楚地异乡的旅栈孤栖独宿,满腔的柔情,满怀的别绪只有自家承受,有谁能给予一丝的温存慰藉?这里“柳花”又是一个比喻,一个象征,她也许是某一个轻薄的女子,无法理解词人襟怀,她的“温存”怎能抚慰词人的“柔情别绪”,反而使它更加强烈、执著…… 下阕进一步抒写词人夜间独宿旅舍的情景和感怀:酒饮完了,一盏空樽放在面前;帘外青山朦胧阒寂,一钩残月当空,正对着门庭闪着幽幽的光辉。

    词人将“空樽”、“青山”、“残月”等意象都加以人格化:空樽因无酒而啜泣,青山因入梦而无语,残月因窥人而当门。这种拟人的手法其实都是词人孤寂心绪的外化,即作者主观情愫的对象化。

    “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三句是词人目力与心绪的继续伸延:上句不是写到“残月当门”吗?从当着一钩残月的门口望出去,只见翠玉楼前的一泓清波在晴明的夜色中微微荡漾,波光摇着云影,使这幽静的夜更显得寂寥迷茫。词人连用两个“湘”字是为与上阕的“楚乡”相照应,更加突出自身“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寂。

    在难堪的孤寂中,心儿自然要飞向故园、飞向亲人,怎奈天长梦短魂飞苦,从霎时的假寐中醒来,周围愈加充满失落的空虚…… 最后词人直抒胸臆,发出了“问甚时,重见桃根”的呼唤。“桃根”一语系从晋人王献之《情人桃叶歌》中的“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 ”而来。

    世传“桃根”为桃叶之妹,后多用以指情人。辛弃疾《念奴娇·西真姊妹》云:“拾翠洲边携手处,疑是桃根桃叶。”

    史达祖《瑞鹤仙·馆娃春唾起》中又有句:“谩相思桃叶桃根,旧家姊妹。”词人黄孝迈的思念不是他的情人,这愁情这思绪如密密的丝缕缠绕在他的心上无法摆脱。

    人间有并刀可以剪断三江水,可这愁绪即使用并刀也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呵!古时并州出产的剪刀以锋利著称,杜甫有诗云:“焉得并州快剪刀,剪断吴淞斗江水。”姜夔有词云:“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黄孝迈末句之典即由此脱胎而来。(张厚余) 附原文: 湘春夜月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

    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

    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 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

    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4.谁有关于清明节的诗词及赏析

    ★描写清明扫墓的诗: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 ★民间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寻夫小曲 "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 ★唐代杜牧的名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清明日 【唐】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湖寺清明夜遣怀 【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 【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 【唐】张籍 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 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

    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 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唐】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江南清明 【唐】郑准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 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

    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 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清明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速写》 太阳离开东方的悬崖已经很久 风在树枝上打滚,我们看见 雨燕像一块海绵,在空气中 吸吮着昏暗的水声 我们走上山野,去完成活着的人 一项应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日狸渡道中》 ---范大成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石马当道立,纸鸢鸣半空。(土番)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 ★清明,一向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湿雨。

    或是风狂雨恣,或是和风细雨,从清晨开始,至黄昏之际,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有顶风冒雨,点缀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或一二个孤影,跚跚独行。 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在孤烟前,小桥流水,愁鸦悲啼,雨洗清秋,风吹哀愁,唯见烟雨一片苍茫,不见人家与炊烟。

    好一个伤感寂寥的行旅,好一。

    5.有关清明的诗句及赏析

    《清明》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节,诗人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

    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

    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

    但是用来写雨,却是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种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

    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倾盆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的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

    “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扩展资料 清明节的名称来由得名于节气,与此时天象物侯的特点有关。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生气始盛,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洁齐而清明。

    《淮南子·天文训》中讲:“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文中的“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节气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即春分后第15日。

    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期内。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谁有关于清明节的诗词及赏析

    ★描写清明扫墓的诗: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 ★民间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寻夫小曲 "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 ★唐代杜牧的名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清明日 【唐】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湖寺清明夜遣怀 【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 【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 【唐】张籍 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 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

    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 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唐】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江南清明 【唐】郑准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 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

    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 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清明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速写》 太阳离开东方的悬崖已经很久 风在树枝上打滚,我们看见 雨燕像一块海绵,在空气中 吸吮着昏暗的水声 我们走上山野,去完成活着的人 一项应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日狸渡道中》 ---范大成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石马当道立,纸鸢鸣半空。(土番)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 ★清明,一向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湿雨。

    或是风狂雨恣,或是和风细雨,从清晨开始,至黄昏之际,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有顶风冒雨,点缀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或一二个孤影,跚跚独行。 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在孤烟前,小桥流水,愁鸦悲啼,雨洗清秋,风吹哀愁,唯见烟雨一片苍茫,不见人家与炊烟。

    好一个伤感寂寥的行旅,好一个凄迷彷。

    7.清明黄庭坚诗歌鉴赏的答案

    《清明》注释:①桃李笑,用拟人手法形容盛开的桃、李花.②“雷惊,'句,意思是清明早邕过了惊蛰(zhe)的节气.万物正欣欣向荣.蛰,动物冬眠.③“人乞”一句,《孟子》中有一则寓言,说齐国有一人每天出外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后留下的酒饭.回家后却向妻妾夸耀是刖人请自己吃饭.这是一个贪鄙愚蠢的形象.④“士甘”句,用春秋时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再出仕的典故.⑤蓬蒿(hao),杂草.丘,指坟墓.《清明》赏析:清明节是扫墓的日子.诗黄庭坚人触景生情,由荒冢野坟联想到人生无常.在黄庭坚笔下,大自然的美好风光由冬到春,周而复始.而人却随着时光的流逝,一切都化为乌有.不论贤愚,千年之后都不过是黄土垄中的一堆朽骨,谁还来管你的是非曲直呢?这虽然反映了黄庭坚仕途失意后接受了禅宗消极虚无思想的影响.但也流露了他对不问是非、贤愚的炎凉世态之愤愤不平和内心的悲哀.赏译:清明时节,春雷万钧, 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 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 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 诗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 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 诗人指出,人生各不相同. 古代的某个齐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 吃得油嘴腻脸.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 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 这种人的人生萎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 而另有一些高士,如春秋战国时代的介子推, 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不要高官厚碌,宁可隐居山中. 晋文公想让他出来做官,下令放火烧山. 但是,介子推其志不可动摇,意抱树焚死在绵山中. 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 想到人生的价值.他感叹地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 最后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8.求有关清明的古诗鉴赏

    1.《寒食野望吟》

    作者:唐代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鉴赏: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寒食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描写了扫墓情形。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的确,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2.《清明夜》

    作者:唐代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鉴赏:《清明夜》是白居易的一首清明日外出踏青游玩的习俗。在古代,踏青又称“寻春”、“春禊”,晋代已盛。清明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大好时光,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这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

    目前普遍认为,这一项清明节俗是继承了形成于春秋末期的三月上巳节传统。上巳节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男女青年到野外踏青,自由择偶。但这首诗妙在未写清明的清冷。有它的自成一格,虽有清明,却意在纸外,写出怀春少女的幽情,一句“又是清明过了”,不禁让人要笑问:“可是愁嫁?”

    3.《长安清明》

    作者:唐代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鉴赏: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雨飘飞的春天了。怎堪芳草青青。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大臣们无事,以蹴鞠为戏。路上骏马乱叫。绿杨丛里,秋千上下飞舞。游人还记得以前太平时候的盛事。这和昔年相似的风光,引起心头的隐隐快乐。这首诗写得清明时的人事和景物,语言清新。尾联却点出“风光似去年”,“记得承平事”,透露出对盛世的怀念。

    9.有关清明的诗句及赏析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古诗词作者简介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唐代晚期的著名诗人。人们把他和杜甫并提,称他为“小杜”,称杜甫为“老杜”。“小杜”有才华,有抱负,写诗喜欢评今论古,抒发军事、政治见解。他有不少描写山水风光的小诗,名朗秀丽,清新自然,深受读者喜爱。

    古诗词注释

    ①清明――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②欲断魂――形容愁苦极深,好像神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③借问――请问。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天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这首小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尖现的雨中问路图。小牧童的热情指引,自然会叫诗人道谢连声;杏花村里那酒店的幌子,更在诗人心头唤起许多暖意!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