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中国职业教育如何从大到强

    “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11月16日,在《教育与职业》杂志创刊100周年纪念会暨首届教育与职业学术年会上,教育部职成司司长王继平如是说。

    王继平介绍,目前,全国1.23万所职业院校开设约10万个专业点,年招生总规模930万人,在校生2682万人,每年培训上亿人次。

    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

    职业教育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支撑。

    “多年来,职业教育保持了90%以上的高就业率,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王继平说。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进程加快,围绕着重大建设项目工程沿线国家对铁路、管道、公路、港口、通讯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这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合作。

    “职业教育在国外比在国内更受欢迎,真正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王继平表示。

    职业教育接下来怎么走?“下一步就是要办好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关键是做强中职、做优高职、做大培训、做好职业启蒙,在要素构成和布局结构上实现合理配置;另一个是促使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良好的沟通、衔接。”王继平表示。

    职业教育强而不壮

    “中国职业教育规模很大,但还不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科院高职研究中心主任马树超在会上表示。

    在马树超看来,中职目前最大的挑战是办学能力较弱。

    多年来,教育部坚持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把中等职业教育摆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突出位置,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

    “现实中,由于中职办学能力不强,一些院校开始举办高中复读班,办升学教育。”马树超曾经过做过调研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校达不到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标准。

    “这个比例在50%以上。”马树超说,有的学校专业集中,一所1万多人的学校,2000多人集中在一个专业。

    而对于高职来说,重点在于提高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提出,到2018年教育部将支持地方建200所优质高职院校。

    如何建设真正优质的高职院校,马树超认为,一是要从国家对教育质量定位的时代特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大局观,从国家要求以及外界评价等方面来理解职业教育的本质意义。

    二是高职教育要形成新型质量观,推进优质院校建设要重视产出的质量观,即重视高职院校的服务贡献率、国际影响力指标、适应社会需求等能力建设。

    三是既要重视建设一批产教融合的高水平专业,也要重视做好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保障机制。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