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曹丕诗词赏析

    一、求:关于曹丕的简介和诗歌原本

    1、简介 曹丕,曹操次子,卞氏所生,在继承权的抢夺中打败了弟弟曹植,被立为王世子。

    曹操逝世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代汉称帝,改国号魏,为魏国的开国君王,也是三国中第一个称帝的君主。后刘备伐吴时,孙权假意向魏国称藩,曹丕大喜,没有同时结合蜀汉攻吴国。

    错过了一次统一全国的机遇。刘备被孙权打败,孙权随之与曹丕反目。

    曹丕大怒才起兵伐吴国,结果被孙权的大将徐盛火攻击败。回洛阳后,曹丕大病不起,临终托付曹睿于曹真、司马懿等人,终年四十岁。

    2、诗词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土,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本人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摇踵望,尔独何辜限河梁?秋胡行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

    嘉肴不尝,旨酒停杯。寄言飞鸟,告余不能。

    俯折兰英,仰结桂枝。佳人不在,结之何为?从尔何所之?乃在大诲隅。

    灵若道言,贻尔明珠。企予望之,步立踟蹰。

    佳人不来,何得斯须。杂诗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徘徊。徘徊忽已久,白露沾本人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土。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向风长叹息,隔绝本人中肠。

    善哉行年代:【魏晋】 作者:【曹丕】 体裁:【】 类别:【】上山采薇,薄暮苦饥。溪谷多风,霜露沾衣。

    野雉群雊,猿猴相追。还望故土,郁何垒垒!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忧来无方,人莫之知。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本人不乐,岁月如驰。

    汤汤川流,中有行舟。随波转薄,有似客游。

    策本人良马,被本人轻裘。载驰载驱,聊以忘忧。

    与父亲曹操一样,魏文帝曹丕终身的女人也不少。早期曹丕最宠的是女人,便是三国时著名美女魏明帝——曹睿的生母甄氏。

    二、求:关于曹丕的简介和诗歌原本

    曹丕(187~226年),字子桓,谯(今安徽亳县)人,(220~226)在位。

    操次子。操死,袭魏王,行九品中正制。

    建安延康元年(220年)篡汉称帝,是为文帝。国号魏,改元黄初,定都洛阳。

    爱好文学,有《魏文帝集》。 (187~226) 三国时期魏国君主、文学家。

    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

    魏武帝曹操次子。东汉建安十六年(211),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

    二十二年,立为太子。延康元年(220),曹操死,继位为丞相、魏王。

    当年十月,迫汉帝禅位,自立为帝,国号魏,改元黄初,将都城由许昌迁至洛阳。在位七年。

    曹丕坚持大权独揽,设立中书省,其官员改由士人充任,与西汉用宦者充任中书不同。原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

    在他统治之初,三公希预朝政。废除东汉以来灾异归过三公的旧习。

    鉴于东汉母后干政和外戚之祸,定令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控制藩王极严,子弟皆“不闻邦国之政”;所封王国,土地荒瘠,人口寡少,军事力量极弱,并专设官吏对他们进行监督,目的是防帝位争夺。

    为防统治秩序混乱,下诏敢有沿袭东汉旧习,子弟为父兄私复仇者,皆族诛;还规定除谋反大逆之外,敢行诬告,“以其罪罪之”。他又建立并推行九品中正制,力图把用人权从大族名士手中收归朝廷。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巩固了魏国统治。他曾三次亲自统军伐吴,因条件不成熟,皆无功而还。

    曹丕爱好文学,并有相当的成就。写下《燕歌行》等中国较早的优秀七言诗。

    所著《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曹丕出生的那一天,十三只大雁盘旋鸣叫于曹家大院上空。

    隆冬时节有此吉兆,曹操甚喜。生于军旅之间的曹丕,自幼娴习弓马,史汉诸子百家也多有阅览。

    曹操因此把他与其弟曹植看作是最有出息的儿子。 这年春天,回药都祭祖的曹操就是带著曹丕和曹植而来的。

    药都的春天别有风致,清绿的涡水象温柔的处子静静地躺在河床上,风儿吹起,她才和著两岸泡桐树上紫白相间的喇叭花香、四处怒放的芍药花香,涓涓流淌。在药都城南郊的祖茔祭扫之后,便策马向北,沿涡河游观。

    曹操诗性大发,令曹丕和曹植每人写一首临涡之赋。 一会儿,曹丕来到曹植面前,索看其赋。

    只扫一眼,便惊讶道:“怎么不谋而同!”曹植大惊。曹丕便说,“我拿给你看。”

    不一会儿,便从侍从手中拿来。曹植一见,“荫高树兮临曲涡,微风起兮水增波;鱼颉颃兮鸟逶迤,雌雄鸣兮声相和;萍藻生兮散荆柯,春水繁兮发丹华——”,墨迹尤湿,豁然而言,“既是一样,我的就不呈父亲了。”

    于是,曹丕扬鞭打马,追到向东而去的曹操。曹操一看,眉飞色舞,“果不辱曹氏门第!” 其实,曹丕也是绝顶聪明的。

    建安七年,曹操与袁绍相持官渡之后,曹操驻军家乡药都城募兵储势。但此时的曹氏,可谓兵少将寡,难以威慑袁绍。

    曹丕便对其父曹操说,“实则虚,虚则实。可令城中驻军以城中心为起点,从城下把东西南北四门挖通。”

    曹操开始不解。但他相信曹丕,就令其督挖。

    延时一年又三月,纵横交错相通,隐攻息屯自如的隐兵道挖就。曹丕就把数量不多的士兵,从暗道悄悄地送出城外,再从城外进入隐兵道开进城内,反覆如是,迷惑世人,出奇而胜。

    自此,曹操神兵百万之说遍传天下,所遇敌手无不未战先怯。 曹丕一生,对故乡药都甚是留连。

    多次借出兵回朝之际而停。曾从药都出水师东征孙权,在乡之间于他的故宅前大飨门军及药都父老。

    现仍有“大飨元碑”为证。 黄初六年五月曹丕再次回药都,从涡河乘船东征,八月返师又经药都。

    此时的曹丕虽为皇帝,但依然诗不离口。这年深秋,他独自夜访药都乡闾。

    见一妇女独对孤月,自守空房,思念从军在外的丈夫。曹丕接住农妇递来的蒲团,坐了下来。

    听著听著,不觉泪下湿衣。与农妇分别后的曹丕,行走在月光斑驳的乡路上,口吟《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到了住处,仍吟咏不止。

    这一年,从秋到冬,他每每生出农女们思夫怀人的感伤,有时竟深夜独自流泪以至天亮。 第二年正月,他决定离药都去许昌,脱去一秋一冬的伤感。

    然而,启程的前一天,忽报许昌城南门无故自崩。曹丕便长叹一声,“天下征伐苦矣,以至农女城门!” 当年五月,史书便记下了,“黄初七年五月,文帝驾崩,简葬于首阳陵。”

    ----------------------------------------------------------- 短歌行仰瞻帷幕。俯察几筵。

    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神灵倐忽。弃我遐迁。

    靡瞻靡恃。泣涕连连。

    呦呦游鹿。衔草鸣麑。

    翩翩飞鸟。挟子巢栖。

    我独孤茕。怀此百离。

    忧心孔疚。莫我能知。

    人亦有言。忧令人老。

    嗟我白发。生一何早。

    长吟永叹。怀我圣考。

    曰仁者寿。胡不是保。

    --------------------------------------------------------------------------------秋胡行二首 一 尧任舜禹。当复何为。

    百兽率舞。凤凰来仪。

    得人则安。失人则危。

    唯贤知贤。人不易知。

    歌以咏言。诚不易移。

    鸣条之役。万举必全。

    明德通灵。降福自天。

    二 泛泛绿池。中有浮萍。

    寄身流波。随风靡倾。

    芙蓉含芳。菡萏垂荣。

    夕佩其英。采之遗谁。

    所思在。

    三、曹丕“秋”的千古佳句

    年代:魏晋

    作者:曹丕

    作品:秋胡行

    内容:

    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肴不尝,旨酒停杯。

    寄言飞鸟,告余不能。俯折兰英,仰结桂枝。

    佳人不在,结之何为?从尔何所之?

    乃在大诲隅。灵若道言,贻尔明珠。

    企予望之,步立踟蹰。

    佳人不来,何得斯须。

    注释:

    《秋胡行》属乐府《相和歌.清调曲》。古辞原意是歌颂秋胡妻的贞烈。

    首二句十字直入主旨,点明了整个事件的原委和结果:早晨即与佳人相期,但直至日夕,佳人却终没有来。其痛苦的语调,浓重的失落感顿时笼罩全篇。

    至此,读者也许会产生两点疑问:其一,诗中的“佳人”是谁?真是容冶貌美,为魏文曹丕所倾心期的女性?还是他成就大事业所渴思的贤人?其二,佳人为何失约未来?是关山迢递,路远会难?还是另有曲折,中途变卦?有趣的是:这些为读者关心的问题,不知是作者以为不重要,还是

    另有隐衷,提不得也,故一起略在诗外只字未提。诗人只是在十六句中,反反复复,絮絮叨叨,极其主观而咏叹调般地倾诉着一个主题,这就是──因佳人失约未来而引起的浓重的失落感。光从字面看,这种失落感和待人不至的焦灼感,似乎是指从早晨与佳人相约开始,到日夕佳人未至这

    段时间。其实,朝──夕,仅仅是一种光阴的比喻,时间的象征,即以一天象征一生。由朝至夕,乃指从青少年至垂暮之年的整个人生。在自己的整个一生中,始终有一种不能实现的追求,和由不能实现而带来的巨大而又无法弥补的缺憾感。明白了这一点,“佳人”是男是女,为何失约未

    至这些问题,也许确实就无关紧要,可以略去。重要的倒是,诗人是如何组织和表达这一焦急渴心情的,且让我们欣赏一下:

    首先是“嘉肴不尝,旨酒停杯”。为思佳人,茶饭无心。连美酒、连嘉肴都懒得动箸一碰,箸在半空,酒碰到唇边,忽然像电影来了一个停格。心中涌起的,是追求永远不能实现的深层的失落感。二是“俯折兰英,仰结桂枝”,尽管追求不能实现,但自己并不停止这种追求,故其行也高,

    其志也洁。此化用屈原《离骚》和《九歌》中“结幽兰而延伫”,“结桂枝兮延伫”句式,以示自己贮芬芳而待远人。三则是表示愿意跟佳人到天涯海角,并让海神把最宝贵的“明珠”送给她。四是?足眺远,踌躇徘徊,渴念之情,几乎急不可耐。为此,诗人什么办法都想尽了,为诉说自

    己的情怀,“飞鸟”也托了,“兰英”也折了,“桂枝”也结了,誓言也发了,尽管“步立踟蹰”、“何得斯须”,渴慕焦急之情片刻都难忍耐,但“佳人”如终没有来。此与首句照应,以种种努力,表明这是一个永恒的绝望。整首诗,如面对亲朋故友,娓娓不倦,反复倾诉自己彻夜难眠

    的衷肠;又如中心藏之,何日忘之?郁结无告,故作一热烈、主观而又偏执的个人内心独白。具有移人情魄的魅力。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说:曹丕诗歌的好处在于“能转能藏”。“转”者,即“变宕不恒”,如《善哉行》(上山采薇)之类,以多重比兴写自己“变宕不恒”的感情流程

    。“藏”者,即“含蓄无尽”,意味隽永,以舒缓的笔致,缠绵婉约的风格,咏叹调般的形式特点,抒发自己失落的惆怅与郁结不解的“情结”。这种发抒形式,比起他父亲曹操《短歌行》中求贤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来:一缠绵,一苍凉;一婉约,一慷慨,其

    不同如此。

    四、曹丕《杂诗》解释

    曹丕是一个有着浓重的生命感伤情绪的诗人。亲朋群宴、觥筹交错中,他却是常常“乐往哀来,怆然伤怀”;在丹霞蔽日的美景面前,他会脱口而出“月盈则冲,华不再繁”的谶语;目睹汉末的天下大乱、民生凋敝的情景,使他对生命的脆弱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今日之乐不可解明日之苦,今日之兴不可免明日之亡。当无比强盛的大汉帝国大厦将倾;当受命于天的汉天子成了曹家傀儡,当身边活蹦乱跳的友人转眼逝,;当这一刻还是亲朋满座酒酣耳热,下一刻就已经“眼中无故人”时,世界上还有什么值得依靠和信赖呢?敏感的心屡屡受到这样的震动,于是他能以帝王之尊一次又一次的说“古往今来未有不忘之国,亦无不掘之墓”;“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鸟栖枯枝”……

    王夫之谓曹丕的诗为仙品,是因为他有一颗非凡的诗心,不可为后人所模拟。那是一种弗待于物的敏感。叶落雁翔,时序转换;人之喜悲,物之存亡,都可以引起诗人的感叹。“高山有涯,林木有知,忧来无方,人莫之知”,抒发着一种莫可名状的哀情。既是莫可名,所以也就不可解,以至郁结于心。当诗人转念而想到“人生如寄,多忧何为?”遂“载驰载驱,聊以忘忧”时,一种更深刻的悲哀却在刻意的消解中生成。曹子桓不曾有机会体尝去国怀乡、忧馋畏饥的悲愤;也没有国家不幸、身世浮沉的经历。“诗穷而后工”在他身上并不合适。他的诗中少有寄寓,有的只是人世间最永恒的主题:乐之短,愁之长,爱别离,求不得……

    三曹之中,子桓的作品是最像文人的一个。作为诗人的他以及作为帝王的他大多数时间都可以分裂开来。在诗歌里,他有时喜欢化身成为多情的女子,为不归的丈夫而伤怀,在“悲风清厉”的秋夜“援琴鸣弦发清商”——这样的短歌微吟自是意正辞柔;或是成为思乡的游子,在长夜未央时“披衣起彷徨”——这样的轻叹可谓微风远韵。他喜欢的那些意象——秋雁、衰草、明月光、清水波、哀鸣的琴、空空的床……那么的美丽又是那么的哀伤——共同串连出一种温婉的大气。然而这种大气毕竟不同于“大风起兮云飞扬”,因此难怪有后人讥他“殊无人主迹象”。 而曹植的风格风流奔放,光芒咄咄逼人,更像一个被宠爱的世家子弟而又才华横溢。曹丕年纪轻轻却更有一份伤春悲秋的敏感,与他的帝王形象不符----要知道这江山也是他打下来的,戎马一生,和南唐后主李煜是完全不同的人生历练。

    《杂诗》是游子之辞。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思乡之叹中融入了强烈的生命意识,诗句间流动着建安时代特有的悲怆情绪。诗歌以浮云起兴,以浮云的随风而行、无力自持来比喻游子听凭外力摆布,飘零异乡的命运。在哀叹游子命运的同时,又隐含着人生如浮云、漂泊无依的深长感慨,使诗歌的内在意蕴高出一般的思乡之叹。全诗文思飘忽,有如“风回云合,缭空吹远”(《船山古诗评选》),把人生飘零的苦闷以一片浮云牵出,笔触轻灵,不着痕迹。

    《杂诗》中,诗人把游子放在漫长的秋夜,凄凉的北风之中来描写,为游子抒发思乡之情做好了铺垫,然后展示出一幅深秋月夜的图画:清清的流水泛着波汝,皎洁的月光洒落银辉,天汉流转向西,参星和晶星正错落在夜空,草丛中的秋虫悲切地鸣叫,失群的孤雁独自飞向南方。幽谧、凄凉的深秋月夜,萧瑟、孤寂的环境气氛更加使这位背井离乡之人产生了思乡之情,这里虽为写景,但景中情长。所描写的意境深远独绝,“清新万古”。陈祚明赞之为“诗之上格”(《采菽堂古诗选》)实不为过。

    因为社会的动乱、生计的逼迫,多少士人背井离乡、抛妻别子,于是游子思妇成为建安时代的普遍现象,曹丕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的忧伤情思中的生命意识。

    游子飘泊在外,孤苦无依,有家难回,对世态的炎凉、人生的冷暖体味尤为深刻。《杂诗》二首展现出了游子的痛苦难言心态。在“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之时,游子徘徊在旷野,他的情思倾向故乡,思乡情结困扰着他,“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故乡,是他在无依的飘泊中渴望停泊的港湾,那里有他的亲人,有他生命的根,然而他不能归去,只有“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曹丕借游子题材,表现了人生的孤苦飘零,有一股苍凉之气贯注其中。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年寿有时而尽,乐荣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末若文章之无穷……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恰是他自己的写照,帝王事业早已成为二十四史的一段文字;而通过文章和诗歌,他在千年之后却依然可以动映人心。

    五、曹丕 杂诗 漫漫秋夜长 赏析

    建安风骨,本质上是秋天的。

    一个北风猎猎的深秋,主人公久久不能入睡,披衣出户,在水边徘徊良久。夜里的白露打湿了衣裳,面前是盈盈秋水,头顶是皎皎月光,斗转星移之间,离家已久,这份孤独与思念,断人心肠。

    曹丕此诗,我尤其喜欢“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这样朴拙无华的句子。这样的句子,放在秋夜、北风、白露、明月、星河的背景之下,那份秋意,便直透人心,那份思念,便纠结于心而不能抑止。

    --这是现代人很难感受到的。但是,“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许多时候非关距离,而是人类的普遍心理感受。

    漫漫的未必是秋夜,也有可能是更为渺远的时光,烈烈的也未必是北风,难道不是无时不刻袭来的孤独与悲凉?在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境遇之中,谁能够挣脱,真正地返回心灵的故乡?那通向内心的路在哪里?更多的时候,难道不是“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重要的是,这种存在之体验,存在之经验,常常于不经意间捕获了我们。例如此刻,尽管是盛夏,仍然感觉到有寒气凛然而来。

    六、曹丕杂诗二首其二赏析

    (其二)

    【原文】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1]。

    惜哉时不遇[2],适与飘风会[3]。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4]。

    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5],客子常畏人。

    【注释】

    [1]亭亭:孤高的样子。车盖:古代的车篷,形如大伞。

    [2]时不遇:未遇上好时机。

    [3]适:恰好。飘风:大旋风。

    [4]吴会:指当时的吴郡(郡治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和会稽郡(郡治在今浙江绍兴)。吴会当时都属于东吴,乃异国之

    地,这样说乃足用以比喻漂泊周流之远。

    [5]弃置句:这是汉魏时诗中常见的套语,见汉乐府《孤几行》、曹植《赠白马王彪》等。

    【赏析】

    该诗是《昭明文选》所录曹丕《杂诗》中的第二首,描写游子漂泊不定的生活以及久滞异乡的忧郁畏难心情。

    这是曹丕的又一首以游子思乡为主题的诗,全诗十句,以浮云作为游子的化身,抒发了身逢乱世,漂泊四海,欲归不能的感慨。http://www.5ixuexi.net/shici/qianjiashi/6518_2.html

    开头两句“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以浮云起兴,暗喻游子的孤独无依。“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这四句表面上是写浮云的遭遇,实际写游子生不逢时,被战乱席卷南行至吴、会等地,身不由己之情暗喻其中。

    “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吴、会之地不是我的家乡,怎能在此长久停留,可这个心思放在一边不要说了,怕别人听见不利于我。这几句就把身处异地他乡,思念故土,满腔愁苦却又不能表露出来的这种极度悲哀之情表现淋漓尽致。以压抑为情调表达了游子当时纷乱复杂的内心世界。

    七、曹丕“秋”的千古佳句

    年代:魏晋

    作者:曹丕

    作品:秋胡行

    内容:

    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肴不尝,旨酒停杯。

    寄言飞鸟,告余不能。俯折兰英,仰结桂枝。

    佳人不在,结之何为?从尔何所之?

    乃在大诲隅。灵若道言,贻尔明珠。

    企予望之,步立踟蹰。

    佳人不来,何得斯须。

    注释:

    《秋胡行》属乐府《相和歌.清调曲》。古辞原意是歌颂秋胡妻的贞烈。

    首二句十字直入主旨,点明了整个事件的原委和结果:早晨即与佳人相期,但直至日夕,佳人却终没有来。其痛苦的语调,浓重的失落感顿时笼罩全篇。

    至此,读者也许会产生两点疑问:其一,诗中的“佳人”是谁?真是容冶貌美,为魏文曹丕所倾心期的女性?还是他成就大事业所渴思的贤人?其二,佳人为何失约未来?是关山迢递,路远会难?还是另有曲折,中途变卦?有趣的是:这些为读者关心的问题,不知是作者以为不重要,还是

    另有隐衷,提不得也,故一起略在诗外只字未提。诗人只是在十六句中,反反复复,絮絮叨叨,极其主观而咏叹调般地倾诉着一个主题,这就是──因佳人失约未来而引起的浓重的失落感。光从字面看,这种失落感和待人不至的焦灼感,似乎是指从早晨与佳人相约开始,到日夕佳人未至这

    段时间。其实,朝──夕,仅仅是一种光阴的比喻,时间的象征,即以一天象征一生。由朝至夕,乃指从青少年至垂暮之年的整个人生。在自己的整个一生中,始终有一种不能实现的追求,和由不能实现而带来的巨大而又无法弥补的缺憾感。明白了这一点,“佳人”是男是女,为何失约未

    至这些问题,也许确实就无关紧要,可以略去。重要的倒是,诗人是如何组织和表达这一焦急渴心情的,且让我们欣赏一下:

    首先是“嘉肴不尝,旨酒停杯”。为思佳人,茶饭无心。连美酒、连嘉肴都懒得动箸一碰,箸在半空,酒碰到唇边,忽然像电影来了一个停格。心中涌起的,是追求永远不能实现的深层的失落感。二是“俯折兰英,仰结桂枝”,尽管追求不能实现,但自己并不停止这种追求,故其行也高,

    其志也洁。此化用屈原《离骚》和《九歌》中“结幽兰而延伫”,“结桂枝兮延伫”句式,以示自己贮芬芳而待远人。三则是表示愿意跟佳人到天涯海角,并让海神把最宝贵的“明珠”送给她。四是足眺远,踌躇徘徊,渴念之情,几乎急不可耐。为此,诗人什么办法都想尽了,为诉说自

    己的情怀,“飞鸟”也托了,“兰英”也折了,“桂枝”也结了,誓言也发了,尽管“步立踟蹰”、“何得斯须”,渴慕焦急之情片刻都难忍耐,但“佳人”如终没有来。此与首句照应,以种种努力,表明这是一个永恒的绝望。整首诗,如面对亲朋故友,娓娓不倦,反复倾诉自己彻夜难眠

    的衷肠;又如中心藏之,何日忘之?郁结无告,故作一热烈、主观而又偏执的个人内心独白。具有移人情魄的魅力。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说:曹丕诗歌的好处在于“能转能藏”。“转”者,即“变宕不恒”,如《善哉行》(上山采薇)之类,以多重比兴写自己“变宕不恒”的感情流程

    。“藏”者,即“含蓄无尽”,意味隽永,以舒缓的笔致,缠绵婉约的风格,咏叹调般的形式特点,抒发自己失落的惆怅与郁结不解的“情结”。这种发抒形式,比起他父亲曹操《短歌行》中求贤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来:一缠绵,一苍凉;一婉约,一慷慨,其

    不同如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