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三个中心
发布者:李俊2020-07-29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倡导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教师”“书本”“课堂”的传统教育学三中心。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则倡导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并提出了“儿童”、“活动”、“经验”的“新三中心论”。
他认为传统的学校课程以学科为中心,没有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学科分得过细,脱离生活实际。
他主张教育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认为“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认为“ 学校即社会”,“ 教育是一个社会过程”。
赫尔巴特和杜威在教育学上的不同之处。
一、教育目的不同。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是对儿童未来生活的一种准备,而杜威则提出了教育无目的论,他认为“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
二、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不同。
赫尔巴特提出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而杜威则认为教育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天性。
三、课程方面不同。
赫尔巴特强调学习系统知识,忽视儿童的生活经验;而杜威则提出了提出了“做中学”和从经验中学的课程理论。
四、教学方法不同。
赫尔巴特强调教师的讲授,而杜威则推崇从做中学和从经验中学习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重点不同。
赫尔巴特要求学生学会老师教授的知识;而杜威则要求学生学会思维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不同。
在教学过程上,杜威依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提出了五个阶段的过程: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而赫尔巴特则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
再者赫尔巴特和杜威在教学上也存在着很多的相同之处:他们都强调教育培养的人应该为社会发展而服务;他们都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强调教学阶段,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赫尔巴特提出四阶段说,杜威提出思维五步法或探究五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