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沈园陆游诗词图片

    一、求陆游关于沈园的诗词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多波折,仕途坎坷,爱情生活也不幸。宋高宗绍兴十四年陆游与从小青梅竹马的表妹唐婉结为夫妻。婚后二人花前月下,感情弥深,功名利禄抛掷脑后。这些都引起陆母不满,觉得陆游应以仕途为重,光耀门庭,不应以儿女私情耽误了前程,屡劝无效,认为唐婉会把儿子的前程贻误殆尽,最后棒打鸳鸯。迫于封建礼教的压制,最后陆游不得以一纸休书结束了这一美满婚姻。十年后陆游在沈园借酒浇愁,偶遇唐婉与其夫君赵士程,如今已物是人非,当年的爱妻已如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真是千般柔情,万般情怀,不仅悲从中来,两行热泪凄然而下,奋笔在墙上写下千古绝唱

    《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第二年春天,唐婉又一次来到沈园,看见陆游在墙上的题词,想起往昔二人一起吟诗作词,泪流满面,不胜心碎,不觉和了一首《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晚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两阙词出自不同人之手,却浸润着同样的情怨和无奈,共同诉说着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沈园情梦。唐婉是一个极其重情的女子,与陆游完满的婚姻毁于世俗的风雨中,与陆游那份刻骨铭心的情缘始终留在感情世界的最深处,久久回味,难以忘怀。赵士程虽然重新给了她感情的抚慰,但已是曾经沧海难为水。自从看到陆游的题词,终日追忆似水的往昔,叹息无奈世事,抑郁成疾,在秋风萧瑟的季节化作一片落叶悄然逝去。只留下一阕多情的《钗头凤》,令后人喟叹不已。此后,陆游北上抗金,想借此忘却与唐婉的凄婉往事,几十年的风雨生涯,唐婉也早已香消玉损,仍无法派遣心中的眷恋,63岁时又写下两首情词哀怨的情诗:

    采得黄花做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

    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

    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

    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他73岁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又写诗感怀:

    枫叶初丹桷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怀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浦龛一炷香。

    七十五岁时,蒙受金紫绶还乡,浪迹天涯几十年,唐婉的影子始终环绕心头,常常在沈园幽径踽踽而行,追忆这深印在脑海中那惊鸿一瞥的一幕,不能胜情。写下“沈园怀旧诗"两首:

    其一: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做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其二: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沈园是陆游怀旧的地方,也是伤心地,风烛残年的陆游虽不能亲至沈园寻觅往昔踪影,然而那次沈园偶遇,伊人那哀婉的眼神,多情而又欲言又止的模样,使陆游牢记不忘,81岁时又写下“梦游沈园”诗: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陆游晚年每年春上必到沈园凭吊唐婉,82岁又作悼念唐婉的绝句:

    城南亭榭锁闲坊,孤鹤归来只自伤;

    尘渍苔侵数行墨,尔来谁为拂土墙?

    陆游85岁春日一天,由儿孙搀扶又至沈园,写下最后一首沈园情诗: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做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不久,陆游就溘然长逝。爱,为什么会如此深沉,生死以之,以致在“美人做土”、“红粉成灰”之后六十年里,还让诗人用将枯的血泪吟出“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的断肠诗句,唐婉若地下有知,今生亦足矣。人间的万事可以消磨殆尽,而情爱的清香却历久弥新。陆游与唐婉千古一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久久流传而不衰。

    。。。(百度知道)

    望采纳!

    二、哪位有沈园比较详细的资料及图片

    沈园

    沈园,又名沈氏园,位于绍兴市区延安路和鲁迅路之间,本系沈氏私家花园,故名。清乾隆《绍兴府志》引旧志:“在府城禹迹寺南会稽地,宋时池台极盛”。原占地70余亩,是南宋时江南著名园林。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于绍兴市区东南的洋河弄。宋代池台极盛,为越中著名园林。据载:南宋诗人陆游初娶表妹唐琬,夫妻恩爱;却为陆母所不喜,陆游被迫与唐琬分离,后来唐琬改嫁赵士程,陆游再娶王氏。十余年后他们春游沈园相遇,陆游伤感之余,在园壁题了著名的《钗头凤》词,唐琬见了不胜伤感,也和词一首,不久便优郁而死。陆游为此哀痛至甚,后又多次赋诗忆咏沈园,有"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句。沈园亦由此而久负盛名。数百年来,风雨沧桑,沈园已"非复旧池台"。近年来绍兴重建了沈园,在其东部建双桂堂,内辟陆游纪念馆,展出了陆游在沈园的经历,以及陆游的爱国史迹和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中部为宋代遗物区,这里的葫芦形水池、池南的假山、池西的古井,都是宋代遗物。园西为沈园遗迹区,以气势雄浑,形制古朴的孤鹤轩为中心。正南用出土断砖砌成的断垣上,刻有当代词学家夏承焘书陆游的《钦头凤》词,点明了造园主题,东南有俯仰亭,西南有闲云亭、登亭可揽全园之胜。孤鹤轩之北,有碧池一泓,池东有冷翠亭,池西有六朝井亭,井亭之西为冠芳楼,底楼设茶室,供游人品茗。整个园林景点疏密有致,高低错落有序,花木扶疏成趣,颇具宋代园林特色。

    相传,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初娶唐琬,伉俪相得,后被迫离异。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两人邂逅于沈园。陆游感慨怅然,题《钗头凤》词于壁间,极言“离索”之痛。唐琬见而和之,情意凄绝,不久悒郁而逝。晚年陆游,又数访沈园,赋诗述怀。绍熙三年(1192年),他68岁时,重游沈园,又赋诗一首,在诗题中写道:“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于石,读之怅然”。沈园由此而载入典籍。

    沧桑屡变,故园渐颓。1949年,已仅存一隅,占地46亩,但园内小池、土丘、水井仍为原物。1985年,为修复沈园, 对西侧7.2亩旧址进行考古, 发现六朝古井、唐宋建筑、明代水池及瓦当、滴水,脊饰、湖石等遗迹、遗物。1987、1994年两次扩建,全园占地恢复到18.5亩。园内新建了石碑坊、冷翠亭、六朝井亭、八咏楼、孤鹤轩、双桂堂、闲云亭、半壁亭、放翁桥等仿宋建筑,堆置了假山,栽植桃、梅、柳、竹,重修题词壁断垣,重镌陆游《钗头凤》词,使故园展现了原貌。2001年5月,沈园增添新景。主要有:陆游纪念馆、连理园、情侣园等三大部分,十多个景点。沈园将不断扩充修复,以重现宋时“池台极盛”的风采。

    另注:

    原为沈姓旧业,是南宋时当地名园。园中有芦池,上有石板小桥,连同池边假山、水井,均为当年旧物。

    南宋诗人陆游初婚唐琬,后被迫离异。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二人在沈园邂逅。当时唐已改嫁,陆亦另娶。陆游一时感慨万端,在园壁题《钗头凤》词一首云:“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极言痛苦之情。唐见后和作一首,中有:“病魂常似秋千索”,“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之语,不久抑郁而亡。《陆游集》中,有记咏沈园、追念往事的诗多首。

    1987、1994年两次扩建,全园占地恢复到18.5亩。园内新建了石碑坊、冷翠亭、六朝井亭、八咏楼、孤鹤轩、双桂堂、闲云亭、半壁亭、放翁桥等仿宋 建筑,堆置了假山,栽植桃、梅、柳、竹,重修题词壁断垣,重镌陆游《钗头凤》词,使故园展现了原貌。 沈园与绍兴博物馆合二为一后,按规划还将不断扩充修复,以重现宋时 “池台极盛”的风采。 2001年5月,沈园增添新景。主要有:陆游纪念馆、连理园、情侣园等三 大部分,十多个景点。沈园将不断扩充修复,以重现宋时“池台极盛”的风采。

    三、求陆游关于沈园的诗词

    1、《沈园二首(其一)》 宋代: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译文:城墙上的画角声仿佛也在哀痛,沈园已经不是原来的池阁亭台。

    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在此曾见她的倩影如惊鸿飘来。 2、《沈园二首(其二)》 宋代:陆游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译文:离她香消玉殒已过去四十多年,沈园柳树也老得不能吐絮吹绵。

    自身即将化为会稽山一抔泥土,仍然来此凭吊遗踪而泪落潸然。 3、《钗头凤·红酥手》 宋代:陆游 红酥手。

    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

    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译文: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

    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

    满杯酒像是一杯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错,错,错。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地消瘦。水洗尽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

    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

    莫,莫,莫。 扩展资料 唐琬与陆游 唐琬是陆游的第一任妻子,生得很漂亮,而且是当时有点小名气的才女。

    和陆游感情非常好,但是她在家庭中的行为可能属于比较开明的一类,时常令婆婆感到不敬。陆游的母亲虽然经常抱怨和训斥她,但也还是能够容忍的。

    但有件事情是她无法容忍的:唐琬婚后数年未育。她不愿意让儿子因为这个女人而绝了后。

    当时,生育是家族的大事。陆游母亲以这个理由提出要休唐琬,无论陆、唐两家的谁,都觉得提不出很多有力的理由来反对。

    最后,两人终究被迫离婚。 离婚后陆游先娶妇,新娘姓王,过门后很快生了孩子。

    唐家愤愤不平,觉得不把女儿嫁出去,面子会失尽。于是将女儿嫁于当时也很有点名气的另外的一个文人。

    这文人对唐琬很好。他是唐家的世交朋友,完全知道陆游的文友,对陆游比较钦佩,也很同情唐琬,想尽力令她幸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婉。

    四、求有关唐婉儿陆游的古诗词

    唐 婉 窗外细雨霏霏,室内寂静安然,电视中正播放着华夏著名风景片——《沈园》。

    古老的沈园,风采依旧,美景依然。八百年凝结的爱的相思泪啊,使那小桥流水缓流不停,绵绵不断。

    随着日月的转换,那动人的爱情故事和历经沧桑的陆游与唐婉,被人们日复一日的传颂,年复一年的传唱,一直传颂到八百多年后的今天,不知还要流传多少年?脍炙人口的《钗头凤》,已成为多少年来不朽爱情绝唱的见证。 母命不能违的昨天,把一对恩爱夫妻分散在两边。

    八百年前陆游和唐婉邂逅在绿水东流的映波桥畔,红房碧瓦的宫墙边,相视有泪,相对无言。空悲切的场景,想象着生活在陆游诗词里的悲切病恹唐婉,就在这样的一个春日,面对着一池绿水,面对着千行垂柳,面对着自己一直深爱着的表兄,却再也无法走近,那是一种怎样的幽怨和不甘? 烟雨凄迷的沈园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花木扶疏,只有一池绿水在蒙蒙烟雨中浅唱低吟着。

    轻轻的离愁,淡淡的怨幽,恰似那“病魂长似秋千索”的缠绵。迷蒙间,我恍惚看见“美人终作土”的宋词女子,从八百年前不堪的幽梦中缓缓走来。

    病恹恹面无华彩,目痴痴满腹幽怨,向人们倾诉着她的千种痴情和万般怨哀。那位千载情悲的丽人正是唐婉含泪倚门亭立,望天而诉:“苍天啊!无故的好姻缘竟成覆水,纵相爱也只能各在一边,看起来命生成我难把他人怨,只留那万种思愁伴我芳心去远,只叹我唐婉女只有终生陪伴着无尽的相思泪入眠。

    ”而此刻的苍天在听到唐婉那如泣如诉的哀怨时,只能为她那凄美的故事落泪却无力回天,帮不上薄命红颜!而陆游正在沈园蒙蒙的细雨中,无声的凝望着他深爱着的唐婉,却无缘再执子之手,泪如雨下。那一池碧水啊,倾听着江南烟雨里缠绵幽怨的宋词故事,让沈园也如凄美的爱一样,留下了几多咽泪的欢颜和刻骨的痛楚。

    看到表妹那纤细的双手递送过来的黄藤酒,双目垂泪,面向碧瓦的朱墙写下了: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一句悲切的“错、错、错”是如何的追悔,何等的无奈?一句痛心的“莫,莫,莫”又是怎样的不堪回首与好梦难圆?陆游慨然题下这首《钗头凤》时,可曾想过这首悲剧色彩的爱情绝唱,就让那个怨幽的表妹唐婉从此忧郁成疾,最终化作了沈园的梅骨香魂,从此只活在表兄的诗词里,与沈园一起成为后人感伤的一滴泪水。

    看了陆游的题词,唐婉那弱不经风的身体晃了两晃,在一素绢方帕上,和上了表兄的那首《钗头凤》。当时的唐婉怎么会想到,她的这一和,这竟成了八百年后所有爱情悲剧的代表佳章。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一个“难”字的无奈,一声“瞒”字的轻叹,十足的女性情思的味道,一个感伤女人的情怀。

    无论如何艰难与轻叹,还要把心爱的人好言相劝:“劝表兄,我与你原不是美满姻缘,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可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休再把我来怜念,少些忧郁多一些欢颜。” 这正是: 整日奄奄人瘦损,灯前背坐拭啼痕。

    夫妻聚合如泡影,痛断肝肠用碎心。 仕途坎坷、婚姻悲怆的陆游,一生都无法忘却那聪慧的表妹唐婉,古稀之年的陆游再游沈园时,见到已被人雕刻在石上竖立在沈园中的《钗头凤》,再次潸然泪下,题下《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伤心桥下的水依然碧绿缓流,你可知那是唐婉别你以后相思泪的积聚啊! 梦断香消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 香消玉殒四十载的唐婉,在孤冢下独饮了多少幽泪与哀怨啊! 陆游在沈园怀念着他永远的唐婉。

    离世前一年,八十多岁的陆游终是“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五十多年的追悼终于随着陆游的离去化成不朽的篇章,五十年的相思化成一个句号,凝结成陆游永远的心痛。

    那只是他一个人的心痛吗?还有唐婉的哀怨呢?后人的感叹呢?。

    五、鉴赏南宋诗人陆游的名诗《沈园二首陆游沈园二首》其一城上斜阳画

    这是陆游七十五岁时重游沈园(在今浙江绍兴)写下的悼亡诗。

    他三十一岁时曾在沈园与被专制家长拆散的原妻唐琬偶尔相遇,作《钗头凤》题壁以记其苦思深恨,岂料这一面竟成永诀。晚年陆游多次到沈园悼亡,这两首是他的悼亡诗中最为深婉动人者。

    诗的开头以斜阳和彩绘的管乐器画角,把人带进了一种悲哀的世界情调中。 他到沈园去寻找曾经留有芳踪的旧池台,但是连池台都不可辨认,要唤起对芳踪的回忆或幻觉,也成了不可再得的奢望。

    桥是伤心的桥,只有看到桥下绿水,才多少感到这次来的时节也是春天。因为这桥下水,曾经照见像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的凌波仙子的倩影。

    可以说这番沈园游的潜意识,是寻找青春幻觉,寻找到的是美的瞬间性。 承接着第一首“惊鸿照影”的幻觉,第二首追问着鸿影今何在? “香消玉殒”是古代比喻美女死亡的雅词,唐琬离开人世已经四十余年了,寻梦、或寻找幻觉之举已成了生者与死者的精神对话。

    在生死对话中,诗人产生天荒地老、人也苍老的感觉,就连那些曾经点缀满城春色的沈园杨柳,也苍老得不再逢春开花飞絮了。 美人早已“玉骨久成泉下土”,未亡者这把老骨头,年过古稀,也即将化作会稽山(在今绍兴)的泥土,但是割不断的一线情思,使他神差鬼使地来到沈园寻找遗踪,泫然落泪。

    梁启超读陆游那些悲壮激昂的爱国诗章时,曾称他为“亘古男儿一放翁”,岂料沈园诗篇又展示了这位亘古男儿也知儿女情长之趣,他甚至在被摧折的初婚情爱中、在有缺陷的人生遭遇中,年复一年地体验生命的青春,并且至老不渝。 如果说《钗头凤》词在吟味稍纵即逝的相遇时,还未忘昔日山盟海誓,还有珍藏心头的锦书,隐约地发散着生命的热力的话,那么这里在体验惊鸿照影的虚无飘渺时,已感受到香消为土、柳老无绵的生命极限了。

    在生命限处,爱在申辩自己的永恒价值,这是《沈园二首》留给后人的思考。 个人觉得这两首无尽慨叹,再想想那两首《钗头凤》,只能感叹造化弄人。

    六、陆游唐婉沈园诗词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词作背景:

    词人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姓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唐氏(一说唐氏即陆游的表妹唐琬)。结婚以后,他们“伉俪相得”,“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而陆母恐陆游儿女情长,荒疏功业,时迁怒唐婉,责骂不已。不到三年,棒打鸳鸯。最初陆游暗想雪藏唐婉,但陆母当下,给儿子另娶王氏成妻,二人终于在母命难违的逼迫下,被迫分离,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之间音讯全无。 七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氏邂逅相遇。唐氏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陆游见人感事,心中感触很深,遂乘醉吟赋这首词,信笔题于园壁之上。第二年唐婉再次来到沈园,徘徊在曲径回廊之间,忽然瞥见陆游的题词。想起往日二人诗词唱和的情景,不由得泪流满面,心潮起伏,不知不觉中和了一阙词,题在陆游的词后

    七、陆游的《沈园》系列诗共有多少首······

    两首

    沈园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诗人八十一岁,又作梦游沈氏园亭诗,写下了: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这两首诗虽然也是怀念前妻,但并未归到沈园诗中

    八、哪位有沈园比较详细的资料及图片

    沈园在宋朝面积有70多亩,园内景致怡人,是江南著名的私家园林。

    因为主人家姓沈,而据今也不知道名什么,所以称为“沈氏园”。 大家都知道,南方的气候比较的潮湿多雨,而古建筑又大多以木结构为主,所以,在绍兴古建筑所保存的时间也比较短,宋代沈园的建筑早已经不复存在了。

    1963年沈园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在浙江省考古所的主持下,绍兴的文物部门对沈园的遗址进行了考古探测,出了不少的六朝、唐、宋、明、清时期的遗物和遗迹,查实了原先沈园的布局和范围。

    我们结合沈氏后人所提供的清代沈园平面图,精心设计了修复方案。经过1987和1994年的两次扩建,沈园由原来残存的4.6亩扩展到了18.5亩,并恢复了宋代园林建筑。

    2000年启动了沈园的三期扩建程,使沈园的面积扩展到了57亩。 沈园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为什么沈园历经800年而不衰呢?下面请各位游客带着这个问题,跟我一起参观这个越中的仿宋园林,整个景区由三大部分组成:沈园古迹区、东苑、南苑。

    下面首先请大家随我参观古迹区。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个园子,叫“诗境园”,是为了纪念诗人陆游所建,其中在这个园子里有一块形状奇怪的石头,取名为“诗境石”。

    上面的“诗境”两字便取自陆游的手迹。这块石头是一块太湖石,它具有五个特点:瘦、透、漏、皱、丑。

    “瘦”,是因为它看上去上大下小,给人一种高高瘦瘦的感觉;“透”,是因为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点一只烟,对准其中的一个孔,那么烟雾就会从各个孔中冒出来;“漏”也是这个原因,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会从上面的孔渗以下面的孔,而且各小孔都是不相连的。"皱”,是因为这块石头摸上去就好像是人额上的皱纹,人信大家可以上前去摸一下。

    这第五个特点“丑”,也是这五个特点中最重要的,人是以美自称的,而石头却是以丑为美的,越丑就越加显示出它的欣赏价值。下面请随我往这边走。

    现在我们所站的是一个仿宋建筑,形状古朴,取名“问梅槛”,这三个字是由绍兴书法协会会长沈定庵老先生所写的。“问”是询问探求的意思;“梅”是指陆游生平最喜爱的梅花,而我们沈园内种植最多的植物也是梅花,冬天的沈园梅香满园,尤其是到了下雪天更是沈园最美丽的时候。

    据说,陆游是中国历史上留下诗文最多的作家之一,至今保存下来的只有9300多首。其中描写梅花的就有200多首,可见陆游对梅花的情有独钟了。

    “槛”是像这种建筑在水上的一种建筑名称。所以“问梅槛”三个字便由此而来。

    下面我们往这边走。 我们绍兴有“石乡”的美称,那么我们现在所走的这痤古朴的小石桥叫做“伤心桥”。

    为什么取这名字呢?因为陆游曾在老年重游沈园时,触景生情,在沈园>中有这样一句话“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走过伤心桥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六朝井亭,那么亭中的这口井是在1985年考古发掘时所发现的,井身是用绳纹平砖错缝砌成的,从井内出土的汉至六朝的陶瓷器残片可以确定它属于六朝的遗物。

    这六朝分别为:三国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所以这个亭称为“六朝井亭”。但是由于取土困难,为防止井身坍塌,整个发掘深度仅只有1米。

    缌的游客可能会发现这个亭子的顶有一个六角形的缺口,这个缺口一共有三个作用,有哪三个作用,大家不防猜一下:这第一个作用就是方便取水,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人产提水都用竹竿,大家都知道竹竿比较的长,所以开了一个孔后竹不可以从上面伸出去而方便取水;第二个作用是利用太阳光的紫外线可以杀菌而防止水的腐朽;第三是赏朋和集水,在每朋的农历十五晚上,到沈园散散步,看看月亮,会让你的心情更加舒畅。 沈园的建筑布局是以“孤鹤轩”为中心,这三个字是由著名画家谢稚柳和金右学家康殷所分别题写的。

    那么为什么取名为孤鹤轩呢?大家都知道陆游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出身于“书香门弟”,出生后不久,北宋便灭亡了,由于金兵南侵,使他从小经历了一段逃难生涯。

    陆12游岁的时候就能诗文,国家垂危的现实,使他20岁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壮志。22岁那年,到临安参加乡士考试,因为当时名列奸臣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为他不忘记国耻,主张北征,收复失地,受到了秦桧的忌恨,竟在复试时把陆游的名字给除掉了,直到秦桧死后,他才被录用。

    但因为他力主抗战,多次受到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命运坎坷不平,几次罢职回快乡。由于在朝庭里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被一些人排次,在晚年过着闭支野般的生活,并在82岁时写有>诗一首,在诗中,诗人以”孤鹤“自喻,所以,我们就把这处建筑取名为”孤鹤轩“,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在轩中还有一幅对联”宫墙柳一片柔情付与东风飞白絮,六曲栏几多倚思频抛细雨送黄昏“。由萧挺撰文,钱君陶手书。

    其中的宫墙柳和细送黄昏分别取自陆游和唐婉的>的一句词。下面的这块石头也是一块太湖石,1985年考古发掘得,经考证是明朝的遗物。

    现在我们来到的便是千古绝唱的>碑,在欣赏这两首词前,先听我讲一下陆游和唐婉那凄美的爱情故事吧。据史书记。

    九、求陆游的《沈园》其一 诗歌内容赏析

    诗回忆沈园相逢之事,悲伤之情充溢楮墨之间。

    “城上斜阳”,不仅点明傍晚的时间,而且渲染出一种悲凉氛围,作为全诗的背景。斜阳惨淡,给沈园也涂抹上一层悲凉的感情色彩。

    于此视觉形象之外,又配以“画角哀”的听觉形象,更增悲哀之感。“画角”是一种彩绘的管乐器,古时军中用以警昏晓,其声高亢凄厉。

    此“哀”字更是诗人悲哀之情外射所致,是当时心境的反映。这一句造成了有声有色的悲境,作为沈园的陪衬。

    次句即引出处于悲哀氛围中的“沈园”。诗人于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六十八岁时所写的《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序》曰:“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按:实为三十八年)尝题小词壁间,偶复一到,园已三易主,读之怅然。”

    诗中并有“坏壁醉题尘漠漠”之句。那时沈园已有很大变化;而现在又过七年,更是面目全非,不仅“三易主”,且池台景物也不复可认。

    诗人对沈园具有特殊的感情,这是他与唐氏离异后唯一相见之处,也是永诀之所。这里留下了他刹那间的毛喜与永久的悲,《钗头凤·红酥手》这首摧人肝肺之词也题于此。

    他多么渴望旧事重现,尽管那是悲剧,但毕竟可一睹唐氏芳姿。这当然是幻想,不得已而求其次,他又希望沈园此时的一池一台仍保持当年与唐氏相遇时的情景,以便旧梦重温,借以自慰。

    但现实太残酷了,今日不仅心上人早已作古,连景物也非复旧观。诗人此刻心境之寥落,可以想见。

    但是诗人并不就此作罢,他仍竭力寻找可以引起回忆的景物,于是看到了“桥下春波绿”一如往日,感到似见故人。只是此景引起的不是喜悦而是“伤心”的回忆:“曾是惊鸿照影来”。

    四十四年前,唐氏恰如曹植《洛神赋》中所描写的“翩若惊鸿”的仙子,飘然降临于春波之上。她是那么婉娈温柔,又是那么凄楚欲绝。

    离异之后的不期而遇所引起的只是无限“伤心”。诗人赋《钗头凤》,抒写出“东风恶,欢情薄”的愤懑,“泪痕红浥鲛绡透”的悲哀,“错!错!错!”的悔恨。

    唐氏和词亦发出“世情薄,人情恶”的控诉,“今非昨,病魂常恨千秋索”的哀怨。虽然已过了四十余春秋,而诗人“一怀愁绪”,绵绵不绝,但“玉骨久成泉下土”(《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一切早已无可挽回,那照影惊鸿已一去不复返了。

    然而只要此心不死,此“影”将永在心中。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