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如何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需要德育原理

    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需要的技巧:

    道德需要的激发要在道德教育活动中进行。

    在道德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经常开展道德对话活动,经常开展道德问题的争论、讨论活动,这是培养学生道德需要的有效途径。

    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对道德知识做到反复再认识,它使学生不是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待各种对立观点,而是亲自投身于这场思想斗争。

    斗争吸引了他的理智和感情,使他不能无动于衷。

    德性本身就是来自于社会生活规范,学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反复摔打,才能认识道德的真正含义。

    所以,道德教育引导人去积极建构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生活的建构过程中同时获得德性的完满,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

    还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内驱力和诱因来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

    内驱力是由于人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所产生的旨在恢复稳定的一种内在推动力。

    道德教育要有成效,也要借助于这种内驱力,教育者通过对道德事实的叙述和道德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产生内部需要的道德内驱力,这种道德教育不是外部的灌输,而是学生进行自觉道德修养的行为。

    诱因是指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

    凡是能使个体因趋向或获得它而满足其需要的刺激物为正诱因,而使个体因逃避或回避它而满足其需要的刺激物为负诱因。

    我们的道德教育在许多情况下,没有考虑这一因素。

    一味地强调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重视远大理想的树立,忽视学生个体的利益和需要,使学生对道德教育缺少认同感和紧迫感,一定程度上使得德育成为负诱因。

    激发学生产生道德诱因的直接方法就是生活道德事实的陈述,对道德事件客观地介绍给学生,师生开展对话,让学生进行道德判断,学生自己认定的价值判断,当然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但不要包办代替做结论。

    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受教育者没有自己的主体性,他就不会带着积极自觉的态度去理解、选择、追求道德规范,也不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审视、分析、评价道德现象,而只是消极地接受和被动地服从。

    结果,无论他的言谈举止多么符合道德现象,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处在他律水平的被动服从者。

    他的循规蹈矩正是其精神萎靡和感情沉睡的表现。

    道德教育要培养真正的“道德人”,就必须把学生从这种状态中解放出来。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