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读者》杂志发展历程

    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读者》杂志,自1981年3月创刊时的月发行量3万册,到2004年5月月发行量858万册,跃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

    从创办至今,《读者》始终以高雅文化、人文关怀为主调,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追求高质量、高品位、高水准,形成了高雅、清新、隽永的风格,赢得了海内外广大读者的赞誉。

      (一)《读者》杂志的发展历程1998年以来,《读者》连续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一届、第二届百种重点社科期刊,2000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高”(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期刊,2002年再获国家期刊奖。

      2000年1月、2001年11月分别创办《读者·乡村版》、《读者欣赏》两份子刊,2003年主办《老年博览》、《西部人》杂志。

    《读者》杂志还出版盲文和维吾尔文版,出版《读者》合订本、《读者》精华本、《读者》系列丛书、明信片和《读者》多媒体光盘。

      《读者》杂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1年-1984年,为《读者》的初创期。

    《读者》根据“文革”后形成的文化知识断层,率先介绍西方的优秀文化、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知识,很快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尤其是青年读者的关注。

    杂志在创刊第三年发行量达到136万册,为杂志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1985年-1989年,为《读者》的发展期。

    这一时期,杂志的发行量一直在150万册上下徘徊。

    《读者》根据形势的要求,对编辑思想适时作了调整,增加了弘扬中华文明和爱国主义的内容,杂志成功实现了分印,解决了制约杂志发展的“瓶颈”问题。

      第三阶段:1990年-1999年,为《读者》的成长期。

    这一时期杂志提出“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的口号,加进了与时代脉搏合拍的现实生活作品。

    杂志的发行量开始有力地攀升,1991年突破200万册,1992年突破300万册,1994年突破400万册大关,成为全国第一大刊,1995年月发行量稳定在400万册,稳居全国第一大刊。

      1996年以来,发行量有所回落,但月发行量仍保持在300万-400万册之间。

      第四阶段:2000年以后,为《读者》的拓展期。

    这一时期,杂志利用自身的品牌效应,进行了一系列扩张,如扩版、改刊期、创办子刊等。

      2000年,杂志在年度由48页改为64页的基础上,再改为半月刊;2001年月均发行量467万册;2002年月平均发行量达545万册;2003年4月突破700万册大关,10月又突破800万册大关,达到802万册,月平均发行量可达738万册以上;今年前7个月平均月发行量已达800万册,5月份更是到了创记录的858万册。

      《读者》杂志推出的《读者人文读本》中学生版近日成功面世,此套读本分别由12位不同背景的文化人出任各册的主编,分初中、高中两卷,每卷各6册,印刷10万套,码洋2000万。

    目前,《读者人文读本》大学版也在积极筹划之中。

      (二)《读者》杂志发展成长的体会和经验《读者》杂志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为我们提供了如下一些思路、启示和经验:1.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以人为本,抵制低俗,体现看似超然,实则亲近的人文关怀。

      《读者》是一本文化类综合性杂志,注重于文化知识的传播和积累。

    编辑们全身心投入编辑实践,像关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关爱杂志,好中选优,百里挑一,把最精美的精神食粮奉献给读者。

    编发的文章,不仅注意思想性,更注重可读性、感染力和渗透力。

    阐述人类文明的真谛,倾注社会关怀,与读者产生共鸣,努力去体会和挖掘文章的韵味,可读、爱读、耐读,在互动交流中陶冶情操,达到心灵沟通的效果。

      《读者》从创刊伊始,就确定了是一本不以纯赢利为目的的大众化刊物。

    其核心读者群是高中到大学一二年级的青年学生,决定了这本杂志只能是低价位,“高质量低价位”是《读者》以人为本、尊重读者、依靠读者、回报读者的办刊思路和原则体现。

      尊重读者,更要尊重作者,《读者》率先做到了一稿三酬,使作者权益得到维护。

      2003年8月又与百名作者、作家签订了作品使用合同,在执行著作权法、依法办刊上又迈出了实质性的步骤,是中国期刊史上的又一个第一。

      《读者》始终坚决抵制低俗,坚持“真、善、美”的阳光主题,以人性、人道、善良、美好为标尺,旗帜鲜明地倡导人文关怀。

    《读者》的人文关怀是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的辩证统一,体现为一种文化的关怀,体现为情感的关怀,体现为成长及实现人生价值的关怀,体现为对社会发展的关怀。

    《读者》的人文关怀是全方位的,是一种从个人到社会,从家庭到国家,从道德到科技、经济、政治等的整体模式。

      2.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紧扣时代脉搏,走渐变式发展道路。

      《读者》创刊于改革开放之初,发展成长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办刊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一份杂志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必须贴近时代,依时代的变化而进行适度地调整。

      《读者》20多年来的创新发展是一种渐变的过程:实现了由介绍人类优秀文化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渐变。

      实现了刊发较长文章向内涵深刻、富有哲理性的短小精悍文章的渐变。

      实现了由编辑型向编辑经营型的渐变。

      实现了由面向全国到放眼世界市场的渐变。

      3.树立文化产业化思想,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读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树立文化产业化思想,努力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互利互济、互相促进。

      《读者》的公益事业注重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倡导对社会、公众的终极爱心。

      从题材到内容:尊师重教,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维护人们健康、提倡卫生、远离毒品等,都体现了人类主体对自身的关心。

    如为希望工程募得捐款152万元,向全国特级教师赠送一年的《读者》,免费作禁毒公益广告,举办“保护母亲河,共建读者林”活动,至2004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捐款者已达120万人次,募集资金400余万元,建设林地近2万亩,等等。

      《读者》的社会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公益事业。

      2001年以来,《读者》杂志积极调整办刊思路,适时整合刊物内容,在市场营销和品牌经营方面加大力度,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大的改革举措。

    《读者》品牌和影响力的提升,有助于广告客户形象、产品的提升,使《读者》成为读者心目中的《读者》。

      《读者》杂志确定了在探索、拓广发行市场与广告经营能力的同时,围绕《读者》品牌,立体经营,多元发展,走集团化发展的道路。

    《读者》成功实现了月刊改半月刊的转变,又创办了乡村版、《读者欣赏》;200期推出光盘版;推出合订本、精选本,以及与杂志有关的丛书等。

      2004年,《读者》与新东方教育在线推出短信交流平台,进入互联网领域;与联通、移动运营商合作,为跨媒体经营作了有益的尝试和准备。

      4.努力跨越地域性障碍,实现走出去战略,树立民族品牌之旗,积极宏扬中华文化。

      《读者》成功地跨越地域性障碍,树立中国民族文化品牌,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在内容设计上,《读者》成功地建造了开放性的优秀文化构架。

      《读者》创刊以来,坚持并不断完善“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在坚持以中华文化为主线的前提下,力图把中华文化置入世界文化的大构架中。

    《读者》强调文化的综合性,设法在文学、艺术、历史、人文、科普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体现文化的文明本质及其地域性、民族性、互补性、交叉性、传承性和永恒性。

    《读者》还试图在高雅和通俗之间打通一条管道,弥合两个极端之间的鸿沟。

      在人才建设上,《读者》自创刊以来到现在,出版社党委对《读者》实行直接领导,把《读者》的工作作为全社的重中之重来抓;由思想政策水平高、业务知识水平丰富的副总编辑兼任主编或编委会主任,确保宣传导向的正确。

    编辑和经营人员大多具有丰厚的知识背景和广阔的视野;工作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具有不同的学校和学科背景,形成了敬业爱岗、团结互助、宽松和谐、紧张有序的团队精神。

      在管理经营上,历届领导、主编的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和全局意识使《读者》跨越地域性障碍,稳步成长,最终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刊,并顺利走出国门,树立中国民族品牌之旗。

      在印刷发行上,《读者》杂志利用中国现行发行机制,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发行之路。

    在全国建立了兰州、南京、贵州等15个印点,有效地保证了杂志在最快时间内上市。

      在市场扩张上,《读者》积极探索面向世界走出去的可行性道路,与美国大路公司、德国MC媒介公司就《读者》在国外发行等事宜签订了合同。

    同时谋求将来出版英文版《读者》,不仅打入海外华人市场,还要争取更多的国外读者,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