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与帆有关的诗词

    一、带有“帆”的古诗

    http://www.ishici.com/search.asp?RR=1&TT=%B7%AB&scommand=%CB%D1%CB%F7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二、含有帆字的诗句

    杜甫

    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 【绝句六首 其六】

    钱珝

    帆翅初张处,云鹏怒翼同。 【江行无题一百首 其二十三】

    橹①慢生轻浪,帆虚带白云。 【江行无题一百首 其六十五】

    方岳

    灯寒岳麓雪,帆饱湘江春。 【以人生五马贵莫受二毛侵为韵送胡献叔守邵阳 其一】

    刘克庄

    帆出扶胥口,无山只有天。 【题江贯道山水十绝 其五】

    许尚

    河神屡加惠,帆借往来风。 【华亭百咏 其三十七 俞塘】

    杨模

    帆樯共天远,楼观与云平。 【润州】

    徐俯

    帆远行尽山,江长流入雾①。 【清逸楼】

    丁复

    帆开建业水,人上豫章台。 【送僧还洪】

    萨都剌

    官船南北去,帆影挂新晴。 【过高邮射阳湖杂咏 其四】

    区怀瑞

    帆归句亶国,惟认锦江云。 【沙头杂咏六首 其五】

    张萱

    江寒夜气肃,帆开江月上。 【秋夜江行客有歌唐人野旷天低树江空月近人之句因用为韵 其二】

    浦口灯明灭,帆前山远近。 【秋夜江行客有歌唐人野旷天低树江空月近人之句因用为韵 其九】

    陈邦彦

    帆影宵仍远,山容午始开。 【江上】

    陈献章

    张帆海上回,帆挂铁桥树。 【题扇 其二】

    范汭

    春水动微茫,帆前即异乡。 【晓发】

    郑懋纬

    鸥群飞不见,帆影望中回(以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四)。 【大通烟雨】

    徐渭

    不堪亭上望,帆落晚汀蒲。 【诸友画八景送马先生之安福索赋 其一 越望亭】

    袁华

    岚起天边雨,帆飞树杪风。 【顾玉山园池十有六咏 其四 湖光山色楼】

    顾清

    岸添山雨阔,帆送晓风轻。 【南村归兴十首 其二 潞渚风帆】

    程敏政

    帆影来无际,江声去不回。 【金山七咏 其二 妙高台】

    黎民表

    风隐正扬舲,帆流带夜星。 【江行 其一】

    明末清初

    屈大均

    帆低争拂树,过我浣花亭。 【白华园作 其二】

    一水细通潮,帆低屡过桥。 【弼唐村即景 其一】

    唐仲冕

    树梢冲雾立,帆影帖波行。 【吴江舟中 其二】

    曹蔚文

    帆挂清江迥,连天秋水长。 【舟中】

    戴亨

    江空天一色,帆影日边来。 【题画册十七首 其四】

    清末民国初

    曹家达

    分湖望不见,帆影落空暝。 【送许盥孚归芦墟】

    近现代

    连横

    凿破三洲路,帆樯日夕过。 【咏史一百三十首 其一十四 励节夫】

    谢龙升

    日夕长江上,帆樯事远征。 【江行四绝 其二】

    三、哪位知道有关"帆"的诗句

    行路难》

    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充满了隐喻。借乐府古题抒发情志,本来就有慷慨悲歌的韵味,加之诗人对自己政治追求的含蓄表达和形象描述,使诗意更加扑朔迷离。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推敲诗意,这首诗当是李白入长安求仕无路时的作品,所以既作激愤之语,亦存有“长风破浪”之志。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