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如何培养创造力

    1、处于放松状态

    用点时间,做令自己感到愉快的、能够带来欢乐的、你热爱的或能够使自己全身投入的事情。

    比如沉思、散步、游泳、阅读令人心情愉快的文字,或者记日记——写下你的想法。

    2、感恩

    想一想,什么赋予你积极向上、源源不断的能量与活力,从而使你心怀感激?当感受到对生命中得到的美妙祝福与馈赠,你的心中便有了爱,你会很快感到心灵的释然,内心感到朦胧的温暖。

    在这感受到温暖和爱意的时刻,你的心向创造力量敞开了大门。

    3、激发你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高度视觉化的。

    练习在闭上双眼的情况下,想象面前看到的栩栩如生的画面,是一种很有帮助的方法。

    尝试这一方法。

    闭上双眼,想象自己在一个场景里,任何一个场景都可以。

    好的,选个你认为理想的场景,尝试想象你看到的这一场景中的细节。

    去注意各种色彩、质地,去触摸。

    它们摸起来是什么感觉?你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温度感觉是怎样的?等等。

    4、专注于此刻

    每一位杰出的音乐家或艺术家都会告诉你,当他们在创造伟大的音乐或艺术品的时候,他们的头脑中没有任何杂念,他们完全沉浸在此刻的创作之中,感受意识的流动。

    运动员们把这个称作“现场感(being in the zone)”。

    你可以通过对你此刻做的任何事情(不管是在吃饭、洗碗、整理床铺,还是别的什么)倾注全部的注意力,来尝试练习仅把全部意识集中在当前时刻的能力。

    沉思可以起到很大帮助。

    5、得到灵感

    试着去想象打动你的美好事物。

    翻阅含有能够激发人思维的图片的书籍,参观美术馆,读启发人灵感的文字,与能够使你冷静的人交谈。

    6、画图

    这也许听起来有些可笑,但确实是发掘自身创造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画图促使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

    可以参考由Betty Edwards著的《像艺术家一样思考(Draw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rain)》的书,以及她所写的与之配套的手册。

    这本书是专门为那些从未受到过绘画训练的人撰写的。

    我从一本心理学教材上第一次听说它,阅读后发现,自己从其中的深刻见解里学到很多东西。

    7、寻找替代方案

    保持好奇心。

    试着问自己,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完成同一件事情。

    当你看到了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之后,再问一问自己:“有什么其他方式做这件事呢?”心理上建立起这样的一种态度——“总有另一种方法”,即便其他方法看起来似乎“不可行”时,也要如此。

    8、开放的心态

    不要将任何你想到的点子拒之门外,不要轻易对它们作出判决。

    重视每一个从你的大脑里冒出来的主意,哪怕是那些看起来“愚蠢”或“显而易见”的想法。

    这个方法能够催生更多有创造性的想法从你的心中浮现出来。

    9、把思考过程落在纸上

    用一叠活页纸,写下思考中你的大脑里冒出的一切:随意的词语、短语、主意、想法......有时,你也许会想要把一些元素圈在一起或在它们之间画线,来将不同的主意联系在一起。

    当灵感闪现时,一定要跟住它。

    这时如果你突然想到了另一个主意,先把它简略的记在同一张纸或另一张空白的纸上。

    这也是我组织博客文章的方法。

    我都是从一些念头和要点出发,有时候一开始它们还显得很蹩脚,但是一旦我进入了“思维流”里面,一篇文章就开始逐渐在我的眼前现出雏形。

    扩展资料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

    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区分人才的重要标志。

    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

    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

    它要求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的高度紧张,以及创造性思维在最高水平上进行。

    真正的创造活动总是给社会产生有价值的成果,人类的文明史实质是创造力的实现结果。

    对于创造力的研究日趋受到重视,由于侧重点不同,出现两种倾向,一是不把创造力看作一种能力,认为它是一种或多种心理过程,从而创造出新颖和有价值的东西,二是认为它不是一种过程,而是一种产物。

    一般认为它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和新颖的产物。

    创造力问题属于心理学领域。

    在讲德语的国家里,创造力研究仅有令人欣慰的起步,继而受到的是社会长时阅的漠视。

    影响因素

    知识

    包括吸收知识的能力、记忆知识的能力和理解知识的能力。

    吸收知识、巩固知识、掌握专业技术、实际操作技术、积累实践经验、扩大知识面、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是创造力的基础。

    任何创造都离不开知识,知识丰富有利于更多更好地提出设想,对设想进行科学的分析、鉴别与简化、调整、修正;并有利于创造方案的实施与检验;而且有利于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这是创造力的重要内容。

    智力

    智能是智力和多种能力的综合,既包括敏锐、独特的洞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高效持久的记忆力和灵活自如的操作力,还包括掌握和运用创造原理、技巧和方法的能力等。

    这是构成创造力的重要部分。

    人格

    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内容。

    它是在一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素质。

    优良素质对创造极为重要,是构成创造力的又一重要部分。

    培养原则

    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抉择,又是青少年自身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涉及价值取向、教育改革、物质保障、社会机制以及人文环境等方方面面,只有对症下药,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应遵循四条基本原则:

    个性化原则

    每个人都是一个特殊的不同于他人的现实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说,个性化就是创造性的代名词,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

    因此,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必须遵循个性化原则,因材施教,重在激发青少年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培养其自主的意识、独立的人格和批判的精神。

    确立教育的个性化原则,首先要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要从“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对立起来”的误区中解放出来,从“将全面发展理解为平均发展”的误区中解放出来,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论;要从“对教育平等”的错误理解中摆脱出来,承认差异,发展差异,鼓励竞争,鼓励冒尖,不求全才,允许偏才、奇才、怪才的生存与发展。

    其次要从小培养和强化青少年的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

    家长和教师都要彻底改变“听话就是好孩子、好学生”的陈腐观念,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质疑,逢事多问一个“为什么”“怎么样”,自己拿主意,自己作决定,不依附,不盲从,引导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自信心、想象力和表达欲,使他们逐步养成自主、进取、勇敢和独立的人格。

    第三要因材施教。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针对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勤思考,多讨论,在所有的环节中把批判能力、创新性思维和多样性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努力创造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

    系统性原则

    所谓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组成的,具有一定整体功能的有机整体。

    根据一般系统论原理,一方面,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是一个包括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等诸要素的有机整体,绝不能割裂开来;另一方面,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封闭式的教育是没有出路的。

    系统科学理论为我们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提供了方法论的启示和指导。

    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解决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

    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先导性作用。

    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尽快实现从应试教育向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转变。

    深化教育改革,最关键的是要把教育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使教育面向市场,适应市场要求。

    要以市场对劳动者需求的变动,调整教育的方针、内容;用市场来配置教育资源,调整、集中、重组现有的教育资源,促进产学结合,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增加新的教育投入;改革教育行政管理模式,依靠市场机制调整教师与其他职业工资及教师内部工资的对比关系,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二是要尽快在全社会建立激励青少年创新的价值导向机制。

    社会价值取向具有激励和约束两方面作用。

    个人能力的发展方向如果与社会的激励方向一致,则可以达到较高的速度,并受到援助和尊重;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一定要建立鼓励探索、冒险、质疑和创新的激励机制,包括社会激励、市场激励和政府激励,形成新的价值导向。

    三是要加速以青少年活动中心、博物馆、天文馆、图书馆等为主体的知识基础设施建设和以多媒体电化教学为标志的教育技术现代化进程,为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提供有效载体和物质保障。

    实践性原则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改造自然,不仅仅是改变自然物的形态,更重要的是在自然物中贯注人的需要、目的和本质力量,使其从“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从而创造出按照自在世界本身的运动不可能产生的事物。

    实践分化世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按照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集,第24页)和创造世界的过程。

    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无论是培养的目的、途径,还是最终结果,都离不开实践。

    遵循实践性原则,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坚持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和评价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唯一标准。

    协作性原则

    所谓协作是指由若干人或若干单位共同配合完成某一任务。

    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不只是跟他们的智力因素有关,非智力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创造潜能的发挥。

    个性品质中的协作特征就是这样一种因素。

    许多教育界人士曾经反复呼吁,目前我国独生子女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不善于合作与交往。

    世界国民教育的主旋律也已经从培养儿童“学会生存”转变成了培养儿童“学会关心”。

    有人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工作态度与方式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在1901年到1972年期间286位获奖者中,近三分之一的人是因为与他人合作进行工作而获奖。

    相比之下,未获奖的科学家中,只有很少的人与别人进行积极的合作。

    这个结果显示,与别人一道工作可以增加创造性。

    有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让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在一生当中涉足科学技术的各个方面。

    要想在现有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就必须学会与别人进行“信息共享”。

    由此看来,人的创造性既是一种个人化的品质,也是一种社会化的特征。

    培养青少年的协作精神,首先要从小培养他们乐观、豁达、开朗的性格,学会与人相处、关心他人。

    其次是要多让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学会在一个有竞争的集体中进行工作,学会在与人合作中进行创造。

    培养对策

    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点应该以大、中、小学生为主进行。

    青少年学生是具有创新潜能的,只要采取合适的方法,他们的创新能力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的。

    针对如今青少年学生创新意识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特点,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对青少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以探索和尝试。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精神 

    我们不能把学生看作消极的被管理对象,也不能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的容器,而要把每个学生看作具有创造潜能的主体、具有丰富个性的主体。

    学校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否则,若各个环节管理过死,学生就会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个性得不到尊重和发展,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为此,应该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例如可以实行学习过程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允许大学未毕业的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为他们保留一定时间的学籍,激励那些敢于创新的学生脱颖而出等。

    营造校园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

    学校创新环境的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要把大、中学校创新环境的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地位。

    大学里应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定期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和大学生科技报告会,出版大学生论文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对于不同领域的知识有一个大体的涉猎,进行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从而学习他人如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以强化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可以让他们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也可以由学生自拟题目,并选派教师指导,并对学生的科研课题进行定期检查和鉴定,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毅力和责任心,拓展学生的视野,有效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建立激励竞争机制,举办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对在创新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创新成果的学生,应有相关规定给予多方照顾或优待。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开设专门的创新课程

    创造能力来源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

    因此,加强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拓展及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

    大学教育中要注重文、理渗透,我们可以对文科学生开设部分自然科学课程,对理科学生适当加强人文学科课程的教育,使文理学科之间相互渗透;改变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面狭窄的现状,实行大学科、大专业教育,使课程之间互相渗透,打破明显的课程界限。

    中、小学校可适当安排一些创新课程,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兴趣。

    大学要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允许学生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使学生依托一个专业,着眼于综合性较强的跨学科训练。

    这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以后在某个专业深造做好准备,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殊兴趣,使之能够学有所长,以便提高创新的积极性。

    要开设一系列专门的创新课程。

    这些课程都是从某一学科如思维科学或心理学、方法论的角度来探讨创造性思维的问题。

    在这方面,我们主要是有重点地教给学生们一些最基本的科研和创新方法,诸如如何选题,如何搜集、分析、整理资料,如何提炼论点(观点),如何谋篇布局、安排论文结构;如何论证阐述;如何修改文稿,了解论文的书写格式和规范等等。

    同时有意识地给学生布置一些综合性大作业或小论文,对学生进行一些科研创新的基本训练,教师再加以必要的指导和辅导,使学生初步掌握科研创新的方法和途径。

    广大学生通过科研创新实践的磨练,科研创新的能力和水平都会有显著的提高。

    改进教学方法、转变培养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如果对所学知识产生了研究创新的浓厚兴趣,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如饥似渴地去学习和钻研。

    因此,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去调动和激发学生对科研创新的兴趣,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也就需要教师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

    要把过去以“教师单方面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追求”上来。

    积极实践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他们在自主的基础上增强创新能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其思维活跃,善于动脑筋,能够解决各种问题。

    在教学方式上,根据“可接受原则”,选择真正适合大学生的教材,着重培养学生获取、运用、创造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

    改进考试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的是对已有知识的传授,学生只有靠平时死记硬背式的知识积累才能顺利通过考试。

    这样的考试方式显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

    新的考试模式不仅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考查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考试方式上,我们可以进行适量的开卷考试。

    考试时允许学生带课本、笔记等资料,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对那些有创造性见解的答卷要给予鼓励,力争把学生的精力引导到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来。

    有些课程也可以用综合性大作业和专题小论文的方式取代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放宽考试时间限制,以便于他们搜集资料,对有关问题做较为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在考试内容方面,我们要尽量减少试卷中有关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方面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尽可能地安排一些没有统一标准答案的探讨性问题,需要学生经过充分而深入地思考才能够做出解答;或是安排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经过反复、仔细地分析思考才能做出回答。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并对他们起到一种重要的导向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创造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创造能力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