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小学教育与中国的比有什么特点
第一,学科设置合理。
新加坡小学教育的最大优点,是它的学科设置非常合理。
在中国,小学阶段主课是数学和语文,英语一般是三年级之后开课,但是学的非常简单。
新加坡主课有四门,英文、母语、数学、科学,四门课在日常考试和毕业考试中分量和比重相当。
国内科目少,所以拉开差距的唯一方式就是拼命把语文和数学学的更精、更深,奥数也就应运而生。
新加坡双语教学,所以有两门语言课,两门课学的都比较深,拿英文来说,这里的考卷比同年级英美加澳的考卷都要难,对比国内,考过大学四级的水平,在这边答五年级的卷子,也就能做到50-60分(满分100分),其中词汇的部分,15分,中国的大学生最多答上3-4个,CLOZE一共10分,中国的大学生最多能做上3-4个。
作文就更难,因为细节描写时,中国式英文表现力太差,听力和口语部分的考试就更不用说了。
大学四级大概需要3000的词汇量,而这里的五年级孩子至少要有6000词汇量。
而母语课程,拿华文来说,在国内的四年级毕业水平在这里能混到初中一、二年级,也就是初中毕业时,新加坡的孩子华文为母语的,能达到流利读报纸、杂志、小说,能写流畅和内容丰满的作文,能口语日常沟通交流。
作为第二外语,这种程度就相当不错了。
科学,用英文教学,是一门特别适合小学生的课程。
小学阶段的科学课,包含了国内在初中、高中才学的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学习并联电路、磁的原理和应用、物理的一些基本理论、植物、动物、遗传、进化、循环等很多知识,学的非常细,部分环节甚至比国内高中的生物书更深更细,内容非常有用和有趣。
由于科目比国内多,学生们的精力主要用在掌握书本知识和大纲内容(大纲在教材的基础上有扩展,仅学习教材是不够的),而不是向更高、深扩展。
所以,小学阶段,新加坡式的教育着力于提高语言能力、掌握基础自然科学知识。
第二,比起中国,一点都没有“减负”,因此可以和中国一起,并称为世界上小学阶段课业负担最重的国家。
很有趣的是,尽管我们总是耿耿于怀国内基础教育给孩子带来的负担和压力,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人欣赏和支持中国扎实的基础教育。
中国有“小升初”,新加坡有“分流”和“PSLE”(小学毕业升学考试,按成绩排名进不同等级的中学)。
新加坡从小三开始“分流”,就是根据成绩分班,好学生进好班,差生进差班,每一年期末都有一次调整,好班里落后的孩子降下来进差班,差班里好的升上去进好班。
好班学的内容更深、更广,差班进度偏慢,内容和深度都差很多。
小孩子生理心理发育不能同步,特别是男孩子在这种体制下很吃亏。
但是这就是现实,你学习上落在后面,按这种分班机制就可能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
朋友的孩子刚刚小学毕业考完PSLE,他在2类名校(学校在新加坡排名20-50之间)考了250分,男生中考分第一,但前面有15个女孩子比他分高。
这似乎不是科学的“精英教育”,对小孩子来说,真是很残酷。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新加坡的小学生的确很辛苦。
但是客观地说,还是比北京“小升初”压力之下的孩子轻松一些。
北京的同学们忙得根本没时间运动,非非现在每天还是打球、游泳、看电视,一样都不能少。
后来我想,之所以孩子和家长压力都不算太大,可能是因为新加坡比较容易就业,容易生活,因此生存竞争并不是十分激烈。
第三,名副其实的双语教育
这几年由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华文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招聘广告中要求应聘者在英文流利的基础上,还要会讲华文。
几年前,华人的家庭中父母为了营造好的语言环境,不讲华文,只讲英文。
而现在正相反,父母们刻意地在家里只说华文,不讲英文。
绝大多数的小学都开设高级华文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