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有关校训学风的解读作文600字要快
厚德:“厚德”一词出自《易经·坤》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是指道德高尚的人能承担重大任务。
1914年冬,爱国学者梁启超到清华学校作了一篇题为«君子»的演讲,对厚德载物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此后,“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就成为清华大学最早的校训。
读书要进好学校,办学要有高标准。
现在,我们抱着“创办一流学校,建设一流师资,培育一流人才”的坚定信念,在全力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的同时,大力倡导和严格要求全体教师努力加强个人修为,开阔胸襟,砥砺品格,好学乐教,守职敬业,争做厚德之师;教育和引导全体学生从小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劳动、爱科学的坚定信念,培养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挫折和失败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争做厚德之生,这无疑是从一个角度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精神追求。
“厚德”体现着我校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基本的出发点。
博学:语出《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是说:“广博地学习而且能够坚定自己的志向,及时地请教并能联系起来思考,仁也就在其中了。”后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成为复旦大学的校训。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以厚德为依托,授业则以博学为基础。
我们所以强调“博学”,一方面是倡导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互相交流,积极探讨,不断补充知识养料,不断丰富学识、才干,努力做学习型、研究型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做表率;另一方面,也是要借此劝诫广大学生把读书学习,不断扩充知识、见闻,努力培养和丰富才干作为自己的主要生活内容和人生目标。
和谐:和谐是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价值观、方法论。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
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的基本观点。
和谐中的统一是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统一,不是相安无事、互不影响、死气沉沉、无所作为的统一。
和谐中包含的相同是相同相成、共同发展,不是相同相毁、同归于尽。
和谐中包含的不同是相辅相成、互助合作的不同,不是相异相毁、相互损害的不同。
和谐中包含的对立是相反相成、互促互补的对立,不是相反相毁、相互倾轧的对立。
和谐不是要取消对立,是要求放弃破坏和谐的对立,向后登往前走的对立是相反相成,消耗体力的锻炼增强体力,失败是成功之母,生于忧患死于安逸,否定的意见使肯定的意见深化完善,艰难险阻造就人才,这种相反相成的对立永远需要。
用批评斗争来限制不和谐,用强制手段制止破坏和谐,永远需要。
和谐文化中的全部思想理念,如:真理、价值、发展、审美、道德、理想等,都是以和谐为前提,建立在和谐内涵的基础之上。
只有在认识上深化理解、准确把握、正确运用和谐的内涵,才能在实践上有效地去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创新:就是要打破常规,摆脱旧有的条条框框的束缚,用全新的思路来创造全新的业绩。
一方面,我们在学校的发展中努力体现创新意识,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定规划,找思路,求突破,全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鼓励广大干部、教师在工作中要有创新能力,不墨守成规,不亦步亦趋,要多学习,多思考,多研究,多探索,多总结,多实验,,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努力拓展自己的教育空间,努力发现自己教育生活中的新天地。
此外,我们更鼓励广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有创新思维,敢于和善于使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敢于对周围的事物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话,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