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结合自己实际谈谈如何认识和处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1.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的求知欲望.

    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对自己与周围的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

    3.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心理健康者经常能保持愉快,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行动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稳定行好.

    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5.能保持完整同意的人格品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完整是指人格构成的气质,能力,性格和思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

    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及处理个人和环境的关系.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地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在中国,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人口众多,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在人们心目中,考入大学成为与个人命运、与财富、与家族的荣誉密切相关的大事,大学生也因此备受社会的关注与青睐。

    但是,大学阶段处于个人人生观、世界观真正创立的时期,尚未最后定型,有着很强的可塑性。

    特别是在当今风云变幻的高科技时代,居社会宠儿地位的大学生,难以抵御各种诱惑、观念的误导,走向自我的迷失与困顿。

    改变教学方式,真正让学生“站起来了望”式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磨砺自己、锤炼自己、提高自己,拓宽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把大学只当成大学办,而是把其当成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道链条。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