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赏析
一、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十首古诗赏析
《长歌行》鉴赏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题解: 此诗选自汉乐府。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地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后人通称之为“汉乐府”。之后,乐府也便成了一种体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本诗是其中一首。 注词释义: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晞:晒干。 阳春:生长茂盛。
布: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焜黄:枯黄。颜色衰老的样子。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徒:白白地。 古诗今译: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
千万条大河奔腾著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少年时不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空空悔恨了。 名句赏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本诗借物言理,以园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
因为它们都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的厉害。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少年时如果不趁著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训,催人奋进.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徒(xi三声)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译文: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
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的诗句。
注释:1.东皋:山西省河津县的东皋村,诗人隐居的地方。2. 薄暮,日将落之时。
3. 徙倚:指徘徊、彷徨。4. 薇,羊齿类草本植物,其嫩叶可食。
5.徙倚[音“席乙”]:徘徊彷徨。6.落晖:落日的余光。
7.犊:小牛。采薇:《诗经.召南.草虫》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又《诗经.小雅.采薇》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市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此处暗用二诗的句意,借以抒发自己的苦闷 作者介绍:王绩:590(一说585)- 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未举孝悌廉洁科,授秘书省正字,出为六合丞。
简傲嗜酒,屡被勘劾。时天下已乱。
遂托病还乡。其后浪迹中原、吴、越间。
唐初,曾待诏门下省、任大乐丞。后弃官归田,躬耕东阜。
其诗多写田园山水,淳朴自然,无齐梁藻绩雕琢之习,对唐诗的健康发展有一定影响。有《王无功集》五卷。
《全唐诗》存诗一卷。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译文】 草木枯黄凋零,鸿雁南飞,北风呼啸,江上充满寒意。
我家在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遥望楚地,仿佛在茫茫云端。 客居生活让思乡的眼泪已经流尽,孤帆远在天边,此情此景不忍再看。
我想找人问问迷路渡口在哪边?暮色苍茫只见海水漫漫。【鉴赏】 这诗题又作《早寒江上有怀》,是作者离开长安以后,东游吴越,滞留江上,因早寒思归而作的。
首联,起调高致,意境辽阔,写出了思归的无限寂寞和怅惘。接着的第二联以清新明丽的语言,深情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这是何等的亲切。
千里迢迢,远隔云端,可望而不可及,更增惆怅。所以第三联用“乡泪客中尽”承第二联的思归,而“孤帆天际看”则承首联的江上寂寞,而又情景互对,韵致凄切。
思乡之泪,已在客中流尽,伤心惨恻;片影孤帆,飘泊天际,孤独凄凉。最后两句,因欲归不得,怅望云天,迷津有问,世路崎岖,“平海夕漫漫”的景色烘托出作者的迷惘茫然的心绪。
"诗人用“平海夕漫”这样的景语,表达了自己的苦闷和彷徨。蕴藉不露,悠然不尽。
全诗形象结合抒情,融洽浑成,饶有韵致。这江上思归,是和仕途失意紧密连在一起的。
而思归,就常常是抒发仕途失意的一种表现 崔颢《黄鹤楼》原文与译文 原文 译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注释:晴川:指白日照耀下的汉江。
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位于长江、汉水夹角地带,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鹦鹉洲:位于汉阳东南二里长江中,后渐被江水冲没。
东汉末年。
二、人教版八上语文课后古诗赏析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
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
3、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
4、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
5、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不废江河万古流。
7、_______________,青春做伴好还乡。
8、_______________,长使英雄泪满襟。
9、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10、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11、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
12、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
13、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
14、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__。
15、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除却巫山不是云。
17、_______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
18、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19、___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
20、_______________,占尽风情向小园。
21、醉卧沙场君莫笑,_______________?
22、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_______。
23、壮志饥餐胡虏肉,_______________。
24、小楼一夜听春雨,_______________。
25、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
26、得道者多助,_______________。
27、_______________,匹夫不可夺志也。
28、金玉其外,_________。
29、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
30、_______________,死亦为鬼雄。
31、莫道桑榆晚,_______________。
32、_______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______。
33、他山之石,_______。
34、_________,行万里路。
35、业精于勤,_________;________,毁于随。
36、非淡薄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
37、_________,俭以养廉。
38、_________,行者常至。
39、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_。
40、____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________。
41、_________,勿施于人。
42、_________,其怪自败。
43、_____招损,____受益。
44、_______________,只是近黄昏。
45、_______有所短,_______有所长。
46、城门失火,________。
47、________,不如归而结网。
48、人无远虑,________。
49、____________,必先利其器。
50、_______________,蓦然回首,那人却在___________。
51、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
52、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53、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
54、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
55、_______________,绝知此事要躬行。
56、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
57、_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58、_________从鱼跃,________任鸟飞。
59、_________,则不如无书。
60、前事不忘,___________。
三、八年级上册 语文 古诗文赏析
《桃花源记》赏析 【注评】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武陵:郡名,现在湖南省常德市一带。捕鱼为业:以打鱼为职业。
为:动词,作为。○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顺着,沿着。
溪:(一条)小河。行:行进,这里指划船前进。
忘路之远近:忘记了路程的远近。之:助词,的。
○交代桃花源发现起因。“忘路之远近”。
预示进入奇境,又为下文“处处志之”、“遂迷,不复得路伏笔。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忽:忽然,突然。逢:遇到,碰到。
夹岸溪的两岸。数百步:这里指在几百步远近的范围之内。
落英:落下的花瓣。一说指初开的花。
缤纷:叠韵联绵字,用来比喻多,纷繁杂乱的样子,这里是纷纷扬扬的样子。○写境界之异。
“忽逢”表明无意中发现。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甚异之:对这种景象感到很惊异。
甚:副词,很。异: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
之:代词,指以上所叙景象。复:副词,又,再。
前行:向前走。欲:想,要,想要。
穷:动词,彻底弄清。其林:那桃林。
其:代词,指桃花林。○渔人因惊异而寻根问底,引出下文更异之境。
写武陵人无意中进入通往桃花源的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林尽水源: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得:获得,得到,见到,这里可译为“发现”。
一山:一座山。仿佛:双声联绵字,似乎。
若:副词,常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之前,表示所叙事实大体如此。可译为“好像…一(似的)”。
○穷林而得山,山又有口,步步引人入胜。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6)然开朗。
便:副词,就。舍:旗弃,扔下。
初:副词,表示时间,开始时。才通人:仅容一个人通过。
才:副词,刚刚(能够)。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
○跨入一个新的天地。 土地平旷(kuàng),屋舍(sh色)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qiānm6)交通,鸡犬相闻。 平旷:平坦宽阔。
旷:空阔,宽广。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阡陌:田间小路。
交通:交错连通。鸡犬相闻:(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写桃花源里田园风貌,一派富足宁静景象。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xī)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0),并怡(yí)然自乐。
其中:那里面的人。往来;来来往往。
种作:耕种劳作。衣着:指身上的穿戴。
悉:副词,完全,尽。如外人:和外面的人一样。
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黄发:指老人,旧说老人发由白转黄,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以指代老人。
垂髫:小孩垂下的头发,用以指代小孩。并副词,表示不同对象都发出同一动作,可译为“都”、“全都”。
怡然,安闲愉快的样子。○写桃花源中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气氛。
写渔人进入桃花源,见到一片充满安宁和乐的生活环境。理想境界的生活图景与现实社会的黑暗形成强烈对比。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乃:副词,就所从来:从何而来,从何处来到这里。名词性结构。
具答之(渔人)全都回答了他们。主语渔人承前省。
之:代词,指桃花源中人。 便要(ya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邀”的同音假借,邀请。作食:做饭。
○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相见。 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
闻:听说。此人:指武陵人。
成:都。问讯:打听消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shuài)妻子邑(yi)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i)与夕人间隔。 自:自己,桃花源中人。
云:说。先世:前代祖先。
避秦时乱:意思是在秦代时候为躲避战乱。率:带领。
妻子:老婆孩子。妻:妻子。
子:孩子。邑人:同村的人,乡亲。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不再离开这里。
复副词,再。焉:代词,这里。
遂:副词,便,就,于是。间隔:间离,隔绝,不通消息。
○桃花源中人自述入山原委“避秦时乱”影射现实。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问今是何世:(桃花源中人)问渔人现在外界是什么韩代。今:现在。
何世:什么朝代。世:朝代。
乃:副词,竟有“意外”的意思。不知有汉:不知道有过汉朝。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魏晋:魏朝和晋朝。
○五百年朝代更替全然不知,真是目空今古。 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
此人:指渔人。为:介词,向。
具言所闻:把所知道的全都讲出来。皆:都。
叹惋:叹惜。○叹惋外界屡遭世乱。
衬托世外天地的安乐。 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馀人:村里其他的人。复;又。
延:邀请,引导。皆出酒食:都摆出酒肉饭菜招待。
○桃花源中人,家家都很好客。 停数日,辞去, 停数日:停留了几天。
辞去:(渔人)向桃花源中人告辞离别。句中主语承前省。
此中人语(yǜ)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此中人:指桃花源中人。
语:动词,告诉。云:动词,说。
不足:不值得,不必。为:介词,跟,向。
外人:外面的人。○叮咛不要向外界传扬,为下文重寻不见、与世永隔伏笔。
通过问讯、款待和嘱告,写出了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和真挚,并借其“避秦时乱”的来历,影射当时晋宋易代之乱。
四、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课后古诗重点句+赏析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由秋色描写出孤独抑郁的心情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写出羞愧之长歌行》赏析 作品简介: “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称为乐府诗。汉乐府创作的基本原则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它继承《诗经》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广阔而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现实。汉乐府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它的叙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于选取典型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汉乐府已产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诗。流传下来的汉代乐府诗,绝大多数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编著的《乐府诗集》中。今译: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心,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末联极望之情。
五、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古诗
望岳
望岳(东岳泰山)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西岳华山)
西岳岭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望岳(南岳衡山)
南岳配朱鸟 秩礼自百王 歘吸领地灵 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 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 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 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 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 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 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 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 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 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 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 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 神其思降祥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星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满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使至寒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
书后十首古诗
1.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徒(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烈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4.望洞庭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鹏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8.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9.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静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说人生再无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自己数吧,应该全了。
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全部1
1长歌行: qīng qīng yuán zhōng kuí 青 青 园 中 葵 , zhāo lù dài rì xī 朝 露 待 日 晞 . yáng chūn bù dé zé 阳 春 布 德 泽 , wàn wù shēng guāng huī 万 物 生 光 辉 . cháng kǒng qiū jié zhì 常 恐 秋 节 至 , kūn huáng huā yè shuāi 焜 黄 华 叶 衰 . bǎi chuān dōng dào hǎi 百 川 东 到 海 , hé shí fù xī guī 何 时 复 西 归 ? 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 少 壮 不 努 力 , 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老 大 徒 伤 悲 . 题 解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地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后人通称之为“汉乐府”.之后,乐府也便成了一种体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一首. 2野望 王绩 :①东皋薄暮望,徙倚②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③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④. 注释:①皋(gāo):山边.这里泛指田野和高地.② 徒倚:徘徊.依:归依 ③犊(dú):小牛.④怀采薇:用伯夷、叔齐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的典故,表达避世隐身之意. 译文 傍晚十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 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 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小牛返还家园, 猎马带着鸟兽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 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赏析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 3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译文 [编辑本段] 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 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 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 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 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 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 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 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 赏析 [编辑本段] 诗的开头两句,扣诗题“早寒江上”.“木落雁南度”是眼中所见“早寒”景象,“北风江上寒”更多地着眼于自身的感受.两句诗很具体的写出了季节气候特点,应该说,就是写实;但这两句写早寒景象的诗是为下面的抒情做准备的,所以又有起兴的作用.面对秋末冬初的萧条景物,不禁勾起思乡情怀,于是首先就想到自己的家乡:家乡在襄水湾曲处,远隔着楚地云天,很远哪!远隔难到,因此思念更加深切.“乡泪客中尽”,正面抒发了思乡,一个“近”将诗人的思乡之情作了尽情的抒发.如此思乡,当然就想到回乡,于是才有“孤帆天际看”的表现.看天际孤帆,就勾起了乘船返乡的念头.这念头实在是乡思所致,然而想回乡,也没有那么容易,因为迷失了道路;迷失道路本来可以询问,但江水与海相平,水势漫漫,又到哪里去问路呢? 最后两句,从表面看写归路之难,仔细推敲我们发现这里不是纯粹写实,有着很深的含意. 孟浩然曾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到长江下游漫游过一次,开元十七年至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这首诗可能作与漫游时期.因离乡日久,触景生情,便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并抒发了心境的迷茫之情.写景自然典型,抒情真切深入,可以称之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诗歌译文】 [编辑本段]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起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简注】 [编辑本段] 张丞相:即张九龄,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十二一年)担任丞相职务. 云梦:古代的两个大沼泽,在湖北省长江南北两侧,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后来大部分变成陆地.合称“云。
七、八年级上语文诗四首之赏析
一、《归园田居》赏析(徐克强) 归园田居五首 陶渊明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晋义熙二年,亦即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
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不仅为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
《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五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
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有的论者很乐于称道渊明胸中的“无一点黏着”,其实,“黏着”还是有的。
即以渊明辞官之际写下的《归去来兮辞》而论,不也还有“奚惆怅而独悲”之句吗?就是说,他心中总还难免有一丝惆怅之感的。真正纯净的灵魂不会是与生俱来的(尽管诗人一再宣称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而是在不断地滤除思想杂质的过程中逐渐变得澄澈的。
正如一个人不愿触及心中的隐痛那样,诗人在《归园田居》中也很不愿意提及刚刚从其中拔脱的污秽官场。“误落尘网中”,就很有点引咎自责的遗憾意味。
而“一去三十年”,则不是几次出仕时间的累计,而是在对自己整个前半生的摇摆、痴迷表示深沉的忏悔。然而,今天毕竟如愿以偿了,此刻的心情也就豁然、释然了。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其中洋溢着一种故园依旧、“吾爱吾庐”的一往深情。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檐后榆柳树影婆娑,浓阴匝地,习习清风平息了诗人心中的焦虑。
眼前桃李花荣实繁,弄姿堂前,唤起诗人心中多少欢欣。诗人在同无知的草木交流着感情。
极目远眺,炊烟融入暮霭,侧耳谛听,依稀听得犬吠鸡鸣。眼前堆案盈几的文牍案卷不见了,代之以心爱的“清琴”“异书”。
嵇康把“人间多事,堆案盈几”,“宾客盈坐,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百伎”(《与山巨源绝交书》)视为不堪为官的理由。诗人在这里,也似在有意无意之间地用了“尘杂”这个字眼。
他告诉我们,从前苦于应对“尘网”的一切,都没有、也不会再有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确有点儿“虚室”之感;但虚中有实,他重新开始了完全由自己来安排、支配的生活。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久”与“三十年”相映,“樊笼”与“尘网”相映,“自然”与“性”相映,而以一“返”字点明了“魂兮归来”的乐趣。
是的,官场消蚀了自己的半生,玷污了自己的“清节”,而今天,苦尽甘来,诗人终于得到了欣慰的补偿。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我看这两句都应该倒过来理解:“为了罕见人事,我才来到野外,为着免于酬酢,我才住进了僻巷”。须知,这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主观的选择啊。
诗人从官场退居到“野外”,从“野外”退处到“穷巷”,“白日掩荆扉”,又冥坐室中,“对酒绝尘想”。层层防范,躲避尘世唯恐不远,屏绝交游唯恐不及,屏弃俗虑唯恐不尽。
诗人是不是太孤寂了,以至有些不近人情呢?不,诗人仿佛要有意消除人们这种错觉,而为我们展开了自己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他虽无“三径”之设,却自有同道频繁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他们共有一个心爱的话题。
乡间的生活是简朴甚至贫困的,清静甚至寂寞的。但是,也正是这样的环境,使人们获得了共同的语言,培育起一种朴质真挚的感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移居》)诗人不惜一身清苦,儿辈“幼而饥寒”(《与子俨等疏》),而孜孜以求的,正是这种天地间的真情。
新的生活要从以躬耕洗雪身陷宦海的耻辱开始。也许是官身束缚,体质有所下降的缘故,也许是久别田园,农艺有些荒疏了吧,“草盛豆苗稀”,耕耘欠佳。
这里流露出来的是一种自惭、自勉之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仅从时间上看,也可见诗人决心之大,用力之勤。他清除“荒秽”,也是清。
八、八年级上册的十首课外古诗词背诵的赏析和思想感情
《长歌行》今译: 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赏析: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
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
“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
何以如此?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野望》 译文: 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
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 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的诗句。 赏析: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
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熟读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
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
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
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
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早寒江上有怀》[译文]: 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我家在曲曲弯弯襄水边,远隔楚天云海迷迷茫茫。
思想的眼泪在旅途流尽,看一叶孤帆在天边徜徉。风烟迷离渡口在何处?茫茫江水在夕阳下荡漾。
[题解]: 本诗是诗人离开长安东游吴越留滞江上而作的思乡诗,诗真切描写江上早寒的凄清景色,描写诗人船上思念家乡的愁苦心态,表现了诗人怀乡思归的无限怅惘之情和人生失意的郁闷。 这是一首抒情诗。
根据诗的内容看,大约是作者漫游长江下游时的作品。当时正是秋季,天却相当寒冷。
睹物伤情,不免想到故乡,引起了思乡之泪。再加以当时作者奔走于长江下游各地,既为隐士,而又想求官;既羡慕田园生活,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因而此诗流露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两句是写景。
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
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 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
处身于这种环境中,很容易引起悲哀的情绪,所谓“悲落叶于劲秋”(陆机《文赋》),是有一定道理的。何况远离故土,思想处于矛盾之中的作者呢! 这是一种“兴”起的手法,诗很自然地进入第二联。
作者面对眼前景物,思乡之情,不免油然而生。“襄水”,亦即“襄河”。
汉水在襄阳一带水流曲折,所以作者以“曲”概括之。“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了远,而且表明了两地隔绝,不能归去。
这个“隔”字,已透露出思乡之情。作者家住襄阳,古属楚国,故诗中称“楚云端”,既能表现出地势之高(与长江下游相比),又能表现出仰望之情,可望而不可即,也能透露出思乡的情绪。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看来句意。
九、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内的古诗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2008-04-07 10:5421。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山甚〕,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亻台〕然不动;〔亻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22《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3游恒山记十一日 风翳净尽,澄碧如洗。策杖登岳,面东而上,土冈浅阜,无攀跻劳。
盖山自龙泉来,凡三重。惟龙泉一重峭削在内,而关以外反土脊平旷;五台一重虽崇峻,而骨石耸拔,俱在东底山一带出峪之处;其第三重自峡口入山而北,西极龙山之顶,东至恒岳之阳,亦皆藏锋敛锷,一临北面,则峰峰陡削,悉现岩岩本色。
一里转北,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又一里,则土石皆赤,有虬松离立道旁,亭曰望仙。
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松影筛阴,是名虎风口。于是石路萦回,始循崖乘峭而上。
三里,有杰坊曰“朔方第一山”,内则官廨xiè厨井俱备。坊右东向拾级上,崖半为寝宫,宫北为飞石窟,相传真定府恒山从此飞去。
再上,则北岳殿也。上负绝壁,下临宫廨,殿下云级插天,庑wǔ小屋子门上下,穹碑很高的碑森立。
从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曰会仙台。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
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还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道,遂解衣攀蹑而登。
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而满山短树蒙密,槎桠枝柯歧出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
时日色澄丽,俯瞰山北,崩崖乱坠,杂树密翳。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
浑源州城一方,即在山麓,北瞰隔山一重,苍茫无际;南惟龙泉,西惟五台,青青与此作伍;近则龙山西亘,支峰东连,若比肩连袂,下扼沙漠者。既而下西峰,寻前入峡危崖,俯瞰茫茫,不敢下。
忽回首东顾,有一人飘摇于上,因复上其处问之,指东南松柏间。望而趋,乃上时寝宫后危崖顶。
未几,果得径,南经松柏林。先从顶上望,松柏葱青,如蒜叶草茎,至此则合抱参天,虎风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
从崖隙直下,恰在寝官之右,即飞石窟也 24满井游记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甘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鸽。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情女之贵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泱背。
风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元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炉。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佛士,出则无故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因死于安乐也。
27。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8。干将莫邪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
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
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