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哪些方面
经济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需求结构失衡。
需求结构失衡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内外需关系的失衡。
虽然金融危机之后,出口依存度有所下降,但到近年这一比率仍在20%以上,比日本高6个百分点左右,比美国高13个百分点左右。
这种状况与我国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并不相称。
第二是投资消费关系的失衡。
近年来,随着出口拉动增长效应的递减,投资和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都在增大。
但是,投资的贡献增长更多:2007年至2013年,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提高了0.2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提高了6.2个百分点。
这说明,多年存在的投资和消费的矛盾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还在不断加剧。
二是产业结构失衡。
我国产业结构方面的矛盾主要存在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
从第二产业内部来看,结构矛盾表现为高耗能高污染等重化工业产能严重过剩,制造业大而不强,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难以适应国际国内的需求变化;产品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和产品。
从第三产业内部来看,结构性矛盾表现为整体竞争力不强,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支撑力不足。
我国是货物贸易顺差国,但却是服务贸易逆差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服务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的事实。
三是市场竞争结构失衡。
一般认为,垄断会扭曲市场机制,阻碍效率提高和技术进步。
目前,我国大多数行业占市场竞争主体地位的中小企业发展质量还不高,竞争力还不强;我们的市场还存在低水平竞争、集中度不足的现象,还缺乏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
现阶段,中国企业无论是在国际市场上还是国内市场上,都面临着跨国公司的竞争。
中国企业的竞争对手是在长期的优胜劣汰中发育成长起来的,其全球资源调动能力、技术和人才储备、企业管理水平等有明显优势。
与这些国际巨头进行竞争,我们还必须有一大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企业。
四是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失衡。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跃升,各类要素成本快速上涨,我国在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上面临着新兴经济体的激烈竞争,不少低端产业已经转移到要素成本更低的国家,依靠要素投入驱动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新的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的模式还未形成。
从科技创新能力来看,虽然我国研发总支出已位居世界第二位,但创新整体能力并不强,很多行业主要还是依靠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价格战来争夺国内外市场。
创新能力的不足不仅会制约经济增长,也会阻碍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要看到,结构转型升级的根本前提和基础是科技进步,没有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可能只会是一种美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