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有关房檐的诗词

    一、求关于屋檐的古诗词

    新城道中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 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睛雨披絮帽, 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 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 煮葵烧笋饷春耕。

    宋诗《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南朝 吴均《山中杂诗>

    避雨

    晚秋雨稠暮檐轻,

    入黑风寒惹人病。

    哑雷岂是君无睹,

    他生或求归途晴。

    赋得檐燕

    【唐】皇甫冉

    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

    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

    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

    巢燕

    【唐】胡玢

    燕来巢我檐,我屋非高大。所贵儿童善,保尔无殃祸。

    莫巢孀妇家,孀妇怨孤坐。妒尔长双飞,打尔危巢破。

    白居易 《晏起》

    鸟鸣庭树上,日照屋檐时。

    老去慵转极,寒来起尤迟。

    厚薄被适性,高低枕得宜。

    神安体稳暖,此味何人知?

    睡足仰头坐,兀然无所思。

    如未凿七窍,若都遗四肢。

    缅想长安客,早朝霜满衣。

    彼此各自适,不知谁是非。

    白居易 《答客问杭州》

    为我踟蹰停酒盏,与君约略说杭州。

    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唐泻绿油。

    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

    所嗟水路无三百,官系何因得再游?

    王建 《听雨》

    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

    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

    王安石 《定林院昭文斋》

    定林斋后鸣禽散,只有提壶守屋檐。

    苦劝道人沽美酒,不应无意引陶潜。

    二、有哪些和屋檐有关的诗词

    1、唐·白居易 《晏起》

    鸟鸣庭树上,日照屋檐时。老去慵转极,寒来起尤迟。

    厚薄被适性,高低枕得宜。神安体稳暖,此味何人知。

    睡足仰头坐,兀然无所思。如未凿七窍,若都遗四肢。

    缅想长安客,早朝霜满衣。彼此各自适,不知谁是非。

    2、唐·白居易 《答客问杭州》

    为我踟蹰停酒盏,与君约略说杭州。山名天竺堆青黛,

    湖号钱唐泻绿油。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

    所嗟水路无三百,官系何因得再游。

    3、宋·陈亮 《好事近·咏梅》

    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横笛。

    月华如水过林塘,花阴弄苔石。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觅。

    4、宋·王安石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5、宋·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

    作者用了侧面反衬手法,反映农村生活中一个恬静闲适的侧面,给读者留下了大幅的想象创作余地。诗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安宁、平静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三、求关于屋檐的古诗词

    新城道中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 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睛雨披絮帽, 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 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 煮葵烧笋饷春耕。宋诗《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南朝 吴均《山中杂诗>避雨 晚秋雨稠暮檐轻, 入黑风寒惹人病。哑雷岂是君无睹, 他生或求归途晴。

    赋得檐燕 【唐】皇甫冉 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 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

    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 巢燕 【唐】胡玢 燕来巢我檐,我屋非高大。

    所贵儿童善,保尔无殃祸。 莫巢孀妇家,孀妇怨孤坐。

    妒尔长双飞,打尔危巢破。 白居易 《晏起》 鸟鸣庭树上,日照屋檐时。

    老去慵转极,寒来起尤迟。 厚薄被适性,高低枕得宜。

    神安体稳暖,此味何人知? 睡足仰头坐,兀然无所思。 如未凿七窍,若都遗四肢。

    缅想长安客,早朝霜满衣。 彼此各自适,不知谁是非。

    白居易 《答客问杭州》 为我踟蹰停酒盏,与君约略说杭州。 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唐泻绿油。

    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 所嗟水路无三百,官系何因得再游? 王建 《听雨》 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

    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 王安石 《定林院昭文斋》 定林斋后鸣禽散,只有提壶守屋檐。

    苦劝道人沽美酒,不应无意引陶潜。

    四、关于屋檐的诗句

    《听雨》 年代: 唐 作者: 王建 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

    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 《踏莎行·葱草身才》 年代: 宋 作者: 申二官人 葱草身才、灯心脚手,闲时与蝶花间走。

    有时跌倒屋檐头,蜘蛛网里翻筋斗。水马驰来,藕丝缠就。

    鹅毛般上三杯酒。等闲试把秤儿秤,平盘分上何曾有。

    《二感》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狸奴睡被中,鼠横若不闻。残我架上书,祸乃及斯文。

    乾鹊下屋檐,鸣噪不待晨。但为得食计,何曾问行人。

    惰得暖而安,饥得饱而驯,汝计则善矣,我忧难具陈。 《金陵即事》 年代: 清 作者: 钱秉镫 城郭人民迥未移,夕阳鼓角不胜悲。

    屋檐几处添宫瓦,石路何年践御碑。 祠废已无官树禁,寺荒端为赐田追。

    酒楼遍唱关东调,谁听秦淮旧竹枝? 《西征范田遇雪三绝》 年代: 宋 作者: 陈淳 夜宿荒村曰范田,声声频滴屋檐前。 朝来揭起柴扉看,满目青山白玉巅。

    【注释】 《听雨》 听:用耳朵接受声音。 半夜:夜里十二点左右,也泛指深夜。

    唐王维《扶南曲歌词》之四:“入春轻衣好,半夜薄妆成。”宋苏轼《过莱州雪后望三山》诗:“黄昏风絮定,半夜扶桑开。”

    冯德英《苦菜花》第四章:“半夜里,姜永泉接到情报:敌人离此不远了。” 愁:忧虑。

    落落:象声词。唐司空图《乙巳岁重阳独登上方》诗:“落落鸣蛩鸟,晴霞度雁天。”

    宋梅尧臣《三层瀑》诗:“山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 休:停止;完结。

    【作者】 王建(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享年约六十七岁。

    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

    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著有《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临川盐阜岭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文集》等。

    作品大都收集在王临川集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病逝于江宁(今南京市)钟山。 陈淳,1483年生,1544年逝世(另一种说法是1482—1539),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他的有些作品,所画质朴,可以看出受沈周画法的影响, 从他现存作品中即可见风格和用笔,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住。

    在绘画史上,陈淳与徐渭并称为“白阳、青藤”, 陈淳的绘画当属文人隽雅一路的,即“白阳”一派画家。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9247949.html。

    五、有哪些和屋檐有关的诗词

    1、唐·白居易 《晏起》 鸟鸣庭树上,日照屋檐时。

    老去慵转极,寒来起尤迟。 厚薄被适性,高低枕得宜。

    神安体稳暖,此味何人知。 睡足仰头坐,兀然无所思。

    如未凿七窍,若都遗四肢。 缅想长安客,早朝霜满衣。

    彼此各自适,不知谁是非。 2、唐·白居易 《答客问杭州》 为我踟蹰停酒盏,与君约略说杭州。

    山名天竺堆青黛, 湖号钱唐泻绿油。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

    所嗟水路无三百,官系何因得再游。 3、宋·陈亮 《好事近·咏梅》 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

    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横笛。 月华如水过林塘,花阴弄苔石。

    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觅。 4、宋·王安石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5、宋·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 作者用了侧面反衬手法,反映农村生活中一个恬静闲适的侧面,给读者留下了大幅的想象创作余地。诗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安宁、平静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六、关于亭台楼阁的诗句

    亭台楼阁诗四首 滕王阁[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诗人远道去交趾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与阎都督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凝炼、含蓄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腾王阁的形势.滕王阁是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门上,下临赣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都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生发出来.滕王阁的形势是这样的好,但是如今阁中有谁来游赏呢?想当年建阁的滕王已经死去,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第一句写空间,第二句写时间,第一句兴致勃勃,第二句意兴阑珊,两两对照.诗人动用“随立随扫”的方法,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寥寥两句已把全诗主题包括无余. 三四两句紧承第二句,更加发挥.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写出了滕王阁的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 至此,诗人的作意已全部包含,但表述方法上,还是比较隐藏而没有点醒写透,所以在前四句用“渚”“舞”“雨”三个比较沉着的韵脚之后,立即转为“悠”“秋”“流”三个漫长柔和的韵脚,利用章节和意义上的配合,在时间方面特别强调,加以发挥,与上半首的偏重空间,有所变化.“闲云”二字有意无意的与上文的“南浦云”衔接,“潭影”二字故意避开了“江”字,而把“江”深化为“潭”.云在天上,潭在地下,一俯一仰,还是在写空间,但接下来用“日悠悠”三字,就立即把空间转入时间,点出了时日的漫长,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经年累月,很自然地生出了风物更换委节,星座转移方位的感慨,也很自然地想起了建阁的人而今安在.这里一“几”一“何”,连续发问,表达了紧凑的情绪.最后又从时间转入空间,指出物要换,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槛”字“江”字回应第一句的高阁临江,神完气足. 望海楼[宋]米芾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 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 春风秋月两茫然. 首联是主画面——望海楼.为了衬托望海楼之高,先写镇江城,“云间”和“近青天”极写其高峻,这就为百尺望海危楼打下坚实的基础.楼而能飞,是因为屋檐翘起,如五色雉飞翔,“缥缈”则有仙境的意味. 颔联写近景——长江,是这首诗中最精彩的一联.诗人好象是一边喝酒,一边画画,一边吟诗,长江夹着三峡的涛声从笔底流过,杯中六朝的帆影连同酒一起喝下,不禁诗画之兴大作,一边画出片片白帆,一边吟出这句诗. 颈联写远景——红日、白烟.夕阳在呜呜的画角的催促下渐渐下沉,远处幽静的江边弥漫着白烟.这里不乏有“长河落日圆”和“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意境. 登拟岘台[宋]陆游 层台飘渺压城堙,倚杖来观浩荡春. 放尽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尘. 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蕴藉人. 更喜机心无复在,沙边鸥鹭亦相亲. 首联点题,拈出拟视台的地形和登临的时序.“缥缈”以见层台之高,“浩荡”以明春意之广,两个形容词都用得颇为贴切.但相比之下,更为入神的还推一个“压”字.城、、、艳、、依出,本自高大险峻,而层台雄踞其上,反使城、、盐、、见得矮小局促.诗人用“压”字将这种感受精确不移地表达了出来,不但更显示层台的巍峨,且将台与城从静止变为活动,从互相孤立变为浑然一体,使整个句子也产生了流动感.清人陈訏《剑南诗选题词》云:“读放翁词,须深思其炼字炼句猛力炉捶之妙,方得其真面目.”首联二句出语浅易,但下一“压”字,便振起全联精神,如试易以“出”、“跃”、“立”、“接”诸字,于平仄均无不合,而境界终逊一筹.放翁炼字妙处,于此可见一斑. 第三句照应第一句、以层台高峻,方能极目远眺,尽千里之远.第四句则生发第二句,因春色浩荡,才觉心旷神怡,涤十年尘虑.颔联二句既承上,又启下.于骋目惬心之际,眼前的景物不知不觉也变了样子,那便是颈联“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蕴藉人.”在“衣上”凡尘洗涤一空的放翁看来,萦回曲折的江水,潺潺流去,毫无汹涌激荡之势,倒是充满一团和气;平缓伏的峰峦,款款移来,不见峻峭陡拔之态,却似蕴藉深沉的哲人.颈联写景.但并非纯粹描山绘水,其间有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王国维《人间词话》云“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放翁这两句诗,所造的正是有我之境.春日登临,心头一片恬静,因此看得山山水水都那么冲淡,那么悠然.同样是拟拟台风光,在另一首《秋晚登拟、、视、、、望祥符观》中,却现出“雨昏回望殿突兀,秋晚剩觉山苍寒”的萧瑟之气来.什么原因呢?原来“中原未复泪横臆,。

    七、关于篱笆的诗句有哪些

    1、[明] 叶子奇《隐居》

    原文选段:

    苍石红泉少隐家,牵牛延蔓绕篱笆。

    释义:

    青色是石头红色去泉水仿佛仙境的景色,这里很少有隐士,牵牛花的藤蔓绕着篱笆生长。

    2、[宋] 缪鉴《咏鹤》

    原文选段:

    青山修竹矮篱笆,彷佛林泉隐者家。

    释义:

    苍翠的高山修长的竹子,矮矮的篱笆,仿佛在林子泉水边隐居的地方。

    3、[明] 唐寅《山居客至图》

    原文选段:

    红树黄茅野老家,日高山犬吠篱笆。

    释义:

    红色的树叶和黄色的杂草,山野之间的老房子,正午时分山里的狗子透过篱笆在吠叫着。

    4、[宋] 刘克庄《岁晚书事十首》

    原文选段:

    荒苔野蔓上篱笆,客至多疑不在家。

    释义:

    青苔和野生的藤蔓爬上了荒芜的篱笆,客人看到此情此景怀疑主人已经不在家了。

    5、[元] 王冕《村居 其二》

    原文选段:

    绿槿作篱笆,茅檐挂薜萝。

    释义:

    绿槿被当做了篱笆,茅草屋的房檐挂着薜萝。

    八、请说10首关于雨的诗歌

    答10首古代的,另送一则现代的,呵呵。

    1、杜甫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3、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4、陆游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5、苏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6、杨万里《听雨》

    归舟昔岁宿严陵,

    雨打疏篷听到明。

    昨夜茅檐疏雨作,

    梦中唤作打篷声。

    7、赵师秀 《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8、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9、李清照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0、柳永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1、戴望舒 《雨 巷》

    撑 着 油 纸 伞 , 独 自

    彷 徨 在 悠 长 , 悠 长

    又 寂 寥 的 雨 巷 ,

    我 希 望 逢 着

    一 个 丁 香 一 样 地

    结 着 愁 怨 的 姑 娘 。

    她 是 有

    丁 香 一 样 的 颜 色 ,

    丁 香 一 样 的 芬 芳 ,

    丁 香 一 样 的 忧 愁 ,

    在 雨 中 哀 怨 ,

    哀 怨 又 彷 徨 ;

    她 彷 徨 在 这 寂 寥 的 雨 巷 ,

    撑 着 油 纸 伞

    像 我 一 样 ,

    像 我 一 样 地

    默 默 行 着 ,

    冷 漠 , 凄 清 , 又 惆 怅 。

    她 静 默 地 走 近

    走 近 , 又 投 出

    太 息 一 般 的 眼 光 ,

    她 飘 过

    像 梦 一 般 地 ,

    像 梦 一 般 地 凄 婉 迷 茫 。

    像 梦 中 飘 过

    一 枝 丁 香 地 ,

    我 身 旁 飘 过 这 女 郎 ;

    她 静 静 地 远 了 , 远 了 ,

    到 了 颓 圮 的 篱 墙 ,

    走 尽 这 雨 巷 。

    在 雨 的 哀 曲 里 ,

    消 了 她 的 颜 色 ,

    散 了 她 的 芬 芳 ,

    消 散 了 , 甚 至 她 的

    太 息 般 的 眼 光 ,

    丁 香 般 的 惆 怅 。

    撑 着 油 纸 伞 , 独 自

    彷 徨 在 悠 长 , 悠 长

    又 寂 寥 的 雨 巷 ,

    我 希 望 飘 过

    一 个 丁 香 一 样 地

    结 着 愁 怨 的 姑 娘 。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